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暑校田野调查之一: 陈巴尔虎旗调研侧记

暑校田野调查之一: 陈巴尔虎旗调研侧记

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实践国际研讨会暨暑校田野调查之一:
陈巴尔虎旗调研侧记


张帆



       7月19日,暑校的教员和学员们来到呼伦贝尔地区的陈巴尔虎旗,开始了第一次田野调查。田野工作需要透过民俗看观念、察心理。巴尔虎的人民是如何看待动物、植物或是自然的?这里有动物与人类的联结吗?生命、精神、信仰和仪式是否又表达着巴尔虎蒙古人长久以来对于草原与自然的情感?这些都是我们想要了解的问题。正如英国人类学家马雷特(R.R. Marett)所说,“我们猎寻民俗的实践远远不只是编辑各种令人好奇的趣闻轶事,它意味着对民众生活的研究,意味着通过友好的交谈得以洞察他们的心灵和品性。”

一、 索海固图勒


        “索海固图勒”在2009年被评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此次田野工作的主要调研项目之一。“索海”是指用整块皮做靴底和靴腰的软靴子,也就是鞋套。“固图勒”就是靴子的意思。“索海固图勒”以牛皮、山羊皮为主要材料,加上绿色和黑色的大绒,运用各种颜色的绸子线、绸缎交错,再镶之以各种云头的传统民族特色的装饰图案。索海固图勒的制作过程颇具特色。首先,人们将整张生牛皮埋入土中进行发酵,大约7天左右将其取出,然后使用传统的木制工具进行揉皮。揉皮的工序需要两人参与。主人告诉我们,若是夫妻两人共同揉皮,他们常常把小孩放在横架上,边唱歌边劳动,在碧草蓝天下,颇有一种红尘相伴的浪漫意境。揉皮结束之后,会给牛皮上一层豆油,其目的是为了软化皮质。这种“揉皮-上油”的过程会反复进行多次,以保证皮靴的质量,使其更为耐穿耐用。



取出埋藏的生牛皮




揉牛皮使其软化





揉皮结束后给牛皮上油



       第二个步骤是熏羊皮。较之牛皮,羊皮的材质较为柔软舒适,更适合用来做靴子的内里。据我们此次观察,妇女们会在地上挖一个坑,放入煤炭、马粪和松果。将其点燃之后,妇女们将几块羊皮摊放在火坑上的圆锥型铁架上,外面再裹上毛毯以保证其密封性。之所以选用松果,一方面是为了去除羊皮本身的味道,一方面也是为了上色。此外,被松果熏过的羊皮具有驱虫功能,放置多年也不易腐坏。大概半小时之后,生皮就被熏成了熟皮。这样,索海固图勒主要材料的制作步骤也就初步完成了。之后就是色彩、图案等的加工处理。这样的手工制靴过程让我们看到了蒙古人的智慧与勤劳,展现了在茫茫草原中人与自然的默契与和谐。



熏羊皮




中国民俗学会学员玉兰用蒙古语与当地巴尔虎蒙古族民众交流


二、羊肉与马奶


        午餐时分,主人热情地现宰了一只活羊。陈巴尔虎蒙古人杀羊不见血,主要方式是用手直接掐断羊体内的主动脉,没有用刀割的血腥与残酷。我不敢亲见,只是远远看见之前活蹦乱跳的绵羊奄奄一息,心中不免生出怜意,从而更加体会到“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见《孟子》的《梁惠王章句上》)的意思。然而,杀羊乃好客之礼,食其肉也是牧区的生活文化,还是应当理解与感激。午餐过后,能歌善舞的主人们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表演,有小朋友们的舞蹈和服饰展示,还有大人们的深情歌唱。兴起之时,大家都参与其中,牵手共舞,在骄阳之下,碧草之间,回荡着悠长的蒙古语歌曲与爽朗的欢笑声。我总感觉,仅仅短短半天的相识,大家却已然如旧友一般熟悉。
        我想,以“马背上的民族”著称的蒙古人对马会有着不一样的情结吧。在我们接近目的地不远的时候,男人们都骑着马儿来迎接我们。我们坐在车上颠簸不已,他们却在草原上策马奔腾,我顿时觉得他们是自由的,从身到心都是,而我们却仿佛被禁锢在所谓的“都市文明”之中,远离自然,并且远离了我们真实的内心。马本是灵性之物,怕是也只爱灵性之人吧?刚到那时,我就忍不住一直盯着马儿看,据说巴尔虎的马是“马拉松选手”,它们可以走上一天一夜。于是,以前的人们远行时往往会骑一匹然后再带上几匹,轮换着骑。他们连吃饭都是在马背上,可谓日夜兼程,很快便到达了目的地。

        马奶是草原的一种主要饮品,因而挤马奶就是一项日常工作。通常,对于马这样的大型牲口,挤奶前需要先让小马喝上几口,然后才能从母马身上顺利挤出奶来。于是,整个流程就需要三个人的通力合作,一个人牵母马、一个人牵小马,一个人去挤奶。挤完之后,会把小马放回到母马身边,继续喝奶。我看见小马总是紧紧地挨着母马走。那模样,憨厚可掬,惹人怜爱。马奶有一种淡淡的咸酸味,跟我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在挤奶之后,会有一些祈福的仪式:年长的女性手捧蓝色哈达和刚挤出来的马奶,口中念着祝福的话语,然后双手平行地画圆,寓意圆满。之后,女人们还会围着母马和小马转圈,并用无名指沾着马奶洒在空中。最后,她们把一部分马奶洒在小马的身上,这样做也是为了祈求平安。



小朋友敬献哈达


        在我们离开的时候,主人们又骑着马儿来送别,其中还有女子。据说,在草原上,一对情侣骑着一样的马,速度一样地快,这是一道非常独特的浪漫景象。我想,草原生活让牧民的情感更加丰富,他们的行动就表明了一切真情实意。这也正是现代许多都市人所缺乏的一种珍贵品质。辽阔的草原培养了蒙古人博大的胸怀,东坡先生曾说“一蓑烟雨任平生”。我想,对于草原上的他们,大概就是“策马奔腾任平生”吧!




母子情深



(摄影/图:张帆 马千里)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中国民俗学网志愿者工作团队诚邀您的加盟:CFNgroup@qq.com;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