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间信仰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

[雷翔] “佛教道士”的度职仪式
——恩施民间宗教信仰活动调查
  作者:雷翔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2-09 | 点击数:52529
 

[摘要]通过对恩施土家族地区现实民间宗教信仰活动的实地调查和考证分析当地历史资料,描述度职仪式实际过程和主要内容,比较与佛教道教相关仪式的异同。提出度职仪式是明、清以后佛教僧尼走向民间乡民社会,按乡民需求吸收世俗弟子、改变仪式内容和形式的结果。并提出度职仪式导致“佛教道士”新组织形式的完成,促使民间佛教性质转变,融合儒释道三教,最终形成一种新的民间宗教。

[关键词] 民间宗教信仰;佛教;道士;度职仪式;土家族

[中图分类号] K89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72(2005)02-0051-06


“度职”是民间宗教信仰活动中最重要的仪式。普通乡民学会了主持仪式的相关技能以后,按一定的程序举办“度职”,身份就转变为端公道士了,就能差遣鬼神为人们祈福除厄。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间的“道士”们,自己说他们有佛、道、巫三教,佛、道都是“道士”(当地习惯,民间居家信奉佛教、道教者都称之为道士,而寺观居住的出家人不论佛道都称之为和尚),巫教是端公。三教的度职,过程和内容都有不同。我们记录了最近发生在恩施市郊的佛教“道士”的一次度职,并结合当地的相关文献记载,分析度职仪式的渊源和文化意义。

1.背景材料

恩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首府。总人口76万,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占40%。这里是武陵山区的北部,长江的支流清江从市域流过,留下一串大小不等的河谷盆地。其中,恩施城郊是最大的一个。至少到六朝时,这里已经建立有中央朝廷的施州城池,虽然只是作为镇压蛮夷的军事据点。唐宋时期,朝廷对武陵地区实行羁縻制度,施州是经制州,是插进羁縻州中的据点。据点中的官吏、军士、商贾、市民与其社会文化,在经制州县撤消以后,仍有部分保存,并形成最早的“里籍”人口。这是相对于卫所官兵及其家属的“屯籍”而言。(恩施县地方志编委会,1982) 元代以后实行土司制度,恩施则是统辖湖广十五土司的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在主要的河谷盆地里建立了屯堡社会。里籍文化、屯戍文化与土著蛮夷文化历经长年的混同交融,形成一种特殊的文化样式。直至今天,这种特别的文化样式仍然影响着恩施城外广袤的乡民社会。

希望做端公道士的乡民,一般是十多岁的青少年,拜某端公、道士为师,得到许可后就开始学徒。从此听从师傅差遣,这个过程至少得三年。每逢师傅被人请去主办“法事”(现在大多是丧事中的开路做斋),学徒会被叫上充当助手,背工具支场子打锣鼓唱帮腔。偶尔,师傅也会指点一二,譬如坛场的规矩、仪式的顺序、文书的格式等等。但主要是靠自己“兼心”,就是仔细观察认真练习加上主动请教,师傅很少专门传授。学徒期间,食宿不必操心,随师傅一起吃住。但主家所给工钱归师傅,每逢年节还得往师傅家背些酒肉之类礼物。三年期满,举行一个简单的仪式,道士们称之为“度香水职”,就算是出师了。出师以后,可以正式参加各种仪式活动,工钱也归自己了,但仍然只能以“帮坛”身份。因为还没有“职名”,还没有立“坛门”,就不能当“掌坛”。而掌坛身份的获取,必须举行度职仪式。度职正式的名称称为“迁阶”或“授职”,仪式中的奏牒都不写“度职”。度职需要一定的财力支持,举办仪式要数千元的花费,置办掌坛必需的案子科书也要不少花销。是否有能力筹办度职仪式,以及开坛门以后掌坛所得是否足以补偿度职的巨大付出,这种疑虑往往迫使度职仪式拖延数年。不少人甚至终身只是帮坛。

我们调查的受度人熊忠华,土家族,1970年生。居住于恩施市龙凤镇,行政村为二坡村七龙塘,自然村名水井湾。1993年随祖父熊维业学“道士”。熊维业先生1917年生,原居住于二十余里以外的三岔乡鸦沐羽,1943年移居此地居住至今。熊维业1933年随道士谭上裕学徒,1937年度职。20世纪80年代道士在恩施农村复兴,熊先生成为当地著名道士,坛门很旺。前年因年老体弱而停止仪式活动。熊忠华前年就开始准备度职,按规矩熊维业与其隔辈不能当传度师,于是另外“参师”,请谭怀礼当传度师。谭怀礼,法名谭性常,熊维业先生的五个徒弟之一,本地人,54岁,土家族。根据生庚八字择期的结果,只有今年有两个“全合”的好日子。最后选中的农历四月初十是其中之一。

熊忠华的度职仪式于2003年5月10日(农历四月初十)开始,5月12日结束。仪式参加者是同为佛教道士的“伙计”12人,其中熊维业先生的徒弟“性”字辈道士4人,包括仪式的传度师、副传度师、保举师、引度师,“海”字辈道士8人。邀请有三岔端公三人,其中谭学潮是仪式的拨兵师。另有来贺喜送人情的亲友邻居60余人。

2.坛场准备

初十上午,参加仪式的道士们陆续到屋,开始布置“坛场”(图1),并开设书写文书的“朝房”。“坛场”按规矩设在熊忠华家的堂屋里。这是一间宽5米,长6米的房子,本是安放神龛和祖先牌位的地方。当地风俗也是正式接待客人的场所。正面神龛前约70厘米处放张大方桌,方桌前八字形斜放两张条桌,都蒙上绣花桌围,是为“八字案”。方桌上,一只抽屉装满包谷籽,插一“普庵祖师”的牌子,供上香、烛、酒水,是为“祖师香位”。靠近四个屋角各用一把椅子,放一只升子,同样装满包谷籽插牌子供香烛酒水,是为“五方香位”。大门外两侧也有木椅安设的香位,分别是功曹和门神护御。紧靠方桌后沿上方吊一竹竿,挂有7幅案子。正中是“正坛”(1.8米×0.6米),共25个神灵人物上下6排排列,每排 3 ~ 5 人,标志性人物是第4排中央的观音。正坛左右对应依次是龙鞭、天门、花瓶。堂屋两侧各吊有一根长竿,各挂有4幅案子。分别是左右十王、天地水阳四府、王马二元帅。屋内案子布置称之为“上七下八”。另外,大门外左右香位后上方还分别挂有两幅1米×0.4米的小案子,是功曹和老君。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张士闪]当代乡村社会中民间信仰活动的艺术化趋势
下一条: ·[刘锡诚]葛沽皇会考察
   相关链接
·[吴秋林]藏佛刻:符号化生存的智慧和精神·[魏静力]佛教中国化视阈下的“打喷嚏”民俗研究
·[廖榕光]闽南佛教的岩·[高鹏程] 不离世间觉:非遗运动中的寺院角色
·[董秀团]移植与新塑:白族民间故事对印度佛教文学的吸收和化用·[钟小鑫 蔡芳乐]“法”外之地
·[刘晨]泰山府君“东渡”日本考·[彭栓红]云冈石窟造像的故事化叙事特征
·[毕雪飞]“诞生”与“出世”:中日幽灵育儿故事比较研究·[廖榕光]古代农民“报岁”风俗遗存
·[王晶波 韩红]“牛犊娶亲”故事的佛教源流及其演变·[王庆]嚼杨枝:历史上的洁齿习俗
·[浦晗]语境与路径:“印度戏剧输入说”考论及其学术史意义·[孙跃 杨旺生]靖江宝卷中佛教思想的特征及形成原因
·[毕雪飞]春分秋分渡彼岸:日本佛教彼岸会与民间祭祖·[李丰楙]礼生与道士:台湾礼仪实践的两个面向
·[王鑫]日本的天狗与佛教 ·[顾春军]墓志源流考论
·[郑筱筠]南传佛教与佤族社会生活的“阶序”逻辑·[郭冰庐]马坊牛王会文化共同体民间宗教信仰祀神社事活动田野考察报告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