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特大喜报:长江非遗团队调查长阳土家族而制作的电视短片《夷水巴方》获全国优胜奖 [打印本页]

作者: 太阳鸟    时间: 2010-8-3 16:06     标题: 特大喜报:长江非遗团队调查长阳土家族而制作的电视短片《夷水巴方》获全国优胜奖

7月25-31日参加“全国大学生第三届文科计算机电子设计大赛”获优胜奖,获奖作品:《夷水巴方》电视短片,记录了长阳土家族当代生活的衣、食、住、行、用等!
成员:刘慧 周耀谭枊王魁 指导:李文胜老师

[ 本帖最后由 太阳鸟 于 2010-8-3 16:20 编辑 ]
作者: 柳倩月    时间: 2010-8-3 16:17

恭喜长江大学非遗团队,恭喜孙老师,在上海开会时就从你口中得知他们上京去了,现在终于开花结果,这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
作者: 太阳鸟    时间: 2010-8-3 16:25

向教母谢罪了!
上海会议不辞而别,实在是怕打扰您兴奋而疲惫的心!
感谢您的教导,这是您的成绩呀!
作者: 木兰山人    时间: 2010-8-3 17:32

太帅啦!恭喜恭喜!
作者: 笛威辛亢    时间: 2010-8-3 22:46

严重表示祝贺!!!!!!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0-8-4 01:36

好样的!可以以此为契机整合两个协会,让李老师出面,指导民俗文化或民间文艺短片的策划制作。学社未来可以走这条路,一方面利用中文广新学生的优势,一方面作出具有较大时代价值和历史意义的大学生作品,为学院学校添彩。再就是和两个华师搞好交流,武汉有民俗视频网,上海范老师那边做人类学影片。长大若把握住机会,在李导和院,团委的支持下,一定能有所见树。新闻社不能再只做低级的拍摄了,非遗社更要朝着影视纪录方向发展,学生更必须了解传统,运用智慧,开拓实践
作者: yinhong86115    时间: 2010-8-4 08:40     标题: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恭喜恭喜!

恭喜恭喜!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0-8-4 10:18


作者: 王一然    时间: 2010-8-4 19:35

好得很!不仅是长江大学学生社团的骄傲,更是非遗保护的重大成果!说明我们的非遗保护正收到更多人的支持和关注!
再次感谢校团委徐书记的支持,以及文学院领导支持;还有新闻社的老师学生们!
特别感谢孙老师、刘慧和谭柳王魁学姐的努力和探索!
       此致
   敬礼
作者: 太阳鸟    时间: 2010-8-4 21:30

一个意识:
我们的学科,在学术界的影响,还待扩大;关键在于学人们尚待做出一些令人信服的大成果;
然而,我们的学科,在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方面,是可以与其他学科相比的,尤其在一些全国性的大学生水平竞赛与研究生学术评奖方面,大可为五十年之后的中国民俗学提供良好的人才储备的!
作者: 太阳鸟    时间: 2010-8-4 21:31

引用:
原帖由 恩施土家 于 2010-8-4 01:36 发表
好样的!可以以此为契机整合两个协会,让李老师出面,指导民俗文化或民间文艺短片的策划制作。学社未来可以走这条路,一方面利用中文广新学生的优势,一方面作出具有较大时代价值和历史意义的大学生作品,为学院学校 ...
长鸿所见,是为方向!
作者: 刘慧    时间: 2010-8-5 09:52

这一封封满怀激情的贺信,俺们招架不住阿!
待俺稍作休整后即与大家分享俺们的收获!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0-8-5 18:49

引用:
原帖由 太阳鸟 于 2010-8-4 21:30 发表
一个意识:
我们的学科,在学术界的影响,还待扩大;关键在于学人们尚待做出一些令人信服的大成果;
然而,我们的学科,在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方面,是可以与其他学科相比的,尤其在一些全国性的大学生水平竞赛与 ...
老师这话提醒了我, 我们天天在说民俗学学科发展“不景气”, 在整个中国社科研究或是人文研究领域没有相应的地位,是不是就是因为我们的民俗学的本科教育没跟上,或者说是民俗学在本科生阶段的教育价值没有体现出来 (并不是说要都开设民俗学的专业课或公共课选修课,)而是通过这样一个学科影响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影响他们的价值观,从而影响他们对民族文化家乡文化的认知行为,也许正是要通过这些,民俗学才能真正在本科阶段的学科教育上扎根。  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各种大学生大赛,设计民俗文化的相关课题 都是十分凑效而且影响深远的做法。  

今年看到浙江师大派出了强大的阵容出去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实践项目,着实令我振奋,令我羡慕,他们的机制很好,他们的团委也很支持,加上陈先生作执掌的 'W C 学院 的支持,这方面一定会大有作为的,希望非遗学社能在以后的发展中抓住类似的机会~~
作者: 齐鲁青未了    时间: 2010-8-5 21:46

恭喜恭喜!
作者: 太阳鸟    时间: 2010-8-6 09:13

一样的学科,有不一样的传统。
民间文学和民俗学,最早就是从多学科中吸取营养的,这样一个传统说明,我们的学科就是一个来源广、内容杂的不起眼却需要大智慧、大学问的小学科。
所以,我们现在不是说比较的问题,而是说如何去努力提高自己的问题。
作者: 刘慧    时间: 2010-8-6 17:28     标题: 回复 1# 的帖子

半年以前,是在孙老师的知指导下,我们意外结缘于“第三届中国大学生文科计算机设计大赛”。然后是带着我们的一份情感走进了土家族的。
回溯到去年冬天,可以说我们的策划和前期拍摄工作是过于感性化甚至于随意化的。山中的一花一草,往往能使我们驻足很久,大山的沉稳与清江水的灵秀,又常常让我们惊叹!走进这样一处世外桃源,有时我们甚至觉得自己的一些功利性的想法是对他们的亵渎。与其说是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这个民族,倒不如说是打扰了他们。一如我们,行走于长阳山水间,哪一步不是惊扰?好在土家族是一个宽容的民族,我们才有了些许心安,才得以成功完成拍摄取景工作。
接着是我们的短片制作,表面上是三人团队,周编导,谭部长和我。其实很多想法都是来自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孙指导,李队长,还有德龙老师的解说,一个都不能少啊!我们的作品,从镜头选取、脚本修改、配音选择、音乐等方面,经过了多少次构思和重构呢?没统计过。总之,每一次推翻和重构是痛苦和快乐相伴的,其感觉无异于“置之死地而后生。”
在我们作品获得全国决赛资格和最后入围至获奖,其实我们一直都是忧心忡忡的,但我们始终相信,“那一片山,那一弯水和哪里的人”,能打动我们,也一定能打动别人。
冬日里的誓言,在夏日里实现了!
作者: 刘慧    时间: 2010-8-6 17:36     标题: 回复 2# 的帖子

谢谢教母!本来是准备上海之行拜会老师们的,结果时间太紧,没法两全。有得也有失啊!
作者: 刘慧    时间: 2010-8-6 17:36     标题: 回复 4# 的帖子

谢谢师兄支持哦!
作者: 刘慧    时间: 2010-8-6 17:37     标题: 回复 5# 的帖子

谢谢老师的支持!
作者: 刘慧    时间: 2010-8-6 17:39     标题: 回复 9# 的帖子

哈哈,这感谢的话留着你们下次说吧!期待第四届你们的杰作哦!
作者: 刘慧    时间: 2010-8-6 17:40     标题: 回复 8# 的帖子

有话,还有花!哈哈,谢谢老师!
作者: 刘慧    时间: 2010-8-6 17:58     标题: 回复 6# 的帖子

整合?还有待商榷吧!初期还是合作为好吧。非遗社毕竟成立时间太短,做好奠基和转型工作是关键,这样才能有可展示的成果。
而新闻社,按李老师的想法,现在也是处于摸索阶段。民俗影片可能只是他们众多表现主题的一个方面。
通过这次比赛,尤其是优秀作品的展示,我们也看到了很多有感染力的能表达主题的形式。不单单是短剧或影片。
关键还是我们自己啊,得有意识的充电才行,不能局限于自己的专业中。
有时间,计算机多媒体制作技术,我们都是有必要好好学学的。
作者: 太阳鸟    时间: 2010-8-7 07:14

引用:
原帖由 刘慧 于 2010-8-6 17:28 发表
半年以前,是在孙老师的知指导下,我们意外结缘于“第三届中国大学生文科计算机设计大赛”。然后是带着我们的一份情感走进了土家族的。
回溯到去年冬天,可以说我们的策划和前期拍摄工作是过于感性化甚至于随意化的 ...
民俗学为核心的非遗调查,不单是学术训练、研究所需,也是人才培养、艺术所需,而且还是乡土情怀、当代转型的一种体察与认知。
如果有更多的、更深入的年轻的学生朋友,走入到田野之中,参与到全国性的大赛之中,充分地感受各种知识的交汇与冲突,然后有所思,有所学,有所为!
所以,我越来越坚信:长假之深度回归家乡的大调查,需要我们一起来全力推动!
作者: 刘慧    时间: 2010-8-7 10:13     标题: 回复 23# 的帖子

老师所言极是!
乡土情怀是相通的!艺术也是无界线的!
这也是我们参加这次比赛后感受到的!
在大赛闭幕式上,对各个不同等次的作品进行了公开演示。其中以计算机技术取胜的作品另大家惊叹的同时,以呼吁文化保护为主题的作品同样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记忆犹新的是,最后展示的一个作品不是一等奖压轴作品,而是三等奖作品,点评老师说:这个作品是他争取到三等奖次里面的,因为它启发了我们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尤其是在科技日益发展的现代化社会,尤其要守住我们的精神家园!
现在想想,夷水巴方作品是的确在技术方面有所欠缺的,但能够得到大赛评委老师的认可,我们想,也许是因为一种共同的情怀吧。
记得比赛完后,我们几个人开玩笑得总结到,如果评委老师里面多一些民俗学专家,说不定我们的作品也能拿个等次奖了。后来想想,不对哟,艺术可不分学科啊!虽然评委老师中大多数是理科类的老师,但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和评价可谓是独到至极,没有不让人信服的。让大家能心安理得的拿好奖次,也能让另一部分心服口服的接受批评!确是公平公正的!
作者: 马倩    时间: 2010-8-7 21:02

恭喜恭喜!
前段时间由于调查,消息闭塞啊!今天才得知这个好消息。刘慧学姐,你们真棒!
作者: 太阳鸟    时间: 2010-8-8 07:04

如果不是去参赛,如果没有启动调查,如果得不到大评委大专家的指点,如果我们只是蜗居一地迷恋一校,那么,我们还会在老地转转,我们还会在一已之中自观或自沉。
这真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一个播种的季节,大家回乡调查,就可能得到全国性的关注;大家深入思考,就可能悟出知识之外的更深问题!
调查是第一位的,知识是第二位的;当然也可以反过来:知识是第一位的,调查是第二位的;
互动是第一位的,修炼是第二位的;当然也可以反过来:修炼是第一位的,互动是第二位的!
作者: 刘慧    时间: 2010-8-8 08:52     标题: 回复 25# 的帖子

调查辛苦了呵!期待你们的成果!
作者: 指尖冰凉    时间: 2010-8-8 14:00

可喜可贺  !!! 闭门造车许久,知她三人去参赛一直觉得必有所获,以他们为榜样可以多学科多技能整合,一为民俗扬帆,二得学新技能,妙也!
作者: 刘慧    时间: 2010-8-8 14:42     标题: 回复 26# 的帖子

仍感怀于东师质朴厚重、自由的文化氛围!
使我们参赛的选手们心理上轻松了不少。

东北的气候消除了酷暑带来的烦闷,
东师的美景消解了旅途带来的劳累,
东师人精心的筹备带来了诸多舒适。。。

心态很重要!
大赛组委会的精神实质也无非就是给有共同志趣的师生们一个交流的平台,参赛过程中的各种思想的交汇让我们受益不少啊!
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全国性的比赛竟然是那样的自由!
之前我们给自己设定的一些条条框框似乎都是多余的了!
作者: 刘慧    时间: 2010-8-8 14:51     标题: 回复 28# 的帖子

嘿嘿,闭门也好啊,不过偶尔来论坛上瞧瞧也是必须滴!

上课还有个下课时间呢!呵呵,休息的时候来看看嘛。

三伏天的这把火估计要到九月份燃起来!那时候暑期调查的更多成果在论坛上可以看到了!

好生期待~~~~~~

[ 本帖最后由 刘慧 于 2010-8-8 14:53 编辑 ]
作者: 刘慧    时间: 2010-8-8 14:53     标题: 回复 25# 的帖子

团队之力!
作者: 王一然    时间: 2010-8-8 18:55     标题: 回复 31# 的帖子

说得好!团队是最好的方式!
在房县调查时间里,见到了团队的风采,深刻体会到团队的意义!
20人精英团队我看是一个好的提法,值得实施!
北大21人团队,包括本科、研究生,团队庞大,效果明显,收效也很好,相比之下,王谢的合作显得微不足道,调查就是一个皮毛了,结果不会如人意的!
作者: 太阳鸟    时间: 2010-8-9 23:32

一然社长感触颇深吧:北大当然声名遐迩了,何必去较量呢!
关键的是,我们自己深入到田野,感受到了什么?团队?知识?态度?深入的路径?亦或是精心与专业的结合:也说不定,能够做出非常好的成绩!
团队是本科生的生命线,也是PK研究生的真正法宝,建议暑期好好调查,深入总结,当有所悟也!
作者: 刘慧    时间: 2010-8-10 14:56

传几张照片和大伙分享哈~~~

[ 本帖最后由 刘慧 于 2010-8-10 15:00 编辑 ]
作者: 太阳鸟    时间: 2010-8-10 15:20

对暑期返乡大调查团队队长的三点建议:
1 集中心思整理资料,务必于八月二十号上传论坛;
2 完成一份整体的调查报告(大于三千字),具体请先学习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山大学教授周大鸣先生主持的《人类学田野调查实习》网站的相关知识,极好的一个资源网站呢!
3 联系队员们,让他们对团队调查报告提出修改意见,越细致越好,越忠实越好,越有思考越好!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0-8-10 16:16

引用:
原帖由 王一然 于 2010-8-8 18:55 发表
说得好!团队是最好的方式!
在房县调查时间里,见到了团队的风采,深刻体会到团队的意义!
20人精英团队我看是一个好的提法,值得实施!
北大21人团队,包括本科、研究生,团队庞大,效果明显,收效也很好,相比 ...
北大团队的调查模式于我们不同,他们无论从规模还最终的目的都要庞大一些,但是请注意我们学社是走精细化路线,协会创办开始我就提出不要做大,社团是要越做越细的,马云曾说过,阿里巴巴的创业团队都是精细化队伍,他给当年大学生创业的建议就是尽量去把你的公司做小,公司做的越小说明你的初产质量越好,你的思路更细,你的核心竞争力越强大。很多人一开始就求大求全,最后一单生意就可以把一个公司做跨~~
何况我们做调查更深层次的含义在 '还乡'  家乡文化传承与传播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 刘慧    时间: 2010-8-10 17:15     标题: 回复 33# 的帖子

团队不在大,在于心!
即使我们的队友不是精挑细选的,但有着同一个目标,经过长时间的磨合,你们就谁也离不了谁!你们就是最完美的搭档!
团队的智慧真的是无限的!
《夷水巴方》团队,李老师说我们三个人能一起走到最后很不容易。
无论是性格方面还是工作时间以及作息时间,到最后甚至都有融合。
比如我们三个人,周耀是下午工作效率高,谭柳则是晚上来劲,我上午状态比较好,这就需要我们协调好一个时间段进行需要讨论的工作。后来,我们团队连晚上通宵的精神状态都一致了,呵呵。
人多未必就好,思想很难统一。
老师的三人——五人团队就很好,每个人将自己的长处充分发挥出来,整体的力量就可观了!
作者: 太阳鸟    时间: 2010-8-11 08:54

走在探索的路上,大学生中的才子才女、美女帅哥,真是我们专业需要争抢的人才呀,回溯百年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历程,经典的发展迟缓原因有很多,其中最经典的是:
优秀人才基本上不进民俗学的圈子!
所以,大学生中挖人才,正是我们最深刻的理解!
作者: 王一然    时间: 2010-8-11 14:01     标题: 回复36# 37# 38#的帖子

“前辈”和老师的话使我感触颇深,精英团队才是一个方向。与其招摇过市显摆,不如踏踏实实的做好本分工作。大而乱,小而精。不求闻名于世,但求对得起民族!
    团队确实需要磨合,这是一个过程,是心与心的交融!
作者: 太阳鸟    时间: 2010-8-13 07:05

引用:
原帖由 王一然 于 2010-8-11 14:01 发表
“前辈”和老师的话使我感触颇深,精英团队才是一个方向。与其招摇过市显摆,不如踏踏实实的做好本分工作。大而乱,小而精。不求闻名于世,但求对得起民族!
    团队确实需要磨合,这是一个过程,是心与心的交融!
一然的理解很好,这里可能还涉及到我们团队更深层次的一个大问题,那就是:
相關知識的積累與深入學習!
抽時間好好去讀書欄目找幾本電子書讀讀,這是我們的要務,也可考慮如何組織社員們讀書的問題!
作者: 任双霞    时间: 2010-8-13 10:15

引用:
原帖由 太阳鸟 于 2010-8-11 08:54 发表
走在探索的路上,大学生中的才子才女、美女帅哥,真是我们专业需要争抢的人才呀,回溯百年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历程,经典的发展迟缓原因有很多,其中最经典的是:
优秀人才基本上不进民俗学的圈子!
所以,大学生中 ...
這一句,恐怕是民俗學的要穴所在。現在的問題是,不僅僅優秀的人才不進民俗學圈子,連傳統的水神魚大的歷史學,也人才凋零。帥哥美女都去念經濟或者傳媒啥的,賺錢又風光的專業了。
作者: 太阳鸟    时间: 2010-8-13 15:55

引用:
原帖由 任双霞 于 2010-8-13 10:15 发表

這一句,恐怕是民俗學的要穴所在。現在的問題是,不僅僅優秀的人才不進民俗學圈子,連傳統的水神魚大的歷史學,也人才凋零。帥哥美女都去念經濟或者傳媒啥的,賺錢又風光的專業了。
总算把双霞MM给忽悠进来了,可不要变卦哟,百头到老,一生一世跟定这个点了:先说声委曲啦,你以后准是民俗学界的奇花异草的!
这当是山东大学对当代中国民俗学的第一大贡献呢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0-8-13 19:09     标题: 回复 41# 的帖子

长江大学有多了一个老师
作者: 任双霞    时间: 2010-8-13 23:39

引用:
原帖由 太阳鸟 于 2010-8-13 15:55 发表



总算把双霞MM给忽悠进来了,可不要变卦哟,百头到老,一生一世跟定这个点了:先说声委曲啦,你以后准是民俗学界的奇花异草的!
这当是山东大学对当代中国民俗学的第一大贡献呢
哈哈,不敢當,可不敢當,非常不敢當。
我是民俗學的麻瓜(參見哈裡·波特),也曾有際遇風好水好風光好,也曾有大佬恨鐵不成鋼來揠苗助長,偏偏自己不爭氣,長成一棵歪脖子小柳樹。
“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
作者: 太阳鸟    时间: 2010-8-14 15:11     标题: 回复 44# 的帖子

看了双霞姑娘的自裁之论,特贺一首,以表敬仰之心:
            中西双霞-------山东侠女传奇              

           暑南北往一巾帼,寒东西洋两乡情。
           自古齐鲁小天下,敢问神州囿师门。
      
           由中向西寻适之,任性才女风华行。
           悠然三学功夫在,写就双霞第一人!
作者: 白露为霜    时间: 2010-8-14 15:21

唉。 折杀我也。
古龙说,杀人有两种办法。

快刀杀人,不过人头落地,杀人而已;

慢刀杀人,那叫艺术。莫言的《檀香刑》浓墨重彩地铺陈过这种艺术,比如凌迟。

鲁迅也说,杀人有两种办法。

一种,叫做棒杀,拿棍子敲脑袋;

一种,叫做捧杀,把人捧上天,飘飘然,让他自己乐死。

用鲁迅观照古龙,那么捧杀是种慢刀杀人,是种艺术。

用学术批评观照两位,那么,批判是快刀;赞美是慢刀。

我在太阳鸟的艺术里,心里那个美啊。

话又说回来,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

慢刀是刀,快刀也是刀。索性引颈向刀,还是痛快点来一记快刀好。

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哈哈。
作者: 太阳鸟    时间: 2010-8-15 01:16

引用:
原帖由 白露为霜 于 2010-8-14 15:21 发表
唉。 折杀我也。
古龙说,杀人有两种办法。

快刀杀人,不过人头落地,杀人而已;

慢刀杀人,那叫艺术。莫言的《檀香刑》浓墨重彩地铺陈过这种艺术,比如凌迟。

鲁迅也说,杀人有两种办法。

一种, ...
只有一种景仰,
可以化作文字:
那就是:
真心英雄!
作者: 后溪男孩    时间: 2010-8-15 08:40

好看!恭喜!希望再创佳绩!
作者: 后溪男孩    时间: 2010-8-15 09:00

推荐一位老师:
萧洪恩,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教授,土家族,对土家族文化有很深的研究,特别是土家族哲学方面,并有相关著作。
可以上华中农业大学的研究生网查看他的联系方式。
作者: 后溪男孩    时间: 2010-8-15 09:01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T9Bu_ozPjYs/
作者: 太阳鸟    时间: 2010-8-15 13:17

引用:
原帖由 后溪男孩 于 2010-8-15 09:01 发表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T9Bu_ozPjYs/
感谢后溪表弟热情倡导,这就去学习一趟,也好表达一种真心的谢意!
作者: 太阳鸟    时间: 2010-8-15 13:22

引用:
原帖由 后溪男孩 于 2010-8-15 09:00 发表
推荐一位老师:
萧洪恩,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教授,土家族,对土家族文化有很深的研究,特别是土家族哲学方面,并有相关著作。
可以上华中农业大学的研究生网查看他的联系方式。
感谢这个真诚的大力的有深远情感的荐贴哈!
作者: 刘慧    时间: 2010-8-18 19:37     标题: 回复 50# 的帖子

嘿嘿,我们的参赛作品哦。请大家提修改意见~不断完善中!
作者: 太阳鸟    时间: 2010-8-19 23:25

引用:
原帖由 刘慧 于 2010-8-18 19:37 发表
嘿嘿,我们的参赛作品哦。请大家提修改意见~不断完善中!
关注自己的作品当然应该,关注北大的乔老爷大师演讲更重要:
学会把眼光洒向全球,不久,全球的眼光可能会扫到自己!
作者: 王一然    时间: 2010-8-31 12:11

今天发现有一位同学居然悄悄研究起非遗了,甚是欣慰啊
当然是长大的啦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www.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