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浅谈“年俗”的演变

浅谈“年俗”的演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各地各类年俗有传承,有革新,有替代,有消亡。其中也有些年俗,随着人们生活观念、理想信仰、道德准则的转变,而改变了原始寓意且习非成是。下面我从民俗研究的角度,追本溯源,罗列一二具有代表性的、习非成是的年俗,做一简要介绍——
    1.倒贴“福”字
    贴“福”字,是民间过年所特有的年俗之一。“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但是,不知缘何而起,过大年倒贴“福”字,忽然成风,且愈演愈烈。尤其是近年来市场上出现的印刷品,将大红斗方中间的福字倒写,而四角的图案及文字正写,从而使你想不倒贴都不行。导致从城市到乡村,家家户户由大门上的“福”字、到堂屋正厅及居室各处张贴的“福”字,再到新年公开庆典场所甚至贺卡上的“福”字,一律是头朝下、脚朝上。
    据说,倒贴福字,取其“倒”和“到”的谐音,意为“福到”了。上电脑“百度”一下,会有好几种关于倒贴“福”字的传说:一说源于明太祖朱元璋,一说起于清代恭亲王府,但内容基本雷同:即一目不识丁的家丁在迎新年喜庆之时误将“福”字倒贴,眼看即将遭来杀身之祸,却灵机一动,辩称“之所以倒贴,乃大福真的到(倒)了。喜庆之兆也!”随即转危为安并获嘉奖。民间传说,无可厚非。只是这些传说均为“现代版”。
    “福”是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约有三千年历史。甲骨文中的福字,是装酒器具在神前的形状,因为古人用酒象征生活富裕。《礼记•祭统》:“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 古称富贵寿考等齐备为福,“福”字含有四种意思:一是“寿”,即长寿,长命百岁;二是“富贵”,即财多物丰;三是“康宁”,即健康无疾患;四是“德厚”,即德善有道。
    据现存典籍记载:过年贴“福”字,最早文字记载为宋代吴自牧的《梦梁录》:“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贴春牌”,就是把福字写在红纸上,贴在大门前。由此可知,贴福字的风俗,至少从南宋已经开始,历史可谓悠久。
    在古时,贴“福”字是很有讲究的。贴福字的时间应该在年三十的下午,太阳尚未落下之前,且顺序应该是从外向里贴,先贴抬头福,再贴门福,以此类推,最大的一个正福斗方,须座东面西,象征“福如东海”。
    诚然,在民间有些地方确有倒贴“福”字现象,但不是说所有“福”字都能这么贴。在民俗传统中,倒贴“福”字主要在两个地方:一个地方是在水缸和土块垒砌的稻仓上,由于这两处的东西都是先由外面装到里面、再从里面倒出来。为了避讳把家里的福气倒掉,便巧用“倒”字的谐音字“到”,倒贴福字。用“福至”来抵消“福去”,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另一个地方是在卧室内的柜子上。柜子是存放物品的地方,倒贴“福”字,表示福气(也是财气)一直来到家里、屋里和柜子里。至于住宅大门及室内正厅(堂屋)上的“福” 字从来都是正贴。大门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纳福”之意,而且大门是家庭的出入口,一种庄重和恭敬的地方,所贴的“福”字须郑重不阿、端庄大方,故应正贴。反之,把大门上的“福” 字翻倒过来,则必头重脚轻、不恭不正,有悖于中国“宅以门户为冠带”的“门文化”精神。
过大年,“福”字家家都要贴,但是,如果万一贴得不对,可能会适得其反。
    2.“压岁钱”
    “压岁钱”,是春节期间,晚辈给长辈“拜年”, 长辈将事先准备好的内装钱币的红纸包馈赠给晚辈,以示对晚辈一种美好的祝福。
    关于“压岁钱”,民间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孩子都吓到大哭起来了,接着头疼发热,变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 (这也是除夕夜“守岁” 的传说版本之一)。有一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们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夫妻俩不敢合眼,在一旁看护着。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房门,吹灭了灯火,“祟”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结果枕边突然迸发出8道闪光,把“祟”吓得夺门而逃!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事了。
    原来,这八枚铜钱是由八仙变的,在暗中帮助孩子把祟吓退。因而,人们把这钱叫“压祟钱”,又因“祟”与“岁”谐音,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称为“压岁钱”了。其功能主要是“压祟”、驱邪。
但从传世实物和典籍记载考据,“压岁钱”原本不是钱,乃由两汉时期流行的一种“厌胜钱”演变而来。
    钱以“厌胜”命名,是因古人笃信钱币可以通神役鬼。“厌胜”,亦称“压胜”,故“厌胜钱”又名“压胜钱”。 厌胜钱并非流通币,只是民间一种用作吉利品或避邪物的古钱币,是工艺品和纪念品一类的小孩子佩带的饰物。它最初的本义主要是压邪攘灾和喜庆祈福两大类。
    “厌胜钱”源于汉,历魏晋南北朝,经宋辽金元,“厌胜钱”得到了全面发展。北宋王黹甫《寅和博古图录》记述“厌胜钱”:“钱形长而方,上面龙马并著,俗谓佩此能驱邪镇魅。”
    这种“厌胜钱”历朝都有铸造,到了明清两代,“厌胜钱”的铸造和流传达鼎盛时期,内容几乎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称谓更是名目繁多。从赞颂吉祥的“祝寿钱”、“洗儿钱”、“撒帐钱”,到厌魅解厄的“辟兵钱”、“神咒钱”、“八宝钱”;从祈嗣求子的“男钱”、“女钱”,到嬉戏娱乐的“棋钱”、“马钱”、“灯谜钱”……几乎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大年除夕夜,晚辈给长辈拜年祝寿,长辈赠以“压岁钱”则属于其中一类。
    最早出现“压岁钱”一词,是清光绪年间满族人富察敦崇所著《燕京岁时录》:“以彩线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
当时的“压岁钱”仍然是用作吉利品或避邪物的饰物。
    那么,究竟何时“压岁钱”由纪念币变成现在的流通钱币呢?
    据史志资料记载,压岁钱由信仰功能向节日经济功能转变的趋势,始于民国。民国时期,方孔圆形的“花钱”基本上取消了,过年时,长辈用红纸包上一百文铜元,给未成年的孩子,其寓义为“长命百岁”;给已经成年的晚辈压岁钱,红纸里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征着“财源茂盛”、“一本万利”。货币改为钞票后,家长们喜欢选用号码相联的新钞票赐给孩子们,因为“联”与“连”谐音,蕴涵着长者对晚辈“好运连连,喜事连连”的美好祝福,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但是,实事求是地说,现在春节期间给孩子“压岁钱”这一传统“年俗”,已经变味。它已经彻底由信仰功能向经济功能转变。首先是“压岁钱”数额上的攀升,有几十元到百元、千元,甚至万元,很多人将压岁钱的多寡相互攀比,导致出现了孩子通过压岁钱“炫富”的现象。其次是“压岁钱”已经不仅仅是给孩子的祝福,而是带有一些其他的目的。成为一部分官员家庭灰色收入的来源。据媒体公开:广东省徐闻县原县委书记苏凤娟五个春节竟收到乡镇及县直部门包给其孩子的“压岁钱” 达六十多万元。结果把这位县委书记压进了牢房。
    在这里,我们衷心地希望让“压岁钱”这一传统年俗能回归固有内涵。
    3. “七不出、八不归”不是年俗
    民间过年,有“七不出,八不归”之说,即正月初七在家不出门,已出门在外者,初八不能回家。追其缘故,民间传说有二:
一是正月初七是“人生日”,不宜出门。农历正月初七,俗称“上七日”。 传说中,远古时期地球上并没有生物,最初由女娲创世,从正月初一始,她在七天内每天造出一种生物,前六天诞生了鸡、犬、豕(猪)、羊、牛、马,直到第七天才出现了人。故此正月初七为人的生日,俗称“人日”。  
    “人日”这天有很多习俗,如早晨向正月初一一样,家家户户放鞭炮,以示庆贺。每家此日都要吃“春卷”,晚上点“长明灯”。在民间,还有在正月初七“称人”的习俗,就是将人坐在箩筐里称体重。日常生活中人是不能随意称体重的,只有“人日” 这天可以称。不分男女老少,在这天“过称”,就会一年平安无恙。所以,在这一天,一般的是不会出门的。“八不归”是相对“七不出”而言,即初八可以出行。
还有一说是“七不出,八不归” 专指旧社会对家庭男主人的告诫和要求:“七不出”说的是出门前,要把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七件事办好。以前出门的人往往是当家人,是一家的主心骨。因此,必须安排好家里的生活才能出门。“八不归”说的是出门后,有八件事没做好不要回家。这八件事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古人的八条做人基本道德准则,违犯了任何一条,都是对不起祖宗,都无颜回家面对家人。此说当为“现代版”,未免过于牵强。但出于人们善良的本意,亦无可厚非。
    其实,从民俗学归类,“七不出,八不归”是民间“生活习俗”中的“出行习俗”, 同时也是“禁忌习俗” 的一种。而不是特有的“年俗”。旧时大凡启程外出或在外回归家乡者,多有求签问卦、测字,或看黄历本上注明的届日宜忌,有的甚至还要考究行走的方向宜忌。
    “七不出,八不归”, 是根据《周易•说卦传》后天八卦配洛书数:乾六、兑七、离九、震三、巽四、坎一、艮八、坤二。在问卦中,其 “兑卦” (代表沼泽)、“ 艮卦” (代表山)里分别有“五行属金,居西方,色白……为巫、为口舌,为毁折……忌南方,次忌北方。”和“五行属土、居东北方,色黄……土包、土墩、坟墓……忌东、东南方。”等卦语,多有不吉。出门和归家,均祈盼平安。而“色白、毁折”和“色黄、坟墓”都是忌讳,故出行不易。后衍变成俗:凡阴历(农历)每月七、八两日不易出行。
    禁忌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旧时民间对七这个数字的确是比较敏感的,人们在生日、满月、婚嫁、开业、出行等有意予以回避。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很多人早已从传统陋习中解放出来,如果仍因循守旧,将会错失良机。因此,“七不出门八不归”之说,应予摒弃,生活态度是“百无禁忌”。
至于春节期间,所言“七不出,八不归”,实为亲情难舍,挽留亲友多住时日,借用民间出行习俗而已。
    民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特殊的精神和文化现象,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一份极其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中国的传统节日往往沉淀、凝聚着千百年的传统文化。而春节更是经过几千年的积淀,集中地体现了农耕社会生活中人们所需求的基本祈盼,如丰收、团聚、平安、兴旺、亲情与和谐等。显然,这也是现代人的共同祈盼。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由于春节特殊的时间意义,它天生就带有除旧布新的含义。从民间过年的众多“年俗”来看,其核心意义有两条:一是祈求吉祥、辟除灾祸,这其实是中国传统节日共生的意义,只是在春节时分显得尤其突出;二是增进人际感情,对于家人亲族而言,是团圆、和睦,重温血缘之间的伦理关系,对于邻里同事而言,是通过互相拜贺,消除隔阂,增进感情。由此可见,“年俗”在传承民族文化中起到了一种文化认同的重要作用。
    传统“年俗”的变迁,体现了文化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使中华民族的春节传统文化继续绵延不断地传承下去,需要对春节文化的内涵和形式在一定意义和程度上进行创新,并积极地将现代社会生活的新内容融进传统节日之中,让旧年的郁闷、旧年的压抑在送旧的鞭炮声中随风而逝,让新年的期望、新年的祝福寻着迎春的鼓点落入人们的心田,让充满活力与温情的传统春节重新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期盼。这不是我们的梦想,而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
    作为当代的国民,在面对传统的时候,最好多一份敬畏,用我们的身心贴近传统,去感受、体味民俗文化中的温馨,同时也需要我们对民俗文化进行意义的阐释,让民俗文化在更多人的心中得到滋养。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坚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在文化多样性中闪现出民族文化的光彩。


[ 本帖最后由 瘦童羸马 于 2015-4-11 18:19 编辑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