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楚式漆器——木上的彩绘

楚式漆器——木上的彩绘

【TA艺术】楚式漆器——木上的彩绘
2014-08-19 徐彦 TA杂志




漆器髹饰工艺是一门古老的传统装饰技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上承夏商传统,旁取异域之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漆器制作工艺就已经达到了极高水平。因制作工艺复杂,且在器物保存和使用上对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有较高的要求,许多文物考古专家都以为其制作技艺早已失传。


事实上,这一独具特色的荆楚传统技艺,一直在荆州地区不断传承。而“楚式漆器髹饰技艺”更已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的年代焕发出其独特的生命力。楚式漆器的研究者,艺术家邹传志表示,近40年以来,荆州先后出土于楚墓中的漆器已达数千余件,并相对保存完好。两千多年以前的鼓形漆盒、漆盘、漆奁等,和本地人所用的物件完全一样,其造型奇异,诡秘而浪漫,色彩浓烈,富丽典雅,纹饰生动,美奂而多变。


子承父业的漆器传承


作为荆州博物馆的研究员,邹传志在荆州博物馆进行楚文化研究和漆器文物的修复,能够大量接触到第一手的材料。言语不多,看上去内向沉静的邹传志在漆器修复上却有着独到的手艺。他能够在古人漆器制作工艺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变化,做出更加精致优美,可供赏玩的现代漆器艺术品。


就漆器制作这一行,邹传志做的是子承父业的手艺。在江陵县,漆器有着悠久历史,无论是小型漆器,抑或是大型漆器家具,都是当地人常制作的物件。从选材制作技术,到上漆、画彩的装饰绘画,当地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荆州是古城,很多挖掘出的墓穴因为高低地势,墓塌后或潮湿进水,导致出土漆器的损坏的境况并不少见,修复出土漆器的工作则成为了邹传志的日常工作之一。


在荆州博物馆工作的经历,为邹传志日后走上漆器制作的道路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博物馆众多的考古发掘次数给邹传志提供真正接触一手漆器材料的机会。他出入考古现场,能亲眼观察和感受到漆器的刚出土的时候,以及在接触到自然环境后,如何变化衰败的状态。“在没出土氧化的过程前,漆器的颜色更鲜艳,纹饰清晰。而出土后,放置时间长会影响其鲜艳度。漆器是很脆弱的一门艺术,我自己经手修复了很多漆器,自然知道这项文化遗产的价值和脆弱。文化遗产并不是万用药,同样需要有心人以耐心维护,并为它们在市场中开拓更广阔的道路。”


在博物馆修复的工作日久,邹传志自己也练就出了一身无法替代的漆器手艺,他遂产生了将漆器做为值得认真从事一行的念头。但他坦言,一开始的时候境况还是很艰难,毕竟这是小范围的圈子,此行的从业者寥寥。“90年代初期漆器制作的门槛还是较高的,资金各方面都是问题。”邹传志算考古文化工作者,申遗后,他有更多的机会去各地参展,看其他人做的漆器。漆器在全国各地有自己的发展,他看了享有美誉的扬州雕漆、山西平遥漆器,虽然各有风韵,但觉得均无法和楚式漆器相比较。


邹传志说,漆器属于精神层面的奢侈品。2007年下半年,自己的厂只能靠古玩行业支持苦撑,他一边自己掏钱买展位参展。“亲手出土的东西,我是真的对它有感情,也很喜爱。”2010年上海世博会,邹传志筹办着让漆器进入世博会,拓展更多的空间。他的漆器作品也逐渐被人所熟知。“我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湖北荆州漆器无论文化底蕴、造型、色彩绚丽。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能完胜其他地域,但为何默默无闻?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漆器发扬光大,凭借个人之力能够做楚文化的宣传大使,保护和传扬这门经典的艺术。”





木上的彩绘


“楚式漆器髹技艺”通常采用纯天然物质为材料,以黑漆为底,红、黄、金等色加以绘饰,其线条曲折迂回,流畅不滞,图案瑰丽。这些漆器充分吸取了荆楚民间艺人雕琢、髹漆、镶嵌、针刻、彩绘等传统技法,将中国民俗艺术、楚文化艺术巧妙结合,既美观实用,又具有极高的审美和收藏价值,可以说无论是工艺上还是艺术上,楚式漆器都代表了目前漆器业的高水平。


邹传志介绍到,楚式漆器在制作工艺中极其繁琐,选材下料均为阴干置放许久,在结构中也用到了榫卯结构,是为了防止变形。在漆器中,有“七分雕三分彩”的说法。“髹”是指用发刷——通常是马尾巴制成——涂漆,“饰”即通过描、嵌、刻、磨、推、雕等诸技艺对器物进行装饰,其流程制作包括了雕、漆、画三个步骤,而雕刻就需要锯坯、雕刻,打磨,刀痕毛刺去掉后即可上漆。需干燥后重复再上,十几层后才成型。漆分为“制漆”和“髹漆”,制漆过程分割漆、滤漆、热搅和晒制,而髹漆分为刷漆、补灰、水磨和面漆。最后是画的工艺,初步勾勒、后彩绘,最后罩光。“涂料在器物上形成保护层,防止器物潮湿变形。漆器颜色也有讲究,红色为先,黄色在后,金色是最后的加工润色。等完成后,罩漆保护。”邹传志说,器物的大小和难易程度也是相当的,小型器皿只需要两个月,大型物件则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才可完成。





古老艺术的新生命


古艺新生,邹传志开发出了适应现代生活的漆器样品,他的九头鸟文化用品制作系列漆器文房用品,包括了砚台、笔架、砚台屏风等器具,兼具了市场、实用性和工艺性。他为之骄傲的是,产品也获得首肯,得到省金奖、国家铜奖。他的漆器工厂也成为了楚式漆器示范性保护基地。“但从事这行的人越来越少,漆器技艺已经面临失传局面;我想让这门技艺发扬光大,也希望更多人来关注了解。”邹传志最近两年和高等院校合作,暑假时会吸引湖北美院这样的高校学生和漆器爱好者前来工厂学习漆器制作,共同交流推广。“师傅带徒弟也是我们这行的传统,当然也希望政府给我们更多的支持。项目如果经营好,也可以做的很大。”


邹传志有时候还是会感叹资金方面的原因,使得开发产品能力受到局限。“山西平遥小县城,漆器产值数亿,政府出面推广漆器,每年组织各种活动,传统保护得很好。”邹传志的下一步打算将漆器的制作工艺融合在家具中,做贴近生活的日常用品,将艺术和生活结合到了一起。“关注楚文化,现在比原来更重视了一些,当然也会希望以后还能重视更多。虽然明白再现楚国漆器的辉煌也是不可能的,但是想到楚式漆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能够有一席之地,跟我本身的努力有点关系,我自身也能感觉到非常的欣慰。”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漆器是我们要保护的其中一个典型代表,好多好的东西在当今金钱社会的冲击下都濒临失传的局面,个人认为,我们作为一个民俗的喜爱者和非遗的保护者,其实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如果有可能也可以参与到真正的保护中,去学习一些基本的知识,帮助传承,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只要我们把基本的技艺传下去,创新是会有的,只是它需要一定的悟性和天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