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毛巧晖]社会秩序与政治关系的言说: 基于过山瑶盘瓠神话的考察
  作者:毛巧晖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5-13 | 点击数:5287
 

作者简介:毛巧晖,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摘  要:随着“南方的发现”, 盘瓠神话进入中国神话研究者视野。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 盘瓠神话作为文本个案, 被纳入西方近代以来所建构的全球文明秩序与文明等级, 它更多意义上被作为图腾神话与族源神话予以阐释。文章通过对从汉代至民国“他者”视野所表述的盘瓠神话叙事文本与“自我”表述的书写型神话文书——“过山榜”文的分析, 阐释了盘瓠型神话叙事的深层结构是其承载者自身地位与特权以及与汉族关系的表述, 而不是族群内部文化事象、习俗由来的阐释。在此意义而言, 盘瓠神话并不是族源神话, 而是在神话基础上对社会秩序与政治关系的规范与维持。

关键词:过山瑶; 盘瓠神话; “过山榜”; 社会秩序


      20世纪初, 中国知识界从日本转译或从欧美直接翻译引入“神话学”, 神话学从诞生之初就肩负着“启迪民智”a的民族使命。首先进入学者视野的就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研究, 对此形成之因, 王孝廉已经进行了精辟论述, 即战争与清朝晚期的社会动荡引起了学者对古史观的思考与批判、疑古之风的影响、西方新史观的引入、考古学及古史辨的影响等b。但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 除了中国古代的神话之外, 南方少数民族的神话进入研究者视野, 即所谓“南方的发现”。王国维在《屈子文学之精神》中提到:“南人想象力之伟大丰富, 胜于北人远甚。彼等巧于比类, 而善于滑稽。……夫儿童想象力之活泼, 此人人公认之事实也。国民文化发达之初期亦然, 古代印度及希腊之壮丽之神话, 皆此等想象之产物。……南人之富于想象, 亦自然之势也。”

      王国维表述之逻辑与西方“二元论”较为近似, 他将南方文学视为“儿童、活泼、想象”的文学, 其特性为“神话”“巫咸之占”等。从20世纪初开始, 随着歌谣运动的兴起, 南方的神话、传说等民间叙事就进入中国新文学视野。尤其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 因为战争影响, 北方知识人大批南下, 知识人对于西南、岭南一带的少数民族有了直接的认知。其中在苗、瑶、畲等民族中流传的盘瓠神话引起学者的关注。

      20世纪初至40年代, 盘瓠神话作为文化个案引起中国本土以及西方、日本学者的关注, 在他们的研究中, 更多将其视为图腾信仰理论之中国个案并纳入全球犬图腾信仰地图中, 这也就将盘瓠神话之群体纳入了西方从16世纪开始建构的全球文明秩序与文明等级中。盘瓠作为瑶族、畲族的图腾信仰这一文化理念从20世纪上半叶开始成为此类学术论题的主流思想, 学者长期以来基本延续了“神话复原”b的研究传统。

      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 学者就开始考察瑶、畲、苗等民族中存在的盘瓠神话, 并将之与《风俗通义》《搜神记》《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等文献材料对照, 并使用西方的图腾理论, 阐释这一神话传说。其中凌纯声对于畲民盘瓠神话研究是这一时期论述周密、考察全面的文章之一, 他通过对畲族盘瓠神话以及龙犬崇拜的文献、口传、图谱等资料的阐释, 论述了“盘瓠图腾与世界各犬图腾之关系”, 指出自己对于盘瓠图腾的研究, 为“图腾的地理分布供给一点新的材料”, 填补“弗来善氏论及图腾的地理分布”之空白。

      这种研究方法从21世纪初开始受到学者的质疑, 他们认为“由于时空、民族、文化等多方面的巨大差异, 要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实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人类学、考古学材料对于历史文献补充的意义以及这些材料对于“神话原生态”还原的“效度与信度”难以确定。本文不再追溯盘瓠神话的源起以及传播、发展等, 而主要阐述盘瓠神话叙事文本所呈现的族群与族群之间、族群内部的社会秩序以及族群与中央王朝的政治关系。盘瓠神话涉及苗、瑶、畲等民族, 在不同民族中的流传, 由于历史、文化、地域等因素的影响, 其文本内容与表述均有差异。笔者在此主要选取了过山瑶中流传的盘瓠神话, 且取神话之广义范畴, 凡是与盘瓠有关的民间叙事均纳入对象文本。

      瑶族支系繁多, 因信仰、服饰、生产方式等有不同分类, 据统计有三十余种f。史学界一般认为, 瑶族的名称, 最早见于唐人姚思廉撰《梁书》所载:“零陵、衡阳等郡有莫徭蛮者, 依山险为居, 历政不宾服。”此后在《隋书》《岭外代答》《桂海虞衡志》《宋史》等史籍及刘禹锡、杜甫诗文中都有提及“莫徭”“蛮徭”“徭人”等。从唐至民国, 瑶族的自称与他称繁多, 直至新中国成立后, 才统一了民族称谓。瑶族居住分散, 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湖南、云南、贵州、江西等省区。“人们习惯按照语言把瑶族各支系分成瑶语支 (也称盘瑶支系) 、苗语支、侗水语支和汉语方言四大支系。”盘瓠神话主要流传于瑶语支系持“勉语”方言的瑶族之中, 这部分瑶族占瑶族总人口的70%以上。他们秉持着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 在历史上长期过着迁徙流离的游耕生活, 故又被称为“过山瑶”。

      “过山瑶”盘瓠神话相关文本, 最早见于史籍文献中, 由于进入书写系统, 它的演述场域无法构拟, 再加上历史文献记载都是“他者”视域的书写与转述, 因此本文在文献梳理中, 不再关注盘瓠神话源起及它与“‘盘古开天地型’神话”的源流关系, 而是关注从原初文献记载的“他者”叙事到文本型“神话文书”中所延续与传承的神话深层结构, 即盘瓠神话叙事文本中“秩序与关系”的言说。

      瑶族初期的历史, 由于缺乏详尽的记述, 我们无法得知。但到了12—13世纪的宋朝, 随着中央王朝政治、军事力量的南移, 瑶族先民从“原来居住的长江和珠江流域之间的肥沃的湖南地方”被迫南迁。他们进入中国最南部的西江流域一带的山地。他们保持了原初的生产方式即稻作, 在崇山峻岭间开辟耕地, “耕地使用1年或2年之后便被放弃, 而重新开垦新地。”在游耕迁徙过程中, 瑶族逐渐分裂为大量不同的集团, 在高山之中, 他们之间“几乎或者说完全没有交往”, 因此对瑶族的研究, “必须从一个一个的部族研究开始”, 而不能对其统而论之。他们在不断迁徙过程中, 面临着处理与迁徙地群体 (主要是汉族、壮族、苗族等) 的关系以及与中央王朝的政治交往, 此外就是迁徙的不同支系内部、不同支系之间关系的协调以及他们对迁入空间生活与生产的适应等, “秩序”在这一过程中极为重要。而这也是“回答瑶族的起源、瑶族和汉族的关系、瑶族和其他民族的关系”e等重要问题的前提。而过山瑶中有关盘瓠崇信的神话叙事与仪式f恰是这种“秩序”的言说, “起着维持社会秩序正常化的作用。”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刘艳超】

上一条: ·[张倩怡]“梗”与“玩梗”:ACG亚文化群体的口头文类及实践
下一条: ·[户晓辉]网络民间文学表演的责任伦理与形式规则——以“上海女孩逃饭”的网评为例
   相关链接
·[庄钧然]云南鹤庆瓦猫安放“地虎”仪式研究·[韦成]桂西北民间禁忌文化的实践逻辑与乡村社会秩序建构研究
·[王素珍]民俗学的制度与礼俗研究谫论·[李涵]乡土社会秩序与日常交往礼俗的互动机制
·[周翔]山与海的想象:盘瓠神话中有关族源解释的两种表述·[王加华]教化与象征:中国古代耕织图意义探释
·[邓琼飞]“袍隆扣信仰”对黎族地区现代社会治理的启示·[陈金文]盘瓠神话:选择性历史记忆
·[毛巧晖]文化展示与时间表述: 基于湖南资兴瑶族“盘王节”遗产化的思考·[李斯颖]盘瓠神话与其多元化仪典演述探析
·[吴晓东]从蚕马神话到盘瓠神话的演变·[王宪昭]广西瑶族盘瓠神话田野调查引发的思考
·[刘亚虎]瑶族文学文化的闪光点·[周翔]台湾原住民盘瓠神话类型与来源研究
·[孟令法]口述、图文与仪式:盘瓠神话的畲族演绎·[冯智明]瑶族盘瓠神话及其崇拜流变 ——基于对广西红瑶的考察
·[刘亚虎]盘瓠神话的历史价值及其在武陵的源起与流传·[文忠祥]信仰民俗与区域社会秩序
·[韦森]习俗的本质与生发机制探源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