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王建民】西部大开发与多元文化传统保持

【王建民】西部大开发与多元文化传统保持

  

西部大开发与多元文化传统保持

  □ 王建民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众所周知,我国西部是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地区,各民族由于所处的自然环境差异较大、生计方式不同,其文化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类型,且许多文化还反映着都市文明出现之前的人类生活方式。尽管各民族文化都处在不断地变化过程中,但由于交通闭塞、社会状况复杂等因素,这些文化相对来说变化并不大。

  文化作为一种资源,人们利用它创造和延续对自然的特定适应方式,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以西方现代社会理论及其物质表现形式为权威的当今世界,人们往往将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看成是现代的、进步的,并以此作为群体和个人的追求目标。事实上,不能简单地将与现代化相异的想法看成是愚昧、落后的,现代化解决问题的方式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并不一定比地方传统知识高明。在没有大型都市和强力国家机构的情况下,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西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成功地创造出了满足人们基本需要的方式。人们在获取自然资源的同时,非常注意资源的再生和重复利用,使并不丰富的资源能够长期满足当地人的需要。由西部地区各民族文化,人们可以学习到大量应对当今自然界变化的知识。中国当代的一些社会问题,在相当程度上与经过若干大的过激政治运动之后文化和道德资源丧失、价值观和伦理观难以延续有关。西部少数民族传统社会文化规范,长期发挥着维系当地社会正常运转、协调各种社会关系、处理各种社会纠纷的作用。这些规范,对于今日社会问题的解决大有裨益。

  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随着交通设施的兴建,人们相互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各地民众与外界的联系更加方便,也就是说,处在相对封闭文化氛围中的人们有更多的机会与异文化交往。在文化交往的过程中,人们会产生一些新的需要,社会文化由此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变迁。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认识和理解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时如何看待文化,会对文化变迁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外部作用力较为强烈的地方尤其如此。在政策制定和执行方面,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很可能会带来经济上的标准化和一体化,而通过行政动员对一致化的强调,在越来越一致化的体制之内,在经济一体化之时或者之后,其他方面也可能出现一致化现象。比如,在政府参与和引导较多的文化变迁过程中,西部地区更多地使用采借其他文化的方式,华东、华南和华北等地区的文化会更多地影响西部地区,更多地对西部各种传统文化的保持产生较大的威胁。游牧、游耕、渔猎等生产方式已经被许多人定性为“落后”的生产方式而加以改造和取缔,西部社会原有的传统组织、制度、观念、仪式和生活习俗有可能被当做旧的遗迹废除,而仅仅停留在异文化持有者话语中的“传统美德”也将消失。

  在现代国家建立之后,为了确定国家和世界体制的合法性,历史已经被重新定义,社会也被重新界定。按照这种观念,传统的乡土社会中的观念、习俗和生活方式被视为旧的、落后的,应当被新的、先进的东西所代替。在传统社会中,生产生活方式是文化符号的行为和物质表现,对传统乡土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习俗和观念的改造,就是对整个社会文化符号体系的变革。自上世纪中叶以来,时代变迁和来自外界的与新政治格局相应的行政手段,造成原有社会符号与新社会生活的断裂,如何用另一种社会生活统一体取代旧的体制,用另外一种符号系统代替旧的符号系统,一直是国家管理者和社会研究者的重要任务与课题。

  在这样一种氛围中,国家管理者和社会研究者或者受到体制合法性的限制,或者难以突破现有的种种社会界定,试图用西方社会界定的所谓“现代化”的东西取代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却没有充分意识到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在环境适应方面的优势。尤其是在中国西部一些自然环境相对恶劣的地区,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有着适合当地环境的独特优势,并与其价值观、世界观、生活态度密切相关。西部地区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是当地民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和继承下来的象征体系,其解释与运作取决于特定的民族认知规则和价值观。

  在敖鲁古雅鄂温克猎民社会的发展中,传统的符号、结构与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被打破,伴随着血缘家族公社的转型、原有社会组织首领行政职能和行政权力的转移和替代,作为鄂温克猎民精神支柱的萨满,其凝聚功能和符号力量却没有相应的符号结构体以相应的作用来替代,鄂温克语言也没有在教学大纲和教学语言中找到相应的位置,鄂温克猎民的实践失去了符号和结构的支持,因此,国家的大力帮助并没有得到鄂温克社会的主动响应。由于森林被砍伐,鄂温克猎民失去了想象的信仰结构空间,失掉了精神符号,他们面临着并非国家投资能够解决的严峻问题。这种情况在西部许多地方不同程度的存在,到目前为止,许多人仍以“落后”、“思想观念保守”来对当地民众横加指责,而没有真正从根本上去找寻原因。笔者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地方和民族文化整体符号结构中的某些内容没有适当的替代物,造成文化符号体系部分缺失,进而导致整个文化体系失衡。如果对这些生产生活方式进行外在的、强制性的改造,不仅会给生态系统带来难以预料的变化,也会对当地固有文化造成冲击,甚至有可能摧毁原有文化体系的基础。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