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间信仰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

[郑伟斌]龙信仰的具象化:闽南小岞人的渔船与龙崇拜
  作者:郑伟斌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9-12 | 点击数:8106
 

      渔船正式下水后,如果在生产过程中一直收成不佳,渔民们就会认为这艘船“失运”。在这种情况下,住在船上的龙会现身(渔民说龙会爬出来让船上的人看到),提醒这艘船要“补运”。如果船员发现后,没有及时“补运”,那这艘船可能很快就会出事故。船要补运必须到本村的观音寺去请示观音,除确定补运的具体日期和时辰外,还有向观音请求派“金球”。“金球”用纸钱搓成,顶部是尖的。具体派几个“金球”,要根据“兴旺衰微”的程度来确定,如“旺”是十个,“兴”是九个,以此类推。

      “补船运”必须在海水流东(即涨潮的时候)时进行。首先,打一桶涨潮的海水(“流东水”)放在船上备用。船上备一口小锅,将生油以及从观音处请来的“金球”一同放入锅内烧煮。待油锅烧热到起火时,安排一个人扛油锅,另一个人持斧头跟在后面。持斧头的人口含高度白酒,先把酒喷到油锅上让火势暴涨,随即抡起将斧头重重撞击船板,发出“砰砰”的声响,与此同时,旁边的人同声喊“发啊!”。此程序要重复多次,从船尾开始到船舱内部,直到把整条船的衰气祛除干净。如此操持完毕后,扛油锅者来到船的头桅处,把锅里的油倒入靠近“头桅”(船的第一根桅杆附近)的一个小舱内,然后把准备好的“流东水”也倒入舱内。水倒入舱后,遇到沸油便升腾而起,此时倒水的人要及时后退闪避,以免被溅起的油水烫伤。补船运还要“灌龙”。做法是买上好的洋参来煮汤,并准备一瓶度数最高的白酒。煮好的洋参汤和白酒按先后灌入龙骨的接口处,目的是使船上的“龙”恢复生命力和神力,继续保护渔船作业平安丰收。

      渔船在海上作业时有很多禁忌。船上人员不能说“打破”之类的词,因为不吉利。在海上捡到漂浮的无名尸体(俗称“好兄弟”)打捞上船时,只能放在龙骨的一侧,中桅的桅后,不能跨过龙骨。“好兄弟”上船后,船不能继续作业,须立即调转回头,“龙目”要遮住,并在船上竖起长竹竿,上面挂一件衣服,以方便海上搜寻遇难者的船识别,同时也告诉周边的渔船“本条船上载有好兄弟”,请避让。其它渔船在海上碰到载“好兄弟”的船,也要遮住“龙目”,并燃放鞭炮驱除衰气。到港后,随即组织人员将“好兄弟”送上山,安排安葬事宜;同时要请道士下船做法事祛除船上的污秽。

       二、龙信仰在闽南海洋社会:作为崇拜物和生产工具统一体的小岞渔船

      对于生活在闽南海洋社会的渔人们而言,渔船是作为崇拜物和生产工具的统一体存在于他们的生产生活中的。以小岞渔船为例,造船的过程,既是物料不断累加,船体结构逐渐成型的过程,同时也是在一系列仪式的参与下,船的形体被赋予灵力和象征意义的过程。在象征人类学关于物的研究中,物自身的构成常被分为“能指”(signifier)——物的构成和“所指”(signified)——概念和意义两部分。渔船的龙骨、头斤、龙目这些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的部件,属于物自身的构成,即“能指”(signifier)的范畴;而这些部件在渔民的眼中所代表的意义,则是“所指”(signified)的内容。在渔船的建造船过程中,“能指”与“所指”在仪式的导引下,展现出一种协同互动的生成机制。

      龙骨是整艘船的形体生发的起点,竖龙骨的过程,是渔民具象化其龙信仰的第一步,也是渔船获得“内在”灵力的关键程序。从剪龙开始,被选定作为龙骨的木材就以“头棕尾红”的装饰被定义为一件神圣物体。由于其神圣性,所以要杜绝不祥和不洁言行的冒犯。“剪龙”是造船的开工仪式,也是宣告船主、船和龙灵三者之间正式缔结关系的重要场合,而由造船师傅开斧砍下交给船主带回家供奉的那一截木头则成为了三方缔结关系的证物。“接龙”所择定的吉日良辰,代表的是龙灵的生辰。船主避免自己的生辰与龙灵的生辰冲突,是为了日后能够与龙灵“和谐相处”,这是闽南渔民在日常生活中追求“和合”的传统心理的体现。在造船现场,船主请来地方神明坐镇,一方面是请神明监督造船的过程,确保造船顺利,另一方面,也是让神明见证他(们)与船的归属关系。“接龙”是竖龙骨这道工序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接龙”具有双重含义,它既是造船时拼接龙骨两段木料的技术手段,更是迎接龙灵进驻龙骨的象征性仪式。接龙的完成,意味着“龙灵”的诞生。船主以备好的丰盛酒礼祭祀龙灵,并宴请亲朋宾客——这些欢迎和庆祝龙灵降生的活动,为龙灵和尚未成形的渔船取得了一种被社区其他成员所接纳的类家庭成员的身份,渔船将借此进入船主的日常生活。渔船主体的建造,以“落头斤”和“安龙目”为结尾工序。“头斤”是平时用来系缆绳的横木,通过它可以牵动整条船。头巾的设计,既有技术上的考量,也是渔人对于渔船这一生产工具的控制心理的体现。闽南人常说,“牵牛牵牛鼻”,头巾的设计理念,与农夫用金属环穿过耕牛的鼻腔,系上绳索借以控制耕牛的原理很相似。最后,“安龙目”是“画龙点睛”观念的一种反射。渔船安装龙目后,就开启了龙灵与外界交流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龙灵才能看到渔民们生活的世界——渔民们相信,只有“龙目光彩”,海上航行时才不至于迷航。从上述分析中可知,造船过程中作为“能指”的物——船体的各个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的构件及其“所指”的意义,是伴随着仪式过程被陆续制作和生产出来的。一直到船体建造完毕,油漆绘画完成,船才真正由人们心中概念化的船转化为一艘具象化的实体的船,它以“灵肉合一”的形态呈现于人的面前。

      建造完毕的新船,只是一件属于船主私人的神圣物品,尚未成为真正的生产工具。“斩龙脚 - 落龙”仪式,是让渔船完成从单纯的崇拜物转变为“崇拜物 - 生产工具”的过渡仪式。这个转变以船体支架——“龙脚”被砍断、拆除为标志,船的存在空间自此由陆地转移至大海。与此同时,“落龙”仪式让渔船开始真正融入船主的生活——落龙当天,船主到本地的神庙去知会神明,告知自己的渔船正式投入生产活动;船主也宴请宾客,让所有人知道他的新船下水,承认他对新船的拥有权和使用权。如此,渔船通过身份和活动空间的转换,拓展了其“外在”的存在方式。这种“外在”的存在方式,在渔船正式参加生产后进一步得到加强。具体表现在,渔船不仅作为生产工具为船主所使用,跟随船主的“运途”起伏兴衰,也参与到船主打捞浮尸等有可能使船沾染“衰运”、“邪气”的事务中。沾染了“衰运”的渔船,成为生产作业收成不佳的“失运”的船。这个时候,船上的“龙灵”气力衰微,以“现身”的方式来警示船主,要求“补运”。“补运”的目的是驱除船上的衰气,同时还要恢复、提升龙灵的精神气,因此必须采用上好的洋参汤和烈酒进行“灌龙”。可以看到,渔船在建造的过程以及日常的生产作业中,其“外在”的客体性与“内在”的象征性的互动与耦合是持续不断的。在小岞这样的海洋社会,龙灵、渔船与船主三者是一个同呼吸、共命运的共同体,龙信仰透过渔船这一实体的崇拜物,深深嵌入到了渔民的日常生活中。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陈来]殷商的祭祀宗教与西周的天命信仰
下一条: ·[雨山]奶奶神现象刍议
   相关链接
·[王立学 王全宝]“秃尾巴老李”姓什么?·[罗承晚]黄鱼捕捞渔船-中船与大风船的船体比较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