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时评杂谈

首页动态·资讯时评杂谈

农村的“磕头”拜年与人际关系传承
  作者:张贯磊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2-18 | 点击数:3976
 

      每晚睡觉前总会想一些白天在村子里面见到或者从父母亲友处听到的村子里的事情,诸如临近胡同里女人的丈夫在外面找了一个女人不会回家而她为什么不离开这里;村东头的两家人因为庄子的界限纠纷在年关大打出手,最后一人头部受重伤,事情的结果却不了了之;家后面举行了一场婚礼,在传统的婚礼仪式中加入了现代的气息,显得不伦不类究竟开心了谁.....村子里面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而作为一个游离于村子的边界的人,对这样的变化却是存在着复杂的感情,并不单是作为一个“学子”的乡愁。

      作为拜年仪式的“磕头”

      大年初一按照村子里的习俗,是要起五更的。看完春晚及给同学拜年之后睡不了一会儿,就会被爸妈叫起来去给村子里的长辈拜年,这也是自己每年比较“反感”的事情。在豫北地区,拜年磕头的习俗是逐渐地取消的,问了自己几个同学求证,都说他们村子里面已经强制取消了拜年时磕头的习俗,只是自己所在的村子还没有走到那一步。每年起五更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给爸妈拜年,然后要压岁钱,之后是去给爷爷奶奶及家中各位长辈磕头。在居于本村的长辈拜年之后就是去给村子里面辈分较高的人拜年,由于我们家是在爷爷那一辈迁过来的,在村子里面辈分较低,这样磕的头就有些多了。每年自己放假回家的时候,爸妈总说从村外回家的时候要记得和村里的人打招呼,我说不知道该叫这些人什么,后来总结出来都是比我大两个辈分的,一直往高里叫了。

      在给村子里面的人拜年的时候,那种场面是十分地“壮观”的,在大街上走着随处可以见到一群人,走着走着遇到另一群人,然后就会磕头拜年,所以时不时地会有人在路上直接磕头,当然我也是在此行列的。去年初一去拜年的时候由于下雪,裤子的膝盖部分都湿掉的,今年的天气则好了很多。由于要去磕头的长辈有些多,所以每年把村子的东西南北的长辈全“磕”完之后天就亮了,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有时候我们会开玩笑说,用村子里面的喇叭喊一下子,把大家集中在一个空地上,然后集体的来“磕一个头”就好了,当然这只是玩笑话,因为需要磕头的对象时有的选择的。

      我随着叔伯和父亲去磕头的长辈其实每年变化不是很大,因为都是一些村子里面的老人,而相对来说在村中辈分高但年岁不是很大的人是不需要磕头的,怕将自己的岁数给磕大了。有些长辈不希望别人来磕头拜年的话就会不亮家外面的灯或者不起床亦或是直接的躲出去,终归是有些怕麻烦的。

      磕头仪式中的人际关系传递

      每年回家的时候母亲都会说见到村子里面的长辈要多说话,父亲每次喝酒到差不多的时候也会说要多喝长辈们接触,要不然以后这个村子里面的人谁还会认识你呢?仔细地想了想,其实拜年的磕头也是一种关系的传承方式,这种关系的传承是以自己的长辈作为引导而传给年轻一辈的,按照辈分形成的一种网络格局。由长辈引领着去村子里的各个辈分较高的人家里拜年,都会说几句,谁家的孩子都快认不出来了,长这么大了,现在在哪呢,我则是赶紧接话说这几年没有在家在外面上学呢,这不过年回来给您拜年来了。大爷家的姐夫们第一年来的话也是需要去村子里面供奉的主上去磕头,然后去关系比较近的长辈家里拜年,这样就是一个依靠辈分“引见”年轻一辈的过程。

      近几年围绕着磕头这种拜年的方式,产生了大致两种意见的争吵,一种认为这是乡村固有的习俗,没有发现有什么不文明的地方,过年给长辈磕头是天经地义的;第二种则是年轻人,从外面回来之后不愿意再去以磕头的方式去给长辈拜年,大家见面之后相互之间拱手说一声“新年好”,不也是拜年么。两种意见的背后其实就是乡村的传统与外来现代文化之间的一种碰撞。但是不论怎么样争吵,村子里面的传统气息是逐渐消亡,而现代的气息愈加充斥村庄的每一个角落,是不争的事实。

      人际关系传递方式的消解与新生

      传统的消解带来了具有哀怨气息的乡愁,而现代气息的愈加浓厚则是引发了对村庄未来的迷茫和担忧。而这种哀怨与忧愁究竟是属于哪个群体的,是自己现在还没有想明白的事情。

      每个白天都会仔细听街上,人与人之间谈话的内容,前几年都会围绕着手机展开,看谁的手机喇叭声音比较大,我父亲就曾经拿着带两个大喇叭的手机和我炫耀以显示手机比我的要好;这几年他们之间的对话不再仅仅是手机了,还囊括进去了汽车、驾照与房子等。从这样的话语的转变的过程中,是否代表着传统乡村的解体与现代社区的来临呢?在这样的过程中,人们的情绪该是怎样。

      进行聊天的还是那样的一群人,但是发生变化的则是在这几年的时间里,由于个人的际遇有所不同,按照年龄与经济实力形成了不同的圈子,而在外学习归来的学生则是一个殊难归类的群体。如果说以磕头拜年作为一种关系传承的方式的话,那么这么几年中则是形成了另外一种且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关系传承方式——以自己的同学关系、同事关系作为主导的圈子形成并逐渐发挥作用。父母一辈大多是60后,农村多是以小学甚至不上学为主,传统关系占据主要地位,而80后、90后乃至00后多是高中、大学乃至是更高的学历毕业的群体,这样的一群人的人际关系是游离于传统的关系格局边际的。村子里面的整体的人际格局会慢慢消解,取而代之的则会是一个又一个的小圈子。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刘艳超】

上一条: ·[葛剑雄]传统文化的“传”与“承”
下一条: ·一位民间手艺人的大国工匠情怀
   相关链接
·[徐鹏飞]生长与式微:农村丧葬仪式的变迁·[王会珍]殡葬改革背景下鲁南农村丧葬礼俗的变与不变
·[陈阳]闽南农村婚姻仪式的礼物流动与亲属实践·[才晶]丧葬仪式中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
·[孙宇梦 沈昕]文化振兴背景下乡情民谊重构路径探索·[赵彦民]共有资源视域下的华北农村水利组织研究
·[袁瑾]20世纪50年代以来农村文化政策的演变·[薛俊丹] 南石山村仿古陶器生产与村落社会关系研究
·[汪德生]浅议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刘桃 包先康]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
·[胡佩佩]从生育习俗中看农村女性身体的建构·[才晶]豫东地区睢阳区胡勋“做坟”习俗与村落内部人际关系
·[熊威]物的流动、消费变迁与生活重构:以新冠肺炎疫情时期武汉农村香烟消费为例·[王秋萍 陈胜祥]民间信仰对当前农村殡葬改革的影响
·[张玉观]建国七十年,江南农村婚俗变异性调查·[张丽丽]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困境与自我调适
·[徐静]秦山社区秦始皇大庙神殿格局及祭拜仪式·[王娟]需求视角下女性民俗与农村妇女反贫困实践研究
·[刘嘉瑶]新农村建设下看民俗非遗新发展·[李向振 张博]国家视野下的百年乡村建设历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