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日]中川忠英 编著:《清俗纪闻》 ——简介及译者前言

[日]中川忠英 编著:《清俗纪闻》 ——简介及译者前言

清俗纪闻

[日]中川忠英 编著  方克 孙玄龄 译

出版社:中华书局

ISBN:7-101-05119-7/K·2255

出版日期:2006年9月

定价:72.00 元

版式:繁体竖排




内容提要与目录
  《清俗纪闻》是日本宽正17年(1799)刊印的记述清朝乾隆时代中国福建、浙江、江苏一带民间风俗、传统习惯、社会习尚等的一本调查纪录。全书分为年中行事、居家、冠服、饮食制法、闾学、生诞、冠礼、婚礼、宾客、羁旅行李、丧礼、祭礼、僧徒十三卷。主持这项调查工作的为长崎地方长官,被调查者为到长崎进行交易的清朝商人。该书不仅全面记录了当时清朝的江南民俗,还在清朝商人指导下由画工绘制成各种物事的图像。 

  全书有近600幅清代民俗绘图,犹如一幅鲜活的清朝民间生活画卷,详尽而生动,对研究清代民俗、中日贸易沿革,以及建筑、绘画、文物等方面,都是难得的珍贵资料。该书的中译本首次由中华书局出版。



目录

序一
序二
序三
附言
卷一 年中行事
 年初
  京城官员拜贺
  地方官员拜贺
  家庭拜贺
  试毫
  春酒
  商家开市盘点
  医家
  人日
 灯夜
  上灯
  元宵
  落灯
  做戏
  行灯
  放夜
 全名帖
 单名帖 封筒
 请帖 封筒
 招牌
 彩灯
 灯龙
  供祖像
 朔望
 皇帝圣誔 三大节礼
 国忌
 祖祭
 三官誔辰
 迓福
 春天游戏
  纸鸢
  风筝
  见踢
 土地神生日
 释菜祭
 ……
卷二 居家
卷三 冠服
卷四 饮食制法
卷五 间学
卷六 生诞
卷七 冠礼
卷八 婚礼
卷九 宾客
卷十 羁旅行李
卷十一 丧礼
卷十二 祭礼
卷十三 僧徒




《清俗紀聞》譯者簡介

方克  1917年生。專攻日文文獻資料翻譯。作品除大量科技資料及日本社會情况介紹之外,翻譯的文獻、書籍主要有《電影紀錄的昭和史》、《世界童話選》、《華北治安戰》、《論各民族的音階》等。

孫玄齡  1944年生。日本麗澤大學教授。專攻中國音樂史和中國戲曲。主要著作有《元散曲的音樂》(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中國古代歌曲》(共著,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中国の音楽世界》(日本:岩波書店)、《中国芝居の人間模樣》(日本:白帝社)、《ァヅァ音楽史》(共著,日本:音楽之友社)、《現代中国。文化》(共著,日本:明石書店)、《中国語ことゎぎ用法辞典》(共著,日本:大学書林)等。

译者前言


一、 關於本書的說明

  《清俗紀聞》是日本於寬正十七年(一七九九)由東都書林堂出版的關於清朝乾隆時代(一七三六—一七九五)中國福建、浙江、江蘇一帶民間風俗、傳統習慣、社會情況等的一本調查記錄。主持調查及出版者是曾為長崎地方長官的中川忠英,調查者為其幕下官吏等數人,被調查者爲當時去到長崎進行交易的清朝商人。直接進行調查工作的是長崎當地的中國語翻譯官,即所謂的‘唐通事',由他們向清朝商人詢問。調查內容相當廣泛,記錄頗為詳盡,除叙述者所說的內容之外,還特命畫工在清商們的指導和確認下,詳細地繪製了各種事物的圖像。

  清代的筆記文獻資料遺留甚多,但是,來自國外的資料卻不多見。在對《清俗紀聞》的介紹中,都說這是一部瞭解中國清代民俗極為重要的資料。這本書不但是很有參考價值的史料著作,也是一本奇書。它的內容廣泛,記錄詳細,可是原文卻很難懂,因爲它是以無圈點斷句的變體假名文言文書寫的(序和跋都是漢文),而且是一本只有答語而沒有詢問的筆錄。即使是日本人,看起原書來也極為生澀費力。同時,書的內容與日本當前社會民情相差已遠,所以,《清俗紀聞》在日本一直被認為是一本理解頗難的書。而對於中國人來說,理解它的內容雖然不難,但由於長年以來沒得到翻譯,一直處於只知其名而不知其實的遺憾狀態中。因此可以說,《清俗紀聞》是一本學術價值很高而又被放置着的奇書。

  正如書中《附言》所說,這是動員了官吏、通事、畫師等進行了長達一年之久的詢問調查記錄,書中的繪圖也展示出了當時中國江南一帶的實物圖樣,這些都是尤為珍貴的。這些文字和圖像如不能得到利用,也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

  一九六六年,日本平凡社出版了由村松一彌和孫伯醇兩位先生合注的東洋文庫本《清俗紀聞》,書中,把晦澀難懂的變體假名全部換成了現代日文使用的正規假名寫法,同時,對於書中提到的事物也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考察和解說,大大地推進了人們對這本書的瞭解,各大學及圖書館均將其作為重要館藏圖書。至一九八九年二月,已經出至第九版了。現在,《清俗紀聞》一書在日本不但得到專家們的重視,也為一些有興趣於歷史文件的人們所收藏,被認為是研究德川幕府時期對清政治關係、日中貿易沿革以及瞭解當時中國江南民情的主要資料。


在中國的大圖書館中,如国家圖書館內也將《清俗紀聞》作為重要館藏外文圖書。上世紀八十年代,臺北大立出版社影印出版了《清俗紀聞》的初刻本,但仍沒做翻譯,對於讀者來說,閲讀参考還是很不方便。

  中華書局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就曾計劃將此書翻譯出版,譯者也完成了基本上的翻譯。由於種種原因,未能付梓,但中華書局一直沒有放棄出版計劃。時隔十餘年,中華書局又重提出版此書之事。這次,譯者終於完成了對譯文的再三斟酌及反覆審定,使這本書和讀者見面,完成了我們的共同心願。

二、《清俗紀聞》的內容及編著者

  《清俗紀聞》全書按照所述內容分量之不同分為六冊十三卷,並冠以六藝之名:

    第一冊 禮帙(卷一年中行事)

    第二冊 樂帙(卷二居家)     

    第三冊 射帙(卷三冠服、卷四飲食製法、卷五閭學)

    第四冊 御帙(卷六生誕、卷七冠禮、卷八婚禮)

    第五冊 書帙(卷九賓客、卷十羈旅行李、卷十一喪禮)

    第六冊 數帙(卷十二祭禮、卷十三僧徒)

  大概是出於和日本傳統的風俗習慣相比較,調查內容集中於以下三個方面:

    生活習俗:年中行事 居家 飲食製法 生誕 賓客 羈旅

    禮儀、教育:冠服 閭學 冠禮 婚禮 喪禮 祭禮

    宗教:僧徒

  生活習俗、禮儀、教育、宗教等,都是國家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構成部分,同時也和政治經濟等有着密切的關聯。從這些情況中,不僅可以知道社會的大體構成,而且能夠了解人民生活的基本狀況,所以說,這是很全面的一部調查輯要。從書中來看,提問是交叉對比進行的,各卷內容不但有相互的關聯,而且也有重複之處。在文中經常出現“無此現象、無此等制式”等文句,即是被調查者對詢問者以日本的風俗習慣現狀爲基點提出詢問的回答。這種回答方式,在書中隨處可見。

  從對清代庶民生活方面的詳細記述來看,本書確是無可代替的可貴資料。更應該注意到,這是十八世紀九十年代日本官府從清朝普通商人口中得到的材料。這一點,有別於正式書籍文件,它更能顯示出普通庶民的生活實際狀況。尤其書中的插圖真實地再現了當時的事物,應受到特別的重視。這是民俗學上獨具歷史特色的資料,至今為止,還沒有發現能與之比擬的書籍材料。

  在日本鎖國時代,長崎是唯一對外開放的窗口。對於當時的日本人來說,能探聽到外部世界,特別是鄰近中國的事物,也是很有新鮮感和重要意義的。所以,這本書除了記錄、保存了中國傳統風俗等以外,還可從中知道近世以來日本對中國的瞭解過程和對中國研究的一貫做法以及其歷來對中國的關心程度。

  编者中川忠英(字子信,一七五三—一八三○),是德川家的直屬武士(旗本), 寬正七年(一七九五)就任長崎奉行,主管幕府直轄的長崎市行政警察及管理唐(清)、蘭(荷蘭)貿易。寬正九年(一七九七)又被提拔為管理幕府財政的勘定奉行,並兼管幕府直轄地的人民司法,派遣下屬官員秘密調查各地發生的社情事件。文化三年(一八○六)中川忠英又被提升為大目付,作為老中(幕府的丞相)的耳目,監視各地諸侯行動。文政五年(一八二二)更繼升為作為老中助理的御留守番。由此可見,中川忠英是幕府情報部門的重要人物。

  《清俗紀聞》是中川忠英命其下屬要員近藤重藏、林貞祐指揮長崎的唐通事詢問清商,做了詳細的日譯筆錄,整理後出版成書的。其主要目的,一是有助於監督與清商的貿易,二是為對當時漂流到長崎的華人們進行詢問時準備必要的知識。關於這一点,在書的前序中都寫得很清楚。

  當時,日本在長崎的對外貿易只有兩種,其中主要是對中國來的清商,也有很少的一些是對荷蘭的。對中國清商的翻譯稱為通事,或唐通事,對荷蘭商人的翻譯稱為通詞。通事是專職的翻譯,而且是世襲的職務。他們中有的是明末清初去到日本的中國人後裔,有的是明代末期以日中貿易為業的中國人後裔,但他們都已經加入了日籍,在日本生活已有兩三代了。這些通事除擔任對清商的翻譯外,還負責處理清商間的糾紛,搜集上報清國政治動向、國際情報,承辦將軍家御用物品,與清商常去的唐三寺(崇福寺、福濟寺、興福寺)進行聯絡,以及組織主持清商間的自治,承接官方的旨意與清商洽談貨價等等。《清俗紀聞》主要是由這些人具體進行和完成的,是這些通事對清商詢問後清商們回答的筆錄。

  在中川忠英書後的跋中所列舉的唐通事中,據日本學者的考證,高尾維貞是明末清初隨從朱舜水到日本的翻譯奕瑞環的後裔,彭城斐是江蘇省彭城(現銅山)劉氏子孫,清河壁是江蘇淮安府清河縣(現淮陰)張氏子孫,平野祐英是最早充當唐通事的山西潞安府出身馮六的後裔。

  為《清俗紀聞》做首序的林衡(字述齋,一七六八—一八四一),是奉當時幕府老中(幕府丞相)之命而被任為大學頭的重要人物。幕府大學頭(相當於中國的國子監祭酒)是幕府進行思想統治的主管官員,林衡不僅擔當了培育幕府官員的重要職務,而且還有《德川實紀》、《蕉軒雜錄》等著作,是代表當時日本官方思想的水戶學派代表人物之一。從他的序中可以看出當時日本官方對此書的看法,同時,也可看出已經以標榜程朱名分大義正統在日本的日本中心思想者們如何看待清朝的態度。

  從現在已發表的研究材料來看,日本德川幕府搜集清朝情況滙集,開始於德川幕府六代將軍德川吉宗(一六八四—一七五二)時代的《清朝探事》,而一七九九年出版的《清俗紀聞》,它的原本就是《清朝探事》的續集《续清朝探事》。 从内容上来看,二者基本相似。而後者得到了完整的保存和出版,更加受到人們的重視。

  除了《清俗紀聞》這本書以外,清末民初時,在日本人的著作中,關於中國北方的民俗,有青木正兒編輯的《北京風俗圖譜》(日本平凡社出版,東洋文庫本),收集也頗為詳盡。這两本書加在一起,日本人眼中的清朝盛世及末期的中國南北方風俗文物,就都可以盡覽於眼下了。

三、 關於本譯文

  以下,將譯者在翻譯時所做的一些工作及注意到的一些事項,提供給讀者參考:

  (一)譯者根據《清俗紀聞》初刻本及日本東洋文庫本,對譯文做了仔細校訂。原文通篇連寫,只以圓圈相隔所說事項,不分段落。爲便於讀者易懂易用,譯文中劃分了段落並參考東洋文庫本的做法在文中加上了小標題,不再保留原書圓圈。譯文依原文分爲大小字,大字爲正文,小字爲注文。

  (二)譯文是以保持原書文體風格為翻譯的基本出發點。原文不但是日本江戶时期通用的手寫變體假名寫法,所用的漢字也不太規範,對此,譯文中除對極個別的明顯錯別字、倒插句作了更正並規範了繁體漢字的用法之外,其他基本上是逐字逐句地翻譯的,即使原文較為晦澀,亦不做改動。不過,經過譯者分段標點和加入小標題之後,已大大減輕了原文生澀及模糊的程度。

  原文中引用了相當部分的清商原話及中國物品、事務的名詞,並對這些詞都以日文片假名標上了當時中國話的發音,也就是原書附言中提到的‘附於右側之片假名為唐音'的部分。對於這些部分,譯文中均將原話置於譯文之中,保持原狀,而且也不加注釋。譯者原本打算將這類詞均以劃線標出,但考慮到本書讀者為中國人,指出此類語言的意義不大,所以取消了此做法。但在這裏想指出的是,此書中的對話與絕大部分的名詞用語,均為清代當時南方江、浙、閩一帶所用的日常官話。從這個角度上來看,在歷史語言學方面,這本書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三)日本東洋文庫本《清俗紀聞》中,把文字與圖分開做了整理,對繪圖內容有比較詳細的介紹,並且,他們參照了日本內閣文庫所藏獻給幕府將軍家帶有手繪圖色的初刻本,對圖中物品的色彩也做了說明。譯者認爲,對圖的解說可以省略,但瞭解圖中物品的色彩,對我們也是很有必要的。有幸的是,譯者在東京國立公文書館找到了前述手繪圖色的初刻本,書中繪圖色彩精美,層次細緻,令人驚嘆。因爲《清俗紀聞》的圖畫始終是在清商們確認之下完成的,所以這些顔色也並非杜撰,而是現實的記錄。因此,譯者也據此圖對圖的顔色一一進行了記錄,附在圖上介紹給讀者,希望能起到更大的參考作用。但原圖色彩及各種花紋實在豐富而細緻,很難做到詳盡的敘述,爲此,譯者特選取了幾幅原圖附於書前,以便讀者參考。此外,書中也有若干圖是沒有塗色的,譯者則標爲無色。

  (四)雖然書中敘述的是中國事物,但經過日譯,在表述上夾雜了一些日語的表述方法。比如在重量、長度及金額等的表達上,摻雜了日本江戶時期在這方面的特殊表達用語。對此,在譯文中很難翻譯成相適應的中文,所以依照原樣保留了下來,只是在文內第一次出現時,加以適當譯注說明。當然,可以翻譯處,則儘量譯成中文。讀者對此方面如有興趣進一步研究,可參照日本江戶時期度量衡及貨幣方面的材料進行探討。本譯文只提供了最基本的資料。

  (五)譯者認為有必要指出,由於當時去日本的清朝商人文化程度有限,對國內的各項制度並不完全知曉,其視野僅能局限於中下層範疇。而從事調查者又多屬下層官吏,通事們也是已經在日居住了幾代的華裔,對中國本土之事已經生疏或缺乏瞭解,所以,在記錄中難免出現一些與中國文化習俗、歷史等實際上很不相符合之處。書中還以傳聞、民間傳說等代表整體的習俗,存在着一些明顯的錯誤,再加上限於口述者和通事們的理解和表達能力,使本書在文、圖中的某些細節方面都存有一些問題。從文中甚至可以感到有問詢者勉強而問,答者心不在焉、馬虎回答的情況。但總的來說,書中內容越接近現實生活,也就是文中反映商人們在生活中接觸到的物事,就越加使人感到真實。而這本書的最可貴處,也就在這裏了。  

  由於本書涉及面極廣,雖然在翻譯過程中查閱了所能見到的資料,也參照了村松一彌先生對《清俗紀聞》的解說,得到了很大的幫助,但肯定還存在着很多不足之處。在譯文中也還難做到能使今天的讀者感到流暢———如果加以修飾,必然需要添加原文中所沒有的解釋,則顯示不出詢問紀錄原文所具有的模糊感覺了。 對此,敬希讀者諒解並請提出寶貴意見。

譯者 二○○六年六月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