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中国实践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实践

[冯智明]空间:传统村落遗产保护的新视角
  作者:冯智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8-31 | 点击数:4822
 


主编推介:本期新青年冯智明,女,1982年生于重庆酉阳,土家族,民族学博士,现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她的研究方向为文化人类      学、非遗保护。本文立足于“空间”的范畴探讨村落社会的现代变迁,尤其注意传统村落空间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新面孔。

 


    

  空间问题是当代理论变革的关键概念之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科学界逐渐掀起“空间转向”研究思潮。人类学对空间的认识从本体论转向关系论,

  重新思考作为物质实体的空间的多重属性、意义及其生产,空间与社会生活、文化秩序、行为实践等的复杂关系,“空间转向”为诸多传统议题提供了颠覆性的讨论构架。文化遗产及相关概念本身就贯穿着“空间”的属性,我国各类遗产保护工作如火如荼,近年来提出的“传统村落”作为一种整体性的新型遗产,更无法回避“空间”问题。运用人类学的空间理论进行研究,有助于传统村落遗产保护实践打破窠臼,构建保护新模式,无疑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空间理论与人类学的空间研究

  “空间”的滥觞源于后现代地理学与批判社会理论对同质性的全球化空间、空间的多样性发展、城市空间的性质与社会生产等问题的揭示和反思。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初的西方城市化浪潮,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兴起对空间研究的浪潮,旨在建立一种空间化的批判社会理论,并把空间植入当代城市问题研究。法国社会学家亨利•列斐伏尔继承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遗产,深刻批判了狭义地视空间为物理容器和“场”的传统理论倾向,为空间的社会属性正名,引领了社会学人类学界的“空间转向”。在其代表作《空间的生产》一书中,他将其理论聚焦于城市空间生产,提出了“(社会)空间是(社会)产物”的核心观点和“空间生产”概念,认为空间是不断变动的人类生产实践的产物,是一种社会关系和历史构建。他将空间划分为三个层次:“空间实践(spatial praxis),即空间的感知;空间表征(representation of space),即空间的想象;表征空间(spaces of rep resentation),即空间的生活经验。”[1](33-46)在他看来,每一个社会空间都是这三个层面的集合体,从而构建了“空间—历史—社会”的三位一体空间辩证理论框架。空间生产理论对空间的哲学反思关注的不是具体的物质空间营造,而是空间中社会关系、文化意义、社会权力的形成、生产、重构以及实现。

  20世纪80年代,社会人类学者米歇尔•福柯、皮埃尔•布迪厄和安东尼•吉登斯等学者从多面向深刻地发展了空间理论,致力于研究权利与知识的空间化,社会空间、地理空间与阶级的复杂关系,社会关系在时空延伸上的结构化理论等。福柯是空间理论的另一个思想先驱,在《规训与惩罚》、《临床医学的诞生》等著作中,通过描述全景式监狱、现代封闭式医院等特殊空间对犯人、病人的监视与“凝视”,分析了社会控制的空间策略和身体宰制问题,关注空间与权力的交织,提出身体的空间政治理论。但其理论缺憾是将身体视为一种受规训的客体,忽视了主体的感知、能动性和动态性,没有注意到个体对这种空间形式的社会控制的日常反抗方式。布迪厄的空间观与其提出的两个经典人类学概念“资本”、“惯习”结合在一起,同样认为空间是交织着社会关系的空间,个人或团体所属任何社会空间,与其占有的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的份额有对应关系,因而借助“惯习”表达出的社会空间感各有不同。布迪厄的空间观是一个“尽可能同质的理论分类”[2],试图构建和阐明空间、惯习、资本与社会阶级的错综关联。

  空间理论与“空间转向”思潮深刻影响了近年来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和范式,台湾人类学者黄应贵对人类学的空间研究有深入的思考,指出其不仅是一种新的切入点与方法,也有助于对多面向空间属性的新认识,并认为空间研究与以下人类学传统议题结合的重要意义:(1)反思文化概念,建构社会共有的象征与概念;(2)仪式研究;(3)亲属制度研究;(4)性别研究;(5)原始思维和宇宙观研究。[3]早期人类学不乏对空间问题的关注,尤其是对村落空间和家屋的研究,例如日本人类学家福田亚细男在《村落领域论》一文中集中讨论了日本传统村落的空间结构问题,建构了村落“三重同心圆结构”模式,对三重同心圆领域的不同象征意义及其关系进行了阐述,并深入研究了不同层次的村落领域、境界和与之对应的仪式、惯例和观念等。[4]村落空间不仅是一种简单的物质空间和自然环境,而是具有了经验和价值之分。家屋研究更是蔚为大观,列维-斯特劳斯提出“家屋社会”[5]的概念,认为家屋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再生产空间和继嗣单位,也是一个独立的交换单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家屋研究民族志将家屋视为生命体,对家屋空间的生成、象征意义以及与人观的关系等进行深描,属于经由空间象征探讨社会结构的理论进路,Cartsen在《关于家屋——列维-斯特劳斯和对列维-斯特劳斯的超越》一书中对此有全面的总结和评述。[6]而在近年来的空间转向中,催生了命名为空间人类学的新分支,“呈现出两种发展趋势:一是在传统田野地点反思的基础上,开启了多点民族志的实践;另一则是在批判社会理论影响下,出现了迈向多维互动的空间民族志。”[7]边界与移民、民族与认同、多样化与全球化现象、旅游与真实,建筑、规划和设计、种族/阶级/性别隔离正在引起以空间向度作为新方法论框架的人类学家的注意。[8]

  二、文化遗产的空间维度

  从法律词汇“遗产”承继而来的“文化遗产”概念的产生和演变过程,历来就贯穿着“空间”的维度。其中“遗址”、“场所”、“场域”、“文化场所”、“文化空间”、“文化景观”等相关概念都凸显了文化遗产的内在空间属性。1954年的《海牙公约》首次提及“文化资产””(cultural property),将其定义为:“对每一种民族文化遗产具有重大意义的可移动或不可移动资产;考古遗址(site);具有历史或艺术价值的整体建筑群……”[9]1964年的《国际古迹遗址维护与修复宪章》(威尼斯宪章)定义了“历史纪念物(historic monument)”的概念:“不仅是单项建筑,包含任一种独特文明、一项重要发展或历史事件的城市或乡村场所(site)亦属此列。”1972年的《保护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公约》将文化遗产分为“古迹、建筑群、遗址(场所)”三类,其中场所(site)被定义为:“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的联合工程,以及包括有考古地址的区域。”[10]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到文化遗产中“site”的重要性,其既指建筑等物质空间、地点,也包含其中孕育的独特文明,“将每个文化遗产项目与特定的地理位置和环境联系起来,它首先意味着文化遗产在经纬度上标注的具体地点,其次还包含着有形的物质遗存空间及其附着的日常生活意义。”[11]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folklore-forum)
【本文责编:谷子瑞】

上一条: ·[马盛德]在新起点上的非遗保护
下一条: ·[高丙中]关于文化生态失衡与文化生态建设的思考
   相关链接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在京召开蔡奇出席并讲话·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
·[张兴宇]乡村振兴与民俗文化遗产资源利用·[张淇源]作为类民俗的圣地巡礼:时空感重塑与记忆再生产
·[于晓雨]岱阴后石坞信仰空间中的代际传承及历史叙事·[叶泽强]地方村落保护神的建构与重构过程
·[杨雨点]语言、行为、物象:湖南新晃“孝梅节”节庆的多元民俗叙事与文化认同·[许诺]集体记忆视角下地名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苏州路径
·[武靖佳 胡燕]从村落节俗到舞台展演:溱潼会船的变迁研究·[吴言]劳作模式与村落共同体的关系
·[马千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合作路径与中国方案·[孟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动物伦理:以法律间张力重塑部门联动机制
·[王心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故事传统的公共化·[王芳]西南地区百年客家村落的变迁与发展
·[沈昕 孙宇梦 葛惠芳]文旅融合背景下传统村落文化的空间生产研究·[刘扬]从地仙到宗教正神:民间信仰空间的多种面向
·[李雨露 沈昕]乡风文明建设背景下非遗文化场域空间生产的实践研究·[李向振]公共事件中的村落政治及其实践逻辑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