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土家文化系列之一:独特的土家民俗——跳丧(撒叶儿嗬)

土家文化系列之一:独特的土家民俗——跳丧(撒叶儿嗬)

独特的土家民俗——跳丧
死了人,哭天哀地,人之常情。然而,在鄂西清江两岸的土家族山寨却是另一样的情景——灵堂里,黑黝黝的棺材前,架着黑黝黝的牛皮鼓,黑黝黝的打鼓匠擂鼓吼歌,赤膊的舞者们踩着鼓点,踏着如虎似猴的舞步偏偏起舞,阵阵高歌......那洋溢着生命力的,无所顾忌的情的潮水从四肢,从飞溅的汗水,从一个个狂舞者的心里迸射出来。

    以白虎为图腾的土家族人继承巴人“天人和一”的生命意识,认为人“走”了是“顺脚路”,白喜事。“热热闹闹陪亡人,欢欢喜喜办丧事”的习俗就像山水草木一样与土家族人同生同长。

    在跳丧过程中,打鼓匠是总指挥,跳舞者的舞步随鼓点变换,节奏多为6/8节拍,激情奔放,是为高腔俚调,狂放不羁。唱词分为传统段子和即兴创作的顺口溜。而且,跳丧比的是阳刚美。历来是男人的专利。

    跳丧为的是人情。土家族人最珍视邻里之情。“半夜听到丧鼓响,不管南方是北方,你是南方我要去,你是北方我要行,跳一夜丧鼓送人情”。谁家长辈“走”了,只要在门前敲三声鼓,就等于是给乡亲们报了信了,不必登门邀请,到天黑,四方的人都赶来。待孝儿孝女依次磕过头后,即敲起开场鼓,吼响开场歌,丧场顿时成为狂欢的海洋,通宵达旦,歌舞不息。次日天明,送亡人上山,舞者才响着弯弯的哨音回家。

    乐天的土家族人不仅为亡者跳丧,而且为活着的人跳丧。这听起来有点荒唐可笑。其实,它是土家族的又一习俗——生斋。
    “生斋”与跳丧的仪式差不多,只不过是改在生日宴上举行,为寿星祝寿。以示替死还生。

    总之,跳丧是土家族人相亲相爱的独特方式。豪放、乐天的土家民族血液铸就了它永恒的生命。
文章来源:民大在线学子网

[ 本帖最后由 tch_minda 于 2009-3-17 11:57 编辑 ]

TOP

回复 1# 的帖子

跳丧舞,又称萨尔嗬,是土家族特有的一种古老的丧葬仪式舞蹈,主要流行于清江流域的土家族地区,与摆手舞的流行地域相对应,故有"南摆手北跳丧"之说。这种舞蹈源远流长,滥觞于魏晋南北朝的"歌丧"。隋唐时期,土家族先民有"其父母初丧,击鼓以道哀,其歌必号,其众必跳"之俗。至今,土家族死了老人以后,附近乡亲皆来跳丧。其舞蹈是二男或四男在棺材前对舞,高潮时,少则百人,多达几百人上千人观看和参与跳丧。演唱形式是一人(掌鼓者)执鼓领唱,其他人合唱。

    鄂西土家族跳丧舞的鼓点和舞蹈动作因地域不同而有差异。跳丧舞的形式有"待尸"、"摇"、"哭丧"、"穿丧"、"践丧"、"退丧"等;舞蹈动作有"凤凰闪翅"、"燕儿含泥"、"猛虎下山"、"犀牛望月"、"牛擦痒"等。巴东跳丧舞的动作最有特色的叫四大步,舞时除双膝不断地上下颤动外,胯部左右摆动幅度大,上肢随胯部的摆动而自然地在胸前晃动,具有曲线美。建始的跳丧舞腿部动作多为八字步蹲着前进,每行一步都用脚紧紧抓地,显得稳重有力。来源:新华网

[ 本帖最后由 王媛媛 于 2009-3-15 23:14 编辑 ]

TOP

撒叶儿嗬

撒叶儿嗬-简介   
湖北长阳土家族"撒叶儿嗬",是湖北清江流域中游地区土家的一种祭祀歌舞。"撒叶儿嗬"即跳丧或"跳丧鼓"。每有老人去世,停灵柩于堂前,亲属邻里前往吊唁。入夜,众人"打鼓踏歌",通宵达旦,以增热烈气氛,谓为亡人解寂,慰亲属节哀。跳丧的特点是手脚同边,舞姿豪放,动作平稳、舒缓,唱词以歌颂死者生平事迹,歌唱其对子女的抚育以及死者生产劳动方面的内容为主。

"撒叶儿嗬"不仅是一种精彩的歌舞,一种艺术化的风俗或者风俗性的艺术,同时还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蕴涵着深邃的哲学意义。它的声腔歌调是一种古老的特性三声腔,这种歌腔仅存于清江迤北长江三峡北岸的兴山部分地区,在其他歌种已成绝响,却在跳丧时原汤原水地保存了下来;它的历史渊源有文献记载的至少可以追溯到唐代,而其源头可以从《巴渝舞》和武王伐纣时的巴人军阵舞中找到关联;它的豁达、通脱的生命观念直逼庄子,非同等闲,而"撒叶儿嗬"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学术价值,为清江土家所独有。

撒叶儿嗬-一、历史溯源   

"撒叶儿嗬"历史悠久,山寨里有人去世,奔丧者几人一组,踏着鼓点,和着唱词,在灵堂上高歌狂舞。它在土家山寨流传了数千年之久,风格雄壮威猛,充分体现了土家汉子雄浑刚劲、粗犷豪放的个性。

唐樊绰《蛮书》谈及土家先民巴人葬仪时写道:"巴氏祭其祖,击鼓而祭",其父母"初丧,击鼓以道哀,其歌必号,其众必跳"。清《长乐县志》云:"家有亲丧,乡邻来吊,至夜不去,曰伴亡;于柩旁击鼓,曰丧鼓;互唱俚歌哀词,曰丧鼓歌。"

撒叶儿嗬-二、土家族"跳丧"的渊源与巴人白虎图腾的关系   

土家族"撒叶儿嗬"又叫绕棺、打绕棺、丧鼓舞,是巴人在两千年前传承下来的民间歌舞。土家人热爱"撒叶儿嗬","听到鼓声响,脚板就发痒"。土家"撒叶儿嗬"集歌、舞、吹、打于一体,是一种综合的民间艺术,"撒叶儿嗬"本质上是一种民间祭祀活动,表现了土家人对祖抚的崇拜。"撒叶儿嗬"虽是祭悼亡灵的风俗舞蹈,但从舞蹈表现的内容却远远超出了祭祀范围,主要包括有先民图腾、渔猎生活、农事生产、爱情及历史事件等民族发生发展的历史。表现了对民族历史的回忆和对祖先的崇拜。巴东"撒叶儿嗬"中最具特色的是"四大步",具有曲线美,音乐节奏为四分之三拍,来凤建始等县的"撒叶儿嗬"则多是"八字步",显出稳重有力。参加舞蹈的多为二男、四男不等,高潮时百人、千人群体参加,十分壮观。"撒叶儿嗬"舞蹈性强,表现 内容丰富、浑厚朴质,反映出土家族特有的阳刚气质,被誉为"东方迪斯科"。为广大群众及中外友人喜爱。随着时代的民展,"撒叶儿嗬"不仅仅服务于民间祭祀性的丧事活动,它更被移植,改编后搬上舞台或广场演出。尤其经改编后从"撒叶儿嗬"中蜕变出来的"巴山舞",不仅可在"白喜事"活动中跳,更可以在"红喜事"中舞蹈。

撒叶儿嗬-三、艺术特色   

"撒叶儿嗬"是一种传统祭祀歌舞,乡亲们聚在孝家堂屋里的亡者灵柩前,男人载歌载舞,女人们穿戴着鲜亮服饰围观助兴,这种活动往往通宵达旦的举行。土家族认为人的生死有如四季变化,是自然而然的,享尽天年的老人辞世是顺应自然规律,值得庆贺。如果有老人去世,他们认为这是升天,叫"白喜事",因此,不论死者是男是女,也不论死者名望高低,乡邻都要为死者打一夜丧鼓,以此怀念故人,安慰生者。"人死众家丧,大伙儿都拢场,一打丧鼓二帮忙"。土家人就这样用绝妙的歌腔舞态表达自己旷达的生死观。

"撒叶儿嗬"表现的内容主要有先民图腾、渔猎活动、农事生产、爱情生活、历史事件等,反映了人们对自己民族的历史的回忆及其长期形成的道德意识与是非观念。因土家族世代生活在溪峒纵横、崇山峻岭的山区,长期越涧过水、攀岩背负的生活习惯和劳动方式,形成了"撒叶儿嗬"独特的表现风格。

跳舞时先由歌师击鼓叫歌,舞者随鼓声应节起舞,舞蹈形式有24种套路,其动律特点是顺拐、屈膝、悠颤,出现6/8拍子带切分音的节奏律动。不管用什么节奏,不论多少人参与,舞蹈动作都十分对称,动作姿态一般都是哈腰、曲膝、八字步、摆胯、绕手,身体按节奏上下或左右颤动,手、脚、胯向同一方向呈顺边运动。

"撒叶儿嗬"舞步舞姿,刚劲有力,粗犷豪放。"(《夷水古风》)按摹拟动作形象来分有'风凰展翅'、'犀牛望月'、'牛擦痒'、'狗吃月'、'燕子含泥'、'猛虎下山'……最为壮观的是'猛虎下山',舞者跳着跳着,忽然鼓点一变,对舞中的一人猛然跳跃腾空,一掀舞伴,两人躬身逼视,忽见击掌撞肘,前纵后跃,一跃一扑,模仿猛虎扑食的动作,口里还发出一阵阵啸声,最后一人被另一人挽着从头顶上后空翻跃过来,动作形象逼真"。

"撒叶儿嗬"动作调度较有规律。以"反胴体"贯穿始终,即:"顺边下沉、晃悠、颤动。"舞者身体在收缩与伸展、推进与拽拉、挺身与曲身、摇摆与晃动、震颤与抖动中展现出美来。第一种调度是,二人面对绕手,再向对方右侧上步,交换位置;第二种调度是,二人面对绕手,再向对方右侧上步,然后向左转圈回到自己原来位置;第三种调度是,二人左脚起步,第一步面对面,第二步背对背,第三步面对面,第四步背对背,然后向左转半圈,成为面对面,这种动作调度在核心舞段中出现较多

其动作为舞者脚掌紧紧贴地,第一拍上步,二三拍颤动,两腿交错行进,有点像迪斯科,但其中双肩相靠、曲膝、弯腰、双手抱头、身体抖动部分,又有点像太空舞,很是好看。 "撒叶儿嗬"突出一个"虎"字,即:"模仿老虎相互进退、撞击、跳跃、旋转。"舞者身体在腾空中展现出"虎威"来。其基本动作为:双方搂肩对跳,你进腿他躬身,一方借势屁股一蹶,另一方乘势腾入空中,一跃一跳,很像饿虎扑食,老虎之"威"表现得活灵活现。"撒叶儿嗬"曲牌众多,结构复杂。

"跳丧"中脚的动作很丰富,乐园、榔坪等地区,习惯将左脚或右脚提起后,向另一只脚前方点一下再行走,资丘、桃山等地区,习惯将左腿吸起,作为起步的动作,渔峡口的双龙等地区,行走的第一拍,左脚向左右占摆一次,乐园、榔坪、火烧坪地区,行走时,身体显得松弛,小平步行走,民间艺人称为"碎米子步"。行走时,像踩在棉花上,随着音乐节奏颤动,给人以轻盈之感。西南地区,即资丘、桃山、麻池、渔峡口等地,每一行步脚掌紧紧抓地,民间艺人称为虎步,步伐迈的较大,显得稳重有力。

舞蹈音乐和唱腔有高腔或平腔之分,旋律节奏有2/4、4/4、6/8,以6/8为主。"撒叶儿嗬"的配乐只有大鼓一种。舞时,"一人持一对木锤击鼓而歌,二人到堂中踏鼓、接歌、起舞,有时四人交替和穿插对舞,叫作'走四门' ……大鼓既是伴奏乐器,又是歌师(击鼓者)指挥舞蹈、交换曲牌、调整情绪的工具。一鼓多用,敲击鼓心、鼓边、鼓邦发现不同音响"。这就使人联想到"击鼓进军"的古战场景象。舞蹈时,掌鼓者通过鼓心、鼓边、鼓沿击出多种富于变化的鼓点,边击鼓边领歌,舞蹈者则"脚跟鼓点鼓跟脚",和歌而舞,随着击鼓者的指挥,不时改变舞姿和节奏。激越时似山风呼啸,舒缓时如轻舟荡漾,有张有弛,古老质朴。"撒叶儿嗬"在土家族民间世代相袭,盛传不衰,浸透着土家人的聪明才智和深厚的民族感情。

"撒叶儿嗬"歌词大都是为亡者歌功颂德,并用子孙成就告慰亡灵;安慰孝家节哀顺变,继承先人遗志,再创辉煌。出唱一些英雄事迹;尤其是武将的战绩,如《杨家将》、《薛仁贵征东》等。"演唱分高腔和平腔二种。高腔刚劲高亢,如声振林木;平腔舒缓流畅,似潺潺流水"。其主旋律均在于教人化悲痛为力量,振作精神,继续前进。

"撒叶儿嗬"的观众不分男女老幼,但跳舞的演员都有传统的铁规:男跳女不跳。俗话说:"女人跳丧,家破人亡。""跳起来手舞足蹈,亦歌亦舞,体力消耗很大,如遇热天,还打起赤膊跳,挥汗如雨。"撒叶儿嗬"舞姿刚劲,歌声激越,舞者为男性猛士,加之战鼓伴奏,具备了战事的重要因素,表演起来,具有浓浓的火药味,说它由战舞演变而来,不仅有道理,而且有根据。《山海经》记巴人"干舞,用兵以禳"。这种舞史称为"武舞"。约在四千年前有之。《华阳国志·巴志》记:"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殷人)前陡倒戈,故世称之,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临丧祭祀,有歌有舞,这就是早期的"撒叶儿嗬"。

撒叶儿嗬-四、文化意义   
"跳丧"跳的是一种阳刚美,远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其先祖巴人便带着自由的歌舞,加盟于武王伐纣的战斗,写下了"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倒戈"的辉煌篇章。巴人尚武,天性劲勇,以威武善战著称于世,勇敢的巴国之师竟能以歌声震慑殷人,使其临阵倒戈,全线崩溃!也许正是为了光大这辉煌的历史,巴人历史上习演征战"武舞"之风极盛。从已出土的巴人作战使用的虎钮 于所发出的洪钟般的声响,不难想象巴人舞代刀的"军前舞"之磅礴气势。有研究者认为,"跳丧"源自古代巴人的军前舞,这种为生命奋争的战斗之舞衍生了土家"跳丧"的文化精神;也有人认为,古来征战几人回,寿终正寝者值得庆祝,"跳丧"是巴人及其后裔土家人对生命的礼赞。无论如何,土家"跳丧",最撼人心魄之处当是其威武强劲的动律和狂放不羁的风格,这一显著特征从未因时代的变迁而消亡。跳死跳活的"跳丧"舞,跳出了雄健勇猛的阳刚气,跳出了生生不息的民族魂。

撒叶儿嗬-五、传承意义   

"撒叶儿嗬"是歌、舞、乐浑然一体的艺术。它的声腔以男嗓高八度运腔,歌调是一种古老的特性三度,仅存于清江迤北长江三峡北岸的兴山一带,在其他歌种中已成绝响;其曲体结构与楚辞体式多有相似,从中尚能找到古代巴楚之地祭神乐歌的影子。歌舞中显示出难能可贵的积极人生态度,贯穿着豁达通脱的生命观念。

"撒叶儿嗬"为清江土家所独有,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文章来源:http://www.hudong.com/wiki/%E8%B7%B3%E4%B8%A7

[ 本帖最后由 tch_minda 于 2009-3-15 23:12 编辑 ]

TOP

谁说女人不“跳丧” 资丘女子偏好“撒叶儿嗬”

谁说女人不“跳丧” 资丘女子偏好“撒叶儿嗬”

文章来源:三峡长阳论坛
(2007-01-19 08:50)


 土家民间有句俗话:男人不送祝米(满月酒),女人不跳丧(撒叶儿嗬)。可时下的土家儿女早已把“祖制”规矩抛到九霄云外。这不,前两天,资丘集镇有一田姓老人去逝了,周边的男女老少从四面八方赶来,尤其是年青的女性们表现尤为积极,要为逝去的老人跳上一曲“撒叶儿嗬”。
   “撒叶儿嗬”是土家族特有的跳丧舞蹈,是为去逝的人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祖上的“规矩”很严,据说千百年来,女人是不允许跳丧的,因为“女人跳丧,家破人亡”,再者跳起来手舞足蹈,亦歌亦舞,体力消耗大,如遇热天,还打起赤膊不雅观。可如今年青的一代不管先人的一套,这可能也叫与时俱进吧。仅该集镇就有60多女子会跳“撒叶儿嗬”,她们是去年六月在“撒叶儿嗬”培训基地培训出来的首批学员,现在个个都有一手绝活,动作姿态绝不比男人逊色。

  傍晚时分,不大的灵堂已被围得水泄不通,丧鼓移至室外,那一个个年青的女子与男人们一样,不见有半点的羞怯,反而多了一份洒脱与妩媚。她们说,自从去年参加了该镇举办的“撒叶儿嗬”培训班后,逢丧必跳,就像“赶集”一样,还有人带起了徒弟。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鼓师敲起了“撒叶儿嗬”前奏。300个平方的操场上,成对成排地排满了“撒叶儿嗬”人群,观看的人群伸长着脖子,口中不由自主地一同哼着,脚板在地上随着鼓点打着节拍。司鼓领唱舞者应和,此起彼伏,一片喧嚣在集镇上空弥漫。

  叫:搞起来(耶),和起来(耶)

  和:撒叶儿嗬叶——

叫:拖起斧头乱劈柴

  和:搞起来(啊),和起来(啊),拖起斧头乱劈柴(啊)

  叫:好柴不用榔头打

  和:撒叶儿嗬叶——

  叫:一斧落地两杀开

  和:好柴不用榔头打,一斧落地两杀开

  男人、女人时而如燕子翻飞,时而马步下垂,时而双手环绕,时而肘臂交错,时而分离时而聚合。跳着跳着,鼓点突变,词曲更换。

  叫:改调,改调,再改调

  和:撒叶儿嗬叶——

  叫:改调再把别号叫(耶)

  和:改调,改调,再改调,改调再把别号叫(耶)

  利用轮鼓间隙,笔者与资丘民间艺人张言科交谈。他说,土家“撒叶儿嗬”已流传了数千年之久,如果有老人去世,叫"白喜事",不论死者是男是女,也不论死者名望高低,乡邻都要为死者打一夜丧鼓,以此怀念故人,安慰生者。“人死众家丧,大伙儿都拢场,一打丧鼓二帮忙”。
   
  司鼓不时调动着现场气氛,时紧时慢,抑扬顿挫。民间艺人张言科说,司鼓很有讲究,鼓点就相当于领唱,要调动每一个的情弦,须掌握火候。因各种“版本”,各种“流派”风格不一,要协调一致,声音宜高时则高,宜低时一定要低,节奏也要随时调整。随着跳和者们达到和谐程度以后,先跳四大步、再跳叶叶儿嗬、么姑姐、么哩嗬、哑枚子和滚身子,难度逐步加大。这时,跳着跳着,声音高吭,节奏变慢,却更加欢快。

  叫:正月里来无花戴

  和:撒叶儿嗬叶——

  叫:二月采时花才开

  和:正月里来无花戴,二月采时花才开

  叫:正月(哪)里(呀)来,要跳叶叶嗬(耶)

  和:要跳叶叶嗬(耶)

  叫:无花(耶)戴也(耶)要跳叶叶嗬

  和:姐儿的哦嗬哎哟耶,要跳叶叶嗬(耶)

  扭着、唱着、跳着,现场就像是飘动的歌带,流动的舞池,但看那些女子们个个大汗淋漓,俏事休息再旋入下一轮。只见她们击掌撞肘,跳跃、旋转,眼、耳、鼻、舌、身都在说话。据笔者观察,“撒叶儿嗬”与长阳巴山舞“一步三颤”特点相比,更具粗犷豪放,容不得拖泥带水,节奏类似于交谊舞中的“中四”和“快三”。

  刚才还是对跳,转眼变成“长蛇阵”,男女交错双手划孤,四个小圆圈一会儿演变成一个大圆圈,且歌且舞,全然没有悲戚的成份,人们尽情跳动,尽情舞动,用舞蹈表达对死者的慰籍。

  叫:正月里来无呀无花戴

  和:么啊么姑姐呀喂,么啊么姑姐呀喂

  叫:二月里一个来时(儿)

  和:姐儿的哦嗬哎哟(耶),花才开呀么啊么姑姐,姐儿的哦嗬哎哟(耶),花才开呀么啊么姑姐

……
同样的唱词,却能变换出无数种花样;同样的曲调,却能重复百遍千遍,人们不觉得累,不觉得厌,男人女人融入歌的海洋,直至东方发白……


(田学峰)

[ 本帖最后由 wangming 于 2009-3-16 12:48 编辑 ]

TOP

论鄂西土家族“跳丧”的传承及异化

论鄂西土家族“跳丧”的传承及异化
牛丽丽
(襄樊学院体育学系,湖北襄樊441053)
摘 要:“跳丧”是鄂西土家族的丧葬习俗,是鄂西土家在民间保存最完整、最古朴的一种古老民间舞蹈,也是巴土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跳丧”具有许多优良的民族特色,但流传千百年的禁忌使它的发展受到了限制,而“跳丧”向“巴山舞”的成功转变给它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契机。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分析了“跳丧”的历史文化渊源、时代流变以及“跳丧”的特色与局限,论述了“巴山舞”对“跳丧”的传承和异化以及巴山舞的发展优势。
关键词:鄂西土家;跳丧;巴山舞;传承;异化
中图分类号:G8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83X(2008)03-0300-03
跳丧,土家语为“撒尔嗬”,是主要流行于鄂西清江流域的土家族丧葬习俗,也是当地民俗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舞蹈动作丰富多彩,舞姿洒脱自然,主要以“曲”、“颤”、“悠”、“靠”、“转”而独具一格,除“跑场子”和“四大步”等基本套路外,多为模仿飞禽、走兽、鱼虫、人物的动态,如“凤凰展翅”、“犀牛望月”、“猛虎下山”、“牛擦痒”、“猴子爬岩”、“狗吃月”、“燕儿含泥”、“古树盘根”等[1],其动作表现负载着丰富的体育文化内涵。
1 鄂西土家“跳丧”的历史文化渊源
1.1 “跳丧”与土家先民巴人的图腾信仰有着渊源关系
在生产力低下的背景下,原始人类认为“万物有灵”,并根据生活环境的差异,都有各自的崇拜对象———图腾信仰。通过查阅史料发现土家族存在不同的图腾崇拜,如“白虎”、“鹰”崇拜等,但土家学界的多数学者认为在鄂西清江流域的土家族崇拜白虎[2][3]。纵观“跳丧”的舞姿总是保持一种弯腰、弓背、曲腿、臀部向下颤动,脚为八字步,双手在胸前左右晃动,尤其是老人跳丧几乎是蹲着跳。在跳丧中的“四大步”、“大四门”、“小四门”、等核心舞段里,舞者都是用6/8节拍表演,每行一步用三拍时间,第一拍上步,二、三拍颤身,两脚交替进行,这些舞姿都具有强烈的仿虎特征。
1.2 “跳丧”的时代流变
在秦统一前,社会生产力低下,文化发展落后,“跳丧”的发展受外来文化的冲击甚小,原始风味浓厚。在秦统一后,封建王朝对土家地区先后实行了羁縻政策和土司制度,对土家地区进行政治上和文化上的控制,实行分而治之[4]。这样使土家地区处于一种长期的封闭状态,使得土家“跳丧”这一种民族文化得以保持原貌。其次,“跳丧”在清朝雍正皇帝实施改土归流后到新中国成立前的发展受到了限制。雍正年间,清政府完成了对土家区域的“改土归流”,使得以往“民皆土著”的状况发生了变化,形成“州民客土杂处”的局面[4]。另一方面,朝廷强行推广汉文化,为了对“土居民”进行精神控制,以封建统治者提倡的儒教代替了以往的民族宗教信仰。这时,请和尚、道士念经超度亡人的习俗流行于土家地区,而具有土家特色的“跳丧”已退到次要地位。在新中国建立后,因破除封建迷信,民间道士活动被禁,“跳丧”再度活跃,但此时的“跳丧”广泛地吸收了外来文化的精华。
2 鄂西土家“跳丧”的特色及局限
2.1 特色
首先,“跳丧”的动作独特,文化内涵丰厚,形式活泼。“跳丧”的动作形式多样,舞姿粗犷、潇洒,主要是摹拟虎以及其他动植物的形象。它的音乐内容丰富多彩,即兴而歌,生动活泼,形式“无序”。它的整个过程不固定人数,老少皆可,内容可以涉及到土家文化的各个层面,如:悼亡、慰生、历史、现实、生产、生活等,所以它的文化内涵异常丰厚,动作形式也很活泼。
其次,“跳丧”具有浓厚的娱乐性。土家族“跳丧”追求热闹,常是越热闹越好,且形式灵活自由,可以随意发挥。它的歌词内容是融知识性、趣味性一体,生活气息浓厚,时常会使人捧腹大笑。在跳的过程中也充满比试,常是看得兴奋的人想挑战时,便接过歌唱跳进其中,这样把歌舞不断推进,并使全过程自然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再次,它具有强烈的群体意识。土家的“跳丧”,前来吊唁和歌舞的人群没有限制,只要是附近的土家都应该去,叫做“一家有丧,八方帮忙”、“人死众人哀,不请自然来”、“人死众人葬,一打丧鼓二帮忙”[5]等。即使平时与丧家不和睦的人,经常会主动前来吊唁,以往的隔阂也随之淡化。
最后,“跳丧”还具有良好的教育功能。世界各民族丧礼中也会对族人进行传统道德、生产知识和生活知识的教育,但土家的“跳丧”丧礼比起那些重神鬼、讲求贫富差别、内容形式单一、过于仪式化的丧礼的教育功能要优越得多。尤其是现在的“跳丧”,根本不存在鬼神观念,不注重财礼,有“打不起豆腐送不起礼,打一夜丧鼓陪亡人”[5]的说法。土家的“跳丧”的教育内容非常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并寓教育于娱乐,使人们能在欢歌狂舞中接受各种知识教育。
2.2 局限
2.2.1 有特定的“跳丧”场合
“跳丧”的动作潇洒、自由,但只能在死了老人特定的环境下进行,平常人们非常忌讳。为此,平常一些喜欢“跳丧”的人只能躲在田头上跳,为了避嫌还取名为“劳动舞”。所以,“跳丧”的那些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传统禁忌,让这种节奏鲜明、动律优美的民间舞蹈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2.2.2 “跳丧”有鲜明的性别差异
在鄂西清江流域的土家流行这样一句话:男人跳丧,越跳越旺;女子跳丧,家破人亡。所以鄂西土家的“跳丧”是男人的专利,尽管有优美的舞姿、动听的音乐和自由的参与形式,女人只能望而却步。
3 鄂西土家“跳丧”的异化———一种新兴舞蹈形式的开发
3.1 “巴山舞”是对“跳丧”的传承、改革和创新
20世纪70年代,巴山舞的创始人覃发池老师对这种独特、美丽的土家民间舞蹈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与改观,形成了一种时尚的广场健身舞———巴山舞。在结构上,“巴山舞”打破了“跳丧”的旧程式和流行区域的界限,吸取了各地精华。在音乐上,消除了丧味,只保留了原始跳丧鲜明的节奏和特色的鼓点,选用了当地人们所熟悉的山歌、民歌为基调,加上了弦乐伴奏,使其仍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在动作形式上,增加了动作的和谐度和美感。最重要的一点,巴山舞根除了“跳丧”的传统禁忌,形成了一种符合时代潮流的健身舞,尽而使这门宝贵而古老的土家传统文化绽放了新的光彩。
3.2 巴山舞发展的特色优势
3.2.1 地域特色浓厚
“巴山舞”无论是音乐还是动作,都完美地保留着当地民间的独特韵味和风格特点。如凤摆柳舞中的动作主要是从原始“怀胎歌”中的摆胯行进步提炼出来的,突出了摆胯、送胯的动律特点,同时吸取了灵巧翻腕的动作,结合“望月”的舞姿而构成。巴山舞的音乐主要是在古老的土家民间歌舞基础上整理、改造和升华而成。它选用了山歌、南曲、花鼓子等几十种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的音乐,具有鲜明的节奏和鼓点,优雅动听。如“半边月”这一段就采用了乐园山歌《对了声》,“风摆柳”是用了一首叫《小杯酒》的曲子[5]。所以巴山舞完全植根于巴土文化,具有鲜明的土家民族特色。
3.2.2 健身方式灵活
巴山舞属于自娱性集体健身舞蹈,不受人数和器材的限制,只需把音乐放起来就可以享受体育文化的美妙,同时达到健身的目的。其动作通俗易学,男女老少都适合。在活动方式上,形式多样,场面气氛热烈,旁观者也会情不自禁的舞动或加入大家,所以完全可以跟年青人在舞厅里跳迪斯科的场景相媲美,我想这可能是它被誉为“东方迪斯科”的原因吧。
3.2.3 具有很强的健身价值
巴山舞的运动强度适中,舞蹈时间可自行控制,对各种人群都能起到有氧锻炼的效果。通过长期练习能够提高身体机能,改善体质状况,增加人们自身的协调能力,能有效地纠正肩、胸、背、腿等不良姿势。同时它还能对中老年人的一些惯有疾病起到预防和改善作用。如它能够对中老年女性进行塑体瘦身,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运动能力,还可以缓解脑部的疲劳,从而起到预防脑力劳动者脑部病症的发生[6];改善老年女性的饮食、睡眠、记忆力、疲劳度等身体机能状况,能够起到降血脂、血压的作用[7]。也有一些患有风湿关节痛、肩周炎、颈椎病的中老年人练习巴山舞后,疼痛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减轻或消失,所以它具有较高的健身价值。
3.2.4 商业优势明显
首先,通过巴山舞团表演或演出,引起了中外游客的关注,推动了当地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其次,借助“巴山舞”这一民族文化品牌,组建民俗文化村,开发多种文化产品,能够当地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同时巴山舞还能作为一种“文化名片”,把当地其他的商业内容推向世界。
4 小结
鄂西土家的“跳丧”是古老的文化艺术结晶,它的动作内涵丰富、音乐欢快流畅。但它的传统禁忌限制了它的发展与传承,在经过不断创新和改观后形成了一种时尚的广场群体娱乐健身舞———巴山舞,为它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它的诞生丰富了民族内涵,为全民健身事业提供了大力的支持,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同时,也为我国其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开发和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依据。
参考文献:
[1] 田万振著.土家族生死观绝唱———撒尔嗬[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2] 段 超.土家族文化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3] 董珞著.巴风土韵———土家文化源流解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4] 邓佑玲.土家族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6):63-67.
[5] 覃发池.长阳巴山舞[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6] 蒋在爽.巴山舞对我校中年女教师血脂及臀腰比等的影响[J] .实用医学进修杂志,2003(2):107-108.
[7] 蒋在爽.土家族巴山舞练习对老年女性BMI及血脂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3(6):616-617.
文章来源:《湖北体育科技》2008年5月第三期

TOP

回复 5# 的帖子

对土家族“跳丧”的艺术及民俗解读
莫正刚,田丹
(1.沈阳音乐学院研究生部,辽宁沈阳110004;2.沈阳音乐学院东北亚音乐舞蹈文化研究中心,辽宁沈阳110004)
[摘要]“跳丧”是分布在我国湖北、湖南省内土家族所特有的一种把丧事喜办的古老葬俗歌舞。本文以“跳丧”的基本形态及历史渊源为起点,通过对这种古老民俗事象的艺术特征、民俗特征两个方面的研讨,力求展现出土家族“跳丧”所代表的土家文化在艺术、民俗、信仰、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内涵。
[关键词]土家族;跳丧;艺术特征;民俗特征
千百年来,婚礼与葬礼作为我国民间的重要风俗,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也经常有人用“红白喜事”来指代二者。将婚礼称为喜事,无可厚非,而将葬礼也称为喜事,则令许多人费解。分布在我国湖北、湖南省内的土家族自古就流传一种特有的把丧事喜办的古老葬俗歌舞,我们称其为“跳丧”、“跳丧鼓”或“跳丧舞”,土家族人自称为“跳撒叶儿嗬”。这种民俗活动千百年来在土家村落中流传,已经成为土家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无法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土家文化在艺术、民俗、历史、信仰、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内涵。
一、土家族“跳丧”的基本形态及历史渊源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与湖北省西部的长阳、来凤、利川等县。土家族作为一个稳定的民族共同体,也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居住在湘鄂西地区的土著巴族为主体,融合了其他一些部族如汉人、乌蛮等的某些氏族部落,而在唐宋时期混血形成的。”[1]今日的土家族是巴人的后裔,他们之间的历史族源、地理区域、生活习惯,都是一脉相承的,尤其在民间习俗和口头文艺传统方面,更具有明显的渊源关系。
(一)“跳丧”的基本形式
关于土家族的“跳丧”,明朝的《巴东县志》卷三《土俗》有这样的记载:“临丧夜,众客齐挤丧次,一人擂大鼓,更互相唱,名曰唱丧鼓,又曰打丧鼓。”北起巴东野山关,南至鹤峰邬阳关,西至建始景阳关,东近五峰渔阳关,是“跳丧”的中心区域。[2]
每当街坊邻居家里有长者去世,天一黑,四方乡邻都会聚集到丧者家,死者家人准备好烟酒,腾出“跳丧”的场地,将亡人的棺材停放在堂屋正中,将一直径为一尺三四、高二尺多的自制牛皮大鼓置于木制脚盆里,放在棺材左前方。“跳丧”的开始以掌鼓领唱的歌师(俗称打鼓匠或歌师傅,通常由歌技、舞技和鼓技都很娴熟的人担任)击鼓喊歌为标志,他是“跳丧”的总指挥,掌握着“跳丧”的进程,鼓点的变换、腔调的抑扬均由他控制。舞者均为男性(土家族有一个“女人跳丧,家破人亡”的旧习,所以女性只能充当观众的角色),人数通常为偶数,一般2或4人一组,踩着鼓点边歌边舞,头、手、肩、臂、腰、脚同时协调动作,跳着变幻多姿的舞步,一班人下场另一班人上场,轮流更换,争风斗技,高潮迭起。舞者边跳边饮,赤臂狂舞,充分显示了他们的阳刚之美,击鼓者的身体与舞者相呼应,情浓时也会进入表演区,边鼓边舞,如醉如狂,场外围观的人受到这种情绪感染,也经常会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场面异常热烈。“跳丧”的过程分为若干段,大致分为待尸、摇丧、穿丧、退丧等,这些仪程都由掌鼓者指挥,“跳丧”人跟着鼓点的变换而变换议程。
(二)“跳丧”的类型
土家族的“跳丧”共有两种:比较普遍的“跳丧”类型如上所述,另一种“跳丧”则更能体现出土家人生死自然、丧事喜办的理念,那就是“跳活丧”,又称“吃生斋”或“打活丧鼓”。土家人深受原始宗教文化影响,相信人的寿命为上天所赐,每个人生存的时间上天已有安排,如果算命先生推算出某人活不到花甲,而这个人到了年龄却没有死,那么,在他60岁生日那天,就要把“跳丧”和“拜寿”一同举办,以示替死还生。其形式与正常的“跳丧”相同,只是下葬的棺材是用纸糊的,并且要在上面写上寿星的名字,在葬地将写有名字的棺材点燃。人们认为这样做能让寿星的死魂超度,定会长生不老、后福齐天。
(三)“跳丧”的源流
诸多专家学者对土家族的“跳丧”进行过探究,就其历史渊源方面来看,认为其来源于古代巴国军队中的“军前舞”。《华阳国志•巴志》记:“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陡倒戈,故世称之,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根据上古战争常规及文化遗存来看,这是一种军前舞。古代战场,两军对垒之时,跳起这种军前舞,伴随着各种拼杀动作以及鼓舞士气的战鼓声,既壮大了声势又提高了震慑力起到先声夺人作用。战争过后,围绕战友尸体,跳跃悼念,怀念其生前功德,并发出誓言勇猛杀敌,报仇雪恨。临丧祭祀,有歌有舞,这就是早期的“跳丧”舞。而当战争结束后“军前舞”流传于民间,其中围绕尸体唱歌衍变为亦歌亦舞的艺术在巴楚一带流行。
二、土家族“跳丧”的艺术特征
(一)“跳丧”的唱词
土家族“跳丧”的唱词多为四句七字,内容十分广泛,包括追忆亡者的生平事迹、颂扬先民披荆斩棘、开疆辟域以及农桑渔猎、生产生活琐事、风土人情、民俗俚语、爱情故事等既有沿袭下来的成套唱词,也有表演者的即兴创作或自编的笑话俚语,唱腔直接采用民间小调,以鼓托腔,诙谐有趣。
在土家人眼中,男人如果不会“跳丧”就不能算是真正的男子汉,因为男子汉必须能够蔑视死亡、笑对人生,所以在激发他人起舞时就会唱出“不会‘跳丧’的巴墙站,等到孝家煮稀饭”这类唱词,对不敢上场的人表示嘲讽。歌词中还有不少《十爱》、《十想》《十二月》、《绣香袋》等表达爱慕、恋情、相思的语句。到了下半夜,人们已至精神疲倦之时,则唱以爱情和笑话为主的“荤歌”以驱赶116倦意,正如有的歌师所说:“丧鼓场中有些窍,不带姐郎不热闹。”生动多样、丰富多彩的唱词无论长短,都以其热情奔放的语言,表现出土家民族的浪漫特质。
(二)“跳丧”的动作及舞段
“跳丧”的舞蹈动作既有固定的套路,又随着演唱内容而现场创作,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有的粗犷刚劲,有的流畅舒展。“脚下踩的升子底,手上挽的链子扣”就是跳丧动作基本特点的恰当表述,“颤动、摇摆、下沉、绕圆”是其基本风格,配合身体的含胸、拨肩、屈膝,融入舞蹈的拢、靠、擦、绕、闪、挪、让等动作,双臂随着身体在胸前自然摆动,离而不分、古朴豪放、韵味无穷。
土家人视白虎为图腾,把白虎奉为祖先进行崇拜,因此,在舞蹈中有很多模仿老虎洗脸、摆尾、行走、捕食的动作,非常形象生动,比如表演“猛虎下山”时,两位表演者一跃一掀,然后吸腿躬身,轮右臂,口中还发出一阵阵嚎啸声,活像猛虎扑食。其中一个被另一个挽着,从头顶后空翻过去,引得一阵喝彩。[4]还有不少动作是模仿其他飞禽走兽的,如老鹰展翅、猴子爬岩、犀牛望月、牛擦痒、狗吃月、燕儿衔泥等等,舞姿灵活多样,富于变化。表现的内容都是世代生活在山区特定环境中的土家人对生活的认识,反映了土家人对自己民族历史的回忆及其信仰与观念。
“跳丧”的舞段名目繁杂,舞段时间长短不限,可灵活衔接运用。我们通常见到的有:四大步、大四门、小四门等。其中四大步堪称土家族“跳丧”的经典舞段,从中可以窥探出一种人性力量和民族风格,四大步又叫“升字底”或“踩四角”,舞步遒劲狂放,表现出一种阳刚之气,动感极强,舞时全脚抓地,第一拍上步,后两拍颤身,交替行进,恰如山中老虎的步态,所以又称其为“老虎舞”,其精神本质就是土家人的图腾崇拜。
(三)“跳丧”音乐的构成
“跳丧”的音乐由伴奏鼓点和唱腔两个部分组成,在实际演唱中,它们是鼓、歌、舞的统一体,是由很多不同的曲牌组合成的联曲体形式。节奏变化复杂,有张有弛,有快有慢核心舞段的音乐是6/8节拍,还有一部分是2/8、4/4和2/4的节拍。“跳丧”音乐的唱腔分高腔和平腔两种,一般是以高腔为主,高腔刚劲高亢,平腔舒缓流畅。
“跳丧”中的鼓———牛皮大鼓是唯一的伴奏乐器,直径一尺三四寸,高二尺余,作为伴奏乐器的同时,又是鼓者指挥舞蹈,变换曲牌和情绪的工具。击鼓点子有两种形式:一是6/8拍子的基本节奏形态,二是按音乐节奏和音符击鼓,击鼓的部位随时变化,即击鼓心鼓边、鼓帮。敲击鼓帮通常为领唱之前的预备,起到一种提示作用;领唱时,为了便于表演者与围观者听清唱词内容,通常敲击鼓边或轻击鼓心;表演者接歌时,则重击鼓心,以鼓助兴,增强气氛。在实际表演过程中,又有些许不同,即使是相同的节奏,在击鼓者的演唱中也是时而热烈奔放,时而轻缓悠扬。
三、土家族“跳丧”的民俗特征
土家人世世代代生活在崇山峻岭的山区当中,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一山未过一山迎,千里全无半里平”便是对这种环境的真实描述,在民俗学研究中通常将这种由若干不同家庭结成的生活共同体称为“村落社会”。在这个“村落社会”中,“跳丧”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律,具有了一定的控制力或某种强制性,使土家人在生活当中自然地恪守其约束,对人际关系中情感的传递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一)土家族“跳丧”所体现的差异性
我国的民族众多,各个民族都保留有一□对土家族“跳丧”的艺术及民俗解读莫正刚田丹音乐文化些特色鲜明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土家人的“跳丧”之所以独树一帜,除其本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以外,其民俗特征更是不容忽视的。土家族“跳丧”所体现出的差异性源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跳丧”时间、地点的不确定性以及“跳丧”复杂的情感表现三方面。
1.时间、地点的不确定性
与其他群众性歌舞活动类民间艺术相比,“跳丧”是在家里有人去世这种特殊情况下进行的,在时间上并不固定,也是无法预知的,并不像其他民间艺术在固定的节日或日期举行。我国各民族的游艺或祭祀活动的场所,通常会选择一些相对宽阔、平坦、交通方便的广场或者指定的地点,然而由于“跳丧”事件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活动的场地是不能更改的。
2.复杂的情感表现
一般以舞蹈为主或有舞蹈参与的游艺活动,大多以欢快、喜庆的氛围为主调,宗教祭祀活动中的歌舞,气氛也多为庄重、肃穆的,相对于这些舞蹈单一、固定的情绪,土家族“跳丧”所表现出的是一种复杂、多变、特殊的情感。无论从一个家庭或者整个“村落社会”来讲,一个人的音容相貌将永远不在,作为亲人、作为朋友,人们在心理上难免会有眷恋之感与悲痛之情,尤其是歌师追忆逝者生平及所作贡献时,众人也会纷纷落泪。虽然这种悲伤、痛苦的场面通常不会延续很长时间,但是透过这悲喜之间的相互转换,我们能够清楚地感受到“跳丧”在情感表达上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领略到土家人豁达开朗、笑对死亡的广阔胸襟。
(二)土家族“跳丧”所体现的祖先崇拜与图腾崇拜
“由于人类祖先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里对客观物质世界及人类本身缺乏认识,因此在大自然的威力下表现出软弱无力,在经验中逐渐构成了对大自然及周围事物的信仰并采取行动,用一种形式去表达这种崇拜。”土家人也不例外,从跳丧动作对自然界中各种动物尤其是老虎的大量模仿不难看出“跳丧”体现了一种古老的原始信仰,具有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的深刻寓意。
土家人视君为祖先,相传君死后,魂魄化为白虎,所以土家人将白虎看作是民族的图腾,正如长阳跳丧鼓《十梦》中所唱的“三梦白虎当堂坐,当堂坐的是家神。”“跳丧”过程中众多与老虎有关的舞段,以及大量模仿老虎的动作,更是将这种原始崇拜体现得淋漓尽致。
土家人相信祖先君死后升天,所以土家先民死后,亲人通常要为其盖上一张虎皮希望死后可以同样化白虎而升天(现在这种传统仍在延续,只是原来的虎皮已经用棉被代替)。正是基于这种原因,使得土家人即使经历亲人离世,也并不会感到过分痛苦悲伤反而以虔诚的心态为之歌舞,通过对老虎体态动作的模仿,取悦祖先,取悦图腾神,渴望得到神灵的保佑与庇护,祈求死者能够像自己的先祖一样灵魂得以升天。“跳丧”作为一种媒介,起到了沟通后人与祖先的中介作用这也正是土家人祖先崇拜、图腾崇拜转化为丧俗歌舞的一个重要原因。
土家族原始的自然信仰,形成了其特有的宗教文化观念,同时也形成了一种特别的生死观:认为灵魂是永存的,死是一种生命的结束,又是另一种生命的开始。特别的生死观造就了土家人面对死亡的坦然与豁达,正因为其中蕴含的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的深刻寓意,“跳丧”才会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由于土家族“跳丧”这种民俗事象本身所具有的艺术及民俗特征,使这种传承活动在千百年来一直流传,它深深扎根于土家人118民群众之中,与人民生活紧密相连。它不仅是土家族众多传统民间艺术中的精华,同时也是整个东方民族文化当中一个极具特色、蕴含着巨大价值的民间艺术形式,它不仅满足了土家人生存、生活的基本需要,更重要的是满足了人们精神、情感、娱乐以及信仰的追求。
参考文献
[1]彭英明.试论湘鄂西土家族“同源异支”———君蛮的起源及其发展述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3):12.
[2]白晓萍.撒叶儿嗬———清江土家跳丧[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6.5.
[3]常璩.华阳国志•巴志[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4]白晓萍.土家“跳丧”文化本源探微[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54.
[5]乌丙安.中国民俗学(新版)[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278.
文章来源:《文化学刊》2008年(05)

TOP

回复 6# 的帖子

简析土家族跳丧舞的社会价值与功能
                                             文/陈伦旺
    跳丧舞是土家族歌、舞、乐三者合一的民间艺术形式,它积淀了土家族深厚的文化内涵,显示出土家人生活中的特殊社会价值,具有历史、社会、民俗、艺术等全方位的价值,本文仅从其社会价值作简要阐述。

    历史上土家族历经战乱、多次迁徙,加上生活条件艰苦,所以形成坚毅顽强的民族性格。同时,土家族又是一个开朗乐观的民族。土家人的生死观在认识上是辩证统一的。有生即有死,死在另一意义上则是生。他们把丧事当作喜事办,并融化到自己民族的传统歌舞中去,使跳丧舞成了悲哀与欢乐、颂亡与慰生、肃穆与热闹奇妙有机的统一体。跳丧是土家族历史与文化长期传承与积淀的产物,它不仅是我们探视土家族的一个重要窗口,而且在土家族的社会生活中,它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社会价值与功能。
                                          对生命价值的肯定
    在生产力落后的古代,一个人的死亡,就意味着一个家族、氏族、民族成员的减少。有时,一个人的死亡,诸如部落首领、家族头面人物,就直接关系到一个家族、部落或民族的兴衰。所以说,一个人的死亡,历来就不单是一个家庭的事,而是一个家族乃至民族的大事。从这一点来说,跳丧舞是对人生价值的最大肯定。跳丧舞这一艺术形式是具有功利目的的。它对于死的认识也是对于生的认可“,死是福”,对于生者来说是一种心理安慰与平衡,死亡是人生的一个过程和必由之路,生存也是人生的一个过程和必由之路。因此,人生在世是有意义的。跳丧舞平时绝对忌讳唱跳,对于年少夭亡者,视为惨事,不设灵,不跳丧,仅仅在老年人死亡后的特定场合才跳,同样说明了土家族对于死亡的乐观,对生命同样持肯定态度。土家跳丧舞,悼死如庆生,这种对入世和出世都保持快乐的原则,表现了土家族独特的自我意识、哲学观和价值观。所以,跳丧舞对于生与死的解释,实际上是对宇宙观和人生观的反思。
    土家族在清初的改土归流完成后,受到更为强烈的汉文化、佛教文化的冲击,本民族的文化消失了许多,近代又受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冲击,特别是建国后受到历次政治运动的影响,但跳丧舞仍以顽强的生命力生存下来。这是因为它所表现的主题是人类永恒的现象,死亡这一自然现象是人类迄今没有能支配的永恒主体,跳丧舞这种具有“准宗教”功能的艺术形式就不可能“消失”和“同化”。因此,跳丧舞实质上是信仰与理性的产物,具有认知与肯定人生价值的功利目的。
                                    维系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
    跳丧舞的开场歌词道:“开天,天有八卦。开地,地有五方。先民在上,乐土在下,向王开疆辟土,我们守土耕稼,需要勤劳,不要懒惰……唱歌的二哥子们,唱起来吧!跳丧的老倌子们,跳起来吧!”缅怀祖先业绩,寻根民族滥觞;《十梦》歌词唱:“三梦白虎当堂坐,白虎坐堂是家神”,表现了本民族图腾崇拜意识。“古代国家的‘真正宗教’就是崇拜它们自己的‘民族’,它们的‘国家’”⑴,跳丧舞中对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的表现,实质上是“崇拜它们的民族”,增强全民族的共同的群体意识。
    《受恩歌》中从“提起亲恩大如天”唱起,“木有根,水有源,劝人须当孝为先……父母账,有万千,不还焉能无罪愆?”教育后代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怀胎歌》更加典型:“怀胎正月正,奴家不知音,水上浮萍怎生根?怀胎二月末,实在怀不着,新接媳妇脸皮薄;怀胎三月三,茶饭都不沾,一心只想床上眠;怀胎四月八,庙里许菩萨,保佑奴家得乖娃;怀胎五月五,实在怀得苦,一心想吃酸萝卜;怀胎六月三伏热,实在怀不得,怀得奴家活遭孽;怀胎七月半,搬倒指头算,算来算去还有二月半;怀胎八月八,拜上爹和妈,多喂鸡子少喂鸭;怀胎九月九,实在怀得丑,娃娃在肚里打斤斗;怀胎十月小阳春,娃娃要降生,丈夫站开婆婆你拢身。”强烈地表达了对母亲的孝心,哀婉动人。土家族老人去世后必须跳丧,这是约定俗成的习惯,是民族共同心理意识,否则被人讥为“大不孝”,为家族和社会所不容。跳丧在这里维护着家族与民族伦理,增强家族和民族的联系纽带。土家人跳丧时,意味着民族成员减少,征服自然和社会力量的削弱,整个家族成员的感情产生共鸣,“人死众人哀”,表现了共同的民族生存忧患意识,远亲近邻无亲无故者都“不请自己来”,甚至生前有冤有仇者也“生不记死仇”,大家“一打丧鼓二帮忙”,“打不起豆腐送不起礼,打夜丧鼓送人情”,齐心协力料理丧事,团结一致,互助友爱,表现出全民族的团结合作意识。《待尸》云:“走进门来抬头望,孝家坐个好屋场”,是对生者的祈祷祝福。所以,跳丧不仅仅为了死者,更重要的是为了生者,表现了土家人共同的民族发展意识。
    跳丧又是土家人天然的社交聚会场所,人们在这里交流感情,传播信息,相互之间的联系扩大和加深。土家族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居住分散,隔绝阻塞,跳丧舞这一条民族联系的纽带,在土家族的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共同文化的形成历程中起到了非常特殊的作用,是土家人地缘民族共同体形成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跳丧舞表现了土家人的群体意识、民族生存忧患意识、团结合作意识及共同发展意识。在土家族的历史进程中,它逐渐成为一极为稳定的文化积淀和心理意识,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成为土家人的凝聚力、向心力,已上升到土家族民族精神的高度。
                               文化传承的载体和传统教育的良师
    跳丧舞在世世代代口耳相传的过程中,保存和传播了一部分土家族的原始文化。如《开场歌》中“向王开疆辟土,我民守土耕稼,需要勤劳,不要懒惰……”是对土家族祖先的赞颂;“朝请歌郎,晚请歌郎,请到歌郎,田真、田广、田元、田榜……”是对民族英雄的赞颂;《十梦》中“三梦白虎当堂坐,白虎坐堂是家神”,“不查喜来不查财,白虎坐堂我先生”,是对民族图腾的敬仰之情;《待尸》中“走进门来抬头望,桑木弯弓挂墙上”,是对原始先民生活的遥远追忆。这些丧鼓词虽然在数量上较少,但却描绘了土家族先民史前社会生活的情景,对于只有语言而无文字的土家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跳丧舞从这个意义上说,无疑是土家人历史的艺术再现,它弘扬传承了土家族文化。
    在土家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特别是汉文化的交流过程中,跳丧舞又吸收消化了外来文化,如《盘古出世》云:“混沌初开出盘古,浑身一丈二尺五。手持开天劈地斧,劈开中央戊己土。人凭天地号三皇,天皇地皇与人皇。轩辕皇帝织衣巾,神农皇帝尝百草……”《。造船歌》叙述清江河中渡船的来历,造船祖师却是屈原、鲁班和猎神张三郎。其他诸如《武松打虎》、《桃园三结义》、《杨家将》、《姜子牙》等,都是吸收消化汉文化等外来文化的产物,丰富了本民族文化。
    跳丧舞在土家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保存和传播了土家族原始文化,吸收消化了汉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创造了新的土家族特色的文化,是土家族文化传承的载体。它兼容并蓄,表现力强,包括神话、传说、历史、音乐、诗歌、民俗、伦理等土家族社会生活的全景,远远超过舞蹈艺术本身的范畴,成为一个巨大的文化综合体。正因为如此,跳丧舞在土家人的社会生活中承担着进行传统教育的功能,它通过传统的歌舞艺术形式,对本民族的全体成员进行传统道德的教育、生产生活知识的教育以及民族心理意识的教育,潜移默化,寓教于乐。
                                    民间文艺盛会和群众文化场所
    土家族聚居区素有“歌舞之乡、歌舞海洋”的美誉,跳丧舞则是土家族流传时间最长、普及地域最广、拥有人数最多的一门民间歌舞艺术。在跳丧舞盛行地区“不会跳丧不该来,该在屋里打草鞋”,“半夜听到丧鼓响,脚板心里就发痒。你是南方我要去,你是北方我要行。”土家族民间艺术的诱惑力实在太大。在跳丧舞场,鞭炮齐鸣,鼓乐喧天,男女老少四方云集,气氛浓烈。跳丧舞蹈多模仿山中鸟兽动作,如:鹞鹰展翅、燕儿含泥、猛虎下山、蜻蜓点水、滚龙翻身、虎抱头、牛擦痒等,动作粗犷刚劲,潇洒飘逸,造型独特,尽情挥洒,淋漓尽致。舞蹈家贾作光观看了长阳县依据跳丧舞改编的“巴山舞”后,称之为“中国迪斯科”。跳丧舞唱腔时高时低,高腔高昂激越,豪爽坦露,低腔含蓄委婉,细腻缠绵,音乐节奏铿锵激烈,简洁明快,曲调优美动听,变化多端。曲牌有《待尸》、《叫歌》、《摇丧》、《哭丧》、《打上一》、《怀胎歌》、《哑谜子》、《么女儿合》、《么姑子姐筛箩》、《螃蟹歌》、《长声号子》、《五句子》等。歌词内容涉及土家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完全可以称为“土家族民歌大联唱”。间或插科打诨,随编随唱,幽默滑稽,令人发笑,青年男女情歌对唱,以歌为媒。特别是跳丧舞高潮时,一唱众和,一呼百应,人群攒动,情不自禁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如痴如醉,如癫如狂,沉迷于纯粹的艺术享受中,进入物我两忘的境地。清代长阳土家族诗人彭秋潭的《竹枝词》写道:“谁家开路添新鬼,一夜丧鼓到天明”,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土家人跳丧歌舞通宵达旦及盛况空前的情景。
    跳丧舞是土家族歌、舞、乐三者合一的民间艺术形式,是土家族先民原始社会巫术观念、祭祀仪式及歌舞艺术三者有机结合的产物,在几千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虽然形式与内容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有了较多变化,但是其“守灵”、“伴亡”的主旨仍然一脉相传,并逐步发展成为最具土家族特色的文化现象。因其源远流长,它的本来面目才越发扑朔迷离,莫衷一是;因其历史悠久,它才积淀了土家族深厚的文化内涵与遗存;因其长盛不衰,它才越发显示出在土家人生活中的特殊社会价值。跳丧舞是土家族形成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它对土家文化兼容并蓄,是汇聚土家族文化的一座博物馆,具有历史、社会、民俗、艺术等多方面的价值,是土家族这一稳定共同体的共同文化的典型代表,是土家人传统艺术园地中最为绚丽夺目的一枝。
注释:
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4页
文章来源:《美与时代》2007年(0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