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专家:传统小吃占主导 庙会才能找回"年味儿"

专家:传统小吃占主导 庙会才能找回"年味儿"

  文化中国-中国网  时间: 2014-02-06 09:59

  “隆福寺茶汤,十五一碗”;“鳄鱼肉10元一串了”……在庙会上,离不开一个字——吃。《法制晚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爆肚、羊杂汤、茶汤,这些老北京小吃少不了,但近年来每年唱重头戏的却都是肉串。其中,羊肉串是常见的,今年的龙潭庙会上还多了鳄鱼串。

  民俗学专家、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高巍表示,在过去庙会上的传统小吃主要就是以北京地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传统吃食为主。但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现在庙会上市民能品尝到全国乃至全球的美食。对于商家来说,赚钱收回成本最重要。也正因如此,不少人觉得庙会多了些商业味,少了点年味儿。

  “庙会是文化产物,文化才是庙会的核心,商业性只是附加值,两者虽缺一不可,但是商业性不能凌驾于文化价值之上。” 高巍表示。

  同时,老北京网创始人张巍认为,肉串文化应退出庙会,要想有年味儿,传统小吃就得重占主导。

  现场探访 传统小吃摊 也搭羊肉串“顺风车”

  上午不到9时,从安定门地铁站一出来,就有大波人群涌入地坛庙会。许多市民告诉记者,来庙会上挤一挤才算是过年了。

  而记者通过走访地坛、厂甸等庙会发现,小吃摊还是最受市民欢迎,其中羊肉串占据了半壁江山。有市民绕着庙会转了一圈,愣是没找到一串糖葫芦。“这还是庙会吗?!到处都是烤串,一点儿年味儿都没有。”

  张巍介绍,羊肉串兴起于80年代,“在83年、84年那会儿,庙会上羊肉串都是一米多长”。

  以前都是明火烤制,随着发展,庙会食品加工不允许再有明火了,全都改成了炸。再加上这几年烤串标王的出现,更是催热了肉串的人气。

  一个庙会,一般来说有100到200个摊位,有些大庙会摊位更多。羊肉串摊位就可以占到全部小吃摊位的30%。据张巍透露,羊肉串是庙会上“走量最大”的小吃。

  通常小吃摊位租金至少都在万元以上,而一般的百货商品摊位租金也就3000—4000元。

  面对高昂的摊位费,“一小时做不了几个,一个卖不了几块钱”的‘老玩意儿’,太费脑、费时、费力了。”一家曾经营传统小吃的摊主告诉记者,“去年卖羊杂汤,7天下来勉强能回本。看着隔壁卖羊肉串的,生意那么红火,今年也把羊肉串加了进来,没啥技术含量”。

  记者了解到,烤串也的确赚得最多。龙潭庙会老标王郭先生说,平均下来每个摊位一天的流水有十多万,做烤串的主要原因就是容易操作。

  新花样 烤肉“串”上非洲鳄鱼

  说起鳄鱼,属于凶猛动物类型的,但你会想到它会出现在庙会的烤肉摊上吗?记者在石景山洋庙会上看到,小吃摊上居然出现了烤鳄鱼。

  摊位上方悬挂着一条1米来长的鳄鱼,长条桌上摆着4颗被砍下的鳄鱼头,嘴巴都用胶带捆住,一截身子横在后面,场面看起来有点恐怖。

  招牌上大字印着“非洲烤鳄鱼”,工作人员将串好的鳄鱼肉串,放在浇了油的铁板上。虽然围观的游客众多,愿意品尝的人却没几个。

  “看着就够吓人的,可不敢吃。”一位女游客说。一个小男孩大着胆子,伸手戳了鳄鱼头两下,“它的皮好硬啊,估计肉也嚼不动!”

  庙会小吃

  传统:爆肚、羊杂汤、灌肠、八宝茶汤、年糕杨、冰糖葫芦、咸味面茶、驴打滚、豌豆黄、豆汁、炒肝、扒糕、煎焖子、炒疙瘩

  现代:羊肉串、韩国炒年糕、臭豆腐、麻辣烫、土耳其风味烤羊腿

  游客说 真正多些“老”小吃

  记者在地坛庙会及陶然亭庙会对多位游客进行了随机采访,不少外地游客表示,目前庙会没有过时,还比较有趣。而对于北京“土著”游客来说,庙会作为传统习俗不会过时,但需要加入一些新元素。

  同时,还有一些市民表示,应让庙会更有年味儿。

  “现在虽然有不少小吃,但最多的还是肉串,好多北京小吃都不太地道,太商业化了。”不少市民表示,现在的庙会“不像庙会,倒像是赶大集,失去了北京文化特色,还是应加强一些传统的项目,比如面人等。”

  专家说 “肉串文化” 退出庙会

  张巍认为,肉串文化应退出庙会。“80年代的时候,大家经济水平一般,逢年过节才能吃上肉,现在吃肉太简单了,反而大家更崇尚绿色健康。”

  “其实,现在去庙会吃串的人,都不懂庙会的文化。”张巍强调,庙会要想找回“年味儿”,传统小吃就得重占主导,这就需要政府的支持。

  商业性不能超文化价值

  在过去庙会上的传统小吃主要就是以北京地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传统吃食为主,例如年糕、灌肠等。

  高巍表示,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现在的庙会可以使我们尝到全国乃至全球的美食,例如可在朝阳公园风情节庙会尝到土耳其风味烤羊腿。还有近年才兴起的鳄鱼肉串等稀有产品上市。“更别说,在前年,北海还‘搬’来了台湾时尚庙会。”

  “当这些元素都汇聚在北京的时候,无疑比以前丰富得多,而且满足了不同人群的不同口味。”高巍表示,庙会虽然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但是一些摊主也在不断追求新花样。

  不过,我们在庙会上也看到,庙会上的老字号小吃,却是遭遇“克隆”最严重的地方,正宗老字号追查假冒商标又有难度。

  味道不地道,自然就会被游客嫌弃,这也使得这两年烤串“火爆”起来。价格也是一再飙升,平时也就几块钱的羊肉串,在庙会上曾最高飙升到20元。

  “不是我们卖得贵,七天11万,只能比外面贵。”在庙会摆了超过15年的茶汤摊,孙乐义最早的摊位费用只有四千块,而今年,报名参加龙潭庙会的摊位竞标时,他一咬牙用11万拿下了“标王”隔壁的摊位。而一碗茶汤的价格也飙升至了15元。

  对于不少游客来说,庙会商业味太浓,少了点年味儿。但在商家看来,赚钱收回成本才是最重要的。

  对此,高巍表示,庙会是文化产物,文化才是庙会的核心,商业性只是附加价值,两者虽缺一不可,但是商业性不能凌驾于文化价值之上。

  文章来源: 法制晚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