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申遗与保护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与保护

[覃琮]地方性知识在“非遗”保护中的作用及实现方式
——广西宾县“庙”、“场”之争的个案启示
  作者:覃琮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3-17 | 点击数:9623
 

[摘要]近年来,学界对地方性知识的研究甚热,特别是探讨旅游语境下地方性知识的存续、转型和再生状况。本文考察了广西宾县在发展炮龙节的过程中出现的“庙”、“场”之争时,地方民众如何通过坚守舞炮龙的信念和彰显老庙的特殊地位来影响和改变政府的原来决策,探讨地方性知识在“非遗”保护中的作用及实现方式。宾县的个案表明,地方性知识是可以在商业化语境下“非遗”保护中发挥作用的,但它必须依靠社区精英和组织力量;地方性知识的再生产是在文化传承、遵守国家政策和照顾地方的夹缝中相互妥协完成的;将民俗转化为旅游资源,必须尊重地方民众意愿,坚持“在了解中保护、在认同中开发”的开发思路。宾县虽是一个独特的案例事例,但亦可作为“非遗”保护的同类研究的参照物。

[关键词]地方性知识;非遗保护;庙场之争;作用;实现方式


  自吉尔兹(Geertz)的地方性知识(Local Knowledge)概念被引介到国内以来,学术界对它的讨论和理解已逐渐走向成熟。在理论解释上,有的偏重于文本和概念解读,有的侧重从哲学、法学、人类学等学科阐述这一概念的学科意义和普遍意义。在具体以地方性知识作为视角来理解某一区域或区域文化的研究中,有的研究关注地方性知识与当地社会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有的关注地方性知识与民族教育关系,有的关注地方性知识在族群认同或地方建构中的作用,等等。这其中,探讨地方性知识在当代特别是在旅游语境下的存续状况、转型和再生是其中一个重要分支。在既有的研究中,学者们已经注意到了全球化、现代化和旅游发展对地方性知识造成的深远影响。但是,对于地方性知识在旅游语境中发生变迁的具体过程,还缺乏细致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在民俗旅游开发中,地方政府以商业化运作民俗旅游产品开发时,与地方民众追求保护民俗文化“本真性”发生矛盾时,这些地方性知识是如何被固守的,民俗文化的“本真性”又是如何在地方性知识再生产过程中被表征的,相关研究尚未获得充分讨论。所以,通过实地调查来考察地方民众固守地方性知识的具体情境条件和过程,以及它如何因应地方政府政策、旅游开发和保持“本真性”方面所作的反抗、相关人群的诉求和互动之过程,将有助于学界更为清楚地了解当前地方性知识在旅游语境下“非遗”保护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实现方式。同时,更准确地把握地方性知识的存续、转型和再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今后地方性知识的推广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特别是发展民俗旅游面临“先保护还是先开发”的二难选择时。

一、宾县“庙”、“场”之争的由来

  宾县地处广西中南部,是个由汉、壮和瑶等多民族组成的县份。壮族是宾县的土著居民,自秦汉以来,随着岭南被纳入中央帝国版图,陆续有汉族迁入,宋代时,狄青征讨侬智高后,随军部属很多留守宾县,逐渐改变了宾县的族群人口结构,汉族人口开始占据主要地位。明清以来,不断有汉族官员或群众从外省迁入,民国时,已有“县民以来自山东者最多,其次则广东、福建、湘、浙”一说。至今,全县100万人口中,壮族和其它少数民族人口近20万,汉族人口约80万人。

  不同群体汉族移民的持续迁入,给宾县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也形成了一些独具有地方特色的节庆。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每年正月十一的炮龙节,它于2008年被评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归入民俗类。实际上,正月十一这一天以前叫灯酒节,因宾县话“添丁”与“灯酒”谐音而得名,是宾县人特意为庆祝和祈求“添丁”而过的节日。过去,宾县人过灯酒节主要有以下几项活动:白天是男丁聚餐,晚上则是搞“取灯”、“取花”活动和舞炮龙,以庆祝节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舞炮龙。舞炮龙最大的特色就是“以炮烧龙”,将舞龙习俗和放鞭炮结合起来,赋以祈福和消灾的美好愿望。宾县人也有所谓“炮震千山醒,龙腾百业兴”的说法。这一天从下午六点半开始,整个县城特别是老城区和主要商业街龙腾炮响,火光冲天,彻夜未停。他们认为,“只要舞炮龙,就一切兴旺;哪年不舞龙,哪年就衰”;“只有舞炮龙,才算是过完年了”。

  要完成整套舞炮龙,大致可分为三个程序:准备工作、仪式过程、仪式后的聚餐。准备工作主要有两项:一是集资制作炮龙;二是组织舞龙队伍和确定舞炮龙路线。此外,各街道还要准备好八音、锣鼓、火把、火铳等。仪式过程分为开光、炸龙和送龙归西三个部分。开光意为将天龙请下凡,魂入炮龙身。开光地点一般设在庙宇或街区社坛,由开光师傅(通常是当地的道公或男性长者)看好时间后,用嘴咬破鸡的羽冠,用鲜红的鸡血对准炮龙的龙眼涂血。开光实际上就是要为“炮龙”“画龙点睛”后,点醒、点活这条龙。此时,各处开光点的炮龙同时向天地礼拜,人们纷纷向炮龙燃放鞭炮,此时进入了仪式的第二个部分:炸龙。人们将事先备好备足的鞭炮拿出来朝“龙”身上燃放,龙队则在这些爆竹铺天盖地的小巷中左右翻腾起舞,给每一户人家叩头送福顿时。此外,在炸龙过程中,人们还可以和龙队展开钻龙肚、抢龙珠等活动。在舞炮龙过程中,宾县人相信把炮龙“炸得越烂越吉祥”。当龙队舞至街尾时,整条龙早被炸得支离破碎,但这是一个好的结局。这时街区长者指挥人们燃起火堆,奏响八音,把炮龙投进火中,让它随着熊熊的烈火升天,这叫“送龙归天”。至此,整个舞龙活动基本结束了。仪式后的共餐活动主要是喝“龙粥”,即用已被炸烂的“炮龙”作燃料,用碎肉和其它作料熬成“龙粥”,慰劳舞龙的勇士和左邻右舍。据说喝了它能除痛祛病,并能减轻被鞭炮灼伤的疼痛。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宾县县委、县政府开始介入舞炮龙活动。1993年,当时的县委、县政府将灯酒节更名为“炮龙节”,但其发展并不顺利。进入新世纪后,旅游业成为地方政府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2005年,宾县县委、县政府政府认为宾县应走一条“民俗文化为主,自然景观为辅”的旅游思路,提出了发展“炮龙之旅”。恰好这一年,一位从央电视台海外新闻部来宾县挂职的副书记很快利用他的特殊关系将舞炮龙推上了中央电视台,并在2006年炮龙节前后以“中华一绝”为题在四台作了专门展播。由此,宾县炮龙节一下子“声名远扬”。宾县人也由官方到民间认识到,舞炮龙就是最好的宾县品牌,发展宾县离不开炮龙。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做大做强炮龙节、挖掘炮龙文化方面,地方民众和地方政府产生了所谓的“庙”、“场”之争。前文已言及,舞炮龙仪式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开光,开光最重要的场所就是“老庙”。老庙位于县城芦镇老城区中和、治兴、镇安三街交汇处,由于年久失修,重建前只剩下一栋不足100平米的低矮瓦房。但在宾县人的心目中,在老庙开光的炮龙才是最“原汁原昧”的舞炮龙。多年来,宾县的许多建庙积极分子一直想重建老庙,以复昔日的辉煌。2005年8月和2006年3月,宾县相继成立了“宾县民间炮龙艺术协会”和“宾县恢复重建炮龙开光老庙筹委会”(以下简称“炮龙协会”、“筹委会”,合称“两会”),会员骨干是退休的一批老干部和现任社区干部,开始宣扬炮龙文化,广发重建老庙的“功德信”,筹集资金。至2006年9月,募捐的款项已近10万元,“两会”的负责人踌躇满志,开始找人设计老庙图纸,以为年底前可以开工建庙。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孙亮】

上一条: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下一条: ·[徐赣丽]手工技艺的生产性保护:回归生活还是走向艺术
   相关链接
·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山东大学举办非遗保护学术论坛 隆重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公约》通过二十周年
·[马盛德]非遗见证了人类的创造力 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朱莉莉]非遗传承实践选择与提升路径分析
·[张凤霞]身体感的性别化塑造及其实践逻辑:从年节花馍备制说起·[王邱园]庄户剧团:还于乡野的非遗保护探索
·[涂亚君 东杰夫]艺术感知与文化衍生:民间传统手工艺的艺术体验应用实践·[吕殿增]杨七郎墓传说的精神遗产及其保护
·[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的民间传说类非遗保护·[李莹]从“第三田野”视角看非遗保护工作中的存在问题
·[李向诚 李彤 陈仰珩]非遗保护视角下澳门太极拳的传承发展·[郎丽娜 罗康艳]“非遗”语境下隆里花脸龙的传承与发展
·[郭宁]日常图景与心灵世界:动物精怪传说中的地方意义·[程瑶]饮食方式与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之反思
·[黄永林]中国非遗保护的制度建构与实践创新·[孙媛媛 刘宗迪 吴蕴豪 张超]山东地区民间星座知识调查
·[季中扬]亲在性与主体性:非遗的身体美学·[意娜]数实融合时代的非遗保护与传播
·[王娜]关于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陆慧玲]口头传统建档的行动模式与田野作业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