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科问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科问题

[萧放 鞠熙]实践民俗学:从理论到乡村研究
  作者:萧放 鞠熙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2-12 | 点击数:8163
 

  二、中国民俗学的“实践”传统

  透过西方实践理论所建立起来的视角,反观中国古代与近代的民俗研究,我们会发现有个突出特点,就是不仅将实践理解为研究对象,同时也旗帜鲜明地强调研究行为本身的实践性特征,这集中体现为“观风知政”的说法与“到民间去”的行动。

  正如钟敬文先生所说:“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也是一个民俗大国,很早就有了采风问俗的政教传统。”[注]采风问俗,目的是服务政教,这便是“观风知政”的首要含义。民俗研究与政治实践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这是中国古代民俗研究的重要特点,也是民俗学界的共识。但何为“风”,如何“知”,怎样“政教”,要细致说明“观风知政”的内在含义,我们必须回到中国古代的“风俗”含义,讨论这一概念在古代记录中的用法与取向,而这会为我们今天的民俗学研究带来新的启发。

  (一)何谓“风俗”

  关于“风”和“风俗”一词的生成及演变,学界已有详细研究。总的来说,“风”强调风土等自然地理条件,而“俗”是习以为常的社会生活模式,正如东汉应劭在《风俗通义》中说:“风者,天气有寒煖,地形有险易,水泉有美恶,草木有刚柔也。俗者,含血之类,像之而生,故言语歌讴异声,鼓舞动作殊形,或直或邪,或善或淫也。”风,是天气、地形、水泉和草木,即自然现象;“俗”,是言语、歌讴、鼓舞、动作,即人类活动。在中国古代的“风俗”观中,不存在一个与自然环境截然分开的“民俗”世界,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自然与文化本就一体,无法分离,而风俗就是这片天地之间所有人类生存的环境资源、万事万物、社会关系与行动心理,换句话说,就是地方民众的总体性生活世界。以“风俗”而不是“民俗”为核心概念,中国古代的民俗志因此往往将“风土”与“人情”视为一体,尤其关注人类身体性的行为(例如衣食住行)、共享性的技术或观念(例如岁时节日仪式活动中的集体观念与行为)以及物质资源与环境条件(山川、物产、时鲜等)。相反,中国古代民俗志并不关心“结构”“类型”“意识形态”等概念,不假设存在一个脱离于物质与身体的“folklore”,这都与实践研究的理论取向非常相似,而与实证主义社会学大相径庭。

  除此之外,“风”也是化导,是浸润、流行与导引,尤其是王者政治教化的载体。《荀子·王制》中说:“论礼乐,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兼覆而调一之,辟公之事也。”风俗与礼乐、身行(国君的言行举止)、教化并列,都是属于“王制”的内容,它不是别的,正是良好政治与制度的直接反映。将“风俗”与“政令”并列,这样的例子在古代典籍中不胜枚举。“风”因而是个连续性的概念,在上为“政教”,在下为“风俗”,或者用社会科学的语言,它一面联系着正式制度,一面表现为日常生活,从根本上不同于现代主义社会学所设定的“国家与社会”二元框架,而在现实实践与实际逻辑中去理解人类社会结构。

  最后,“俗”不仅是“民俗”的俗,在“风俗”一词中,俗也是“欲”,即“俗人所欲”,它不仅是“社会事实”,也是情感、欲望与信仰。在中国古代的民俗记录中,人的情感行为,乃至非人世界——天、地、神灵、动植物的情感行为都占绝对主流,甚至成为解释社会变迁或历史变动的主要原因,突出表现为“民风”“天人感应”等概念。正因如此,中国古代的民俗志大多具有强烈的情感倾向,这也是钟敬文先生早就注意到的问题。他说,中国古代的民俗文献往往从回忆的角度来记录民俗。“从主观上讲,它们表达了作者的文人情思;从客观上讲,它们又传达了在社会历史急剧变动的时期,人们对安定的民俗生活的回忆和眷恋,以及通过叙述民俗社会所抒发的对理想社会模式的想象。因此,中国的民俗学,从来都是中国人用自己的眼睛、心灵、情感、人生经历和学理知识来创造的学问,是中国人自己在描述自己的民俗志。”只是在现代主义的学术世界中,情感、眷恋、心灵、欲望这些非理性因素才被剔除,学者试图从理性的层面分析历史与社会的因果关系。当然,这在当时是一种进步。然而,正如近年来经济学界对“理性经济人”假设的批评与修正、社会学界对实证主义方法与唯理性论的批评所表明的,历史与社会不能简化为理性个体。将“俗”理解为“风俗”之俗,而不是“民俗”之俗,不仅是在理性主义学术传统中加入了情感与欲望的维度,同时也帮助我们反思布尔迪厄所说的“惯习”概念:如果说“惯习”只是相沿成习的结构性与机械性的规则,它是否同样陷入了唯理性论的锢囿?

  总之,“风俗”这一中国古代概念从其时空、人、地物的整体性出发,理解特定环境内群体的身体性、共享性与物质性,它与实践理论的取向相近似。但“风俗”不是“惯习”,它既是正式制度与日常生活的结合,也强调主体反思、社会规则与情感欲望,可以有力地推动和挑战实践理论的现有框架,这正是本文在最后一部分提出从“民俗研究”转入“风俗研究”的根本原因。

  (二)如何“观风知政”

  以往学者在论述古代中国的“采风”传统时,往往强调其目的在于服务政治审美,因此对民间风俗、尤其是民间音乐和歌谣没有采取忠实记录的态度。的确,古代采集民歌的确需要整理、加工和改造之后,才能上呈帝王。例如《史记》中说,孔子将诗三百篇“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汉乐府也要把改造过的民间音乐用在宫廷音乐“郊祀歌”和“房中乐”之中。正如钟敬文先生所说:“他们(指古代知识分子)观察民俗,不像现代的民俗学者,是采取科学的方法去研究,而是从人们生活的需要上去看的;他们谈论对民俗知识的运用,是为了建设和巩固上层阶级的社会制度,讲究的是一种民俗对一种政治制度的发展好不好。他们是从这一标准来区分良风或陋俗的。”这是古代“采风”与今天民俗学研究非常不同的地方。但问题是,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本文认为,这是因为中国古代民俗观将“风俗”视为制度与生活的结合体,风俗研究的根本目的是建立社会联系、产生社会行动,即实践。当上一代民俗学者用实证主义的眼光批评中国古代民俗研究时,实践理论恰恰鼓励我们重新回到“观风知政”的传统。

  “风俗”是正式制度与日常生活的结合,这在本文前一部分已有说明。这一观念带来的结果就是,在古人看来,风俗本来就是政治的一部分,风俗和美、人们四时生活有序就是政治清明的表现,反过来,如果风俗败坏、人们不知礼仪、不知节令,这就是坏的政治的恶果。帝王与精英尤其要为这一后果承担责任,而他们的一举一动也会导致风俗发生变化。正如董仲舒所说:“尔好谊,则民乡仁而俗善;尔好利,则民好邪而俗败。由是观之,天子大夫者,下民之所视效,远方之所四面而内望也。近者视而放(仿)之,远者望而效之,岂可以居贤人之位而为庶人行哉!”风俗是实践与行动的结果,随政治生态的变化而改变,并不是客观存在、一成不变的实体,因此,风俗无法“忠实记录”,更难以“客观研究”。这一观点已经得到许多民俗学者的共识,兹不赘述。

  更重要的是,“观风知政”这一说法,最核心的逻辑是要在社会上下阶层、不同人群之间建立联系,并不是简单的由上到下的“教化”。例如汉武帝在派遣风俗史去采风时,也非常强调“忠实记录”,但其目的不是为了“客观知识”,而是为了听到真实的民间声音。《汉书·武帝纪》载元狩六年(前117年)诏曰:“今遣博士大夫等六人分循行天下,存问鳏寡废疾,无以自振业者贷与之。谕三老孝弟以为民师,举独行之君子,征诣行在所。朕嘉贤者,乐知其人。广宣厥道,士有特招,使者之任也。详问隐处亡位,及冤失职,奸猜为害,野荒治荀者,举奏。郡国有所以为便者,上丞相、御史以闻。”采风时详细询问征诣,回朝后如实汇报奏闻,直接影响到君王要采取什么措施来回应民间诉求。从这个意义上说,“观风知政”作为学术实践,目的是要说出不同的声音,促进不同人群间的理解、交流与协商。虽然当时主要采取了“代言人”的方式,而不是“让行动者自己说话”的民族志方法,但“跟随行动者”“建立联系”“促进交流”这些当代社会学的实践理念,已经清晰地表现在“观风知政”这一概念之中。

  (三)到民间去

  在“五四”时期中国现代民俗学诞生之后,“观风知政”的含义虽然有了极大的变化,但民俗学也并未放弃对民众实际生活实践与经验世界的观察和描写。更重要的是,中国现代民俗学产生在“到民间去”的氛围中,并一直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实践”,不仅是这个学科的研究对象,更是学科自身的追求。这从民俗学诞生之初便如此。

  正如很多学者已经指出的,中国现代民俗学,首先诞生于对精英知识分子和儒学知识体系的极大不信任,“礼失而求诸野”本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想法,此时被用作民俗学者采取行动的正当性理据。上层精英已经失去了维护国家稳定、政治清明的能力,要找到新的知识能力,必须深入到民间与底层中去。因此,对中国民俗学的先驱而言,“到民间去”首先是政治行为,行动的意义大于知识的意义,像柳田国男这样依靠二手材料进行研究的学者是很少见的。出于这一想法,早期中国现代民俗学者承认下层民众的主体性与反思性,认为他们的知识系统与精英不同,其中蕴含着改变国家命运的希望。这些学者因而非常注意,不要用精英知识系统去甄别、改变甚至摧毁真正的“国民心声”,例如《歌谣周刊·发刊词》中说:“根据在这些歌谣之上,根据在人民的真感情之上,一种新的‘民族的诗’也许能产生出来。所以这种工作不仅是在表彰现在隐藏着的光辉,还在引来当来的民族的诗的发展。”不加甄别、不做改动,目的是要尽量挖掘隐藏在民间的知识,以促进未来的发展,其目光指向未来与改变,学者只是转述民众知识、情感表达,而不是知识的发明人。这与将民间知识视作被研究对象,仅仅为学者知识提供基础原料的想法与态度是不同的。《民俗周刊·发刊辞》中将这种平等倾听与对话的态度表达得更为清楚:“我们要站在民众的立场上来认识民众”,“我们自己就是民众,应该各各体验自己的生活”。这种态度一直贯穿了几乎整个20世纪的中国民俗学。正如刘宗迪所说,“采风派”民俗学者相信自己是人民群众的一员,他们“被动倾听”民众的声音,目的是为了回到人民、创造未来。其实,不仅是采风派,作为“学院派”代表人物的钟敬文也同样坚持实践优先、理论靠后的学术立场。在《建立中国民俗学派》一书中,他强烈反对套用西方理论,强烈要求田野实践是民俗学的立身之本,这固然有一定的民族主义色彩的影响,但无可否认,也是因为中国民俗学从诞生之初的理想就是要“发扬底层文化的价值”,田野调查不仅是获得知识的手段,更是“跟随”民众、“倾听”民众的最重要方式。正因如此,长期以来,民俗学重在采集、描述,而不是解释或抽象,这在实证主义的学术时代饱受诟病,但也为新的社会思想的产生留下了空间。

  由于坚持跟随民众、面向未来、被动倾听、主动实践的学术态度,中国现代民俗学与马克思主义存在天然的契合。马克思主义与实证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后者希望认识世界,而前者的目标是要改造世界。投身行动、改造世界,这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核心,也与早期民俗学者发现民间、面向未来、救亡图存的想法不谋而合。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才会明白,为什么钟敬文先生在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后,完全接受并相信了这一学说,并始终将其作为自己学术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在近百年的中国现代民俗学发展史上,民俗学对社会关系高度敏感,始终没有放弃对“集体性”的建构,乃至大量使用集体工作形式、集体项目、集体写作的方式来产生新的知识,以及通过学术手段不断“发扬底层文化的价值”,这些特征中都能明显看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影响。民俗学的确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而不是“实证性”的学科。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王霄冰]民俗关系:定义民俗与民俗学的新路径
下一条: ·[朱刚]哈佛大学燕京学社与中国口头传统研究的滥觞
   相关链接
·[王娇 柏互玖]明清方志风俗志内容的构成、分布与历史成因·[史晓雪]明末清初江南地区“才女”现象研究
·[王霄冰 陈科锦]民俗志的历史发展与文体特征·[胥志强]现代民俗学中的礼俗互动问题
·[鞠熙]天下与遗产:中国古代风俗学的两种面向·[岳永逸]风俗与民俗: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史学根性和民族性
·[李明洁]哥伦比亚大学“纸神专藏”中的娘娘纸马研究·[邵晨宁]古代“麻风女型故事”的形成及其意义
·[察应坤]村级治理中革新力量与风俗的博弈·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
·[李向振]当代民俗学学科危机的本质是什么?·[郭炳亮]明、清方志风俗观研究
·[郭倩倩]民俗学的理论范式转型·[赵李娜]社会变迁与风俗书写:晚清居沪知识分子的上海风俗关注与撰述表达
·[高有鹏]近代西方传教士视野中的中国社会风俗及其理解·[岳永逸]Folklore和Folkways:中国现代民俗学演进的两种路径
·“风俗画的20世纪”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在嘉兴召开·“风俗画的20世纪”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开幕在即
·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文入选名单·[户晓辉]胡塞尔与民俗学的普遍性诉求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