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古老民歌唱响新时代
  作者:记者 段丹洁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9-04 | 点击数:1641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创作了浩如烟海的民族歌谣,这些民族歌谣既是中国音乐文化的积淀,也是世界音乐文化的宝藏。在大众传媒时代,充分了解民歌文化,揭示中国民歌的社会价值,接受民族传统的音乐熏陶,对于保护、传承中国民歌,提升中国音乐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反映百姓真实生活

      中国民歌艺术源远流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李玫介绍说,《诗经》中的“国风”记录了当时北方地区的民歌,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中叶的社会生活及百姓生活。后来的楚辞、汉魏乐府、相和歌、唐代曲子以及明清的时调等,都是可以从文献记载中看到的古代民歌,虽然没有乐谱,但从文辞结构也可以体味到其音乐形式和今日传唱的民歌颇有相近之处。李玫表示,各民族的民歌承担了传授知识和记录历史的功能,甚至可以组织协调社会结构、社会活动。此外,民歌还成为各种音乐文化品类的基础,如年节活动中的歌舞、器乐、戏曲和曲艺中的很多元素都取材于民歌。在李玫看来,民歌保留下的社会信息非常真实,不亚于详细的实录记载。

      中国民歌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乡土性和民族性。民歌植根于各地的民俗文化土壤,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特定功能。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巴莫曲布嫫表示,当代民歌研究要结合各族民歌传承和发展的具体语境。她以彝族民歌为例,谈到彝族文化传统与当代彝族音乐创作之间相互激发,从主题、形式、语言到表现手法、典型语汇,彝族传统都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彝族新民谣的创作;而彝族音乐的传唱更好地传播了彝族热爱生命、顽强不息的精神。

      从乡村走向都市

      如今,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音乐人活跃在中国的音乐舞台上。巴莫曲布嫫谈到,这些音乐人的声音来自心灵深处,自然天成,尽显本土文化魅力,因而受到了观众的认可与关注。山鹰组合、阿吉太组合等,这些少数民族音乐人取材于民族传统,以独特的民歌音律映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又将现代音乐与传统元素相结合,借助汉语语言,进一步促进了民歌的创新和推广。

      随着历史发展、社会进步,民歌艺术从乡村走向都市。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常务理事周凯模表示,当代民歌艺术的都市化变迁,受到两方面传播因素的影响:一是当代乡村的城镇化建设,二是乡民进入都市谋生。两个因素聚焦于同一处,即生存环境的改变导致了民歌主体身份的改变,而民歌必然要去适应身份发生改变的民歌主体的新精神需求。如城镇化后的广场舞,取代了打谷场上的狂欢,由此而来民歌风格从叙事歌、情歌、摇篮曲的悠长抒情转换成整齐划一的节奏型;进入都市打工的乡民,喜欢在公园中组织同乡歌会,以乡音获得身份认同的安全感。同时,又吸收都市化的流行歌舞来丰富原有乡村民歌的表现方式,令民歌艺术在乡土基础上延伸出了各种与都市文化交互链接的艺术变迁形式。

      民歌新唱是时代的选择

      在周凯模看来,原汁原味的传统民歌经典是传家宝,要高度珍视和悉心养护;要创新民歌,就要扎实研究、深刻体味原汁原味民歌精髓。对于21世纪听众而言,这些穿越时间隧道的老歌仍然具有强烈的生命力。李玫认为,在过去近两百年的时间里,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迁,民歌也记录了这些社会变革。“只要有品质,只要能打动人,民歌新唱是时代的选择。”

      “与叙事长诗不同,民间歌谣通常体裁短小,许多深谙传统程式的歌手能够结合眼前事物进行即兴创作,这提升了民歌创作和传播的自由性与灵活性。”巴莫曲布嫫表示,民歌民谣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网络文化的蓬勃发展也为民歌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一些少数民族歌手善于提炼传统音声的表达范式,不断创新、探索,运用视频网站和微信平台,传播原创音乐,结合视觉化表现方式,推广少数民族音乐。与此同时,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传承和发展中国民歌艺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民族音乐的文化自信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09月04日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传统村落的文化复兴——浙江松阳采访记
下一条: ·镇江:探索非遗保护新思路
   相关链接
·[朱红梅]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的活化实践·[郑雅婷]执子之手:从奶茶营销看新时代七夕情人节
·[赵季淳 丁峰]乡村振兴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实践路径研究·[张兴宇]乡村振兴与民俗文化遗产资源利用
·[张洁]体验式传承与具身化技艺·[张洁]宁夏乡村旅游与非遗融合发展研究
·[余张妍]都市民俗学视野下对“故乡”的再检省·[余静林 胡燕]论中国农谚的背景、类型与功能
·[杨雨彤 胡燕]茶文化聚落中的都市民俗探析·[韦成]桂西北民间禁忌文化的实践逻辑与乡村社会秩序建构研究
·[王雨铭]城镇化进程中豫北乡村社会集市文化研究·[王卫华]乡村振兴中的非遗传承
·[王凌志]电白乡镇非遗文化治理实践探寻·[王芳]西南地区百年客家村落的变迁与发展
·[万水清 朱婉尚婕 稽明星]基于文化聚落中的都市茶馆变迁·[满俊廷]城市咖啡节:基于趣缘与业缘关系构建的都市新民俗
·[马光亭]认猪为母:苏北乡村的动物信仰·[李瑜恒]龙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案例研究
·[李佳南]都市传说:广州城市变迁的缩影·[孔军]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空间规划的要求、模式与建设原则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