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王素珍]流动的家乡风味
——饮食的记忆和想象
  作者:王素珍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5-27 | 点击数:6243
 

  二、流动与认同:他乡识故里

  今天,“家”对大部分人而言,都是可知可感的。事实上,“家”的内涵与外延无比丰富,“家”是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被开发和被丰富的过程。人们在全球化、都市化的进程中,纷纷离开自己生养的土地,去异地他乡学习、工作、生活,寻找心中的理想和梦想。正是在这种急剧的流动中,人们在身体和情感上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他乡”与“故里”的巨大的区别和差异。也正是在这种流动与比较中,“家乡风味”的地域性突显出来。如此,地域时间界限无限拓延,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人们身份认同和归属出现危机。人们开始思考:我是谁?我和周围的人有什么不同?在回答这些问题中,“家”的概念和意识逐渐清晰和重要起来,这一趋势从另一个侧面引发了人们对“家乡饮食”、“家乡风味”的发掘和反思。

  常言道,“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去国怀乡”,中国人传统的安土重迁观念让人们对乡土、对家乡的这份依恋更是难以割舍。流动的人们对家乡的记忆和建构是错综复杂的,在饮食方面,人们通过“家乡风味”这一概念和载体来满足自己现实和情感的多方位需要。他们尝试以饮食来区分自己和他人,寻找自我的身份认同与情感归属;他们将“家乡风味”作为一种资源和介质,在异地他乡的现实交往与生活中,方便他人“标识”和“接受”自己。

  流动的人们将“家乡风味”作为应对现实生活时可资借鉴的经验。人们的某些经历在记忆深处沉淀,定格为一种经验,并被贴上人们所创造的各种符号标签。这种经验在人们面对新环境、新事物,接受新的挑战时总是最为直接、最为实用的。“有时一种经验是深刻而动人的,以至于它的各种情绪特性可以伸展、渗透,可以弥散,充斥到它周围及有关的所有事物当中。正是以这种方式,重要事件的一些感官方面的东西,变成了一种符号,这种符号反过来能够对其自身唤起反应。”烟、酒、茶作为特殊的饮食在中国的很多地方,长久以来被当成是“待客”的象征物。从这些饮食中,可以品味到待客之道,可以考究出主客之间的亲疏远近关系,可以透视出不同时代(时间)、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差异与相似之处。

  人们从乡村来到城市、从此处前往彼处,接触陌生的人、全新的环境,记忆、经验成为最宝贵的凭借物和最实用的“手册”。家乡风味为流动的人们迅速、顺利融入现实社会提供了便捷。流动的人们进入和融入新的群体与空间过程中,也会利用“家乡风味”这一媒介。“家乡风味”成了他们与其他人交流和交换的“资本”,成为其他人了解他们的主要途径和基本方式。在餐桌上,相互不太熟悉的人们最关心的往往是各自的饮食口味,各自的“家乡风味”,人们在风味饮食中解读与分享各地的文化与生活。流动的人们会做自己最拿手的家乡风味来招待对他们而言最尊贵的客人;他们会千里迢迢,不远万里,从家乡带来风味饮食分送给周围的朋友;同样,他们在宴请上司、朋友时,也会选择去自己“家乡风味”的餐馆,分享美味的同时调谐融洽彼此间的关系。很多老乡会,特别是各地高校中的老乡会,聚会时要选择“家乡风味”餐馆,在乡音乡味中,人们的交流与沟通多了几许亲切。“家乡风味”不仅让老乡们回味和分享了熟悉的味道,同时共享了浓浓的乡情与乡亲。对老乡们而言,家乡风味意味着彼此来自同一的“源头”,有着共同的情感源泉,而且,家乡风味能提供关系延续和维持的基点和基调,正是从这里生发出新的关系与情感。家乡风味作为一种特殊的叙事手段,让流动的人们在流动性极强的城市、现代化生活中,赢得自己的身份与独特性。在某种意义上,家乡风味为其现实身份的合法性提供了最可贵的依据和保障。

  同时,“家乡风味”可以让流动的人们摆脱现实中“流动”身份的约束,回归“乡味”,实现身份和情感的归属与认同。“家乡风味”是他们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同时也是其在流动漂泊中找寻的精神慰藉和情感依托。随着机械复制时代的到来,“地球村”的出现,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强调个性与特色,一度被掩盖和淹没的民族和地方标识被重新拾起。这种精神探寻很多时候是从品尝和回味“家乡风味”开始的,家乡风味,对每一个背井离乡的游子来说,是一个永恒主题。在沂蒙地区,一些养蜂人常常出远门,去安徽、江西、湖北等地放蜂卖蜂蜜,在他们的行囊中,最重要的装备是一摞煎饼。早在出门前几天,家里的女人们就会花一两天的工夫专门烙煎饼。“煎饼”是这些沂蒙人的“家乡风味”之一。当他们来到吃米饭的江西、湖北等地时,这一“家乡风味”对他们而言,不仅意味着“味觉”上的享受,更重要的是,他们是“吃煎饼的人”这一身份归属。

  在大量农民工涌进城镇过程中,“家乡风味”也随着这些流动的人们而流动着。20世纪90年代在广东,不少湖南来的打工妹,最怀念的是家乡的“辣椒和辣味”。很多打工妹离家时,总会带一些辣酱、辣椒,这些家乡风味,不仅满足其味蕾的需要,同时,在情感上带给她们归属感。在河北邯郸的武安县城里,有好多家“宜宾小吃”。原来,在武安刚开矿的时候,雇当地的员工顾不着,雇的都是四川宜宾人。正是这些宜宾人将家乡风味带到了武安,所以武安县城里不是其他城镇所常见的“成都小吃”,而是“宜宾小吃”。家乡风味以“餐饮”的形式流动,最典型的莫过于国外众多的“中餐馆”了。海外华人不仅对家乡风味情有独钟,而且将“家乡风味”作为身份和文化标识推而广之。漫溢着浓浓乡情的家乡风味,承载着日常生活的色香味,寄托着人生沧桑的感慨。这种味蕾上的乡愁与亲切感终生难忘,而且随着时光的流逝更是让人刻骨铭心。有人甚至认为,故乡这个地方的味蕾转化成一种文化味蕾一我们透过饮食这种方式延续了对家乡、对故园文化的记忆和认同,是一种精神的回归和灵魂的皈依。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丽丽】

上一条: ·[蒋明智 黄震宇]民间立场与人性救赎——莫言小说《蛙》的民俗意蕴
下一条: ·[朱霞]精英与民间文化互动:建水紫陶装饰工艺形成探析
   相关链接
·[朱志明]民办民俗博物馆与乡土文化记忆传承·[张淇源]作为类民俗的圣地巡礼:时空感重塑与记忆再生产
·[叶玮琪]唯有天太拜魔王:清代京西慈善寺魔王信仰中的“旗人记忆”·[严曼华]地方传说的层级系统与差序实践
·[许诺]集体记忆视角下地名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苏州路径·[徐嘉抚]辽西皮影戏伴奏音乐的文化解读
·[谢红萍]身体技艺、文化认同与区域发展·[王子尧]流动的市声:北京“杂吧地儿”的生活之籁
·[苏明奎]运河文化遗产的生活化传承:北运河流域民间花会的历史记忆与地方实践·[米海萍]试析西南民族的“昆仑”记忆与民俗文化表征
·[刘明花]河西宝卷展演场域的文化流动与传承研究·[李炎欣]节日记忆的强化与唤起
·[李欣]长平之战与民间记忆·[李佳南]都市传说:广州城市变迁的缩影
·[陈阳]闽南农村婚姻仪式的礼物流动与亲属实践·[蔡达丽]文化记忆、身份认同与活的文化史书写
·[祝鹏程]发明一种新文体:近代革命传说的生产·[张勃]精神返乡与历史记忆:易代之际的民俗书写
·[孙正国]乡村记忆、身份重构与神话资源的价值认同·[孙芳]年画的流动:大运河山东段木版年画的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