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端午端午,只是放假? [打印本页]

作者: 马知遥    时间: 2010-6-18 15:44     标题: 端午端午,只是放假?

端午节现在成了粽子节。国家通过法定假日的方式是为了民众加强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和认识。

可端午节三天的节日内容又有哪些,如果只是吃粽子,那么它的文化内涵也太轻浅了。

就目前来看,端午节如果没有丰富的文化活动和内容产业充实之,最后只可能和国庆长假五一小长假一样,泯然众节矣。

从这点看中国的传统节日保护尤其是端午节应该从日本学习经验。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0-6-18 16:10     标题: 文化名城荆州,屈原曾为官二十年的古都,居然把端午龙舟赛办成了水上运动会。

我已经彻底无语了!!!!
作者: 洛洛    时间: 2010-6-18 16:16

俺们没放假。。。。
作者: 竹林遗风    时间: 2010-6-18 22:44

端午节的内涵不就一直在变动中吗?
作者: 竹林遗风    时间: 2010-6-18 22:46

驱疫辟邪—— 纪念先贤 ——休闲娱乐
作者: 车前子    时间: 2010-6-18 23:09

今天研究出了这个内涵,明天又发现了那个意义,折腾来折腾去,都是城里人在折腾,乡下人折腾这些事儿吗?才不折腾呢,老祖宗遗流下来的东西,哪能轻易改呢?该咋样还咋样,超级稳定。问问农民伯伯,清明节他们给自己放了几天假?国家保护了,他们粽子的包法、吃法变了吗?
作者: 韩成艳    时间: 2010-6-18 23:36

据说不仅放假,还放河灯!
文化传统也能张冠李戴,谬以千里!,无语!
作者: 竹林遗风    时间: 2010-6-18 23:56

呵呵,是谁在过节?为什么过节?
作者: 山田小子    时间: 2010-6-19 00:12

乡下人,城里人都过,各有各的趣味。有闲空了,也去看看对方的热闹。但张冠李戴的玩意还是不要去看吧!没啥意思
作者: 张国伟    时间: 2010-6-19 00:24

当前端午节期间的各类活动,但凡规模宏大、场面热闹的都不是群众自发组织的....

[ 本帖最后由 张国伟 于 2010-6-19 00:26 编辑 ]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0-6-19 00:36

车哥的话提醒了我,城里人制定了游戏规则,用来玩乡下人,农民心中没有法定假日,没有周末,没有放假,他们心中只有农忙闲,只有二十四节气,只有农历,而可笑的是这些农业社会所享用的居然成了城里人的保护对象。所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报护都是第三方的话语主导,真正的主体没有话语,甚至对报护不在乎…
作者: 竹林遗风    时间: 2010-6-19 03:21

就是说政府在保护中越位了,干涉了节日文化的正常发展。或者说在当下节日文化发展中,其主体-普通民众和其主导力量-政府之间出现了严重分离。
作者: 木兰山人    时间: 2010-6-19 12:45

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 ... e-itemid-16136.html
作者: 马知遥    时间: 2010-6-19 14:15

引用:
原帖由 车前子 于 2010-6-18 23:09 发表
今天研究出了这个内涵,明天又发现了那个意义,折腾来折腾去,都是城里人在折腾,乡下人折腾这些事儿吗?才不折腾呢,老祖宗遗流下来的东西,哪能轻易改呢?该咋样还咋样,超级稳定。问问农民伯伯,清明节他们给自己 ...
这样就一定好吗?一尘不变的节俗能够永远保留下去吗?
作者: 马知遥    时间: 2010-6-19 14:16

引用:
原帖由 竹林遗风 于 2010-6-18 22:46 发表
驱疫辟邪—— 纪念先贤 ——休闲娱乐
说的是节日本来具有的深层文化内涵,在节日流变中已经变味,甚至不为人知了
作者: 马知遥    时间: 2010-6-19 14:17

引用:
原帖由 张国伟 于 2010-6-19 00:24 发表
当前端午节期间的各类活动,但凡规模宏大、场面热闹的都不是群众自发组织的....
传统节日不需要政府的强力介入吗?

日本端午祭之所以能成为闻名世界的节日,政府的功用不可小视!!!
作者: 马知遥    时间: 2010-6-19 14:19

引用:
原帖由 竹林遗风 于 2010-6-19 03:21 发表
就是说政府在保护中越位了,干涉了节日文化的正常发展。或者说在当下节日文化发展中,其主体-普通民众和其主导力量-政府之间出现了严重分离。
传统文化的主体是群众,但以目前的国情看,让节俗自然生存\发展\单单依靠民众自发的意识,能得到保护和流传吗
作者: 马知遥    时间: 2010-6-19 14:22

引用:
原帖由 恩施土家 于 2010-6-19 00:36 发表
车哥的话提醒了我,城里人制定了游戏规则,用来玩乡下人,农民心中没有法定假日,没有周末,没有放假,他们心中只有农忙闲,只有二十四节气,只有农历,而可笑的是这些农业社会所享用的居然成了城里人的保护对象。所 ...
节日不仅仅属于乡下人,传统文化也不仅仅只属于农业社会,正因为我们的社会在发展,在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才要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啊!!!
作者: 车前子    时间: 2010-6-19 14:55

引用:
原帖由 马知遥 于 2010-6-19 14:15 发表



这样就一定好吗?一尘不变的节俗能够永远保留下去吗?
节俗变还是不变,到底谁说了算?
作者: 车前子    时间: 2010-6-19 14:58

引用:
原帖由 山田小子 于 2010-6-19 00:12 发表
乡下人,城里人都过,各有各的趣味。有闲空了,也去看看对方的热闹。但张冠李戴的玩意还是不要去看吧!没啥意思
为了利益,张冠李戴算什么?别搞出张履李戴就不错了。
作者: 马知遥    时间: 2010-6-19 15:00

引用:
原帖由 车前子 于 2010-6-19 14:55 发表


节俗变还是不变,到底谁说了算?
乡下人不代表所有的民众....
作者: 车前子    时间: 2010-6-19 15:32

引用:
原帖由 张国伟 于 2010-6-19 00:24 发表
当前端午节期间的各类活动,但凡规模宏大、场面热闹的都不是群众自发组织的....
他们是真正发自内心地要保护民间文化遗产吗?非也,完全是政绩需要!红色地毯一片又一片,红色拱门一排又一排,彩色气球一串又一串,各级官员一堆又一堆,礼金一叠有一叠……礼炮震天响,美女(礼仪小姐)多如云,什么地方风情,形象塑造,文化产业,大手笔策划,大动作打造……记者专访,电视直播,报纸专版,贺者蜂拥……

而民俗文化的主体——普通民众呢,只有一边看红火热闹的份,别说主导权了,参与权也没有(当然,要说参与,可能会有一部分穿红戴绿的乡民“奉命”去参加,按一些所谓导演的要求去蹦跶,去表演,这种情况一般可以拿丰厚的工钱——只要给钱,你说咋蹦跶就咋蹦跶罢,管他呢!)。

久而久之,小孩子会不会以为:噢,这就是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什么什么节啊!其实,这跟原生态的民间节日又有多大关联?这难道不可怕吗?

作者: 车前子    时间: 2010-6-19 15:40

引用:
原帖由 马知遥 于 2010-6-19 15:00 发表



乡下人不代表所有的民众....
老师误会了,民众当然既包括乡下人,也包括城里人。我的意思是:节俗,千百年来,变与不变,是民众说了算,还是官方说了算?是民众在主导着,还是官方在左右着?
作者: 竹林遗风    时间: 2010-6-19 15:51

引用:
原帖由 马知遥 于 2010-6-19 14:19 发表



传统文化的主体是群众,但以目前的国情看,让节俗自然生存\发展\单单依靠民众自发的意识,能得到保护和流传吗
当然需要政府介入,但是就像一句说了好久的的话,政府应该是服务角色,而不是主导角色。比如原来不放假,大家没时间组织节日活动,现在国家给咱们放假了,这就很好。但是,如果在这时,由一些地方政府搞一些劳民伤财的假民俗活动,这就不好了。
作者: 竹林遗风    时间: 2010-6-19 15:54

节日文化的形成与变迁恐怕不是一句民众主导或官方主导能说清的。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吧。
作者: 马知遥    时间: 2010-6-19 15:55

引用:
原帖由 车前子 于 2010-6-19 15:40 发表

老师误会了,民众当然既包括乡下人,也包括城里人。我的意思是:节俗,千百年来,变与不变,是民众说了算,还是官方说了算?是民众在主导着,还是官方在左右着?
当然是民众说了算?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民众,主要是年轻一代对端午节很多人已经没有兴趣,甚至不再关心.从我最近的一次大学课堂问卷就得到了这样认识,没办法
作者: 马知遥    时间: 2010-6-19 15:56

引用:
原帖由 竹林遗风 于 2010-6-19 15:54 发表
节日文化的形成与变迁恐怕不是一句民众主导或官方主导能说清的。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吧。
当然,节日不可能离开节日的群众主体,但仅仅靠一方的力量是不可能长久保护的
作者: 车前子    时间: 2010-6-19 16:12

引用:
原帖由 马知遥 于 2010-6-19 15:55 发表



当然是民众说了算?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民众,主要是年轻一代对端午节很多人已经没有兴趣,甚至不再关心.从我最近的一次大学课堂问卷就得到了这样认识,没办法
对了,关键是很多传统的好东西,年轻人不当回事了,这是最要命的。怎么办?政府采取措施保护,确定传承人,传统节日放假,乡土文化入教材……,都很好。但地方政府好多功利性的短期行为,打着弘扬地方文化的大旗,干着劳民伤财的勾当,做着糟蹋民间文化艺术的坏事,误导着对传统文化懵懂无知的青少年,这些最可恨、最不可原谅的行为,无形中在抵消着前面那些艰苦努力。然而老百姓和知识阶层呢,要不麻木不仁,要不漠然相对,要不无可奈何——这就是很多地方的真实现状。

[ 本帖最后由 车前子 于 2010-6-19 16:15 编辑 ]
作者: 车前子    时间: 2010-6-19 16:17

不跟你们扯了,看看我的录音棚施工情况去。
作者: zjhong1978    时间: 2010-6-19 16:23

引用:
原帖由 车前子 于 2010-6-19 16:17 发表
不跟你们扯了,看看我的录音棚施工情况去。  
车前子老前辈,不要不扯了,道理是越扯越明的
作者: 竹林遗风    时间: 2010-6-19 16:43

现在最要命的就是政府和所谓的专家学者对民众生活指手画脚,粗暴干涉。
作者: 马知遥    时间: 2010-6-19 19:06

引用:
原帖由 车前子 于 2010-6-19 16:17 发表
不跟你们扯了,看看我的录音棚施工情况去。  
好厉害.........都要自己给自己建录音棚了..........赞一个.

其实所有的扯的确都只能是胡扯.............因为所有的发言权和行动权利似乎都和知识分子没有多少关系.但不能不说,不吐不快啊
作者: 马知遥    时间: 2010-6-19 19:07

引用:
原帖由 竹林遗风 于 2010-6-19 16:43 发表
现在最要命的就是政府和所谓的专家学者对民众生活指手画脚,粗暴干涉。
可能这不是最要命的.

最要命的代表新生活新观念的年轻人们对传统的漠视甚至陌生吧

如何培养民众尤其是青年人对传统的热爱,成为问题的关键.因为没有热爱何谈保护和传承
作者: zjhong1978    时间: 2010-6-19 19:16

谈谈个人不成熟的一点点想法,恳请各位批评指点
关于现在的年轻人对传统节日的陌化,可否把此问题放置进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进行考量。
就农村而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是大量的年轻人进城打工,经济全球化还带来了快餐文化等文化,这些文化对农村年轻人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而如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文化还对城市以及农村青年人的影响也是我们必须考辩的。
同时,全球化对我们的文化影响也是值得细细思量的

[ 本帖最后由 zjhong1978 于 2010-6-19 19:31 编辑 ]
作者: zjhong1978    时间: 2010-6-19 19:31

还有就是现在的政府与民众之间对传统的态度上,一方是为了自己的政绩,当然里面对传统的保护是起到一定的作用,另一方面政府很多时候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看传统,而比较少的用他者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因此,很多时候政府与民众是各玩各的。
也许可以把两者看做分属不同的空间范围,如何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就目前的现实而言,好像不太可能。借用金观涛与刘青峰两位先生的一句话:如果不能在政治思想上区分公共领域之理和私领域之理各自遵循不同的理,那么,就如中国传统社会那样,民间社会的扩张并不等于公共空间的成长,很多时候只是私领域的扩大和以新形式出现。而这是需要我们好好掂量的
作者: 车前子    时间: 2010-6-19 23:09

引用:
原帖由 马知遥 于 2010-6-19 19:06 发表


好厉害.........都要自己给自己建录音棚了..........赞一个.

其实所有的扯的确都只能是胡扯.............因为所有的发言权和行动权利似乎都和知识分子没有多少关系.但不能不说,不吐不快啊
山寨版录音棚,木工今天告捷。
不瞒老师您说,俺们去年整了一部反映俺们当地民间艺术的农民山寨版电视电影故事片,90分钟,不好,算试水吧,但音乐的录音问题更够呛。今年以来一直在搞当地传统秧歌段子、曲子的影像采录,每周最少下乡一天,找那些七老八十的老秧歌手黏糊。好多老东西现在年轻人都不会唱了(甚至就没听过),甭说学了,听也不想听,所以俺们下去啊,老秧歌手们特激动、特高兴、特欢迎。 俺们摄录设备档次也还可以的。
待收集记录基本差不多了,除了整理存档外,再据此制作或创作些新东西,保护+传承+创新,做点力所能及的实事,天天光谈理论也不行是不是?因此啊,没个录音棚不行。
希望能获得各位老师的专业指导。

作者: 车前子    时间: 2010-6-19 23:14

引用:
原帖由 马知遥 于 2010-6-19 19:07 发表



可能这不是最要命的.

最要命的代表新生活新观念的年轻人们对传统的漠视甚至陌生吧

如何培养民众尤其是青年人对传统的热爱,成为问题的关键.因为没有热爱何谈保护和传承
要我说,最要命的,一是年轻人的漠视,二是官方的破坏性利用。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0-6-20 18:08

引用:
原帖由 车前子 于 2010-6-19 23:09 发表


山寨版录音棚,木工今天告捷。
不瞒老师您说,俺们去年整了一部反映俺们当地民间艺术的农民山寨版电视电影故事片,90分钟,不好,算试水吧,但音乐的录音问题更够呛。今年以来一直在搞当地传统秧歌段子、曲 ...
车老这个想法不错啊!!!  说悬乎点是 影视人类学啊!  如今中国的人类学影片是个很有发展前景的行业, 祝老师试水成功!!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0-6-20 18:17     标题: 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既要有国际视野,又要注重国情

其实中国民间文化的损害是在两次大的历史阶段中,一是1840年以来的帝国主义侵略,这段时间丢失的物质遗产比较多, 二是文革期间,这段时间丢失的精神遗产比较多.

回过头看,中国是比较幸运的,要是工业化早来五十年,估计农业社会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早就被侵蚀完了

作为"后起之秀",中国对民间文化的保护和关注还是比较及时的,西方发达国家初期,的工业化肯定更具破坏性

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历史阶段的事情,它所考验的是处在这个历史阶段的每一个中国人, 传承文化遗产,谁的责任都不可推卸 :
作者: 车前子    时间: 2010-6-21 09:57

引用:
原帖由 zjhong1978 于 2010-6-19 16:23 发表

车前子老前辈,不要不扯了,道理是越扯越明的
您说得对。“老前辈”不敢当。
作者: 车前子    时间: 2010-6-21 10:21

引用:
原帖由 恩施土家 于 2010-6-20 18:08 发表



车老这个想法不错啊!!!  说悬乎点是 影视人类学啊!  如今中国的人类学影片是个很有发展前景的行业, 祝老师试水成功!!
怎么又“车老”了?俺可不想让扯老。

俺现在做的事可没您说的那么“悬乎”。昨天上午兄弟俺正在乡下采录一些农村老太太的演唱,忽闻省里老领导莅临,要见个面,便顾不得品尝老乡们精心准备的农家美食了,中午赶回县城为老领导备酒接风。酒桌上俺就当着官员说,对于政府来讲,你们不愿做、不屑做的事,俺来做。说好听点,俺这是在拾遗补缺,说游戏点,权当算俺玩儿了。

谢谢恩施土家的鼓励,欢迎各位到山西作客!俺们还是比较好客的: handshake


以下图片是6月12日下乡所拍摄的。

[ 本帖最后由 车前子 于 2010-6-21 10:24 编辑 ]
作者: 马知遥    时间: 2010-6-21 10:49

啊啊,图片真好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0-6-21 14:56

引用:
原帖由 车前子 于 2010-6-21 10:21 发表


怎么又“车老”了?俺可不想让扯老。

俺现在做的事可没您说的那么“悬乎”。昨天上午兄弟俺正在乡下采录一些农村老太太的演唱,忽闻省里老领导莅临,要见个面,便顾不得品尝老乡们精心准备的农家美食了, ...
看老师这个图图:完全是专业级别的嘛,现在做这个是占有社会资源越多,做起来越顺手.政府不愿做的都是麻烦事,搞片子急不得,一要讲实录精神,二要讲艺术效果.而且片子做出来,大多数时候是给业内人士看的,政客也许会对你的东东不屑一顾,所以淡薄之人,有文化责任感的人才方能担此重任.车老可歌可敬!

现代语用学发现:学生对老师的称呼正在改变,特别是研究生,一般称自己的老师为"老板",或 " ~老' 前者表亲切之感,后者表崇敬之意. 从车老师的言谈来看,称呼您为'车老" 是应该的~~(最近王志文与陈道明拍的一部电视剧叫<手机>, 陈(费墨)是一个电视总编兼大学教授,王(严守一)是一个主持人,王称陈就叫"费老",感觉既亲切,又显尊重;我照搬一下,因为车老现在俨然就是一位电视总编导嘛~)
作者: 车前子    时间: 2010-6-21 17:20

谢谢鼓励啊!再上几张去年我们山寨电影摄制组的图图,以示感谢 ——

[ 本帖最后由 车前子 于 2010-6-21 17:22 编辑 ]
作者: 车前子    时间: 2010-6-21 17:27

去年我们山寨电影摄制组的图图
作者: 车前子    时间: 2010-6-21 17:30

去年我们山寨电影摄制组的图图
作者: 车前子    时间: 2010-6-21 17:33

去年我们山寨电影摄制组的图图
作者: 车前子    时间: 2010-6-21 17:36

只要真心喜欢的东西,你就会去为它玩儿命。
作者: 竹林遗风    时间: 2010-6-22 08:40

感动于车老为它玩命的精神!希望你们的电影早点出来啊!
作者: 车前子    时间: 2010-6-22 08:52

引用:
原帖由 竹林遗风 于 2010-6-22 08:40 发表
感动于车老为它玩命的精神!希望你们的电影早点出来啊!
哈哈,谢谢了!俺们的片片去年9月就完成后期,10月底上映了。今年的计划是搞一部二人台音乐电视剧,现在正搞本子,顺利的话,秋季可开机。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www.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