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讲座预告】胡嘉明: 礼仪志愿者背后的城市发展与性别文化研究

【讲座预告】胡嘉明: 礼仪志愿者背后的城市发展与性别文化研究

礼仪志愿者背后的城市发展与性别文化研究   胡嘉明


时间:
2013年10月18日(周五)晚7:30
地点:
中文堂201
【选修宋素风老师的文化研究课程的同学请务必到场,亦欢迎其他同学围观】


讲者介绍:
胡嘉明现为香港中文学大学文化研究系助理教授,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人类学博士学位。她的研究领域主要为当代香港与中国内地的文化议题,曾发表:《内地孕妇产子:中港跨境下的阶级问题与身份认同政治》、《母亲、中产尊贵姓与后殖民香港》、《现代中国的剪纸:寻找现代性、文化传统与妇女解放》、《妾侍话语:后殖民时代的香港身份》等文章。


讲座简介:


胡教授在此次讲座将介绍她近期对礼仪志愿者文化的一项研究,此外,她还会详细阐述开展田野工作与深入访谈的技巧,并与人文学科的学生探讨如何通过参与式观察、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解读当代文化现象。


她将从三大部分来分析亚运时代礼仪志愿者是如何展示其所代表的城市形象与女性新面貌的。

1、
通过考察大众媒体对礼仪志愿者的再现,指出当代中国的性别现象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中国妇女“再”女性化(re-feminization),更不是中国妇女的西化,其与西方的将礼仪小姐作为被凝视的性别对象有着本质不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


2、
通过对礼仪志愿者的访谈,研究者发现与主流大众媒体所呈现的不同的是——在辛苦、严苛的训练背后,志愿者那种对身体可作为国家之美展现之机的态度是自豪而骄傲的。此处呈现的女性气质是一种超级女性化(hyper feminization),具有不同一般的力量。


3、
礼仪志愿者在历史上并不罕见,但在社交媒体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她们的形象在重大事件中(亚运)得到广泛传播,融合市场话语、性别话语的运作,成为具备多重意旨的性别象征。这与以往社会主义妇女解放运动中所宣扬的女性形象有了极大不同,折射出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女性形象的多样与复杂化。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