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礼县七巧节来历

礼县七巧节来历

乞巧是流行于西汉水流域(礼县永兴地区入西和长道、石峡地区)的一种地方特色浓郁的文艺表演形式。乞巧是乞求“七娘娘”(即七仙女)赐于灵慧、利巧的意思。根据史料记载,乞巧活动始于唐而兴于宋,历史悠久,流传广泛。乞巧节演出,从七月初一开始至初七结束,参加者大多为各村未出嫁的姑娘,演出时姑娘们载歌载舞,场面宏大,整个活动过程分为迎巧、坐巧、乞巧、送巧四个阶段。七月初一举行迎巧仪式,由姑娘们化装成巧娘娘,身着洁净艳丽的的服装,唱着迎巧歌,在村外把巧娘娘造像迎请到事先商定好的一家庭堂,即为迎巧和坐巧。初二至初五乞巧活动正式开始,姑娘媳妇们连日歌舞,以唱为主,歌唱内容除乞求巧娘娘保佑自己心灵手巧外,主要歌颂牛郎织女的忠贞爱情,抨击包办和买卖婚姻,以表达对美好幸福婚姻的向往和追求。初六日为“巧娘娘赐花瓣”或叫“取水”。天尚未明,姑娘们抬着巧娘娘,唱着取水歌,来到泉边或井边,将水盛到盆子里,将生好芽的豆芽菜掐上芽扎上红头绳(或掐鹅黄葱绿的五种庄稼禾苗的叶穗)投入水中,然后就着灯光看叶穗或豆芽折射在盆底的图案,以测吉祥。七月初七傍晚送巧,姑娘媳妇们抬着巧娘娘造像来到大路边或河边焚烧,姑娘们怀着难舍难分的心情遥望银河,齐声高唱送巧歌送别巧娘娘,歌声婉转悠扬,气氛悲凉。

TOP

礼县民俗——“祭灶”

 灶神,俗称灶君、灶爷、灶王爷,是由原始的火崇拜发展起来的一种神祗崇拜。灶神由天帝派驻各家,监督一家老小的善恶功过,定期上报天庭,因而得到一般老百姓的顶礼膜拜。《礼记·祭法》中“王为群姓立七祀”,即有一祀为“灶”,而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

  礼县是秦人的发祥地,据记载,祭灶习俗早在先秦时已普遍流行。秦代以前,祭灶就已成为国家祀典的“七祀”之一了。到了汉代,祭灶又被列为大夫“五祀”之一,并且灶神也被人格化,并被赋予新的功能。魏晋以后,这种活动不但风行,而且灶神还有了姓名;如隋代杜台卿《玉烛宝典》引《灶书》称,“灶神,姓苏,名吉利,妇名搏颊”。

  由于历史原因,可供参考的说法也太多,大致有:上古帝王或后裔说。《事物原会》称,黄帝作灶,死为灶神。《淮南子·氾论篇》:“炎帝作火而死为灶。”《周礼》说:“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礼记·礼器》“奥者,老妇之祭也。”郑玄注:“老妇,先炊者也。”《酉阳杂俎·诺皋记》云:灶神姓张名单,又名隗,字子郭,貌如美女。其妻小字卿忌。生有六女,都取名察洽。传说张单是一个负情浪子,因羞见休妻而钻入灶内,成为灶神……此外,民间传说中关于灶神由来还有多种版本,不一而足。

  灶神之职原是主管人间的饮食制作。后来传说是玉皇大帝派遣到人间考察一家善恶之职的官。灶神左右随侍两神,一捧“善罐”、一捧“恶罐”,随时将一家人的行为记录保存在罐中,年终总计后再向玉皇大帝报告。大约在东晋前,灶神又有了监察人间罪恶,掌握一家寿夭祸福的职能。大约成书于元明之际的《东厨司命灯仪》称,“灶神职重,秉下民倚伏之权”,“迭主阴阳,虽善善恶恶,均在修为;然是是非非,必恭记录”。清代《敬灶全书》则称,灶君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恶,奏一家功过。每逢庚申日,上奏玉帝,终月则算。功多者,三年之后,天必降之福寿;过多者,三年之后,天必降之灾殃。

  灶神是男是女?自古有不同说法,一般经学家以灶神为老妇,或为美女,唐李贤注引《杂五行书》又称,“灶神名禅,字子郭,衣黄衣,披发,从灶中出”。大约出于清代的《敬灶全书》则称,灶君姓张,名单,字子郭,当属男神。而近代民间供奉的东厨司命定福灶君,是一对老夫妇并坐,或是一男两女并坐,即灶君和灶君夫人的画像。

  关于何时谢灶,谢灶之期也分阶层,过去民间有所谓“官三民四”之说,“官”即官绅权贵,习惯每年腊廿三谢灶;“民”指一般平民百姓,即在每年腊月廿四谢灶。但是民间百姓大部分会选择年廿三谢灶,希望会有贵气,取其意头。腊月廿四日就是灶神上天向玉皇上帝禀报一家人这一年来所做所为的日子,所以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神”。送灶神的供品一般都用一些糖果之类又甜又黏的东西,总之,用这些又黏又甜的东西,目的是要塞灶神的嘴巴,希望他上天时多说些好话,正所谓民间说的“吃甜甜,说好话”,“好话传上天,坏话丢一边”。也有的地方用酒糟供灶君,称之为“醉司命”,就是要把灶神弄醉,让他少打几个小报告。因此,祭灶神象征着祈福免灾之意。祭灶时,摆齐供品,焚香祭拜,接着开始敬酒,向灶君诚心祷告;进行第二、三次敬酒后,将旧有的灶君像(或符)撕下,连同备好的财帛一起焚烧,代表送灶君上天,仪式便顺利完成。旧时的仪式较为隆重,除了上述外,还要烧坐骑,焚烧用篾扎纸糊的马,还要准备一点黄豆和干草,为灶神和马长途跋涉所需的干粮、草料;此外还要焚香、叩首,并在灶坑里抓几把草灰,平撒在灶前地面上,喃喃叮咛:“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平安”等祈福的话。送走后,可别忘了除夕夜(一说正月初四)把灶神接回来,这时,还要请阴阳先生来“行安”,也就是所谓的“安灶”。这种仪式简单,阴阳先生摇铃请安后,只要在灶台上重新贴一张新的“灶符”也算就结束了。 祭灶活动虽是一种民间迷信活动,但也是人们在特定时代的一种精神寄托,也是人们对修德行善这一种方式的膜拜。从这种意义上讲,作为在我国持续了几千年的民俗,它对我国民族文化、思想都曾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TOP

礼县民俗:“点高山”

来源:礼县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 2012-06-19 14:39:18   编辑:唐晓蓉(实习)
提起端午节,人们很快想到的是吃粽子,赛龙舟,而很少有人知道陇南一带端午节还有“点高山”的习俗,那么“点高山”究竟是怎样一种习俗?与端午节有没有联系呢?

礼县城关镇圆顶山村一带,自古以来就盛行“点高山”。“点高山”之前,村民们先是打上火把沿村里的主要道路游行,当地人称之为“绕庄”,据说这样就能驱邪消灾,保全村人平安。“绕庄”结束后,村里的男女老幼便排着长长的队伍,打着用柴草捆扎的火把,敲锣打鼓,吹着牛角号和用柳条制成的喇叭赶往山上举行“点高山”仪式。同圆顶村一样,周围的几个村也打着火把,也在赶往各自点高山的地点,远远望去就象一条条火龙在山岭上飞舞,又恰似无数颗星星在银河闪动,场面非常壮观。人们到达点高山的地点后,便点起了已经在数天前堆积好的柴草堆,大火越烧越旺,照亮了整个山头。这时,小孩子们围着篝火尽情的跳啊跳,大人们则比赛着吹起喇叭和号角来,锣鼓声,欢笑声响此起彼伏,整个大山里成了欢乐的海洋。

说起点高山的来历,当地群众认为与先秦时期一个叫介子推的人有关,介子推对落难中的晋国大臣重耳忠心耿耿,饥饿中曾割大腿上的肉让重耳吃。后来,重耳做了晋国的国君。重耳为报答介子堆,就真诚邀请大山里居住的介子推去做官,重耳多次邀请不肯,便放火烧山逼介子推下山,没想到竟将介子堆烧死了。重耳后悔莫及,便在烧死介子推的这一天,即农历5月初5日以点火把游行的方式来来纪念他,流传下来就成了现在的“点高山”。(李玉明 杜举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