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黄景春]民族记忆构建的民间文学方式
  作者:黄景春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1-04 | 点击数:6585
 

三  民间文学的语境与记忆之场

  按照理查德·鲍曼(Richard Bauman)的口头表演理论,民间文学就是一种口头艺术,“口头艺术是一种表演。理解这一观念的基础,是将表演作为一种言说的方式。”按照他的说法,表演在本质上是一种交流的方式,“表演建立或展现了一个阐释性框架,被交流的信息在此框架之中得到理解”,“框架是一个有限定的、阐释性的语境”。鲍曼所说的“框架”(frame)就是特定的“语境”(context),这个语境包括了与表演效果直接相关的特殊符码、比喻性语言、特殊辅助语言、特殊套语、文化传统等很多方面。不过,我们还可以对口头表演的语境做更宽泛的理解。广义的语境,包括与言语表达相关的各种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狭义的语境仅指文本的上下文。“语境,包括非语言的和语言的两种。非语言的,主要指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语言的,主要指上下文。”构成语境的社会环境包括对象、事态、文化、地位、关系等要素;自然环境则包括时间、空间、景物等要素。从阐释学的角度来说,“所谓某个东西的语境,是指这个东西存在于其中的各种情况互相关联的网络。”民间文学作为一种口头表演,以及依此而来的表达特定意义的书写文本,其角色、情节、主题等无不依赖于特定的语境。具体而言,构成语境的要素可能是山水、森林、草地等自然景物,也可能是陵墓、纪念碑、博物馆等人文景观,也可能是节日、仪式、习俗、宗教信仰、文化思潮、政治情势等社会氛围,也可能是报纸、刊物、书籍、档案等文化载体,还可能是以上若干项要素的组合体。这些要素构成了口头表演的外在控制系统,对民间文学的表演现场、文本生成及其之后的存在状态起到决定作用。所以,在口头表演和文本生产过程中,语境不是静态呈现的景致,而是动态交互的制约环境。

  民间文学对语境的依赖与民族记忆对“记忆之场”的依附如出一辙。记忆之场(memory field),有时也被译作记忆场、记忆场所、记忆之所、记忆场域等。在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理论中,“框架”、“空间”、“场所”、“定位”已是经常出现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皮埃尔·诺拉(Pierre Nora)提出了“记忆之场”的理论。他在《记忆之场》中详细讨论了当代能唤起法兰西民族记忆的那些档案、国旗、图书馆、辞书、博物馆,“同样还有各种纪念仪式、节日、先贤祠和凯旋门,以及《拉鲁斯词典》和巴黎公社墙”。《记忆之场》法文原著共七卷,共收入130多个代表性词条,每个词条介绍一个对象。按照诺拉的划分,记忆之场有三层含义,即实在的、象征的、功能的。三层含义是同时存在的,特定的象征意义总是通过具体的物质形体展现出来,并承担相应的社会文化功能。

  如果超越政治记忆,在文化的范畴内讨论记忆,记忆之场所涉及对象比诺拉讨论到的事物还要多,譬如各种自然景观也是记忆之场的重要元素。特定的山水(如泰山、黄河)也负载着一个民族宗教的和历史的想象,它已不再是自然山水,而是某种信仰的象征,也是一国之民情感的萦绕之地。诺拉说:“一个记忆场所存在的根本理由就是:让时间停止,阻止遗忘,让事物保持住一个固定的状态,让死亡永生,赋予无形的东西以有形的形式。”信仰、情感和观念都容易流逝,依附于山峦这样的自然物和纪念碑这样的人造物之上,在代际传递中获得恒久性。当然,不断激起人们回顾这些东西的人物和故事,就是民间文学的角色和情节。记忆存储于人的大脑皮质,型构于特定的社会框架,其直接体现形式则为口头表述、文字书写,以及各种符号化的自然物和人造物(包括艺术作品)。

  事实上,民间文学不仅承载民族的文化记忆,二者在本质属性的诸多方面都是相互连通的。文化记忆所具有的认同具体性、重构性等特征,民间文学也是同样具备的。文化记忆具有主观性和身体性,民间文学同样也具有这些特点。文化记忆以仪式和节日为首要组织形式,依赖于记忆之场,所以诺拉说“记忆黏附于具体的事物,依附于空间、姿态、图片和物体”;民间文学也黏附于自然山水、名胜古迹及历史事件,并以仪式和节日为重要呈现窗口。所以,民间文学的语境与记忆之场也是重合的,是二而一、一而二的东西。

  民间文学是回忆文化的一种形式,是凭借回忆、讲述及书写复活的文化存在。“回忆文化是在自然空间中加入符号,甚至可以说整个自然场景都可以成为文化记忆的媒介。在此情况下,自然场景并非通过符号(纪念碑)引起重视,而更多是作为一个整体被升华为一个符号,即是说,它被符号化了。”其实,被符号化的不仅是自然场景,还有人文景观和节日仪式,它们都是记忆之场的基本元素。尤其是宗教圣地、庙宇、历史名城、名人陵墓、博物馆、伟人塑像等,这些被扬·阿斯曼称作“地形学文本”的东西,是蕴含文化记忆的场所,也是激发民间口头讲述持久、活跃发生的地方。

  民间文学还黏附于历史事件。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凝结为“记忆形象”(memory image)存留在文化记忆中。扬·阿斯曼说:“文化记忆有固定点,它的范围不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这些固定点是一些至关重要的过去事件,其记忆通过文化形式(文本、仪式、纪念碑等),以及机构化的交流(背诵、实践、观察)而得到延续,我们称之为‘记忆形象’。”作为“记忆形象”的过去事件———不仅包括历史事件,也包括像天地开辟、始祖诞生这样的神话事件———也是民间文学讲述的焦点话题,在当代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的展现形式,二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民间文学的语境,就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的记忆之场。民间文学的解释性、黏附性特征,具有创造记忆之场的能力。神话、传说、史诗持续发挥其解释的黏附效应,记忆之场不断被造出,不断地固化民族记忆的场域空间。在这种互动关系中,民间文学与民族的记忆之场在不停地互为转换。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段宝林]神话价值论
下一条: ·[胡兆义 林继富]女性故事与家庭伦理记忆
   相关链接
·[穆昭阳]文字史料中的民族记忆与多民族文学观形成·[姜国洪]论黑龙江当代民间文学的饮食民俗
·[孙正国]留住民间文学中的民族记忆·[黄景春]当代红色歌谣及其社会记忆
·陈建文:开拓当代民间文学学术研究新境界·金荣华:当代民间文学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