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5•文学)开幕:促进口头传统数字化建档

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5•文学)开幕:促进口头传统数字化建档


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5•文学)与会专家合影  本网记者 王静/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王静)2015年10月1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和芬兰文学学会民俗档案馆共同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5•文学)——数字化的口头传统:策略、实践与合作”在北京隆重开幕。
  本届国际论坛邀请了来自芬兰、美国、德国、日本、蒙古、中国六个国家的十余位国内外知名专家,主要围绕五个议题展开:(1)数字化、信息获取及方法论;(2)元数据标准与应用;(3)资源共享、“互联网+”策略与合作;(4)发展共同工作模型及其语言、平台和可能性;(5)数字化实践的个案研究与在建项目的样本分析。
  论坛期间,芬兰文学学会民俗档案室主任劳里•哈维拉赫提(Lauri Harvilahti)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朝戈金、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印第安纳大学“传统音乐档案库”及“EVIA数字档案项目”主管阿兰•伯德特(Alan R. Burdette)、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传媒艺术系教授、比较文学和民俗学系主任和数字化研究项目主任罗伯特•格伦•霍华德(Robert Glenn Howard)、德国罗斯托克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沃斯迪亚(WossiDiA)项目负责人克里斯托弗•施密特(Christoph Schmitt)、日本专修大学文学部教授,东亚民俗数据库委员会主席樋口淳(Higuchi Atsushi)、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研究部主任侯仰军、西北民族大学蒙古语言文化学院教授斯琴孟和、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负责人田苗、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教授那顺乌日图、浙江大学图书馆资源建设部主任孙晓菲、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高新技术与信息标准化研究所岳高峰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的数字化团队成员应邀到会,就口头传统研究的数字化建档、信息化建设和国际合作进行了交流与分享。
    数字技术在文化遗产建档和保存方面的应用与发展,已成为对人类社会具有重大意义的核心议题之一。本届论坛促进了口头传统数字化建档问题的讨论,推动了数字化建档在工作模型与技术标准方面的需求调研,有利于建立具有国际标准的实践模型,可以为邻近国家及其口头传统数字档案的发展提供参考样本,并为田野工作和民俗学研究贡献新的研究方法。
  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力主围绕数字化话题,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积极推进建设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音影图文资料库”为资源库依托,以“口头传统田野研究基地”为信息增长点,以“中国民族文学网”(中英文)为传播交流平台的多重数据库系统,构建国内中国民族文学研究动态的专业门户和国际相关平行学科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在学术实践方面,民族文学所已多次举办过数字化话题的学术研讨会。2011年5月19至20日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文学)以“世界濒危语言与口头传统跨学科研究” 为主题,讨论从文化遗产学、口头传统研究、信息科学、传播学等多个领域,对濒危语言与口头传统进行跨学科研究的问题;2013年11月28至29日的“第五期IEL国际史诗学与口头传统研究讲习班”便以“数字文化遗产和口传史诗数字档案建设”为主题,围绕口头传统研究的数据库、数字语料库和研究平台,以及民俗档案库其他议题展开了讨论。对数字化话题的持续性关注,为本届论坛的召开奠定了成果基础,也为更深入讨论数字化问题提供了契机。
  本届论坛共分5场,将一直持续至10月11日。


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5•文学)论坛现场  本网记者 王静/摄


劳里•哈维拉赫提(Lauri Harvilahti) 芬兰文学学会民俗档案馆馆长 赫尔辛基大学民俗学教授  本网记者 王静/摄


论坛主席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 朝戈金 本网记者 王静/摄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研究部主任侯仰军  本网记者 王静/摄


外国专家发言讨论  本网记者 王静/摄

转自:中国社会科学网(http://news.cssn.cn/zx/bwyc/201510/t20151010_2489269.shtml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习华夏精神之真味,开中华学术之新貌,传万世宝典之美文,继仁德大师之楷模,从空山细雨之逍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