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010·中国艺术人类学会会议综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艺术人类学研究”(二)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2010·中国艺术人类学会会议综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艺术人类学研究”(二)

       二、艺术人类学理论研究
艺术人类学是人类学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与会学者从艺术人类学的理论建设和艺术实践两个层面,对艺术人类学的界定、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田野调查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艺术人类学基本理论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王建民教授在关于《艺术人类学的探索对于人类学理论反思的意义》的发言中指出,在艺术人类学田野工作和理论探索方面的研究实践,对于当代人类学理论和方法论未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艺术人类学要取得理论上的突破,在研究中应当以田野工作为基本出发点,采取相对的文化相对的立场,关注研究者与艺术实践主体的关系。在艺术人类学研究实践中,对于艺术活动中人们浸入的激情和情感的关注,通过对于艺术各种形式的创造中更多感觉方式的把握,可以弥补以往人类学研究中仅仅关注理性、重视听觉式的访谈言说和视觉式的眼见为实的行动中的不足。

《思想战线》杂志副编审洪颖在《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对象及其田野实践》一文中指出,艺术人类学是一个采用文化人类学田野作业方法来对艺术实践展开“活化”研究的学术领域。人类学视野中的艺术研究与艺术哲学、艺术史、艺术批评等艺术研究路径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倚重于田野工作的经验方法。艺术人类学的田野工作特点在于:第一,强调以“体验”切入艺术经验研究;第二,坚持“当下”的“共域在场”的研究态度;第三,调动多种工具手段进行艺术民族志书写。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中心李修建博士在发言中,对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定位、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历史渊源以及人类学家的艺术定义等基本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艺术人类学作为艺术与人类学的交叉学科,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逐渐受到西方学界关注。其研究对象,除了原始艺术,更包括广泛的艺术领域,涉及民族艺术、民间艺术和都市艺术等领域。艺术人类学将艺术视为文化的一部分,主张将其置于具体的语境中进行研究,以田野调查、比较研究和语境研究为基本研究方法。

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张士闪教授在主题发言《从凝固幻像到流动的想象:乡民艺术民族志书写中主体意识的现代转变》中,从艺术人类学田野作业的角度,分析乡民艺术民族志书写中“凝固幻象”长期存在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基础,认为在乡土社会急剧转型、乡民生活渐受重视的当今社会背景下,面对具有鲜明的流动性特征的乡民艺术,应透过气表层活动现象去认知其深层的交流结构,借助区域社会文化整体的概念,突破民族志书写中“凝固幻象”之窠臼,以充满流动感的书写模式表达对乡民艺术活动及其内在文化结构的深刻认知。

(二)艺术人类学方法论在艺术实践研究中的运用

艺术人类学既属于人类学理论范畴,又具有现实的方法论意义。与会学者从各自的艺术实践领域,探讨了艺术人类学方法论的现实意义。

1、    表演艺术

美国加州大学教授罗伯特·温特在发言中,从分析欧洲人进入美洲时对原住民音乐及仪式的关注和记录,1893年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中,“未开化”民族团体的首次参与,以及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对美国原住民的吸纳,探讨新世界中音乐人类学的诞生。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项阳在主题发言《接通的意义——传统·田野·历史》中,从对历史人类学理念指导下的田野调查、回到历史现场,从区域社会中把握历史脉络的实践展开辨析研讨,探析音乐学界音乐史学与传统音乐相结合“历史的民族音乐学”方法论的实践意义,强调音乐史学走出书斋,传统音乐接通历史,在各有侧重的视角下进行综合、立体研究,从而真正把握传统音乐文化的内涵。

杭州师范大学孟凡玉在《河流的象征和隐喻——安徽贵池傩仪式音乐活动场域文化内涵研究》一文中,从音乐人类学的视角,对音乐与其所处文化环境的共生关系进行研究。认为仪式音乐都是与特定的仪式活动密切关联的,不是独立存在的“纯艺术”音乐,不能脱离对文化语境的研究。场域作为音乐发生的文化空间,对于音乐意义的呈现具有重要作用。对仪式音乐场域文化内涵的揭示是仪式音乐文化研究的重要方面。

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董波在《音乐在仪式中进行——内蒙古乌拉特地区蒙古族“敖包”祭仪的“音声”考察与分析》一文中,通过文献、实地考察和乐谱分析等方法,揭示了乌拉特地区敖包祭祀仪式及其音乐与蒙古族文化的关系。

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欧建平在发言中,阐释了舞蹈人类学的历史与方法,认为舞蹈即文化,文化即舞蹈,整个舞蹈是无法从文化的人类学概念中分离出去的。

上海戏剧学院厉震林教授在发言《先锋话剧导演的“艺术人类学”体验论纲》中,认为六十年代出生的实验话剧导演群体的出现,存在着一种社会和文化发展机制的内在逻辑性和必然性,是一种历史选择和个人选择的双重作用结果。

美国肯塔基大学艺术学院周雅文教授在发言《创造文化:作为先锋艺术和大众娱乐的样板戏》中,阐释了样板戏对于塑造民族音乐文化的积极作用。

厦门大学人类学系黄鹤在发言《身体与象征——艺术人类学视域下的行为艺术研究》中,认为行为艺术是艺术家将自己的身体作为基本素材,在行为表演的过程中达到一种人与物、人与环境的交流,同时在这种交流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特殊审美内涵。

2、    造型艺术

西藏大学艺术学院熊永松教授在发言中,从文化人类徐的视角论述了西藏当代美术的文化内涵。作者将西藏当代美术置于西藏地区区域文化——高原游牧文化、藏传佛教文化的背景下,解读其历史文化内涵。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李宏复在《西北地区回族刺绣艺术》的发言中,将回族刺绣艺术置于回族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中,探讨其适用和审美双重品格。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安丽哲博士在《艺术人类学田野工作方法探——以苗绣的艺术人类学个案研究为例》一文中,以苗族服饰的田野考察为例,探讨艺术人类学田野工作方法的特点。作者认为,艺术人类学田野工作方法最重要的特点是从微观观察具体艺术本身的表现形态、活动现象、创作技术的改变以及艺术人的生存状态、风俗习惯、组织社会、价值观念、信仰等各方面的现象以及演变;从宏观的角度去阐释整个社会有机体中“艺术”以及“艺术人”之间深层的内在联系。


艺术人类学不仅是人类学领域的新兴学科和理论体系,也是艺术和文化研究的方法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艺术人类学可以为其提供方法论指导。艺术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提供了范本。其语境研究法,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

此次研讨会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艺术人类学研究”为主题,是一次理论上的创新,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深入发展探索了新思路,也为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建设拓宽了视野。

(载于《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一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