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龙晓添]当代民间礼俗秩序与日常生活——以湖南湘乡丧礼为例
  作者:龙晓添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11-27 | 点击数:12634
 

摘要:丧礼是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关联生死,反映个人行动与社会结构。当代湖南湘乡的丧礼将多元的礼俗传统融合于生活实践,通过不同的仪式行动建构礼俗秩序。丧礼的内核是民众复合的信仰,而作为一种过渡礼仪的表达,又嵌于不同群体的日常生活之中。传统丧礼有鲜明的历史脉络,呈现生活形态,并基于一些生活恒久性的本质问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根本上被取代。在现代社会中丧礼能以程序化的仪式和集体参与解决现代“个人”因无结构而产生的焦虑,并为群体和社会提供团结一致的核心精神与行为规则。

关键词:礼俗秩序;日常生活;丧礼;

作者简介:龙晓添(1980-),女,湖南长沙人,民俗学博士,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广西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在站博士后。(广西桂林,541004);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人生礼仪传统的当代重建与传承研究”(项目编号:14AZD120);第59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湘桂走廊民间信仰与和谐社会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16M592882XB)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传统中国被誉为“礼仪”之邦,礼仪是维系中国文化的重要社会设置。历代的礼仪文献积累丰厚,儒家经典、国家法典、文人礼书、日用类书、地方史志中都有丰富的礼仪记载,由此形成一套完整的礼仪文本知识传统。与此同时,这套知识传统又在不断的实践中,实现着对社会的建构与自身的不断变更。虽然当代社会结构已经改变,历代以来所建构的文化体系也已经断裂,传统的礼仪秩序不再成体系。但是,在中国的许多地方,各种传统礼仪形态依然在当代生活中为人们所践行,这些礼仪实践与民间信仰、地方风俗糅合在一起,共同建构当代礼俗秩序。因此“礼俗”可作为一种研究社会的视角,以贯通历史与当代、整体与局部。在当代日常生活中,探讨、阐释民间礼俗秩序,有助于理解社会多元的形态与建构方式。

  中国传统礼仪以冠婚丧祭为核心,丧礼是其中重要而又特殊的部分。传统丧礼不仅受古代普遍存在的灵魂不灭观念影响,贯穿着生者对死者的真诚哀伤与思念,也深深地渗透着儒家孝道思想和家族伦理观念。丧礼是个人行动与社会结构的深刻展现,是探讨、理解社会文化、群体关系等的重要切入点。

  本文尝试以当代湖南湘乡丧礼的实践为切入点,讨论民间礼俗秩序的建构、维系,及其对民众日常生活的影响。湘乡的丧礼是复合型礼仪,以礼生主持的儒家仪式为主体,融合民间风俗,构成丧礼中的祭奠仪式;然后再依照地方习俗,配合道教超荐法事。

  在湘乡礼俗生活中,丧礼占据重要的地位,满足了民众的“生—死”需求。对于生者而言,丧礼有三方面的重要意义。首先,藉由三天左右的仪式,充分而有节奏地宣泄悲伤,生者因家人离世造成的情感创伤得到抚慰。这种仪式能使生命之过渡更加平顺。第二,丧礼以家族为单位举行,仪式是家人、亲属的聚会。共同操办仪式,实现家族内人情的往来,巩固家族关系。第三,随着社会网络的拓展,丧礼成为沟通人脉的重要机会。丧礼的举办能明确、巩固,甚至提高家族的社会地位。对于死者而言,丧礼则是一场重大的过渡礼仪。一方面,礼生的祭奠礼,将亡者置于社会网络之中,肯定其生前的奋斗、努力,同时,将其过渡为“祖先”,接受后人祭祀,因生命之终结而成为永恒。另一方面,道教仪式又从另一个层面上,为亡者打开一条去往“他界”的通道,并通过仪式使“路途”平顺,在他界有足够的财物享用。一场复合型的丧礼是长期以来儒礼与民间生活深度互动的结果。

  湘乡位于湖南省中部,有深厚的楚文化积淀,儒道文化传统浓郁。当代湘乡丧礼传统犹在,与几十里外的长沙、湘潭城市的现代殡葬仪式完全不同。究其原因:一方面,相关的丧礼知识文本,以及传承人仍然存在;另一方面,这种礼仪符合当地生活的需求。因此,在湘乡一带,传统礼俗生活仍然活态传承。

一、丧礼实践的信仰建构

  丧礼在中国有清晰的传承脉络,是民众日常生活中自然存在、流传、变化的礼仪,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能有效地进行社会规范,维护社会正常秩序,融合在整个礼俗生活之中。而仪式得以进行必然需要建构一套深层的信仰予以支撑,“民间信仰或者以之为支撑的文化符号被认为是固有的、具有本真性(authenticity)的,因而是中国作为一个政治共同体在文化上的一种认同基础。”湘乡礼俗生活中有一个复合的信仰世界作为认同的基础,这种复合性与丧礼的复合性同源。据《湘乡县志》,“县民在信仰上儒释道混杂,诸佛众神并存,不拘佛、神来历品位,只以载福为目的。”而这种复合型的信仰作为一个整体融合在民众日常生活之中,可以说即是当地人生活的一种内容,也是一种生活的形态。“日常生活现实是由环绕在我身上的‘此地’(here)及我所呈现的‘此刻’(now)所构成。这一‘此时此刻’正是我在日常生活现实中注意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我的意识的实在性所在。”“信仰”即是湘乡民众“此时此地”所享有的一种普通生活。

  丧礼具体仪式的操作皆有赖于礼仪专家的引导与指挥。这套仪式背后固然有仪式制定者的社会规范理想,而对于民众来说,日常生活中的仪式实践受信仰所推动。有关传统丧礼,在意识形态范畴,中国人有一个强烈的信念,就是今生与来世的延续:没有强烈的灵肉二元论;相信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大致上不受死亡影响;在死者的世界里也保持两性平衡的观念;生人与死者之间能沟通交换。丧礼有关的信仰首先体现为儒家推崇的“孝”的观念。远及祖先崇拜,近遵亲疏差序,由此社会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的格局。因此惟送死者当大事,以丧礼的举行来恢复、巩固、稳定此格局。然而,除此之外,丧礼在民间生活中还深受灵魂不灭、祖先崇拜的影响。这些信仰的交织也恰恰说明了复合型丧礼存在之原因。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孙亮】

上一条: ·[张兴宇]从梅花拳“拜师礼”看近现代华北村落中的礼俗互动
下一条: ·[覃琮]从“非遗类型”到“研究视角”:对“文化空间”理论的梳理与再认识
   相关链接
·[赵帅鹏]跨媒介叙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化”的角色形塑及生活转向·[吴卓远]浅析丧礼与生死观的表达
·[陶子煜]当局者观·[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
·[裴新华]大宾与“先生”:仪式专家的知识融合实践·[刘璐瑶]风险社会语境下当代日常生活仪式的变与不变
·[安可然]日常生活视角下的手艺传承·[徐赣丽]如何回到生活:手工艺产业化之路
·[吕树明]后土冥神与传统丧礼·李向振:《活法儿:京北城郊村的生计策略与日常生活》
·[沈燕]民俗学之都市养老研究的路径·[沈燕]民俗学之都市养老研究的路径
·[李牧]民俗与日常生活的救赎·[周星]关注世事变迁、追问“生活革命”的民俗学
·[韩若冰 黄潇婷]“日常生活”视角下黄河文化与文旅融合创新发展·[孟令法]越界—虚构化行为:仪式生活与图像叙事的非常态表达
·[罗瑛]景颇族日月神话的仪式与日常生活实践·[陈星煜]坚定开辟当下生活世界的民俗研究
·[吴秀杰]解析日常文化中的量化结果诸态·[王均霞]朝向普通人日常生活实践的神话图像叙事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