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历史与足迹:《1956,潘光旦调查行脚》

历史与足迹:《1956,潘光旦调查行脚》

书媒视点
历史与足迹

■绿茶(《新京报》书评周刊编辑)

中华读书报 日期: 2008年10月8日   

--------------------------------------------------------------------------------





《1956,潘光旦调查行脚》,张祖道图/文,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8年8月第一版,32.00元




  深秋十月,朋友见面问最多的就是,“你去哪儿玩啦?”这是最美好的旅行季,每到这时,我都会和众多热爱旅行的人一样,按捺不住想飞的心,为自己设计完美的行脚计划。但是,多年来不变的“驴劲”这一次却中断了,无奈地遥想朋友们在远方留下他们深浅的足迹,而我则只能在家对着电脑整理自己的旅行清单。走更多的地方,去更远的远方是我不变的计划,然而,我们的足迹总要被束缚在某些区域或国度。全球范围内撒了欢地走,目前于我是不太现实。走来走去,总归还是在国内打转。

  我开始嫉妒美国自由旅行家帕翠西娅·舒茨。她用7年时间,走过七大洲、四大洋1000个地方,这样非凡的旅行在我梦里都不曾出现。她做到了,所以,我嫉妒她。翻看她的《一生不可错过的1000个地方》(史洁蕾等译,新华出版社2008年8月第一版,46.00元),简直是对自己的一种折磨,但还是无法停止对这些地方的好奇和想像。虽然帕翠西娅·舒茨仅仅是用最简单的方式讲述这些地方,这本800多页的书也没能具备旅行书必备的一些功能,但看这样一张职业旅行家的清单,显然是对自我的一种暗示。在这个旅行季,读一本这样的书对滞留在家的我而言,是一种无奈的安慰。

  牢骚发完,进入读书时间。

  由于对旅行的热爱,进而对那些通过田野调查而成的书籍颇多好感。我的阅读清单中,田野调查类书籍占一定比重。我始终觉得,追寻历史,除了资料占有,历史现场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田野调查,能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真相。张琴的《蓝花布上的昆曲》(三联书店2008年9月第一版,59.00元)和张祖道的《1956潘光旦调查行脚》是我近期读到最值得推荐的两本田野调查书。

  之前读过张琴的《中国蓝夹缬》,因为书中谈及的蓝夹缬仅在我的家乡温州留存,故印象深刻,并在回乡之时专门去制作蓝夹缬的作坊观摩过。儿时起,我就对这种蓝夹缬不陌生,看过甚至用过,但仅仅当做生活所需品之一。看了张琴的书才恍然,这种民间工艺居然蕴含着如此久远的历史和艺术成就。

  随着社会化进程,这种原始的工艺在渐渐消失。温州人家庭里越来越少的人会采用这种看上去很土的蓝布做被面或其他用途了,记得我家以前就有这样的被面,现在肯定是找不着了。

  蓝夹缬是唐代彩色夹缬的存传。元明后,夹缬仅以单色蓝夹缬传世,目前,这一工艺仅在温州地区保存下来。张琴是温州人,她在前一本书后,历时五年田野调查完成这本《蓝花布上的昆曲》,收集数千件老蓝夹缬并访问众多印染艺师,掌握大量一手材料,将蓝夹缬上昆曲图案的来龙去脉说清道明。两种艺术,在一张看似普通的蓝布上呈现,真可谓妙趣同工。

  张祖道先生是位老摄影家,他曾先后数十次陪同潘光旦、费孝通等社会学家做田野调查,他的纪实摄影作品为每次的调查提供了很好的参照,是中国纪实摄影里程碑式的人物。这本《1956潘光旦调查行脚》记述了1956年12月到1957年1月间,他随同潘光旦赴川东南、鄂西南土家做田野调查时的情形。

  对于土家这样一个少数民族,我们的了解实在很有限。他们的生活习俗,他们的历史文化,他们的民族特色等等,我们知之甚少。潘光旦先生对土家族的研究可以说居功至伟,他的调查结果直接促成了将土家认定为单一民族。

  我的旅行足迹曾涉及过土家族地区,也见识过他们的民族歌舞和风俗头饰等,但在我印象中,很多少数民族之间很难区分。其实,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气质,但因为我们对之了解太浅,当然是无法分辨。看这本书中的照片,的确勾起我很多旅行的回忆,有些场景我似乎也曾拍摄过,那些表情和生活场景都很生动、真实也很自然。书中的文字和影像为我们了解土家文化和几十年前的土家族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