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王杰文:《民俗志对于民俗学意味着什么》

民俗志简言之是关于民俗的民族志?
开心了就笑,不开心了就过会儿再笑。

TOP

回复 16# 的帖子

哪本民族志是不涉及民俗?
以“民俗”为研究对象即为民俗学吗?
大王派我来巡山啰~~~~~

TOP

引用:
原帖由 南池子 于 2014-2-15 17:15 发表
哪本民族志是不涉及民俗?
以“民俗”为研究对象即为民俗学吗?
民族志当然会涉及民俗,但是它应该不是以民俗为重点吧?或者说民俗志是民族志的一个分支,以描写民俗为主要。(我自己瞎说的)

民俗学不以“民俗”为研究对象么?
开心了就笑,不开心了就过会儿再笑。

TOP

回复 18# 的帖子

1、这说明你的“简言之”太简而难以成立。民俗志显然是相对于民族志而提出的民俗学术语,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不是就是这种从属关系呢?这个你可以再读读王老师的原文。
2、这个问题与第一个问题是一脉相承的,也就是民俗学到底研究什么?再问,历史学可不可以通过“民俗”研究历史(可查阅郑振满老师的一篇文章)?关于这个问题你可以读一下岩本通弥的同名文献。
大王派我来巡山啰~~~~~

TOP

回复 19# 的帖子

我看了一遍这篇文章,但是我还有一点问题。
1、民族志这个概念最早是民族学的还是人类学的?或者说二者都有这个概念,但是各自定义不同?
2、从这篇文章中,感觉民俗志的概念一直是从民族志中借鉴学习,而民俗志不管是作为文本还是方法,自身的特色并不明显(除了研究对象能成为区别)。而且,这篇文章题为“民俗志对于民俗学意味着什么”,但是感觉作者实际上说的是“民族志对民俗志意味着什么”,重点还是在民族志。
3、题外话:怎么现在的学者都喜欢“发明”概念?这样是速成的最好方式么?
开心了就笑,不开心了就过会儿再笑。

TOP

回复 20# 的帖子

1、人类学的概念。由于英译的原因,“民族志”的名称让人产生你这种错觉吧,实质上是“人种”,不同于“民族”。
2、我同意你的第二点,作者提到的反思性和实践性也是从现代民族志所做的理论延伸,在阅读过程中我觉得作者想象的“民俗志”就是“语境中的民俗研究”和“表演理论”的结合。
3、这里没有“发明”概念的问题吧。之前都说明了它的历史。
大王派我来巡山啰~~~~~

TOP

其实是挺难理解和操作的。我个人一直是倾向于在民族志的层面上来理解民俗在村落或社区单元里的调查以及相关写作。然后再逐步形成一个区别于人类学民族志的民俗学的实地调查的置于村落或者社区背景下的整体民俗报告,借用高丙中老师提出的民俗的整体生活观。其实高老师的观点,虽然借用了哲学的话,但在实际操作上还是要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和民族志写作协同。但问题就在于坚持民俗学的视角而已。此前的那种采风,几乎完全将素材与村落、社区剥离,例如各类的故事、民谣集子,基本看不到这些故事和民谣是在什么样的具体生活样态和文化,以及人群众存在。而人类学的民族志里则能体现出这种文化整体关照感。实际上,进来已经有很多民俗学家的实地调查研究专著发生了显著的人类学民族志转型,当然,这还有很强的模仿痕迹,假以时日,必能写出自己的风格。那就民俗学的视角、议题、体例等等,民俗志也就自然而然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