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齐鲁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齐鲁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文化是民族之根,是维系民族认同,实现民族传承 ,培育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的天然纽带。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齐鲁文化锻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造就了中华子孙积极入世、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个人品格以及以此为基础的胸怀民族国家的爱国主义情操。
  齐鲁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久盛不衰的一朵奇葩。齐鲁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讲究以人为本,崇尚道德仁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思想日趋复杂和价值日益多元的当代社会,不断挖掘和研究齐鲁文化,把握其精要,做到古今结合,古为今用,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从齐文化、鲁文化到齐鲁文化
  分别代表齐、鲁两国文化的齐文化和鲁文化经历了同源、分流和融合的发展历程。
  齐文化、鲁文化是在东夷文化和商周文化基础上孕育成长起来的。东夷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也为齐鲁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周定天下之后,多次讨伐东夷,将东夷部族驱至半岛一隅。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封姜太公于营丘(今临淄),建立齐国;封周公旦于曲阜,建立鲁国。姜太公“因其俗,简其礼”,不拘泥于宗法礼制,讲求“尊贤而尚功”,经济上推行“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文化上设立稷下学宫,“招致贤人而尊宠之”。由此形成了齐文化尊贤尚功、自由开放、革新包容的特点。周公旦重农抑商,沿循周礼,改造原有风俗和文化,讲求“尊尊而亲亲”,以“周礼尽在鲁”为最高追求。在这片礼乐文化土壤中成长起来的孔子尊周礼、创儒学、讲忠恕,孕育并造就了鲁文化崇仁重礼、尚德贵和的特征。
  在文化底蕴相同、地域毗邻、交流频繁的基础上,齐文化和鲁文化不断交流交融交锋,最终形成了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齐鲁文化。《荀子·性恶篇》讲到:“天非私齐鲁之民而外秦也,然而于父子之义,夫妇之别,不如齐鲁之孝具敬父者。”在此,荀子将“齐鲁”联合起来作为一个地域名称来使用,同时也承认“齐鲁”之地具有共同的文化特征。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推动了齐鲁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齐国稷下学宫为齐文化和鲁文化的交融交锋提供了场所。鲁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荀子先后到稷下学宫讲学,传播儒家思想的同时,也吸收齐文化思想,极大推动了齐文化和鲁文化的合流。至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齐文化和鲁文化融汇,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齐鲁文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齐鲁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植根于以齐鲁文化为主干的传统文化土壤,其中多处反映齐鲁文化的特质;弘扬齐鲁文化,对于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齐鲁文化对培育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具有重要作用。文化是民族之根,是维系民族认同,实现民族传承,培育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的天然纽带。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齐鲁文化锻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造就了中华子孙积极入世、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个人品格以及以此为基础的胸怀民族国家的爱国主义情操。齐鲁文化讲求的“内圣外王”、“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激励着世世代代中华儿女为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前赴后继、奋斗不息。这正是我们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继承发扬、善加利用的宝贵精神财富。
  同时,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背景下,齐鲁文化对于增进文化认同、凝聚民族力量具有重要作用。 华夏子孙遍布全球各个角落,中华传统文化让他们在异域生存条件下,依然保存着生生不息的民族认同和火热的爱国情怀。齐鲁文化深深积淀于海内外华人的精神深处,激发着炎黄子孙的爱国情怀。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数以千万计的海内外华人来到齐鲁大地,追寻中华民族思想之源,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齐鲁文化巨大的凝聚作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全球华人的积极参与,弘扬齐鲁文化,挖掘齐鲁文化丰富的精神内涵,对于我们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齐鲁文化对于打造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创新精神是一种文化长盛不衰的内在驱动力。齐鲁文化能够兴旺发达、圣贤辈出,除了其优越的自然历史条件之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其中蕴含着勤勉睿智的改革创新精神。创新是社会改革、科学进步的不竭动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目标。只有在传统文化中找寻改革创新的历史传统,并将其植根于人的意识深处,才能使改革创新成为人的自觉行为,才能真正发挥其巨大作用。
  改革创新是齐鲁文化的重要特质。齐鲁文化的思想家们从当时的实际出发,大胆标新立异,不断进行理论探索和理论创新。他们的理论创新遍布于形而上学层面和政治经济军事的现实层面。齐文化重要代表人物管仲,在执政齐国过程中对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制度进行了大胆的变革创新。管仲主张“定四民之居,使各安其业,制国鄙之制,参其国而伍其鄙;军政合一,寄军令于内政;尽地力、官山海、正盐策;尊王室、亲邻国、攘夷狄”。管仲的创新思想造就了齐国的一代霸业。改革创新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用齐鲁文化的创新精神激发人们的思维,提高自觉创新意识,建立改革创新的社会风尚是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途径。
  齐鲁文化对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要价值。首先,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以服务人民为荣,而齐鲁文化具有仁民爱物的基本价值取向。“仁”是齐鲁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孔子所说的“爱人”、“泛爱众”,赋予了人独立的历史主体地位。孟子看到了民众的重要作用,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其次,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诚实守信为荣,而重诚信是齐鲁文化的重要特征。齐文化有注重诚信的传统,管仲将诚信看做是天下平定、商贾振兴的关键,认为“先王贵诚信。诚信者,天下之结也”。鲁文化将诚信上升到礼的高度。子贡问政于孔子,孔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孟子曰:“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并将“朋友有信”与“父子有亲、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并列为“五伦”,足见其对诚信的重视。第三,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倡团结互助,反对损人利己,齐鲁文化对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亦有精辟论述。齐鲁文化主张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当坚持“忠恕”、“孝悌”、“忠义”原则,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入则孝,出则弟”。这些思想对于我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教化作用。
  (作者系山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