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从“名街”评选看活态文化遗产保护

从“名街”评选看活态文化遗产保护

中国新闻网 2011年05月25日 19:41 来源:中国文化报

  从“名街”评选看活态文化遗产保护

  记者  江继兰  乔  欣

  今天,我们要追忆刚刚经历的3年。这不只是一个时间跨度,也是一段难忘的历程。2008年7月“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正式启动,经过3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的评选思路愈发清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成效逐渐凸显。第三届评选结果即将公布之前,这是一个节点性时刻,需要在积累了一些评选经验后,适时进行总结与思考,目的是为今后“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能够更加严明有效地推进指明方向。

  为抢救保护 历史文化街区而发起

  启动这项活动的时候,我国历史文化街区面临的保护形势比较紧迫。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散落的各种形式的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借助它我们了解自己的历史与演变,它是我们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可缺少的基础,同时它们还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鉴于它们的珍贵性与重要性,1982年国务院公布了我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这标志着我国历史文化名城进入了有计划、成体系保护的阶段。同时,1997年开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启动了历史名镇名村的申报评选工作,并于2003年会同国家文物局公布了首批2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目前我国已有115个历史文化名城,350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被列入保护名单。但是那些在历史上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人们生活中影响深远、仍然发挥情感认同和心灵慰藉价值的历史文化街区至今却迟迟没有与名城、名镇名村一样受保护的身份。

  其实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方面,近些年相关部门也一直在着手实施保护规划。1986年,国务院在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同时,首次提出了“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概念,并要求地方政府依据具体情况审定公布地方各级历史文化保护区。2002年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进一步规定,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镇、街道、村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街区,并报国务院备案。同时规定,历史文化街区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专门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首次被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2005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对历史文化街区申报、评审、规划、保护等提出明确要求,比如要求各地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纳入城乡发展规划,并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的保护状况和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监测,及时解决有关问题,对破坏历史文化街区布局、环境、历史风貌的将追究有关人员责任。《通知》是我国新时期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对于加强和改善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2008年公布执行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首次明确了历史文化街区的含义,同时还明确要求,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应当有两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然而在通过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努力,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问题也依然存在。“旧城改造”中的盲目开发建设对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格局的破坏。一些历史文化街区以及其中的传统民居,常常以“旧城改造”或“危旧房改造”的名义,被全部推倒拆平,使原有的历史文化街区丧失了传统肌理,失去了特色风貌。一些城市借用尊重历史的名义陆续推出了许多将传统街道改造而成的“明清一条街”等仿古街,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成为失去真实价值和历史信息的假古董。还有一些城市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整治工作中走入误区,实行“人房分离”,将街区中的居民全部迁离,房屋再建,致使街区外观相似却物是人非,或变成有钱人的新社区,或变成旅游参观的“布景道具”,完全改变了街区的性质,街区的文化传承无从谈起。

  在讨论和实践中 逐渐明晰的标准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启动。组委会邀请了罗哲文、王景慧、谢辰生、朱自煊、阮仪三、郭旃、吕舟、张杰、田青等在内的文物考古、城市规划、文化艺术界的专家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也一直对评选工作表示出热切关注与支持并进行政策性指导,他们共同保证了评选过程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评选的启动是为了抢救与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向各地政府及社会民众宣传普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理念,将目前国内保护状况良好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模式及保护成果分批次推介给全国,为国内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树立典范,进而带动全国民众重视并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中。

  为了实现这一初衷,在评选活动正式启动之前,评审委员会专家多次就名称定位以及评选标准等问题进行探讨。专家们强调,在评选过程中,参评街区知名度与评选结果没有直接关联,评选活动是为了文化遗产保护,街区获选只能是因为这条历史街区保护得好。定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其中的“名”是结果,而不是前提,最终的评选结果并非因为街区名气而入选。他们还指出,有些街区从商业运作的标准判断是成功的,但是与历史文化的定位相去甚远,不能一概而论地将其引入保护范畴。保护历史街区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其中文化内涵的延续性是专家对评选标准的共识。

  评选标准是这项活动有效开展的关键,为此,在3届的评选活动中,专家曾对其进行过多次讨论和修正,如今已经完善并明确下来,标准从历史要素、文化要素、保存状况、经济文化活力、社会知名度及保护与管理6个方面对申报参评街区进行考量,同时还确定了3个核心原则:保护历史的真实遗存;保护街区的历史风貌和构成历史风貌的其他要素,包括道路、街巷、院墙、溪流、驳岸、古树等;维护街区功能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具备了这些要素,再根据优中选优的原则,最终从申报参评的街区中产生10条历史文化街区授予“名街”称号。

  单霁翔曾强调,这项工作应扎扎实实地推进,评选的街道不要太多,入选要慎重。比如,第一届共有近200条街道参加,初评出15条街道,然后由公众进行投票,最终只评选出10条。在保证评选质量的同时,还要重视社会参与度。因为和其他类型的文化遗产相比,历史文化街区特殊之处在于当地居民仍居住其中,他们对历史文化街区最有感情、最有发言权,他们的真心拥护是街区持久保护最可靠的力量。他们是街区的主人,享有知情权和管理参与权。在强调保护历史文化街区整体环境的同时,还要保护与之相联系的、活态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另外,需特别注重培养当地的志愿者队伍。很多情况下,他们是历史文化街区的捍卫者和守护者。同时,志愿者行动会加深当地居民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理念的理解,激发他们对故土的热爱和自豪感。

  看活态文化遗产如何保护

  与单体文物建筑不同,历史文化街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化遗产,因为它同时还是广大民众日常生活的场所,因此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必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当第二届“名街”评选结束后,我们面临着讨论历史文化街区如何保护与发展问题。

  首批入选的海口骑楼老街建筑群初步形成于19世纪初期,距今已有百年历史,其中最古老的建筑四牌楼建于南宋,至今有600多年历史。这些古老建筑融汇了中西方的建筑风格,共同串联起这座城市百年发展的记忆。然而,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拥有历史记忆的骑楼在逐渐消失,一些骑楼因为得不到及时维护而破败腐朽。最值得注意的是,骑楼街区以经营五金家电为主,这样的业态形式与历史文化街区所应具备的品位相去甚远。当前不少历史文化街区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在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后,当地政府加大了对街区的保护与整治力度,制定了相关的保护规划,同时,注意改造老街的业态方式,逐步加大旅游和商业功能,遵循“生活延续性”的基本保护原则。如今,老街商业业态强调小型化、个性化、多样性的商业模式,使街区的保护、整治与街区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并将其成果惠及百姓。

  目前已入选的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如北京烟袋斜街、苏州的平江路和山塘街、黄山屯溪老街、重庆磁器口、拉萨八廓街、哈尔滨中央大街、无锡清名桥历史街区等,都是既完整保护了历史的风貌,又至今延续着街区的功能和文化的传承,保持了街区的活力,堪称全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典范和样板。

  这些街区在保护和整治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苏州在山塘街的保护和整治过程中,致力于整体风貌保护、重要节点修复、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内涵挖掘工作,推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成果惠及民众,实现了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哈尔滨、扬州等城市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改善街区环境和居民生活,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依法管理、群众参与的路子。这些成功的经验和模式值得全国的历史文化街区参考和借鉴。福州三坊七巷基本保留着唐宋遗存下来的坊巷格局和大量明清时期古建筑,当地政府对街区古建筑以地方工艺进行“修旧如旧”式保护修复,目前这里正在建设我国首个社区博物馆,历史文化街区成为社区博物馆中城市里坊制度、民清建筑特色、近代中国名人、闽都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区。

  这些历史文化街区的实践既保护了文化遗产也将其保护成果惠及到当地民众,于是在第三届评选活动进行过程中,单霁翔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提出四好标准:坚持文物本体保护好,保证街区有真实遗存;周边环境整治好,保证人们生活健康有幸福感;社会经济发展好,保证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不因街区保护而受到影响;人们生活改善好,保证街区居民的生活有自尊。

  提供完善立法的理论依据

  3年来的评选与推介,不仅保护了文化遗产,为国内历史文化街区提供了借鉴经验的典范,它还使各地政府认识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既能提升城市形象,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又是一项能够使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当地民众的民生工程,从而极大地提升了对具有自身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的关注和保护的热情,对于遏制城市“千城一面”的趋势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入选第二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罗西亚大街虽然在入选之前并没有什么知名度,但它却是中东铁路沿线保存最为完整、最集中、数量最多、最能体现俄罗斯民族建筑特征的建筑群之一。当前,中东铁路沿线文化遗产的保护既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又面对着严峻的挑战。一些铁路沿线的重要遗产正遭遇被拆迁的命运,在这样的背景下,昂昂溪区罗西亚大街当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显然不仅仅是鼓励,更为中东铁路其他节点的保护树立了样本。每当看到文化遗产被抢救保护下来的消息,我们就格外受到鼓舞,这正是此项活动的意义所在。

  在第三届入围街区名单公布之时,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工业遗产街成为“名街”评选以来首条入围的工业遗产街道。评选过程中不断呈现出新动态,保护的文化遗产类型愈发丰富。

  如今,评审委员会专家们考虑到,未来随着评选活动的持续开展,将有越来越多的历史文化街区入选“名街”,已经入选的“名街”如果违背了最初的保护原则,是否可以撤销其称号的问题。有专家建议,可以参考世界文化遗产的撤销机制,对已经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街区进行监督。一旦出现破坏街区遗存及风貌的行为,首先对其进行警告;警告无效,则撤销其“名街”称号。

  评选推介活动在今后的工作内容也将更加丰富和深入。活动组委会表示,将通过举办座谈会、开展课题研究等方式,进一步完善评选标准,确保评选工作的权威性和示范性。将以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街区为基础,开展对历史文化街区管理干部的系统培训工作,以深化街区保护意识,统一街区保护标准,成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法律法规建设筹备组,并积极筹备开展针对历史文化街区现状的调查研究,为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制定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提供现实依据和理论依据。

  组委会还将以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街区为重点,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历史文化街区为案例,在总结其保护经验的同时,提供专家咨询,完善保护措施,推出若干典型,并适时举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成果展示活动,以点带面,进一步推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张贺 宝葫芦 +10 2011-6-8 13:32

TOP

嗯!有意思,还从来没想过我们的“历史名街”也是非遗保护的对象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