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中国实践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实践

[孙正国]十余年来中国大学 “非遗” 传承的实践形态
  作者:孙正国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1-23 | 点击数:3577
 
 
  作为第一部非遗概论,以王文章为主编的教材团队立足于国家层面思考保护非遗的理念与实践,密切结合中国加入《公约》与国家推动非遗保护的进程,某种意义上带有建构中国非遗理论和探索中国非遗保护实践之路的双重责任。因此,教材整体上突出了保护非遗的背景和工作方法,在全书的10章篇幅中,用了5章介绍背景,交待、讨论国内外非遗保护的价值、意义、历史、现状、经验等,5章内容之间多有重复,折射出教材编委会在初创非遗教材过程中的探索性。又用了3章篇幅说明非遗保护工作的具体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主体定位、保护原则与方法及其法律机制。真正研究非遗知识性内涵的仅2章,集中论述了非遗的定义、特点和分类,知识性模块简洁,以至于有些简单。教材的这种结构设计,客观上反映了中国政府更多的将非遗纳入文化工作范畴而非学科范畴的基本思路。
 
  由于中国大学的非遗课程主要以王版教材为蓝本,教师的教学内容也必然以非遗保护的背景与工作方法为重点内容,而非遗的理论知识则相对薄弱,从而导致了中国大学非遗传承实践在理论上的先天不足。
 
  非遗课程的代表性个案产生在重庆文理学院[7]。2004年秋,学校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讲座”。2005年春,以牟延林为负责人的教学团队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作为文理基础选修课,供全校文科专业学生选修。这是中国大学较早面向本科生开设的非遗概论课程。此后,团队以非遗课程建设为目的,承担了学校教改重点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成果向校本课程转化的途径研究”。2007年,又承担了重庆市教委教改重大项目“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践”。课程先后成为校级精品课程和重庆市级精品课程,2007被立项为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课程也建立了教学资源库———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虚拟博物馆。2010年教学团队主编出版了教材《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8]。
 
  就课程建设而言,重庆文理学院开设文科专业选修课时间早,教学改革目标明确,研究成果与教学内容结合紧密,先后完成两项非遗课程教学改革项目,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出版了自己的教材,课程要素完备,且具有很强的学术性与权威性。从教学团队的构成来看,高职称、高职务的教师,由于专业意识与课程观念具有开拓性,在短短的三年内,实现了一门普通课程向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转换,显示出一定的特殊性。同时也折射出课程教学团队顺应国家非遗保护运动的时代必然。因此可以说,重庆文理学院非遗课程建设的重要经验是教师团队的特殊作用与应时而上的开拓精神。
 
  二、多点发展阶段与非遗组织的社团形态
 
  非遗课程的开设和大学生接受非遗知识,成为中国大学非遗传承实践第二阶段的重要基础。一批对非遗保持浓厚兴趣的优秀大学生成长起来,他们基于非遗相关课程,创建非遗社团,开始了大学生主体的非遗校园传承实践。我们将2008-2010这一阶段,称之为以学生为主体、校园传承为核心的多点发展阶段。
 
  综观国内大学生的非遗校园传承实践,长江流域的几个大学生社团具有典型性。2009年是大学生非遗社团发展的重要节点。
 
  同年4月,长江大学的文学专业本科选修课程“非遗研究”,激发了几名本科生的兴趣,他们在课程之余走访学校周边社区的非遗传承人,了解和学习当地的几个国家级非遗项目:马山民歌、荆河戏与鼓盆歌,比较深入地感受到这些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遗产,于此有了组建大学生社团的想法。长江大学文学院大二学生苏长鸿、刘慧、谭柳、王魁等发起成立“长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学社”(简称“长江非遗社”)0 6月,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大二学生周倩、张飞等发起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协会”(非遗协会),合称“长江大学非遗社团”。非遗社团招收会员60多人,在全校新兴社团中占有一席之地。非遗社团通过举办民间艺术家作品校园展、非遗知识讲座、民间艺术家授艺传艺、田野调查研究、家园文化周、家乡非遗展示与民俗文艺表演等活动,让大学生了解非遗,认识自己的家乡,学习非遗知识,努力成为非遗的传承人和保护者。长江非遗学社同时在中国民俗学网、海上风民族民间文化论坛等网站上建立自己的论坛版块[9],受到了其他高校学生社团和相关专家学者的热切关注,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田兆元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巴莫曲布摸、湖北民族学院文艺学专业抑倩月教授等都直接参与指导了长江非遗社团的建设,成为大学生非遗社团网络发展的重要路径。正是因为非遗社团活跃的网络表现,苏长鸿、刘慧、王小艳受邀作为中国民俗学会2010年会志愿者与会,并被吸收为中国民俗学会会员。
 
  非遗社团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田野调查小组“马山民歌调查团队”一行五人,2009年7月赴荆州市马山镇调查荆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马山民歌”,得到荆州市荆州区文化馆马山民歌搜集整理者、研究专家汤斌先生的大力支持。团队历时两周的短期调查,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为社团的实践调查积累了经验。10月,长江大学非遗社团邀请荆州民间工艺杰出传承人来校指导,剪纸艺术家林世柏、汉绣艺术家张先松、青铜剑冶炼工艺师湛文心、木雕艺术家李永安、蛋雕艺术家陈洪根、纸烙画艺术家王华林等六位传承人到会并作了交流,非遗社团成立了“荆州民间工艺杰出传承人调查研究小组”,6名社团成员拜师工艺传承人,用一年时间完成传承人工艺作品的调查与整理,并撰写传承人艺术传承研究论文[10]。调查期间,社团成员边调查边学习,部分同学还掌握了剪纸艺术和蛋雕艺术的基本技能,与传承人建立了亲密友好的关系。之后,非遗社团策划了相对固定的寒暑期“家乡非遗调查”,组织大学生对家乡非遗展开调查,认识家乡,深度回归、认同自己的乡土文化。如对湖北长阳土家族文化调查与马山民歌调查。长阳调查组走访了著名民间故事家孙家香老人,调查了土家丧葬礼仪式—撒叶儿嗬及其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马山民歌组针对马山民歌传承的传承状况进行了综合调研。
 
  与此同时,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专业的研究生也成立了非遗社团—海上风民俗学社。区别于长江大学非遗社团的是,海上风民俗学社以民俗学专业研究生为主体,学术性更强,传承、传播的力量更为集中。海上风民俗学社侧重于传统节日的校园传承,并倡导全国高校的非遗社团建立非遗传承实践的高校联盟。民俗学社依托校园文化建设办公室“传统节日文化校园传承”项目,以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四大节日民俗为时间点,以华东师大校园为主要文化空间和传习场所,以华东师范大学学生(包括留学生)和教职员工为主体,联合上海长宁民俗中心、苹庄文化馆、三林镇文化中心和国内多所高校,举办节日传统习俗活动,以节日民俗展演的形式,清明祭祀学校的先贤,端午趋吉、辟邪的游园,中秋祭月赏月团圆,重阳拜会退体教师的敬老茶话会,等等,以非遗所代表的传统文化符号、元素、仪式为手段,非常有效地推进大学非遗传承。华中师范大学非遗传承协会是华东师范大学非遗传承的高校联盟成员,也是以传统节日的校园传承为核心内容,除了四大节日外,加入了元宵灯会的灯谜、品元宵、玩游戏的年节习俗,中国文化氛围浓郁,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强。[11]
 
  中国多所大学都成立了非遗社团,它们彼此呼应,又相对独立,大体上经历着相近的校园传承实践过程,进而构成了这一时段非遗传承的社团形态。从校园的非遗传承,到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的调查研究,再到网络论坛的互动与传播,呈现出大学生为主体的校园传承三模式:体验推介模式、理性认知模式和网络交流模式。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谷子瑞】

上一条: ·非遗博物馆的发展与嬗变
下一条: ·[张晶]以非遗保护国际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关链接
·[朱莉莉]非遗传承实践选择与提升路径分析·[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
·[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王晓宇 潘思薇]新疆面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王卫华]乡村振兴中的非遗传承·[任积泉 苑秀琴]河西宝卷文化生态的形成及其对当代非遗传承发展的启示
·[周福岩]非遗传承与社区参与——基于伦理学的视角·[李向诚 李彤 陈仰珩]非遗保护视角下澳门太极拳的传承发展
·[陈岱娜]自我经营、性别与边界:社区语境下的非遗传承人现状探析·[杨文]知识生产与制度赋权:中国非遗传承人制度的当代实践
·[孙立青]新媒体语境下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媒介呈现的问题与对策·[李颖]与动画IP联动传承非遗文化的路径探索
·[鲍园园]李子柒短视频在非遗传承与传播中的价值·[苏长鸿]社区再造:论作为社区的大学及其非遗传承的意义
·[罗婷]我国少数民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保护现状及云传承机制研究·[谢中元]非遗传承主体存续的文化社会基础
·专家“把脉”杂技类非遗传承与发展·[徐建峰]重视非遗传承,振兴锡剧乡韵
·非遗传承人冉艺飞:传承古技艺助力脱贫攻坚·[王学思]讲好中国非遗传承发展的动人故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