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第一分会场——节日文化调查与研究(1)和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综述

第一分会场——节日文化调查与研究(1)和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综述

第一分会场——节日文化调查与研究(1)综述
    这场关于节日文化调查与研究的专题讨论中,各位学者、老师通过自己的田野作业、个案分析,为我们呈现了节日民俗在当代语境下的发展近况,为我们展现传统节日在当代被重建的原因和过程。
    来自芬兰的张明女士,通过对古代中国天文观测记录文献《尧典》,和孔子对古代天文、历法、和人文历史的收集整理编辑,作为输入信息这个角度出发,是探讨古代“日食”和传统春节习俗的一种独特的研究。张明女士介绍了春节与太阳、月亮、地球和恒星有关,还有相关的天文知识,追寻中国人编排日历的初衷,与现代科学理论比较和再处理。以求揭示:中国人在确定自身所处的地球与宇宙空间其他天体的相互关系,对自然存在“日食”所进行的观测认识处理过程中,对神秘的宇宙和自然之道,即对那个最深和最终的现实存在的探索和表达,以艺术性的民俗节日象征来体现大自然的精华,创制出 “春节”为代表的中国月亮太阳综合历法的独特文化范例,探讨人类对“空间“物质形态变化的观测处理导致“时间“的抽象,即 “存在与时间”或者“存在与思维”的内在联系作为输出,试图为世人研究中国文物、文化、文明打开一个新的的窗口。很多老师对张老师的这种研究方式表示欣赏和赞叹。
    王鑫和张金荣则向我们展现的是北京新兴节日节庆的发展状况、特点、问题及建议和北京端午习俗的影响因素分析。通过田野调查发现北京古老城市的节日发展状况。徐赣丽老师评,两位的出发点很好,但是似乎对于文章深度的掌握还不够。比如,在对新型节日的发展状况和北京端午习俗的影响因素进行阐述之后,接下来要进一步表现什么问题,以及文中分析的这些影响因素如何对北京新兴节日和端午习俗产生影响,也没有做进一步地深入分析。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能看到更进一步的讨论。
     另外,马光亭、张成福、周丽妃三位报道人则向我们提供了在当代社会中,节日发展与其中的影响因素的三个典型的案例分析。马光亭老师的青岛即墨田横祭海节调查,试图探讨当地政府如何将一个自发的祭海活动打造成展示地方文化与推介土特产的民俗博览会,向我们展现了这个节日的演变过程,以及不同的阶段政府权利的不同在场。这表明在现代节日中,政府力量的参与对于现代节日有着重要的影响。张成福老师的2013年青岛“东夷渔祖郎君节”的调查,是在源于受到公众民俗学在国内的传播的影响,在这个调查报告中,“东夷渔祖郎君节”这个节日在动员区域历史自然资源、地方精英和社会团体、动态民俗文化资源方面较全面地体现了民俗文化被动员的方式和实际效能。这为我们研究同类型的节日时的各方面的民俗资源的调动提供案例分析。周丽妃老师的福建湄洲岛元宵节的调查,为我们详细展现了当地元宵节的民俗活动,通过描写湄洲岛元宵节闹妈祖的传统、以及组织的方式,总结湄洲岛闹元宵的特色以及当地百姓对元宵节的传承与发展。徐赣丽老师评,对于湄洲岛闹元宵传统习俗的扎实的田野调查,值得我们在场的人学习。这个调查为我们提供了一份详细的传统节日的调查案例。
    而黄洁的《被记忆的传统 ——桂北侗寨的送火仪式与灾难叙事》这篇文章,以桂北侗民年终的送火仪式为中心,结合火灾的记忆、口述与仪式所在的社会文化空间,理解侗族民间灾难认知及其在他们生活世界中的意义。重点在于理解当地人灾难记忆的表征、自发应对灾难的方式,及这些方式与他们的记忆和传统的关系。评议老师评,黄洁同学的文章非常好,因为结构较为复杂,所以在会场有限的时间内讲不完,希望大家下来能够看文章详细了解。
    这场关于节日文化的专题讨论,是我们民俗学界在现当代语境下,众多研究节日民俗的缩影,反应了我们对于节日研究的重点和方向,基础扎实、细致的田野调查,较好的反应了社会、政治、历史、民俗资源等因素对于节日的影响。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第一分会场——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综述

相较于其他场次的专题研究,关于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专题研究,就显得形单影只,且本来是六位参加者的会场,有三位未到场。但是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专场的气氛却非常热闹,发言者时间和讨论时间的增长,让在场的学者能尽情讨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阿婧斯的《试论蒙古史诗的文学禳灾功能》一文中,古史诗作为口传活态史诗蕴含了蒙古民族千百年来的心灵和生存图景,可谓是一个多元的蒙古文化信息体。通过分析文本并还原其文学生发的文化背景后不难发现蒙古史诗具有禳灾消灾的功能。在文中,这种禳灾功能从:文本和讲唱两个角度展开,意在重新解读蒙古史诗的文本,尽量重塑史诗禳灾功能的环境。评议人冯文开老师对蒙古史诗的研究有一定的心得,认为这篇文章的立意很好,但建议能再多结合实地田野调查,最好将案例和文章结合起来,以更好地达到说明的目的。希望能在关于蒙古史诗的田野调查中,获得更多的发现。
    江帆老师原本提交的论文是《满族说部的类型化叙事》,但因为会场讨论时间有限,遂老师改为《民间文学传承人的概念拓展与田野立论》,一文。文章中提出,近年来,“民间文学传承人”、“传承语境”、“文本生产”等民间文学研究领域经常使用的一些基本概念,在其内涵与外延方面,都呈现出一定的拓展与变化。这些拓展与变化已程度不同地影响到我们对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以及如何实施保护策略的判断。文章以以辽宁省七个进入国家级和省级保护视域的民间文学类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为对象,以一种“田野视角”,结合这类文化遗产在其本体的“生活世界”中相对“自然显现”的样态,探讨这些概念何以会发生拓展与变化。    其中介绍7个项目的情况,根据这个7个项目的传承人看他们的讲述和文本情况,讲故事成为某种遗风,是当下民间文学的现状反应。需要指出的是,“民间文学传承人”本系学术界出于研究和表述的需要而建构出来的概念,“前非遗”时代的故事家们对于事关他们的这一概念并不熟悉,普遍感到陌生和不知所云。讲故事这种被表述的、被建构的文化远不及文化本身的真是面貌。    作为民间故事的传承人,一些人的讲述活动并不是盲目性的,是有一定因素的驱动的,叙事的意义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与意义的彰显。故事文本并不重要,展现自己最重要。从田野中发现,真正讲故事的人都有一种内功,一讲故事就进入了某种文化记忆中,其背后依附着一个巨大的传统。文中还提出应重新思考“民间文学传承人”概念的本质:“传”与“承”,只要“承”属性未变,应允许“传”的形式有别。江帆老师通过多年的田野调查,与传承人的探讨,让我们看到一个民俗学者研究的严谨。为我们展示了有一个老师的新成果。但和这场专题讨论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主题有所偏差。     
    另一位隋丽老师的《浅议生态审美民族性的内涵与表征》中提出,文化的多样性存在导致生态审美具有的差异性形成的主要因素在于民族文化的差异。生态审美的民族性问题的探讨是生态美学和生态主义价值体系走向深入的必然。生态审美的差异性主要体现为生态审美的民族性特质,体现在自然生态美、不同地域的生态文化和不同区域的生态人格美等方面。冯文开老师评隋丽老师文章为我们研究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从生态审美角度出发,对文化生态危机问题给予解答。
    这场关于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专题讨论,我们看到对于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虽然不占多数,但是却更显活力,多角度、多视角的研究,让少数民族文学充满了生机。相信会议过后,会有越来越多是力量投入这方面的研究中。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自己人来顶一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