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田兆元:年味营造与代际传承
  作者:澎湃新闻记者 邵媛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2-18 | 点击数:4039
 

  【编者按】节日与食物有着分不开的关系,食物也是年味的一部分。

  就"节日与食物的关系"和"年味是否消逝,又该如何保护"这两个问题,澎湃新闻专访了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教授田兆元。田兆元认为,食物是节日文化谱系的核心框架构成,没有节日食物,就没有节日本身。而在对待年味的态度上,田兆元指出,中国年的年味的主流倾向是越来越浓厚。打开年文化的正常路径则是年轻人主动担当中国年俗的主人,自己创造年味,奉献年味。

  没有食品文化,中国文化飞不起来

  澎湃新闻:食物在人们生活中起了哪些作用?随着时代、社会的变化,是否有些作用在消失,新的作用在出现?

  田兆元:食物是人的生存之本。早期社会的命名是以人的食物获取方式命名的。如渔猎社会,游牧社会,这是两种肉食的获取方式,前者基本上是以陆地野生动物、生动物的捕获作为生存食品来源的方式,后者则通过养殖获取生活食物。到了农耕社会,开始种植以收获农作物作为食物。

  只要人类存在,食品的获取就是基本的生存基础。这是永远不会改变的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人类社会及其科技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这个前提。民以食为天,这是中国人对食物地位认识的经典表述。

  人的日常生活是单调的,而节日生活是重要的,华彩的。在传统社会里,食品,尤其是精美食品和特色食品是珍稀的,只能在重要的场合和时刻享用,因此,节日食品、祭祀食品就成为食品中精品的精品。

  在传统社会,文化交流是经常发生的,但是也是有限的。因此会形成相对固定的饮食习俗。包括食材本身、烹调技巧,以及特有的菜谱食谱。比如大米,就是古老的食材,在中国至少八千年了,没有改变过,我们的烹调技术,如烹蒸技术,也是五千年以上。过年的蒸肉,千百年一直传承着。所以节日食谱,传承久远。

  一般来说,好的食品,不会失传。比如满汉全席,一度要失传,但是最终还是传承下来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经典节日食品会越来越好。有的失传,是因为不符合现代观念,比如说鱼翅,这个就不要吃了,太破坏生态平衡了。

  澎湃新闻:食物在节日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田兆元:食物是节日的标配,尤其是在中国,食物是节日文化谱系的核心框架构成,没有节日食物,就没有节日本身。端午节能离开粽子吗?中秋能离开月饼吗?不能。同样,离开了饺子、年糕、八宝饭以及各地丰富的年俗食品系列,就没有中国的春节。所以节日文化与食品文化是中国民俗文化的翅膀,没有食品文化,中国文化飞不起来。在今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征程中,食品文化没有走出去,中国文化就不是真正走出去。

  澎湃新闻:节日的意义通过哪些外化的东西呈现?食物在节日的仪式感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田兆元:节日外化为符号,是节日传承的关键。一般来说,节日传说是节日发生的前提;节日仪式是节日的行为方式、实践方式;节日食品等是节日的物质形态和符号形态。这是我们通常说的民俗构成的三要素。但是节日食品往往将三者融为一体,比如多数食品有传说故事,同时又用于祭祀神灵、节日分享等行为功能,而根本上说,节日食品一定是通过物质呈现的。而这个物质呈现太复杂了。比如食材的生产与供给,从春耕到秋收,这个食品仅仅在生产收获环节就有多少仪式与文化?采购起来多复杂?然后加工,制作,这中间有很多的非物质文化的烹调技艺,没有烹调,就没有美食。节日食品离不开中国的白酒黄酒,酒的生产工艺,传承千百年,不容易。还有仪式,节日食品如何摆放在桌上,上菜的先后,都有讲究。然后要讲哪些吉祥话语,很多的地方都有规程。至于桌上的长幼秩序,都是食品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传承中国的节日食品文化,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大事。

  节日祭祖祭神,都要供奉食物,对于中国人来说,食品供奉是一种分享,供奉组先后,然后人们分食。这体现出慎终追远,感恩戴德的美好品格,也体现天人合一的观念。

  澎湃新闻:现在人们对食物有更高的追求,包括对食物外形上美的要求,还有就餐场所的多元化,在这些情况下,食物的符号意义变了没有?

  田兆元:现在包装文化丰富起来,相对传统食品来说,当代节日食品有了更多的文化表达的空间。在坚持环保的前提下,可以增加食品的造型感,美化生活。当然我们更提倡传统的食品造型的文化与审美创新,比如面食、饼类,通过其本身的形态,增加节庆感。当代食品的符号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是更强了。食品的符号意义不是一味增加外包装。食品文化意义的增强来自心灵。

  担当中国年俗的主人,是我们打开年文化的正常路径

  澎湃新闻:您是否同意"年味一年不如一年"的说法?我们应该如何将年味传承下去?

  田兆元:事实上,年文化的氛围,社会上的努力是一年比一年强,尤其是公共环境中,比如商场、车站、广场,还有在影视中、网站上,都在弘扬年文化。说年味一年不如一年,是自我的心境的淡化,是一种自我参与不足,是自我年俗文化主人翁意识淡漠的表现。

  过去的年味是谁营造的?是家庭,父母通过辛勤的劳动带来的:忙碌着打扫卫生、购置年货、贴春联、放鞭炮、哄着孩子。父母的劳动,父母的爱就是年味的源泉。但是现在说年味不足的多是年轻人。这就要问一个问题了:我们有没有在年俗文化氛围建构中有所担当?我们愿不愿意通过劳动,通过自己的爱来回馈父母?年味不是索取,而是奉献。当我们理解了这一点,就不会再抱怨年味淡漠,而是会主动参与奉献了。尤其是我们有了孩子的中青年人,要学会担当,为孩子创造新年的氛围,也要为父母奉献,增加新年氛围。

  也就是说,年轻人应该像自己的父母那样,积极地为孩子、为父母操办,这就是代际传承。这也是我的体会,当我们来到城市,感觉过年没有味道,但是现在想起父母的努力,他们是认真地为孩子为上一代人考虑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努力,年味就不淡了。年轻人长大了,要和父母一起营造年味。年味是自己营造的,是用爱来营造的。这也包括继承传统。

  抱怨年味淡漠,也是一种负能量,所以媒体也不能让这种舆论发酵,应该宣传那些积极奉献营造美好家庭的典范,不能给这些负能量的舆论予存在的空间。同时,抱怨年味淡了也是少数人。看看高铁上,汽车上,甚至骑摩托车的回家大军,我们就会发现:对于过年,中国人的主体心里是热乎乎的、暖洋洋的。

  因此,年味淡了是少数人的心理问题,而不是主流的。中国年的年味的主流倾向是越来越浓厚。担当中国年俗的主人,自己创造年味,奉献年味,这才是我们打开年文化的正常路径。

  澎湃新闻:各个城市之间似乎在过年气氛上有差异,您怎么看待?

  田兆元: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差异很多,这真是中国文化多元一体形态的表现。南方在历史上随着人口迁移,中国传统的文化越积越深,所以南方的年味浓厚有历史的因素。同时南方天气暖和,也是相对有利春节公共文化的建构。这不是说北方或者其他地方年味不够,只是各有特点。

  当代城镇化建设,很多人离开了熟悉的家乡,进入城市。城市文化是多元的,都市年俗文化也是需要建立认同的。这需要时间。但是春节文化是以家庭为单位为主题的节庆。所以千家万户处处春,家家户户过大年,则是可以把年味营造起来的。和谐邻里关系,也是年俗文化的重要内容。相互拜年,相互祝福,为一年带来浓浓的吉祥感,这其实是举手之劳。

  澎湃新闻:您怎么看年夜饭外出就餐背后的社会变迁?

  田兆元:外出就餐是一种新的民俗,有其特有的原因。关键是,如何把这种集体的公共的与家庭相结合的年俗建设好,既要有传承,又要有创新。我知道很多的农庄饭店就在进行这方面的设计。如上海的文人墨客农庄,在准备着集体祭祀祖先的仪式。我们很支持这样的家庭合作过大年的创新形式。在一定的程度上,外出就餐,也会增加中国饮食文化公共性认同。这是很有意义的事。

  澎湃新闻:但这是否会使得传统节日成为一种形式上的仪式感,而且存在铺张浪费的问题?

  田兆元:过年不提倡浪费。但是过年是一种文化,文化是要消费的。适度的消费,有利于经济发展,也有利于文化的传承,更有利于培养对于文化的消费习惯。比如适度的节日装饰,如灯笼,对联,甚至给戏班付款。要提倡形成为文化埋单的风气。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2018-02-17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创世神话:以时间和空间为编码,揭开世界的“底牌”
下一条: ·乔晓光:发掘乡村生活的文明故事
   相关链接
·“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
·[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
·[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
·[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张凤霞]民俗影像片的叙事实践
·[韩李英]春节习俗食鱼的吉祥文化浅析·[张佳伟]皇帝的节日生活实践及其对节日资源的使用
·[王月 戴建国]节日传承中的年味·[向柏松]疫情之后,话湖北春节
·[田兆元]就地过年与都市年俗认同的契机·[储冬爱]疫情下的团圆:何以为家?
·[毛巧晖]认同与重构:后疫情时代下民俗节日的传承与发展·[刘晓峰]成长的中国 成长的年
·[黄旭涛]节日文化的空间特点及其重建意义探讨·乌丙安:“年”和“春节”的渊源与变迁
·詹石窗:春节礼俗及其文化精神·萧放: 春节回家,我们的文化物候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