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肃宁的由来

肃宁的由来

“肃宁”这个地名,在宋真宗景德元年以前是没有的,她出现在宋辽议和之后,是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见证。公元936年,石敬瑭图谋反叛,为得到北方契丹的支持,他向契丹许诺称臣、父事之、割燕云十六州,其中便有瀛洲(今河北省肃宁县、河间市)。
后周世宗柴荣,年轻有为,雄才大略,立志完成一统中华之大业。在平定淮南后挥师北伐,水陆并进,势如破竹。契丹宁州(今河北省青县)刺史、益津关(今河北省霸县东)守将、瓦桥关(今河北省雄县南)守将、莫州(今河北省任丘市)刺史、瀛洲(今河北省肃宁县、河间市)刺史高彦辉等纷纷起义归降。自此瀛洲回归,为抗击契丹入侵起到重要作用。
宋朝为防契丹南下,在前线设立若干营寨如平虏寨(今河北省肃宁县)、威虏寨(今河北省徐水西遂城)、破虏寨(今河北省霸县信安镇)等。军寨平时屯兵训练,储备军械马匹粮草,敌人来犯时予以反攻,百姓亦可入寨避难。
宋辽在冀中作战长达二十多年,双方损失惨重,遂商议罢兵议和。文献记载:辽方:“志以兵逼和以求关南(指瀛洲、莫州、易州)故地”“今兹引兵而来,本谋关南地也”;宋方“关南之地久已属宋,不可拟议。朕(宋真宗)守祖宗基业,不敢失坠,所言归地,事极无名,若必邀求,朕当决战耳”“地必不可得,求货财,则宜许之”。宋辽最终达成和议,史称澶渊之盟。十二月十五日(公元1004年),宋真宗由澶州回东京,改边境各军号,如平虏城改称肃宁,改威虏寨为广信等等。“肃宁”一名是因肃宁领域内有肃水,另说是“和肃安宁”之意。
民间另有一种说法。肃宁以前叫“载阳”, 东汉光武帝刘秀经营河北的时候,曾经夜走三阳,被敌人追得从高阳经载阳跑到了饶阳。肃宁东有一村庄牛军庄,传说是宋朝杨六郎为抗辽大摆火牛阵的地方。在宋朝,杨六郎镇守边关的时候,嫌“载阳”音同“宰杨”,就改为“肃宁”,取“靖素安宁”之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