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储粮,不打墙。广交友,笑满堂!

【人生感悟】毛泽东与毛宇居的师生情(珍藏版)

上一篇 / 下一篇  2020-11-29 18:31:28 / 精华(1) / 置顶(1) / 个人分类:共同关注


毛宇居曾多次冒险帮毛泽东,建国后两次进京求题词,毛主席都答应。新上日志毛泽东与毛宇居的师生情一笑堂采编


19519月份,身在湖南韶山的毛宇居老爷子,收到了一封北京的来信,信是毛泽东亲自写的。内容很简单,就是邀请老爷子去北京叙叙旧,顺便出席101日的国庆观礼。

能收到毛主席的亲自邀请,这可是莫大的荣耀,村里人羡慕得不得了,70岁的老爷子自然也是开心得很。去北京看看,其实是老爷子这几年最大的心愿,他想去看看红旗插在天安门上的样子,去看看那多年未见的堂弟石三伢子(毛泽东的乳名)。

北京的9月份,已经有了凉意,但老爷子却觉得心里很暖,原因是已经当上主席的堂弟对他还似从前一样尊敬。可能有读者会觉得奇怪,为何会用“尊敬”这个词来形容堂兄弟之间的感情,原因很简单:毛宇居既是毛泽东的同族堂兄,也是他的启蒙恩师,他比主席年年长了12岁。

见到毛宇居,主席开心得很。老爷子还似从前在学校一样,穿着最低调的黑色衣服,一幅黑框眼睛架在鼻梁上,一派读书人该有的样子。而那长长的白胡须,则让他多了几分令人敬畏的师长气质。

接下来主席做的一些事,让很多人没想到。听说老爷子牙口不好,主席掏钱给他到医院镶了牙。看见老爷子身上衣服单薄,主席拿出自己的钱给他买了皮大衣和皮鞋。要知道主席自己平时都不舍得买新衣服、新鞋子。他有一件睡衣,直到补了73个补丁,实在补不了才肯换。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日理万机的毛泽东还陪着老爷子一起在北京城玩了一整圈,每到一处总是耐心地给对方讲解。这种待遇,后来很多欲与我们建交的总统、外交官都没有过。

这位说话带着湖南口音的老头儿,到底何德何能?几天后,大伙儿知道了答案。

一天,陪老爷子吃完晚饭,毛泽东突然调皮了起来,对老爷子说:“今晚,我跟您回韶山去!” 老爷子开心得很,他是真的想带主席回老家看看,乡亲们也都在盼着呢!结果让他没想到的是,毛泽东把他带到了一块大银幕前,原来是打算陪他看一个记录片电影。

电影的名字叫“解放了的中国”,可能很多现在年轻人还不知道这部电影的珍贵。它拍摄于19499月到1950年间,是我国国宝级纪录片,它如实地记录了新中国诞生之初时的很多珍贵画面。

影片一共是89分钟,其中很多珍贵的镜头,成为了一代人的集体回忆。毛宇居看着这影片中的一幕幕场景,激动不已,中国人民站起来不容易。忽然,老爷子在影片中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也是长长的银须,穿着黑色衣服。

主席看出了他的困惑,笑着对他说:“我们不是回到了韶山么?还看见了您自己嘛!”老爷子这才缓过神来。原来当初拍摄这个记录片时,摄制组曾到韶山取景,正好在群众里拍到了他。

而此时大伙儿才意识到,原来早前他们在影片中看到的“白胡子老爷爷”就是他,他就是主席经常提到的“宇居大哥”。

毛泽东经常跟身边的年轻同志说起,当初在韶山私塾念书时因为太调皮了,没少被毛宇居单独教育。那时候的韶山读书人不多,毛宇居是最早在家里设私塾的教书先生,在村里很有威望。1906年,13岁的毛泽东曾跟着他念了10个月的书。

那时候的毛泽东是班上最调皮的孩子,毛宇居对他是又喜欢又头疼。喜欢他,是因为每次教了什么,毛泽东总是能第一个背下来,并且能全文理解的孩子。头疼的是,那时候毛泽东一直觉得背这些“之乎者也”无趣得很,所以总是坐不住。

每次他都爱背着书包跑到屋后面摘果子。最让毛宇居无奈的是,他每次摘到毛栗子,还总是给不忘给自己送上一份。毛宇居气极了,这不是存心和自己作对吗?

于是他把毛泽东拉到面前,直接问他教的课都学好了没有。毛泽东坚定地点头,他还是不信,指着村里的井栏说他写诗。才13岁毛泽东,思考了几分钟,念出了一首这样的诗:

天井四方方,周围是高墙。

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

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

听到这样的即兴诗,毛宇居便顾不上生气了。这首诗前4句是咏井,用字恰当;后两句却特别耐人寻味,鱼只喝井里的水是永远都长不大的,一个少年永远只知死记硬背书本上的知识,也是无法成长的。

小小年纪的孩子,没读多久的书,就懂得这个道理,毛宇居当时就知道这孩子将来会有出息。

从那以后,毛宇居就给毛泽东开起了小灶。他只是个读书人,没什么能给这位学生的,只能拿出自己最宝贝的藏书,借给他读。毛泽东后来之所以能写出那么多古体诗,和那时的私塾教育有很大关系。

10个月后,毛泽东完成了私塾的课程,回到家里务农。这样的生活状态,是当时很多农村孩子的选择。但毛泽东不愿意这样,求知若渴的一心想去湘乡东山小学堂求学,可是父亲毛贻昌怎么都不同意,他觉得读书没什么用。

毛宇居得知这个消息后,急坏了,这不是耽误孩子吗?于是他专程跑到毛泽东家里,苦口婆心地跟毛贻昌解释,很明确地表示:石三伢子将来定成大器!信不信由你!

可以说,毛宇居是最早发现毛泽东是个奇才的人之一。他自己虽是个老派读书人,有时候甚至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心态,但他有一双慧眼。

毛贻昌最终还是愿意相信教书先生的判断,就这样,毛泽东终于走出了韶山。那时候所有人,包括毛宇居都想不到,这个年轻人的命运将来有一天,会和这个国家的未来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此后的毛泽东长年在外学习,毛宇居也很少有机会再见到他。直到191910月,毛泽东回乡奔母丧,他的母亲文七妹因病离世了。

这些年在外求学,毛泽东已经下定决心为苍生立命,他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在外参加各种革命团体的活动上。对于母亲,他心中是无限愧疚的。

在母亲去世后3天内,毛泽东含泪写下了这样一篇《祭母文》:

呜呼吾母,遽然而死。寿五十三,生有七子。七子余三,即东民覃。其他不育,二女二男。育吾兄弟,艰辛备历。摧折作磨,因此遘疾。中间万万,皆伤心史。不忍卒书,待徐温吐。今则欲言,只有两端:一则盛德,一则恨偏。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

(篇幅问题,节选其中部分)

除此之外,他还写了两副灵联。如今这篇悼亡诗,已经成为了毛主席留给我们最宝贵的文化财产之一。但在当时他还没有名气,对这样的文字多数人都是不当回事的,除了毛宇居。

那段时间毛宇居一直在帮着毛家处理后事,他忙前忙后,这些毛泽东都看在眼里。当这篇祭文问世时,毛宇居只看了一眼,就知道写得有多牛!于是他把诗稿和灵联手稿都保存了起来,他相信有一天它一定会为天下人所知晓。

这一保存就是30年。从1919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毛宇居一直收藏着它。到新中国成立后,他亲自把它交给了政府。因为他,如今我们才有幸看到这首诗的原稿。

因为对毛泽东的欣赏,一向与世无争的毛宇居,曾多次出手襄助他。1926年,毛泽东担任了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第二年年初,他回到湖南老家,希望能调动乡亲们搞农民运动。

这时候的毛泽东其实处于危险的境地,敢配合他的乡亲们并不多。46岁的毛宇居站了出来,他带着毛家人在村口敲锣打鼓地欢迎。德高望重的他,还专门写了这样一段欢迎词:

毛君泽东,年少英雄,到处奔走,为国为民,今日到此,大家欢迎。

这段文字虽然很简单,但在那个时候,它对于毛泽东来说是非常暖心的。

在外奔波这么多年,顾不上父母、顾不上妻儿,他到底是为什么?毛宇居替他说了出来,是:为国为民。

晚年的毛泽东每每回想起这件事,还能一字不差地把这段欢迎词背下来。《增广贤文》有云:但行好事,不问前程。然而在做事时,我们总是希望能有那么一两个真的懂我们的人,毛宇居就是那个真的懂得欣赏毛泽东的人。

因为这种欣赏,让毛宇居这个教书先生,有了莫大的勇气保护好他的家人。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的处境更加危险了,而韶山也成了敌人经常来找茬的地方。他们要抓毛泽东的亲属,弟弟毛泽覃、侄子毛楚雄,他们都不肯放过。这时候,毛宇居总是愿意挺身而出,冒险掩护他们。他们要平了毛泽东的祖坟,毛宇居又站了出来,和他们斗智斗勇,硬是把它们保护了下来。毛宇居是守旧老先生,他认为祖坟是很重要的。

只是教了毛泽东10个月而已,虽然是堂弟也隔了挺远,毛宇居的屡次出手显然不只是因为师生情和这一点血缘关系 。而是因为他从一开始就认定了,毛泽东将来会不同凡响。

他拿自己的威望,“赌”毛泽东的未来!当1949101日下午3点,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前喊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时,68岁的毛宇居知道他从前的种种判断都是对的,只是他没想到这位调皮的学生能牛到这个程度。

对于毛宇居来说,看到毛泽东有此成就,他已经知足了。他认为自己做的这些事都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建国这两年来他一直没到北京来。直到这次毛泽东亲自写信请他,他才欣然前来。

主席给他买鞋、买衣服,还亲自陪他看电影,让他激动不已。夜里老爷子回到宿舍,激动地睡不着,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银幕一开画来传,老夫笑貌及苏联。

从今四海为家日,几度观光及壮然

诗中之所以说“老夫笑貌及苏联”,是因为这个电影是苏联人和北京电影制作片厂一起拍的,这个片子也会在苏联播放。这下,他可不就是出名到苏联去了吗?

这次老爷子在北京没玩多久,就回到了韶山老家,此后他一直与主席保持着书信往来。但在村里,他却一直很低调。主席买的衣服、鞋子,他一直都不舍得穿。

可是一年后,也就是1952年,71岁的老爷子又来了一次北京,这次不是主席邀请的,是他主动来的。这就让人很不解了?难道他和其他人一样,也想借着恩师的身份为自己或子孙谋福利吗?这么想,并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和韶山老家就一直保持着书信往来,但面对这些信,他经常开心不起来。这些信的内容差不多,不是求工作,就是说生活上有困难、求照顾。每次看着它们,毛泽东都很为难。不回?多少有些不近人情了吧!父母都不在了,两个弟弟一个妹妹也都为国牺牲了,这些老家的堂兄弟、表兄弟就是他最亲的人。当初在老家时,这些善良的乡亲没少帮他们一家。

可是裙带这个口子是万万不能开的,不然以后就会乱了套了。但这个大道理,淳朴的乡亲们真的不一定懂,在他们看来是一大家族的人,就应该互相帮衬着的。这样,才是对的,才是念旧情的。

每次为这些事犯难的时候,毛泽东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的宇居大哥,他很清楚老爷子在老家人心里的地位,他一定能处理好这些事。

所以对于这些信件,毛泽东经常是直接回给毛宇居的,其中一封是这样的:

邹普勋如十分困难,病情又重时,如兄手中宽裕时,请酌为接济若干,容后由弟归还。

邹普勋是毛泽东的同窗好友,小时候他们感情非常好。毛泽东这封信写给毛宇居,是希望他能帮自己接济一下对方。

从这封信我们看得出来,对于自己这些亲朋好友的态度。求工作是不能答应的,他不愿意麻烦国家。生活上有困难,他都是拿自己的工资来接济他们。到写这封信时,他实在是没钱了,只能让宇居大哥帮忙先帮衬着。

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毛宇居帮主席处理了太多这类事。他总是告诉乡亲们,不要想着去北京找主席,不要让政府为难。因为他有威望,所以他的话乡亲们总是能听得进去。他办这些事,毛泽东很放心。

但这一次,他自己却主动跑到北京来求毛主席办事。他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家乡的教育。湖南本是才子辈出的地方,但韶山的教育却一直不太好。年迈的毛宇居虽然早就赋闲在家了,但对这些事一直很关心。当时原韶山乡第一学校要改名,校领导想来想去,想到了让主席给题个名。他们这么想是无可厚非的,当时很多家长并不愿让孩子读书,如果能有主席题词,这一现象肯定是会改善的。于是校长熊泽民便给毛泽东写信,结果他得到这样的回信:毛主席工作很忙,不能为你校题词

这可怎么办?虽然他也知道主席很忙,但他还是有些泄气。

这时,他想到了德高望重的毛宇居老爷子,他相信如果他肯出面一定没问题。听说这个事后,毛宇居判断毛泽东肯定是没有看到这封信,凭他的了解,主席不会拒绝这件事。他和自己一样,一直是关心家乡的教育的。

乡亲们求工作、求照顾,毛宇居头一个不答应,但搞好学校他一百个支持。于是71岁的老爷子,这才主动地进京了。

毛泽东听说老爷子来了,热情地接待了他,他很清楚老爷子来找他不可能是为了私事。果然,他没有让主席失望。

毛泽东知道他的来意后,赶忙核实了这件事,并向老爷子解释道:“秘书这些人,就是怕麻烦我!”

原来不是主席不肯题词,而是他太累了,每天都要处理各类信件,身边的工作人员实在不忍心再拿这些事来烦他。所以校长的信,主席压根儿没看到。

于是就在当天,老哥俩认真地讨论起学校的名字。毛宇居觉得应该叫“韶山小学”,毛泽东觉得叫“韶山学校”更好,毕竟以后学校可以不只有小学,还可以有中学、大学。商量了半天,最终定下了“韶山学校”。

这天毛泽东一共给学校写了两幅题词,一张草书,一张正楷,老爷子像30多年前收藏《祭母文》一样把它们收好,带回了老家。如今这所学校,果然如主席所愿,成了一所从小学到高中都有的名校。

这是毛宇居第一次上京求主席办事。6年后,77岁的他第二次来到北京,也同样不是为了自己的私事,他为的是湘潭办大学的事。毛泽东这一次,题的词是:湘潭大学!

老爷子不是一个高调的人,所以他曾经襄助毛泽东的那些往事,知道的人很少。这两次如此高调的进京,确实非其平时的作风。

而他之所以会有名气,是因为毛主席对他表现出了一位学生该有的尊敬。在任何人面前,毛泽东从来都不掩饰对老爷子的敬意。也因此,才有了下面这张珍贵的照片:图:毛泽东、毛宇居一行

这张照片是1959年夏天拍的,66岁的毛泽东回到了韶山。一路劳顿,刚休息下来,就对身边的人说:“把我大哥接来”。

他说的大哥不是别人,正是毛宇居。78岁的毛宇居听到主席回来了,打起精神来到招待所与他相见。

40多年前,毛泽东从韶山走了出去,那时候他还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而彼时的毛宇居,也只是一个年纪轻轻的乡村老师。

40多年后,老哥俩重聚在韶山。他们之间有兄弟情,也有师生情。岁月带走了很多东西,很多人为这个国家的未来献出了生命,毛泽东的弟弟毛泽覃和毛泽民、妹妹毛泽建、侄子毛楚雄、妻子杨开慧都先后为国牺牲了,才换来了眼前的一切。想起这些他们感慨万千,说了很多……

第二天,毛宇居全程陪同毛泽东考察了老家的教育、工业,上面的照片就是记者抓拍到的。照片中老爷子还是长长的白须,拿着一把蒲扇,走路的样子挺有精神。毛泽东个子比他高了不少,所以和他说话时一直都稍弯着腰,稍低着头,迁就着他。老爷子紧紧地抓着主席的手,两人边走边聊……

当天晚上,两兄弟还一起喝起了家乡的老酒。虽然吃得很简单,但两人都很开心。毛泽东站起来给老爷子敬酒时,老爷子连连推辞,称不敢喝主席敬的酒,毛泽东则说:“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中国人喝酒时,经常会说“感情都在酒里”,对毛泽东来说这次敬酒也是如此。在他眼里,老爷子担得起“敬老尊贤”的这个“贤”字。

自他十几岁时,老爷子就帮他劝父亲让他上学,而后又多次冒险襄助于他,这都是对他的恩情。建国后,他从不拿私事来求自己,却为家乡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两次入京求自己。这一切,主席都是很佩服的。

1300多年前,大文人韩愈写了篇《师说》,其中有这么一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古人对“师”这个字的定义。

但仔细梳理毛泽东的读书生涯,他的恩师们对其影响不只在授业解惑层面,更多的是在为人层面。这一点,毛宇居老爷子是这样,杨昌济先生也是这样。正是这些“贵人”在关键时候的鼎力相助,毛泽东才能走过一路坎坷,与无数有志之士一起,给了风雨飘摇中的中国一个令人憧憬的未来。谨以此文,纪念毛宇居先生和毛主席。

 


分享到:

TAG: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4-04-20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3182416
  • 日志数: 2169
  • 图片数: 60
  • 文件数: 164
  • 书签数: 9076
  • 建立时间: 2009-10-24
  • 更新时间: 2021-08-08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