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文化遗产穿上“商业外衣”之后……

文化遗产穿上“商业外衣”之后……

文化遗产穿上“商业外衣”之后……
时间: 2008-12-24 14:11:34 来源: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来到内蒙古草原的大多数外地人都曾在宾馆、酒店、旅游景点用餐的间隙欣赏过蒙古族长调民歌表演,不少人也曾被盛情的“劝酒”长调劝得酩酊大醉。在内蒙古,荣升为联合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一古老艺术已成为草原旅游的金字招牌,在得到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保护的同时也被精明的商家充分利用,呈现出异常空前的“活力”。

    如今,伴随着“申遗”成功,像长调民歌一样的蒙古族一些世界和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和保护,同时也因过度“重视”而遭遇“变味”。而与之形成明显对比的是,更多的被人们淡忘的蒙古族文化遗产则面临着被历史尘封、淘汰的惨淡局面。这些同属于蒙古民族的文化遗产,命运虽然大相径庭,但同样引起关注草原文化的人们担忧。  


    内蒙古正蓝旗一家民俗旅游点上,身着盛装的蒙古族姑娘、小伙子手捧哈达、美酒迎接远方的客人。(布和朝鲁 摄)


    濒危文化遗产蒙古筝曾经的兴盛地--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乌兰牧旗演员表演蒙古筝弹奏。盛行于元代的蒙古筝如今已濒临灭绝,会弹奏的人越来越少。(布和朝鲁 摄)


内蒙古锡林浩特市一家旅游点的篝火晚会上,演员们表演蒙古四胡与蒙古筝表演。(布和朝鲁 摄)

    “知名”文化遗产:受到保护之余遭遇“变味”


    悠久的历史赋予了蒙古民族博大而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马头琴和蒙古族长调民歌分别于2003年和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6年,呼麦(蒙古族独有的嗓音艺术)、那达慕(游艺会)、搏克(摔跤)、祭敖包等12项蒙古族文化遗产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些大多已濒临灭绝的蒙古族传统文化遗产成功入选世界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声名鹊起,它们的生存现状引起世人的关注,政府和各类社会民间组织积极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留住它们消亡的脚步。与此同时,一些民间人士也在探索一条商业开发与遗产保护相结合的道路,其中不乏成功者。但在商业开发过程中出现开发商或个人追逐商业利益的最大化,对民族传统艺术进行人为“改造”,致其“变味”的现象。     在如今的内蒙古大型饭店、旅游点,拿上几百元钱就能在饭桌上听到手捧哈达、银碗的蒙古族姑娘和小伙儿献上的长调、马头琴表演。从某种角度讲,作为蒙古族文化品牌的长调民歌在这里俨然成为“劝酒歌”。在外地宾朋的眼里,这或许代表着蒙古民族的热情好客,但对于致力于长调民歌传承保护事业的人们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针对目前内蒙古多数旅游接待场所将蒙古族长调当作“劝酒歌”的现象,业内人士呼吁,不能让蒙古长调演唱庸俗化。


    每年农历5月13日,内蒙古锡林浩特市著名的十三敖包将举行每年一度的祭祀仪式。蒙古族祭敖包民俗已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布和朝鲁 摄)


内蒙古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演员们为游客表演蒙古族传统歌舞。(布和朝鲁 摄)


    蒙古族长调专家木兰说:“现在,很多餐饮场所的长调演唱,唱法均不规范,没有按照标准的演唱形式去展示长调的艺术魅力。从古至今,蒙古族长调都有自己独特的演唱形式与技巧,尽管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唱好长调,但绝不能糟蹋艺术。”      蒙古族著名长调歌唱家宝音德力格尔认为:“长调不是调拉得越长越好,许多人乱改原作,唱法上也乱了套。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可以改进,但不能随意篡改。”      2005年,83岁的蒙古族长调“歌王”哈扎布辞世,一生没有留下一张完整的唱片。与之相比,如今的长调歌手、马头琴乐手参加各类晚会演出,录制唱片专辑的机会多了很多,内蒙古各地各级举办的文艺活动中几乎都有他们的身影。但其中也不难发现,蒙古长调用西洋乐器伴奏,马头琴演奏中叠加着电子乐等等不少“发扬光大”的迹象。对此,公众的评论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原生态艺术要发展传承就应该吸收现代的元素,拓宽受众范围,而另有部分人认为民间音乐变了味去发扬,还不如自生自灭。

TOP

   更多的民间艺术:遗落在角落自生自灭


    2007年11月6日,蒙古族原生态“吾博”组合成员在进行彩排,

为即将于11月8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舞台展演做好最后准备。新华社记者 李睿 摄



    2007年11月6日,蒙古族原生态“吾博”组合成员额力布格在演唱呼麦。

当日,“吾博”组合在呼和浩特市进行彩排,

为即将于11月8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舞台展演做好最后准备。新华社记者 李睿 摄


    2007年11月6日,蒙古族原生态“吾博”组合成员娜仁托娅在演唱蒙古族长调。

当日,“吾博”组合在呼和浩特市进行彩排,为即将于11月8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舞台展演做好最后准备。新华社记者 李睿 摄

    七十高龄的娜仁格日乐是著名的蒙古筝专家,一生致力于这一蒙古族传统艺术的传承发展,但如今蒙古筝濒临灭绝,又无人扶持的窘境让她非常担忧。蒙古筝的正称为蒙语音译的“雅托噶”,是蒙古族的一种古老的民族乐器,是中国古筝重要的流派。盛行于元代宫廷、民间的雅托噶,如今已濒临失传,现在只有在内蒙古流传,而在内蒙古会弹蒙古筝的人也不足50人。

      今年年初,娜仁格日乐组织内蒙古各大文艺团体和艺术院校的18名蒙古筝演员组成了“内蒙古雅托噶女子乐团”,弹奏的节目也入选奥运会体育展示现场表演,但遗憾的是,经费短缺问题阻止了她们向世界展示蒙古筝的步伐。乐团的演员们前期自筹10万元资金,购置演出服装、乐器,并支付了租用排练场地、录像、录音的费用,但演出之前在北京80多天排练和演出期间的住宿、用餐、交通经费70余万元却久久不能落实。

     “参加奥运会体育展示现场表演,对推动蒙古筝的继承发展有积极作用,但遇到了经费难题。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寻求企业的赞助,并提出乐团将作为回报给企业做广告宣传,但最终还是没有筹到资金,我们的奥运之旅也被迫停止。”娜仁格日乐老人遗憾地说。  

    有着同样命运的还有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布鲁”、传统曲艺“呼图格沁”、蒙古四胡等等文化遗产。其中,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传统体育项目“布鲁”,如今已处于濒危的境地。“布鲁”为问号状弯形木棒,下坠以尖状石块或铁块,骑马追逐野兽时打出去,击中猎物。这种原始的狩猎方法,被后来的弓箭所代替,“布鲁”逐渐演化成为蒙古族人民锻炼身体的运动,新中国成立之后被列为民族体育项目。


    “布鲁”曾经的兴盛地——内蒙古库伦旗文化馆副馆长杨卫东介绍说,“布鲁”曾经是草原上那达慕大会必有的娱乐项目,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娱乐项目日益增多,人们对“布鲁”的兴趣逐渐减弱,群众自发组织的“布鲁”竞赛已寥寥无几。

      记者在库伦旗了解到,上世纪50年代还风靡当地的“布鲁”运动如今的传承人已屈指可数,特别是近年来后继乏人的现象愈发明显。目前,“布鲁”运动不仅没有专业运动员和教练,而且会打“布鲁”的人年龄都在50岁以上。杨卫东坦言,投入经费的不足和社会关注度的不高,直接影响着“布鲁”运动的生存发展。

TOP

   蒙古族文化遗产:应在保护与利用中寻找平衡点


    蒙古族歌手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草原那达慕会场上伴着马头琴声演唱蒙古族长调(2004年7月29日摄)。新华社发


    蒙古族歌手乌云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西部歌王赛歌会上演唱蒙古族长调《驯服的小青马》(2003年12月22日摄)。 新华社发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采访中,不少蒙古族文化学者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务之急是抢救和保护,然后再开发利用,应在保护与利用中寻找平衡点,最好是在保护的基础上“原汁原味”地利用和发展。

     记者采访中也了解到,一些地方政府和商家对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看重的往往是文化遗产背后的“价值”,而并非从传承和发展濒危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因此出现了旅游开发中任意编造、添加、歪曲文化遗产,造成大量的伪民俗文化的泛滥。以蒙古族祭祀敖包的民俗为例,草原上一般都在农历五月下旬至六月上旬,有的地方在七八月份水草丰美的季节选择一天举行祭祀活动。但在如今的旅游点上,只要游客想看,随时都可以进行祭祀,而且祭祀的程序五花八门,误导游人。

      著名蒙古族歌唱家拉苏荣等蒙古族文艺界人士在多种场合呼吁,当前各界都在抢救性保护蒙古族原生态艺术,但不光要保护其原有的内容,更要保护其原有的风格,让这些古老的艺术在继承中发扬光大。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曹保明曾经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首要的是保持“原汁原味”,即使是濒危的、推广不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要将其放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还可以其为主题,建一个民族社区,让下代人直观地体会前辈的生活情况。这样做不是要回到过去,而是要保护我们走过的路,把我们民族的“记忆”留住。

     专家们建议,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与利用中寻找一个平衡点,就应该尽快建立相应的开发利用与科学弘扬的机制,让法律保障体系的建设逐步规范化,在全社会形成自觉保护的意识,不要把“利用”当成“重视”。(记者勿日汗)


(责任编辑 陈辉)

TOP

我爱蒙古长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