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非遗:我们的“精神植被”

非遗:我们的“精神植被”

非遗:我们的“精神植被”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4日09:57  常州日报
  

    抢救:

  埋在时间里的记忆

  记者跟以画常州老房子著称的画家季全保一起,在迎桂馒头店边吃边聊。

  大街上,西风把残叶吹得满地打旋。屋子里,刚出屉的加蟹小笼包,飘出热腾腾的鲜香。

  杨黎明端着碗大肉面出现在隔壁。“全保啊全保,你是用自己的画笔,把我们老常州的记忆,全记下来、全保护下来”,寥寥几句,杨黎明把“季全保”三个字联缀得自然、贴切。

  近期一直着迷于常州“运河创意产业”的杨黎明看见季全保,有些惺惺相惜。

  确实,季全保已经在竭尽全力了。十年来,他用画笔和时间赛跑,无数张老城速写、数以千计的照片资料、那么多市井风情风俗,《老常州》、《画说常州》、《岁月留痕》……还原的是“老房子”,牵出的却是一段段温婉故事、民俗风物。

  “寻访我们祖辈生存的空间,寻访那些飘散在民间的最原始的语言、旧事、居住、杂议,上辈传说中的老事体……”季在笔记上记下这样的感喟。

  杨黎明,常州工贸国资公司总经理。这两年,他一直怀揣着一个梦:在古老的运河遗存区,“让人们在历史和现实的镜像中游走、发现”。

  短短数年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以往颇为陌生的概念已成为社会认知度极高的词汇。季全保、杨黎明这样的寻访者、守护者,在常州还有许多。

  在常工院金丽藻副教授那里,记者听到了被珍藏在美国的“赵元任常州吟诵录音”,古诗词意韵,在赵先生典型的吴吟声中,亦唱亦诵、抑扬顿挫,平添许多无法言传的声韵之惑、节律之美。

  金老师向记者介绍,吟诵艺术属“小众文化”,具有文学、音乐、语言学等诸多研究价值。

  在常州,许多发蒙自塾馆的老先生,很自然地,成为传承人。他们雅集在一起的时候,听着他们如痴似醉的吟诵,会让你有离空隔世般的感慨。音乐老师秦德祥,十年前就开始痴迷在常州吟诵韵律探幽。他利用业余时间,寻访老先生,记录、录音,前后录制了大约300分钟原声。而那些老先生,最大的已年近百岁。

  同样深埋在时间里的旋律,也在田野上被发掘。

  “一块块秧田水茫茫,大哥小妹栽秧忙,爽呀浪子浪铛,爽呀浪子哟叮咯浪铛……”凡听过谈庄秧歌的人,都会被这田埂上明快、豪爽的曲调深深震撼。谈庄秧歌灯又名唱秧歌。与我国北方只扭不喊不唱的“扭秧歌”不同,谈庄秧歌灯是载歌载舞载号载火并举的综合艺术。

  2006年,金坛市档案馆在整理一批旧资料时,意外发现了一本手抄秧歌本。本内记载了秧歌、渔歌、贺歌、对歌等“山歌”类歌谣,也有十二月歌、五更调、莲湘等小调,民间气息浓郁、乡土味道十足。

  一直都说秧歌是北方艺术,“江南,有秧无歌”。金坛谈庄秧歌的发掘,颠覆了这一说辞。谈庄秧歌通过民俗专家的整理、改编,已搬上舞台,其中的《浪子游春》,曾先后多次参加省、市会演,并被辑入了《中国民歌集成》。

  看着这些,高清很欣慰却更感急迫。高是常州“民俗民间文化保护中心”主任,这些日子一直在不分昼夜地忙碌着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做申报文本,“这些宝贝,再不抢救,来不及啦”。

  2007年6月,常州公布了第一批26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前,26个项目中的12项已成功成为省级“非遗”。2008年6月,国家级“非遗”项目公布,常州9个项目入选,终于实现了零的突破,而且入选数在全省省辖市中排首位。加上新公布的第二批31项市级“非遗”项目,至此,常州市级以上“非遗”已达57项。

  目前,常州已建立起一个彰显地域特色、突出重点、严格把关的市级、省级、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体系。

  许建荣叙说许玉泉:

  传承的忧虑

  文字记载与口头传承的交互,保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脉的长久延续。

  一位老艺人、一门巧手艺、一曲老民歌……都镌刻着祖先走过的痕迹。目前,常州的老艺人、老表演艺术家均年事已高。和各地一样,随着老龄化社会出现,“非遗”进入衰亡高峰期成为必然。

  前不久,一位八旬老人托许建荣给记者转来一份短笺,他向记者介绍了自己的“师承”和后继情形:

  一、1944年许玉泉被师傅张忠芳收为关门弟子,同辈师兄有:大师兄贺必同(艺名)、二师兄曹寿林、三师兄丁鹤龄、四师兄顾友梅、五师兄张唯一。

  二、“白泰官”故事源自民间传说和极少量民间木本,共创作“白泰官”题材评书十四回(段)。1962年5月,“白泰官”首演于西门西瀛里头“近水阁”茶馆。后在红星剧院斜对面小河沿口茶馆、东门月和茶馆、青山桥茶馆、安家舍街上茶馆等茶馆、书场演出,所到之处十分火爆。

  “四人帮”粉碎后,恢复传统文艺之际,有师侄周玉峰承演“白泰官”。

  ……

  许建荣,常州群艺馆馆长。许玉泉,许建荣的父亲,常州评书老艺人,当年他在老茶馆里绘声绘色说评书“白泰官”的情形,至今被许多老常州人所津津乐道。

  “许多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调查中发现的民间文学杰出传承人,如今都已成了故人”,许建荣并没有传承乃翁的“说书”技艺,但他现在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却跟“抢救”有关,“必须把老人肚子里的好东西留下来,时间不等人啊”。

  “白泰官”,常州民间广为流传着这位清初八侠之一的传奇故事。

  许建荣到现在还记得自己儿时的印象:“热扑扑的茶馆里,人们手捧一壶浓茶,聚精会神,瞪眼、发愣、激动……说书人在节骨眼上停顿,‘白泰官’就定格在茶客的心思里,等着听下回分解”。

  而现在在常州,除了同脉师承的周玉峰,似乎已经没有更多人能完整把一部“白泰官”说好了。因为“白泰官”,周曾经登临中国曲艺最高奖项“牡丹奖”。

  一位老艺人、一门巧手艺、一曲老民歌……都镌刻着祖先走来的痕迹。目前,常州的老艺人、老表演艺术家均年事已高。“非遗”项目,尤其是传统工艺美术行业,传承形式多为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而学艺艰苦、工资待遇低、学艺周期长等因素使得不少老艺人的后人都不愿传承祖业。

  同时,我市的职业学校目前较少“手工技艺”专业,更让传承“非遗”项目的生源少之又少。

  当然也有乐观的信息:我市现有9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常州梳篦、常州吟诵、常州天宁寺梵呗唱诵、锡剧、金坛封缸酒酿造技艺和金坛抬阁,还有进入扩展名录的金坛董永传说、金坛刻纸和常州留青竹刻。

  这其中,大部分都已经有了妥善的传承。值得一提的是,金坛在工艺美术大师朱晓坤在世时,就已经动员他带出了一批嫡传弟子,并成立了刻纸研究所。

  为了进一步增强“非遗”的活力,常州在进行静态存录的同时,注重活态传承。近年来,积级推进“非遗”走进校园,锡剧、浦河风筝制作技艺、谈庄秧歌灯等项目已经成为多所学校的艺术教育特色项目。

  前不久,又一个令人欣慰的信息传来,我市有14人被正式认定为省级“非遗”传承人。自此,他们的“非遗”传习活动将在政府层面获得更多的资助和扶持。

  徐进:(常州文广新闻出版局副局长)

  民众是文化遗产真正的主人,而我们要做的,是当好热心负责的“管家”。

  一股“申遗”和保护民间传统文化的热潮正在涌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就是延续民族的灵魂血脉。

  在目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政府比民间积极,民众的主体性应该得到很好体现,如何增强民众的自发性和自觉性是个大问题。而要唤醒民众的文化自觉,加强宣传教育尤其是在青少年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根本。

  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该积极调动民间社团组织保护遗产的积极性,更要避免因不了解文化遗产传承规律,而将活生生的民俗变成千篇一律的“官俗”,尽最大限度保护住民间文化的本色。本报记者 沈向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