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访谈丨专访福建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陈秀梅
  作者:国家非遗中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9-12 | 点击数:10129
 

      国家非遗中心:针对这些独特、丰富的非遗资源,福建省多年来都开展了哪些主要工作来促进其传承保护,取得了哪些成果?

      陈秀梅:非遗名录体系建设方面,福建现有省级以上非遗项目442个,其中国家级项目130个;省级以上传承人552名,其中国家级传承人109名。

      福建有7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相关名录,其中,南音、妈祖信俗、中国剪纸(漳浦剪纸、柘荣剪纸)、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4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两个项目被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福建木偶戏传承人培养计划入选“优秀实践名册”。

图7 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工匠正在制作隔舱板

      整体性保护与生产性保护方面,福建拥有全国首个国家级和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分别是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湄洲岛妈祖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17年初,我省又设立了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目前,正在组织省级的朱子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畲族文化生态保护示范点建设。此外,福建还拥有4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对带动当地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国家非遗中心:通过多年的工作,省中心是否摸索出一些比较有特色的保护举措或创新方法,值得兄弟省份借鉴?

      陈秀梅:多年来,我们在非遗传承、展示与交流,传承人培养,生产性保护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尝试。

      一、创新传承人培养模式,形成“中国经验”和“亚太样本”。2012年12月,由省中心组织申报的“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被誉为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和“亚太样本”。该计划在五个方面创新了传承人培养模式,包括传承人资助方案;演出与培训相结合的传授机制;专业艺术学校规范教育和民间技艺相结合的传承机制;推进木偶戏进社区普及宣传;建立完善演出和传习场所等。该计划启动后,泉州市木偶剧团、漳州市木偶剧团、晋江市掌中木偶剧团被先后确定为传承示范基地,为木偶戏培养了新观众和潜在的后备人才,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此产生兴趣并投身其中,有力提高了福建木偶戏的生存发展能力。

      2015年,福建省文化厅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组织了“中国福建木偶戏文化交流系列活动”,先后在柬埔寨、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成功展演。

图8 泉州提线木偶戏赴港参加“赏心乐食”美食文化节之“福建非遗梨园春”专场文艺演出

      二、农民漆画艺术实践开创非遗传承新路。2016年,省中心以国家级非遗项目——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的长项优势为依托,组织开展农民漆画培训实验。通过农民画与福建漆艺两个传统文化跨界融合的艺术创新实践,推进从农民画到农民漆画的华丽转身,提升了农民画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探索实现非遗传承、艺术创新、精准扶贫和公共文化服务相得益彰的“福建模式”。

图9 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同志在2017年福州金砖“三合一”论坛会议期间,听取农民漆画工作汇报,并详细询问农民漆画的创作过程

图10 维吾尔族学员米娜瓦尔的漆画作品《刀郎女子乐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大数据如何为古村落画像?
下一条: ·专访河北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马维彬
   相关链接
·[廖欣梅]区域历史与神灵信仰:以福建西部石佛公信仰为个案·福建成立首个文化遗产保护巡回法庭
·[李姿莹]隐形的桥梁:中国民俗学的福建时期·[穆昭阳]民国时期福建地区民俗学研究者的文化交往
·福建建阳:苦研曜变建盏烧制技艺的匠人 ·福建非遗展演亮相厦门
·福建龙岩:客家文化生态保护进入新阶段(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完整名单)·中国福建木偶戏文化交流活动在柬埔寨金边举办
·[张志娟]福建协和大学之民俗研究·蓝其平:福建南平市非遗“畲家青草茶”传承人
·“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优秀实践名册》·《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列入教科文《优秀实践名册》
·闽东“沙埕铁枝”闹元宵 500年中华绝技传承引担忧·[白勇华]福建地方戏曲的“民间化”意义
·福建省立法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晋江传统艺术走进北大 专家称草根艺术薪火有传承
·[李乔]福建宗教信仰与固始入闽密不可分·[王馗]超越宫志的信仰魅力
·探寻福建省最大蒙古族聚居村 隐居泉州深山500年·福建推动妈祖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