Board logo

标题: 读六世达赖仓英降措诗集 [打印本页]

作者: jinguochen    时间: 2010-12-1 15:09     标题: 读六世达赖仓英降措诗集

       在中国佛教史上,有两位僧人,无疑是独特的,既是高僧名僧,也是诗僧情僧,一位是六世达赖仓英降措,一位是苏曼殊。记得以前读苏曼殊的诗文,铭生的感动,至今难忘。如“袈裟点点疑樱瓣,半是脂痕半泪痕”、“清风细雨红泥寺,不见僧归见燕归”、“我本将心向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皆风神绝世。 另近读仓英降措,亦有同感,如云“自恐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怕误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云云。弃情色而不离情色,心真而情真,亦本是佛法大意。

 

    

无题 
 
 我终于明白 
 
 世间有一种思绪 
 
 无法用言语形容 
 
 粗犷而忧伤

 
回声的千结百绕
 
 
而守候的是 
 
执着 
 
一如月光下的高原 
 
一抹淡淡痴痴的笑 

 
笑那浮华落尽 月色如洗 
 
笑那悄然而逝 飞花万盏 

 
谁是那轻轻颤动的百合 
 
在你的清辉下亘古不变 

 
谁有那灼灼热烈的双眸 
 
在你的颔首中攀援而上

 
遥远的忧伤
 
 
穿过千山万水 

 
纵使高原上的风 
 
吹不散 
 
执着的背影 

 
纵使清晨前的霜 
 
融不化 
 
心头的温热 

 
你静守在月下 
 
悄悄地来 
 
悄悄地走

 

 


作者: clamstock    时间: 2010-12-1 16:16

chen老师说得真好,与二位高人的诗文相映成趣。
作者: jinguochen    时间: 2010-12-2 02:15

一笑。这个月特别有意思,尽是偶遇一些与佛教有缘的人,各有各之实践的道,而且聊得特畅快,浑然已忘记学问落于何处,更发觉生命的“灵趣”是如何被有情的人去把握的,而感觉书生之见,有时也很无趣,如用心争什么名份之类。
作者: 笛威辛亢    时间: 2010-12-2 12:37

引用:
原帖由 jinguochen 于 2010-12-2 02:15 发表
书生之见,有时也很无趣,如用心争什么名份之类 ...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www.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