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胥志强]“生活转向”的解释学意图
  作者:胥志强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1-16 | 点击数:5441
 

主编推介:本期新青年胥志强,男,甘肃秦安人,文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本文不同于学界对当代民俗学研究的重大转向即从关注“民俗”转向关注“生活中的民俗”的方法论研究,而是注意到其中的价值论意图;这有助于对民俗学的哲学之根进行深入剖析。 


    
 
  一、“生活转向”的价值论含义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的中国民俗学、民间文学研究的主流范式发生了重大的转换,这已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可。譬如,作为这一范式转换的重要参与者与代表性学人,刘晓春与杨利慧的总结具有相当程度的代表性。刘晓春认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民俗学学者开始从单纯的民俗事象研究,转向在语境中研究民俗,……初步具备学术范式的意义”。杨利慧同样认为,自1980年代中期以来,以表演理论为代表并在其“间接或直接的影响与推动下,当代中国民俗学的研究范式出现了一些重要转变,……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向后看’视角(backward-facing)逐渐为‘向当下看’所取代,对当下各种语境中的发生的民俗实践(the doing of folklore)的考察和探究已成为当代民俗研究的主流”。可以看出,两位学者对当代民俗学研究主流的概括基本是一致的——考察“语境中的民俗”或从语境考察民俗。这也是学界的一般看法,虽然不同的学者在选取标志这一范式的关键词时会有所侧重,如整体研究、生活研究、表演研究、语境研究等。
 
  同样获得普遍认可的,是高丙中的博士论文《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在这个学术转型中的重要意义与影响。如杨利慧所言,“整体研究”的主张在该著中得到了“全面、深入的论述”,“对中国民俗学的当代转型起到了一定的启蒙作用”。吕微也认为,在高著出版(1994年)以来,“中国民俗学经历了从传统的文本研究、文化研究、事象研究向当代的语境研究、生活研究、整体(事件)研究的学术转型,在这样一个学术范式的大转型过程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发挥了关键性的引领作用”。在笔者看来,高丙中对这一民俗学新范式的相关命名如“民俗生活”具有更高的理论总结意义,其他诸如得到学界广泛响应的“整体研究”、“语境”、“表演理论”等概念、方法都是服务于这一对“民俗”的全新理解的:民俗是“生活”而非“文化”。而这一理解实际上又是对钟敬文先生八十年代初对中国民俗学根本任务之命题——“民俗学的记述和研究,是以国家民族社会生活中活生生的现象为主要对象的”——的展开。因此,本文选择“生活转向”来指认中国当代民俗学、民间文学研究的这一范式转换。
 
  如果我们做一更细微的划分,这一转向实际包含宽泛与严格两种理解。在当代,民俗的“生活属性”获得了普遍的认可,“生活”成为理解民俗的重要参照系,这可以看作是宽泛意义上的生活转向之表现;而对采用语境、表演诸理论进行的民俗及民间文学研究,可以看作严格意义上的生活转向之表现,前引刘晓春及杨利慧文中指出的代表性著作可以归入这一类。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书目几乎囊括了国内绝大部分活跃的中青年学者的博士论文或代表作。
 
  但在这里值得提出一个更为基础性的问题:如何总结人文科学的范式转变?范式是一个被广泛采用但含义并不明朗的概念,诸如研究领域的转移、主题兴趣的变迁、解释模式的提出,以及某种方法的突出运用,都有可能被看成研究范式的转换。不过,新的研究范式最引人注目之处,往往是其方法方面。但如果仅仅从方法的角度理解、运用某种范式,就远离了科学尤其人文学科的根本性质及原则。对于一般的科学研究而言,研究方法并不是孤立的、核心的要素,实际上,真正具有典范品质的研究范式,必须包含两个层面:即价值论层面与方法论层面。通俗而言,方法论解决“怎么研究”的问题,价值论要回答“为何研究”的问题。但需要注意的是,人文学科的价值论又有更具体的规定,它指的是这种研究人类自身的学问对我们的存在所具有的价值或意义,用伽达默尔的术语,即是区别于“方法”的“真理”,而用中国传统哲学的术语,这是区别于“术”的“道”的层面。因此,人文学科的价值论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也不是可随意规定的研究目标,而是对学术工作及研究方法的一种内在的、根本的要求:一项研究对于我们自身(的价值、目的或“天命”)的意义。因此,如果一种研究方法缺乏价值论层面的规定,或对这一规定没有清醒的自觉,那么任何研究方法其实是盲目的或无用的。同样,对于前人学术的评价,同样要着眼于其价值论层面,抛开价值论来讨论研究取向存在的理由、以至学术的进步与更替,就是一种盲目的臆想。
 
  从这个角度来看,前引两文对当代民俗学研究范式转换的总结,实际上是是局限于方法论层面的。语境、表演、生活整体、立体性、民俗志、田野调查等等这些涉及研究概念、方法,甚至工作方法的表述,都是对“如何研究”的说明,但对使用这些方法究竟要做什么、这样做对我们自身及研究对象有何意义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意识的、清晰的说明。实际上,这不仅是总结者的问题,毋宁说是生活转向范式自身突出的问题。毋庸讳言,当代中国民俗学、民间文学研究中的显著特征,就是对方法论的过度重视与对价值论的过度忽视。正是出于这一深层考虑,笔者选择了包含价值论倾向的“生活转向”来命名这一范式,而没有使用“语境”与“整体研究”等仅属于方法论层面的概括。
 
  因此,对于这一被学界普遍认可的范式,我们还面临一根本性、前提性的任务:追问“生活转向”的价值论目标究竟是什么。这篇文章的任务,就是澄清当代中国民俗学三十年范式转换中潜在的价值论追求(我称之为“解释学意图”),经过这么一番正本清源的工作,我们才能判定“生活转向”在当下的意义与局限。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folklore-forum)
【本文责编:谷子瑞】

上一条: ·[李红 胡彬彬]中国村落研究的三种范式
下一条: ·[刘颖]中国民俗语言学研究20年述评
   相关链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2024年3月17日上午9:00)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1-2月受理)·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11-12月受理)·敬文民俗学沙龙:第39期活动预告(2024年1月6日上午9:00)
·[张士闪]钟敬文艺术民俗学思想探析·中国民俗学会:会费缴纳清单 (2023年4月14日至2023年11月30日)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9-10月受理)·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叶涛]庆祝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叶涛]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开幕词
·40年,诠释民俗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中的独特价值·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
·[周丹]从汤姆斯到Folklore·[赵帅鹏]跨媒介叙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化”的角色形塑及生活转向
·[张杨格]当代视觉文化影响下民俗学田野图像研究·[张筠]中国式现代化的民俗学主动:传承、实践与现代性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