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专家探讨古村落保护:不能只见物不见人

专家探讨古村落保护:不能只见物不见人

中新网 2012年04月27日 17:23 来源:光明日报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5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3个,特色历史文化名村12个”……今天下午,在江西省吉安市举行的全国古村落保护现场会暨村落文化论坛上,吉安市委书记王萍“晒”出了吉安市古村落保护的清单。同时,她强调,古村名镇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地方历史文化传统是应有的文化自觉和责任担当。  

  曾经被遗忘的古村落,如今正在迎来各式各样的目光:有的满怀虔诚的态度,有的饱含鄙夷的神情,有的升腾起资本的欲望……在这样的复杂背景下,如何正确认识古村落的文化价值?如何对古村落加以有效的保护?如何规避保护中出现的不良倾向?

  古村落记录一个地区的昨天

  “文化遗存的最后一道防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单位”,“民俗民情的生动符号”,“民俗文化的策源地”,“历史文化的丰富表情”……参加论坛的专家们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他们眼中的古村落。

  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祁嘉华看来,除了最为显著的自然景观价值之外,古村落的人文景观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在很大程度上记录了一个地区昨天的生活内容和方式,显示着前人的美学追求,与现代生活形成巨大的反差,成为古村落中最有味道的一种资源。

  祁嘉华还认为,按照通常的标准,古村落至少是清代的建筑,这意味着现在留存的古村落至少也有百年以上的历史。自然界的严峻考验与人为破坏没有将其毁灭,不仅证明着这些建筑的高超水平,还证明着当地人的生存智慧。

  中国民协副主席、江西省文联主席刘华从八个方面阐述了江西省古村落的文化价值。他特别指出,赣南围屋的建筑方法和形式,是中原华夏族的民居、庄园和府第建筑艺术的生动再现和匠心传承。在中原地区已经失传或淡化了的一些文明传统,仍然鲜活地存在于赣南以及赣北的传统村落中。在客家地区,不仅其建筑、语言、服饰、饮食以及生产、生活习俗,依稀透露出古代中原的遗风余韵。

  刘华还认为,江西的古村落蕴含了深厚的崇文重教的传统,“一些古村落承接着文坛巨匠的血脉和文脉,一些古村落珍藏着天下才俊的手迹和足迹,一些古村落的历史可以连通一个甚至一批光耀千古的名字,这本身就赋予江西古村落无与伦比的文化纪念意义”。

  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早在2005年就曾指出,古村落是中华民族最大的文化遗产,“比万里长城还要大很多”,“万里长城是一条线,古村落遍布中国”。在他看来,这些古村落不仅有历史文化价值、研究价值、见证价值、学术价值、审美价值、欣赏价值,更重要的是具有精神价值,“因为我们所有要传承的遗产,最终的目的是传承我们民族独特的精神方式”。

  旅游开发,欲迎还拒?

  “历史价值、美学价值、教育价值、科学价值”,王萍这般阐述古村落的价值。同时,她没有回避古村落也具有商业价值,不过她特别强调古村落只是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她介绍说,吉安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度开发利用与永续修缮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将古村落保护纳入到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的大格局中,以期走出一条科学保护、传扬之路。

  古村落受到旅游者的关注有其深层次的文化原因。祁嘉华表示,古村落往往地处边远,交通不便,相对的封闭性使这里保持了更纯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历史与现实对接,人文性与自然性交融,对于久居城市的人们具有新颖性,当然具有吸引力。有条件的国家或地区,培育以古村落为主体的村落游已经火热展开。

  关键是如何把握开发的力度,如何在保护与利用之间保持动态的平衡。中央民族大学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陶立璠表示,古村落的保护和旅游开发相结合,目的不能是一味地想着开发和旅游,把古村落变成纯粹的赚钱工具,而是要懂得合理利用传统文化的价值。特别是旅游开发不可干扰当地百姓的正常生活,努力维持农村宽松、安静的人居环境。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党安荣特别提醒道,传统文化是发展先进文化的精神血脉与延续基因,是根和源。离开丰厚的传统文化的积淀与滋润,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就没有了根基和生命力,就会迷失方向。

  古村落保护不能只见物不见人

  “古村落不只是老建筑”,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王振忠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他认为,建筑形体只是古村落的外在,如果只把目光盯在这些建筑身上,进行低层次的旅游开发,而忽略了人文内涵的挖掘,古村落的真正保护将难以为继。

  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方李莉看来,古村落的保护不能只见物不见人,而是要关注村民的文化权利和一定的经济利益,要让他们拥有尊严和骄傲感。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万建中25日参观了吉安市吉州区钓源古村。他发现这里的村落建筑保存完好,关键是生活气息浓郁,老百姓悠然地生活着。他认为,这样的保护才是真正的保护,充分尊重了古村落作为综合性的文化空间,让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得到融合与统一,“所以说,这些村民不仅是生活在这些村落里,他们也在工作着。以生活的方式工作着,保护着历史的遗产”。

  陶立璠建议今后组织类似的研讨活动,有必要邀请村落文化的创造者与传承人参加,也就是让古村落里的普通村民也参与讨论,“让他们听听我们怎么说,也让我们听听他们怎么想,并且应该提供一个机会向他们表达我们的敬意”。

  “必须坚持最低干预原则”。王萍说,面对古村落的文物建筑和历史风貌,这是一条必须坚守的原则。她认为,探索的道路依然很长:必须本着高度的文化自觉,以历史的情怀、超前的眼光、长远的规划、持之以恒的决心,积极开展对古村落的保护,既注重对古村落的活态传承,又防止过度的开发;既正确地面对历史与现实,正确地处理经济与文化,又正确地看待遗产与利益,正确地评判政绩与公益,努力寻找出适合地方实情的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两全之策。

  (本报吉安4月26日电 本报记者 王国平 胡晓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