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文化生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生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摘要:“文化生态”,是指从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中产生、发展、变异的一种文化现象。“文化生态”,从广义上讲,应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文对“婺源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的建设目标、发展策略、运作方式和制度建设进行了探讨和论证,目的是为加强保护婺源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科学依据,把婺源建设成一流的“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促进婺源的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文化生态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文化生态主张从人、自然、社会、文化的各种变量的交互作用中研究其发展规律,用以寻求不同民族文化发展的特殊形貌和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是文化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它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它包括民间传说、习俗、语言、音乐、舞蹈、礼仪、庆典、烹调以及传统医药等。
       江西省婺源县因为拥有出众的文化生态资源,而被世人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不但有秀丽优美的自然环境,并且历史悠久文化淳厚。正是两者的互相糅合、交融,形成了婺源独具特色的文化生态。江西地处我国中部,位于长江之南,而婺源位于江西东北方向,与安徽、浙江两省交界,是典型的内陆山区县。县域东西长83公里,南北宽54公里,呈椭圆形。县城设在紫阳镇。婺源因位于边缘地带,加上相对闭塞,近百年来既避过了无数兵燹战祸,也与沿海近代工业发展擦肩而过。在当代世界文化生态环境屡遭破坏的大背景中,婺源深藏的文化秀丽,人杰地灵必然应时而显。婺源属于风水宝地,善于藏风聚气。它的村落、居宅、田园都出自钟灵毓秀,青山、秀水、古树皆出类拔萃,浓绿无比。并且婺源的文脉绵长,人才辈出。优美的自然和丰富的文化,交相辉映,形成了婺源古今合一、独具魅力的文化生态资源。在大力提倡保护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今天,婺源丰富的文化生态资源,意义非凡。
一、婺源文化生态资源分布
       婺源历史上一直处于耕读社会,婺源文化生态资源丰富齐全,物质文化遗产观之不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不胜数。比如它的历史古迹、名人纪念地、民风民俗、文化艺术等等,都是耕读文明的精粹。
       婺源的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村落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灯彩文化、茶文化等五大类,不但成熟、丰富,而且历史悠久、特色鲜明。
       1.村落文化。婺源现有村庄1763个,古村古建遍及县域。随着社会的发展,婺源各乡村的差异性特色已呼之欲出,如理学名村——理坑、生态绿洲——晓起、小桥流水人家——李坑、商埠名村——汪口、伟人故里——江湾、长寿古里——洪村、徽墨名村——虹关等。这些文化生态资源既显示了婺源徽文化不同于国内其它地域的个性特点,又在展示徽文化共性的基础上,突出了婺源古村落的特性和相互间的差别,使婺源的文化生态拥有了多元性和丰富的层次感。
        2.建筑文化。婺源的建筑文化是从其村落文化中衍生出来的,但同样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婺源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与丰厚的文化底蕴,古村落中的古建筑是其物化的、形象的集中展示。这些“粉墙矗矗,鸳瓦鳞鳞”的建筑多建于明清两代,从建筑理念、建筑技艺,到建筑风格均形成了浓郁而又极具个性的地域特色。正因此,人们将古徽州这片土地上的这些古建筑统称为“徽派建筑”。
       3.民俗文化。婺源民俗文化博大精深。从物质生产、生活,到社会、信仰,从礼仪、方言到传说、歌谣等等,民俗的每一个方面,几乎都透露出婺源的细微特征;从人生礼仪、婚丧嫁娶到四时八节、衣食起居,从农工商俗、待人接物到忌讳规矩、乡音词汇,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几乎都刻上了婺源古老民间文化的印记。
       4.灯彩文化。婺源有俗话云“梳梳头插插簪,进庆源看十三”,其反映的是婺源元宵节灯彩在段莘一带的繁华景象。婺源灯彩除正月十三、十五、十八外,还有八月中秋。灯彩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据1985年“民舞”普查,全县有灯彩100余种。归纳起来可分竖立式、悬挂式、手提式、抬式、动物灯、瓜果灯等等。其中,竖立式有:七层宝塔、关帝阁、塔灯;悬挂式有:走马灯、红沙灯及各种形态的花灯;手提式有:形态各异、雕刻精巧的各种花灯;抬式有:抬阁、豆腐架、屏灯、重竹梅、桂花灯、蓬灯、扛灯、人物香灯、毕业灯、铜锤灯;动物灯有:羊猴斗、牛耕田、猴子舞棍;瓜果灯有:冬瓜灯、西瓜灯、南瓜灯、桐子灯等等。表演性灯彩有板龙灯、滚龙灯、脱节龙、香火龙、鲤鱼灯、关公送皇嫂(车灯)、手摇狮、地戏、花船、蚌壳等。
      5.茶文化。婺源产茶历史逾千年,唐载《茶经》,宋称绝品,明清入贡,被美国《茶叶全书》赞为“中国绿茶之最优者”,曾获巴拿马中国博览会金奖。1995年,被国家农业部和中国农学会联合命名为“中国绿茶之乡”,2005年初,婺源这个千年茶乡,又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茶叶之乡”。千年茶乡的茶农、茶妇、茶商、茶客们,在采、制、贩、品这一系列的茶事历史中,孕育、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婺源茶俗。特别是在婚姻典礼、寿诞庆祝、文人雅集、商贾会谈时,约定俗成地形成了分门别类的、艺术性的、温文尔雅的品茶习俗。
      婺源“文化生态”资源多姿多彩,不但流传久远,而且分布广阔。在丰富的静态物质文化遗产之下,涵盖着大量生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光是国家级和省级非遗名录就达七个之多。
       1.国家级非遗名录——婺源徽剧
       在中国戏曲史上,婺源徽剧起过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与贡献。徽剧1798年(清嘉庆三年)传入婺源,此后,婺源先后组建了不少本地徽班,演出过节目多达260个。1956年婺源成立徽剧团,目前,是全国唯一的徽剧专业剧团。
        2.国家级非遗名录——婺源傩舞
      傩舞被誉为中国舞蹈的活化石,婺源傩舞历史久远,舞步简练古朴,面具夸张粗犷,是古典舞蹈和彩绘木雕相结合的民间文化生态艺术。《丞相操兵》等四个代表性节目入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西卷》。在“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周”上,婺源傩舞荣获金奖和优秀表演奖。目前,婺源傩舞作为中国傩戏的一部分,正在申报世界非遗项目。
       3.国家级非遗名录——婺源“三雕”
       在婺源县16个乡镇,完整的古村落比比皆是。明代民居数以百计,清代民居数则近万。在婺源乡村,几乎每家每户都能看到砖雕、石雕、木雕(素称“三雕”)。门坊、门罩、漏窗上的雕刻非常精细,一村之内少有雷同。窗槛、裙板、窗扇斜撑等三雕更为精美。婺源三雕随徽派建筑的兴起而发展,集美学、力学、数学、历史学、生态学于一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建筑学术价值。
       4.国家级非遗名录——婺源歙砚
       歙砚已有1260多年历史,其全称为歙州砚,产自婺源县溪头乡龙尾山,故又称龙尾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唐代婺源建县时属安徽歙州管辖,当时“物以州名”,故婺源所产之砚才有“歙砚”之称。南唐(937—975),朝廷派人进驻龙尾山,组织开采龙尾石雕琢砚台,作为朝廷、官府的专用品,歙砚的美名开始饮誉砚坛。南唐后主李煜称龙尾砚为“天下之冠”。宋代,因推行“重文抑武”的政策,歙砚收藏盛况空前。解放后,婺源歙砚曾作为国礼,被世人所瞩目。改革开放后,婺源歙砚回归到其原有的艺术空间。目前,婺源制砚业得到较好发展,该县现有从事歙砚制作的企业100余家,数千人从业。
       5.省级非遗名录——婺源茶艺
       婺源茶艺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在中国传统礼俗文化指导下的婺源茶艺,经历程式化、艺术化的漫长整合过程,融合了地方文化与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华,更多地体现当地特色和文化内涵,在中国茶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独特的典型意义。婺源茶艺,是千年茶乡兴旺发达的历史见证。
       6.省级非遗名录——婺源抬阁
       婺源抬阁起源约在宋初。抬阁之所以流行于原隶属于徽州的婺源,是因为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歙州人汪华起兵据郡,捍卫了宣、杭、睦、婺、饶、歙六郡平安。《徽州府志》曰:汪华“生为忠臣,死为名臣”。在徽州人心目中,汪华与孔子一样,也是平息干戈的英雄,把他奉为汪帝菩萨。从中原安阳引进“抬歌”,一是对汪华的顶礼膜拜;二是求汪华每年保一方平安,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所以,婺源每年出抬阁,前面要抬着一个“香亭”,里面坐着汪帝。
       7.省级非遗名录——婺源豆腐架
       豆腐架是民间做豆腐人家制作豆腐干的工具。每到逢年过节,村民都要举行民间文艺表演,自娱自乐。而做豆腐人家在节日里则利用豆腐架为道具,给小孩穿上新衣,化上妆,让他们站在豆腐架上,摆出有关戏目的造型,大人们用两根木杠,一前一后,抬起豆腐架加入到自娱自乐的行列之中。“豆腐架”表演剧目广泛,既可表演传统剧目,又可自编剧目。
纵观婺源的文化生态资源及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虽然丰富多彩,但主要集中在县域腹地、县东北、县西边缘地带。文化生态资源分布不够均衡,一方面是徽州文化生态资源的多样性不易归纳在可供保护区规划的同一范畴内,另一方面是婺源徽州文化生态资源的质量参差不齐,有的有名无实,有的有实无名,不易规划保护。对全县东北乡与西南乡比较,无论是文化遗存质与量、习俗继承程度还是保护传承力度,东北乡都优于西南乡,文化生态保护不均衡,无论是挖掘整理还是保护传承,都有待加强。
        三、建设婺源文化生态保护区重在布局
        设立地域文化生态保护区,其最终目的,就是要让中华民族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传承发展光大。婺源县提出了加速“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进程,对建设目标、发展策略、运作方式和制度建设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并形成实施方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的原则,要把婺源建设成一流的“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进一步加强婺源徽文化生态保护,促进婺源这个“中国最美乡村”的协调有序发展。
建立婺源文化生态保护区,应依托婺源徽文化生态资源的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其分布特点,紧密结合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要求,规划在布局上可采取以下方法:
       1.以4大重镇(县城紫阳镇、江湾镇、清华镇、赋春镇)为枢纽,安排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空间布局。在现有文化生态提升完善的基础上,对挖掘、整理、保护、传承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安排,它是实现保护区有效组织合理的布局结构、确定保护范围的重要手段。
       2. 做好实地考察、调查和访谈。包括实地对原住居民、资深文化人访谈等方法,参照国家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历史文化名村布局与相关标准,力求数据来源可靠,分析方法得当,分析结果科学实用。
       3.婺源文化生态保护区应去其杂芜,精心布局。个别景区匆匆上马,规划不周到,布局不合理,定位不准确,使一些人造景观,或者不符合书乡婺源的整体形象,或者违背徽文化的基本常识,制作粗糙,在建设婺源文化生态保护区时予以规范。婺源文化生态保护区,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构建合理、有序的婺源文化保护布局。同时,应运用先进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文化生态资源,加强地域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形成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动态运行布局。
       4.从统筹发展、合理布局、突出主体、注重差异和完善文化服务设施等角度出发,进一步深化主题内涵,推出重点、提升亮点、打造精品,凸现婺源徽文化形象。集中力量将婺源徽文化的亮点培育并打造成为知名的文化生态保护样板区、精品区,使其成为全国文化生态保护的品牌。
       5.婺源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既要实现区域内文化挖掘、整理、展示、传承的协调有序,也要实现区域內人居环境和生活常态的整体延续,更应实现与周边相关文化产业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同步发展,以实现文化生态在政府、民众间的共赢,为婺源文化生态的长远稳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婺源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规划与建设,既很好地保护了婺源境内的文化生态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传承了“书乡”悠久的文脉,必将加快婺源的社会进步。通过以上方法,找出婺源徽文化的内部规律,消除保护、传承的限制性因素,找到长期有效、并可操作的规划思路和发展路径。
       四、保护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在传承
温家宝总理曾经向人们阐述过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关系,他说,物质性就是文象,非物质性就是文脉。人之文明,无文象不生,无文脉不传。无文象无体,无文脉无魂。文化文化,文而化之,化而文之,两者要很好地结合起来。人类文明只有代代相传,才能不断丰富发展;只有相互交流,才能文物化成。
       作为文化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因其易传更易失的特殊性而日益引起人们的担忧和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指通过“口、耳、形体传播”的民间文化艺术,例如,戏曲大师优美的唱段,说书人世代口头相传的故事,雕刻、剪纸、刺绣等出神入化的技艺等等。近年来,中国加大了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力度,但由于种种原因,一些非物质文化仍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因此,挖掘、整理、保护乃至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显得不仅重要,而且非常紧迫。规划与建设婺源文化生态保护区的重中之重,应该就是保护婺源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广,种类品种繁多,涉及众多学科。做好每一种类、每一品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从学科理论、方法和实践上研究其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因此,在做好婺源文化生态保护区整体规划的同时,应根据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国家的相关保护法规,充分考虑非物质文化的特殊性,认真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研究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基本状况及存在的缺陷,以确定保护、传承的方向和发展重点。通过对婺源徽文化保护、传承、发展中的相关利益群体进行分析,明确婺源徽文化的相关人群(利益相关者,如原住居民、所有者、经营者),研究他们的行为和相互关系。通过分析,设计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方法、举措和发展区域。
       2.婺源县政府要结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和管理暂行办法》,及时制订“实施细则”,并落实到位。
       3.由于传统技艺传承的特殊性,不能单靠市场来寻求回报,需要采取政策性保护。如政府根据传承人业绩给予一定的经费补贴,确保师徒传承,使传统技艺得以延续。积极申报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并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艺术津贴制度。
       4.建立传承展示重点基地。建设婺源徽文化研究所;建设婺源徽剧、婺源傩舞、歙砚制作、婺源三雕、婺源抬阁、婺源鼓吹、茶歌茶艺、婺源民谣等传习场所;建设婺源楹联、传统习俗、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游记诗词、摩崖石刻、徽派建筑“博览村”、婺源古祠堂及其宗族文化等展示场馆。
       5.打造一台集中展示婺源徽文化的大型情景节目《婺源风情》,这是一台诗意的徽州文化生态主题演出,更是婺源山水田园的梦境,精神家园的符号。古朴厚重的文化积淀,历久弥新的文化意象,让你感受婺源独特的文化魅力。《婺源风情》以民间文化的主题,演绎婺源民俗风情的神韵,在祈福纳祥的活态文化中,既有古典的情景,又有风情万种的印记。
      6.设立官方门户网站,除了自身传播外,还要指导婺源相关网站开设论坛版块,请关心婺源文化生态保护的网友们在BBS上发表自己对婺源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看法,讨论利弊,研讨新发现、新思维、新主张。并提供空间让网民上传相关文化生态保护的照片,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范围,以进一步扩大婺源文化生态保护区在全国范围内的宣传,提高地域性文化生态保护知识的普及效果,调动更多人的文化生态保护意识。
      通过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建设一个物质文化遗产(古建筑、历史街区、乡镇古民居、历史遗迹、文物等)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口头传说、表演艺术、手工技艺、民俗活动、礼仪、节庆等)相依存,并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文化生态区域。
建设婺源文化生态保护区,有利于优化文化生态环境,保护婺源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精华,激活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有利于继承发展民族文化,吸收外来文化,参与世界文化交流,可谓影响深远。同时对于促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文化建设、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感谢徽州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婺源文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毕新丁先生对本论文的指导)
(作者系南昌市社科联副主席、南昌市民俗博物馆馆长)

[ 本帖最后由 梅联华 于 2009-1-5 10:26 编辑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