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位教育与招生信息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高校民俗学课程与教材
   民俗与中小学乡土教材
   民俗学学位论文题录
   全国民俗学研究生暑期学校
   公开课(MOOCS)

民俗与中小学乡土教材

首页民俗与教育民俗与中小学乡土教材

台湾相声瓦舍:把相声说进中学教材
  作者:牛春梅 洪欣宜   摄影/图:李继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12-06 | 点击数:8764
 

       本报记者 牛春梅 实习生 洪欣宜

  提起如今台湾的相声剧团,名气最大的当属相声瓦舍。这个成立于1988年的相声团体,不仅在23年间红遍了整座宝岛,其影响力甚至流传到了作为相声艺术发源地的北京。12月23日至25日,创建者冯翊纲和宋少卿将首次率相声瓦舍来京,在保利剧院演绎他们的经典作品《东厂仅一位》。演出之前,两位台湾相声大腕儿接受本报专访,聊聊他们的瓦舍,也聊聊他们眼里的相声。

  让相声走出录音带

  虽然此次演出是相声瓦舍的首次进京亮相,但对于很多北京观众来说,冯翊纲和宋少卿早已是再熟悉不过的老朋友了。在不久前来京演出的赖声川戏剧作品《宝岛一村》中,有一对叫“老赵”和“老周”的角色,曾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其扮演者就是冯翊纲和宋少卿。谈起当初创办相声瓦舍的初衷,这段往事还是得从导演赖声川说起。

  上世纪八十年代,冯翊纲只是一名艺术学院戏剧系的学生,而宋少卿还在上高中,两人都喜欢自己写本子、说相声。但在当时,台湾几乎没有任何相声演出,他们只能通过录音带来听相声。直到1985年,由赖声川导演的戏剧作品《这一夜,我们说相声》横空出世,才让他们真正见识了相声艺术的魅力。“他把我们都叫醒了,这才知道相声并不是只能在录音带里听。”提起那时的心情,冯翊纲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1988年,冯翊纲、宋少卿合作创办了相声瓦舍。之所以取名“瓦舍”,他们是要突出“剧场”的意思,希望能把更多观众拉到剧场听相声。(注:“瓦舍”是指宋元时期兴盛一时的民间艺术演出场所。)当时,恰好赖声川正在他们的学院任教,两人壮着胆子请赖导来听他们的相声。宋少卿说,那时候他们对相声的理解就是“嘴皮子要利索”,“现在要说15分钟的本子,那时候5分钟就能说完了。”赖声川听过之后,给他们的建议很简单,就是“慢一点”。

  相声瓦舍成立之初,他们的舞台在大学校园里。那时的演出是在午休时间进行的,台下的听众都是端着盒饭的同学。很快,有人看中了他们的潜力,邀请他们参加商业演出,没想到从此便开始走红。说起自己成功的秘诀,冯翊纲认为最重要的是真诚,“真诚地创作,真诚地表演,要一场一场地去演,每天去养着你的感觉。”而宋少卿则认为,环境的因素也很重要,“我们是在没有人说相声的地方说相声,所以才会这么快就获得认可。”

  把相声说进中学教材

  此次来京上演的《东厂仅一位》,海报宣传词将其标注为“相声剧”;可是冯翊纲和宋少卿对此却并不认可,认为这个叫法不能准确地反映他们的艺术特色。“把你们头脑里的那个框架去掉,创作没有框架,这是相声瓦舍找到的活路。”冯翊纲说,他们更愿意将自己的作品叫做戏剧,把自己当作演员。

  虽说创作上没有框架,但是看过相声瓦舍推出的演出便会发现,他们的作品都是以不同于传统相声的创新表演手法,重新解读历史,讽刺现实。不过,在近几年的作品中,相声瓦舍在坚持走讽刺路线的同时,也在作品中注入了更多的人文关怀。

  冯翊纲认为,这种“关怀”是一出喜剧必不可少的内容。“喜剧不应是纯技术性的创作,否则你和观众会被冷峻的栏杆相隔。喜剧是要从人会受伤的地方去理解人,设法找到人性的脆弱之处,把它磨薄一点,让它变得敏感,人就容易发笑,发笑的同时可能也会掉泪,但那个泪不是悲伤的眼泪,而是莞尔的、理解的、于我心有戚戚焉的眼泪。”

  郭德纲说相声说成了大款,台湾虽然没有那么大的市场,但冯翊纲也坦言,自己凭借相声可以活得很好。“我有不大不小的公寓,开着1300CC的车子。”让他最为得意的不是生活上的满足,而是相声瓦舍在台湾已经成为重要的文化现象。“我们使得台湾一年有好几万人进剧场听相声艺术,中学教材以我们为例介绍相声艺术,外国人到台湾学汉语的教材用的是我们的段子……”在他眼里,这才是真正的成功。

  听相声也能打动人心

  相声瓦舍的作品有几十个,第一次来大陆该演哪一个?这个问题让冯翊纲和宋少卿忐忑了很久。在向众多大陆友人征求意见后,大家一致表示,最希望看到他们带来现场版的《东厂仅一位》。要知道,这部首演于2001年的老剧目,可是相声瓦舍最受好评的作品之一。

  《东厂仅一位》的演出形式,与北京观众常见的传统相声有很大不同,该剧上半场以对口相声为主,下半场看上去则更像是话剧。聊到当初创作这一作品的想法,冯翊纲用了一个大陆的流行词汇:十年前的自己比较“愤青”。他解释说,自己当时看到台湾社会的一些乱象,跟历史上明朝的东厂气氛有些相似,于是便写出了这么一个讽刺作品,“想以古喻今,把自己的看法在舞台上表达出来。”

  十年前为台湾观众创作的作品,拿到今天在大陆上演,这其中可能会有一些不合时宜的地方,不熟悉台湾文化的大陆观众也很难理解其中的深意。为此,冯翊纲和宋少卿重新整理思路,对全剧进行了“伤筋动骨”的改造,前后修改了七次之多,约有一半的地方都进行了调整。

  对于首次大陆之行,宋少卿希望观众们不要带着任何预设的框架来看演出,“所有的表演都是要为观众打开一扇窗,为什么要带着框架呢?”冯翊纲则提醒那些专为听笑话而来的观众,“听我们的相声不能去数有多少‘包袱’,有些地方是需要静下心来听的,是可以打动人的。”

  本报记者 李继辉 摄

 

  文章来源:中新网-北京日报 2011年12月06日 13:59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普米族韩规文化走进小学课堂
下一条: ·猴鼓舞进学堂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小抓起
   相关链接
·[朱韵伊]表演传统的新生及其受众的饭圈化·[高佩英]中华虎文化在台湾地区的传承与发展
·祝鹏程:《市场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北京相声为个案》·[宋赫]“乖讹-消解”理论视域下的相声包袱构造
·[李干]台湾泛文面族群文面文化复兴现象析论·[李干]台湾泛文面族群的 “出草”习俗之动因与UTUX观念的关联性初步考察
·[林孟蓉]台湾彰化福海宫风水传奇与签谱探析·[边泽星]台湾地区高雄美浓油纸伞工艺考
·[林全洲]《台湾风物》之一页沧桑·[林孟蓉]北台湾妈祖庙「中元普渡」民俗与仪式
·[黄秋菊]台湾六堆韩愈信仰与地方小区营造·[杨利慧]民间文学“动态文体观”研究的一个范例
·陈春声:《信仰与秩序:明清粤东与台湾民间神明崇拜研究》·[董建辉 何茂旭]台湾高山族“出草”习俗及其成因探析
·[周雪香]民间信仰与移民社会:以台湾的闽粤客家移民为例·浙江三大非遗项目首次共赴台湾巡演
·[李天赐]台湾少数民族神话中“人变动物”故事阐释·祝鹏程:《文体的社会建构:以“十七年”(1949-1966)的相声为考察对象》
·[罗强强]认同·迷失·重构——台湾穆斯林文化认同的思考·[戴国煇]爆竹与中国人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