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叶隽]感受“乡土中国”──江西兴国调研心得

[叶隽]感受“乡土中国”──江西兴国调研心得

感受“乡土中国”
──江西兴国调研心得


□叶隽



 

 

■调研组向村民了解情况




  在大学时代,我曾参加并组织过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先后到张家港、连云港、灌云县等地进行社会考察,通过与民众的面对面接触,激起非常强烈的“乡土中国”情感。多年以后,又有这样深入田间地头的机会,再一次感受到浓厚的乡土气息。这次我们一行5人,来到昔日的苏区江西兴国调研,深入到长冈乡上社村,通过与老乡们的闲话家常,对中国的国情现状尤其是乡村现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这可以视作是一次国情调研,也不妨当成以人类学感觉进入田野的考察尝试。

  现代学术发展到20世纪以后,分科治学成为普遍共识并被纳入到学术制度的框架之中,但一些学者也多次指出这种学科划分所造成的知识分裂弊端。在这种背景下,社会学、人类学因其对人类社会的整体关注或具体观察而越来越成为一种“显学”。因为其方法论和学科思想确实更能契合与指导个体研究经验的实际情况。今年5、6月间,我应邀赴欧开会讲学,顺便考察有关文化现象(如孔子学院),一路行去,颇有行走田野的感觉,不过那时没有规定的硬性任务,再加上有些疏懒,就没有认真地记录下每日的所见、所思、所感。而此次的兴国调研不同,既然有机会下到乡村,就不能“入宝山而空手归”,所以事先尽可能做足功课。

  大致说来,主要是细读了三个方面的资料:一是关于社会学、人类学理论方面的经典著作,还有一些教材性质的,如《人类学历史与历史》之类。二是中国学者的一些比较优秀的著作,这其中包括老一代学者如费孝通、林耀华的经典著作,如《江村经济》、《金翼》等;也有西方学者的文献,如黄树民的《林村的故事》、杜赞奇的《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等;还有近年来涌现的一些代表著作,如曹锦清的《黄河边上的中国》、行龙的《走向田野与社会》等。三是和此次调研本身直接相关的著作,如江西本身的材料,包括刘义程的《发展与困顿:近代江西的工业化历程(1858—1949)》,还有毛泽东的相关论述,尤其是《兴国调查》、《长冈乡调查》等。后来发现,第三部分自然是要不断补充的,到兴国之后我们又收集了县志以及大量的乡土材料;第二部分提供具体的研究范例,虽然内容差别很大,但在基本思路、操作策略、问题意识等方面确实可以提供研究与写作的直接借鉴;第一部分的材料则大致是常读常新的东西,曾经下过功夫,但效益并不明显,往往是要通过具体问题讨论深入之后才能体会到其妙用。

  当然,纸上谈兵是一回事,真正走入田野又是一回事。事实上,从我脚步踏进兴国县的那天起,就感觉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生活世界。从县城干部的“官场化语言”到“乡镇干部”的相对实在再到村委会干部的“乡土声音”……我似乎感觉到一种“层层下降”、“层层落实”的感觉。聆听着老乡们方音浓重却热情洋溢的话语,目睹着他们黝黑健壮的身体时,我仿佛感受到从乡村之中吹来的那种淳朴而爽人的清风。

  无论是他们个人生命史的“口述重构”,还是他们正在表现的“田野行为”,都让我饶生趣味,因为从这里仿佛使我感受到一个极为生动活泼的“中国”,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和中国的血脉关联之所在。这才是中国,脚踏在中国的大地上,在绿色田野里,在乡间小道上,在与老乡们不断的对话与理解之中,感受到中国的生机与活力,感受到我们共享的那样一种“大文化传统”。虽然在他们的口中,在他们的家中,在他们的血脉深处,都是以一种非常朴实和普通的语言来表述,但孔子的教诲、老子的智慧与佛陀的慈悲,相谐而从容。在江西,在赣州,在兴国,在长冈,在上社,我感受到了这样一种乡土中国的生命活力,仿佛重新接续了土地中的鲜活之气。

  学生时代的走进乡土,更多地或许是一种“指点江山”的意气;事隔10多年之后,通过中国社会科学院所组织的青年国情调研活动,以一种学者的眼光去审视周遭的事物,完全是一种“理解中国”的温情敬意。这10余年的发展历程,这30年的改革成就,这60年来的天翻地覆,都写在了老乡们的喜笑颜开之中,虽然其中不乏沉重的部分。做调研,当然要“搜集材料,分析材料”,但如果能在材料汇集的基础上更有一份理解,一份同情,一份敬意,或许可以获得更多。

  静坐书斋当然是学者的本分之一,但走向田野或许更是一种思力的培育过程。这样一路行来,感受到的却是一种被激发的“思想的活力”。真可谓通过这样一个过程,深感这样一种国情调研无疑非常必要,但如何尽可能地进入状态和提高效益却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难题。我想有这样几个问题值得思考:一是如何尽快进入田野?如何寻找到乡村社会的“看门人”?二是调研者自己的问题意识究竟应该如何确立?如何通过自身独特问题意识的树立而激发思想?三是如何协调一种持续性调研机制与人类学田野方法的综合。我们的国情调研主要是为了了解基层的情况,可如何不流于形式、提高效率,却值得深思。至少在我看来,以学术性思路去整合调研模式,同时建立一种对某地的长期持续性调研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2009-12-10   http://sspress.cass.cn/newspape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