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讲座信息

首页动态·资讯讲座信息

为何说上海是中国龙文化的重要故乡 ——田兆元教授在华东师范大学书香年华讲座上的演讲
  作者:田兆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3-26 | 点击数:6706
 
  
上海青龙镇遗址考古展上展出的宋代青龙镇龙纹 田兆元摄
 
  眼下,“千年古港——上海青龙镇遗址考古展”正在上海博物馆展出。许多人看了以后都会有这样一个印象:上海开埠前原来这么繁荣!考古发掘出土的大量唐宋时期瓷器,有力地证明了青龙镇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之一。事实上,青龙镇只是一个缩影。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更加古老的故事,即关于上海作为龙文化故乡的故事。讲述这个故事,最单纯的目的是还原历史事实。相信在了解基本的历史事实后,我们会增强对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自信,从而为寻找城市文脉、构筑城市精神找到传统文化的支点。
 
  站不住脚的“小渔村”之说
 
  一直以来,有一种说法:上海过去就是一个小渔村,自1843年开埠以来才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是谁说的呢?小渔村又在哪里?
 
  有人说,这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人霍赛在《出卖上海滩》一书中所说的。但在我看来,那是一本充满殖民者傲慢话语的册子,说的是英美人占领上海的事情,其中也并未讲到渔村的故事。
 
  那么,渔村的概念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1500年前,南北朝时期的梁简文帝写过一篇《浮海石像铭》,说娄县松江之下有个地方,“曰沪渎,此处有居人,以渔者为业”,指的是松江有条叫沪渎的河流,有人住在那里以打鱼为业。上海前身娄县这么一个小小的地点,怎么就变成了“上海只是一个小渔村”呢?在那之前,在那之后,上海地区演绎了多少英雄故事,岂是一个“小渔村”所能涵盖的?
 
  现在讨论这个问题,不是要争论过去有多么了不起,而只是想说明“上海开埠前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渔村”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某种程度上,这一说法夸大了殖民者的功劳。它对于建立上海城市的文化自信是有害的。究其原因,这种错误的历史观念强调西方人给上海带来了繁荣,而在此之前上海历史上曾经的繁荣就被遮蔽了。上海随之被说成“文化无根”的城市,没有自己主流的文化传统。显然,这不是事实。
 
  事实上,上海地区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是我国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考古发现证明,上海已有6000年的历史。6000年前,上海地区就有了成熟的打井技术,由此可见当时人们的生活经验和智慧。随着考古不断有新进展,上海目前已建立自人类活动之初至商代末期的完整考古年代序列: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广富林文化、马桥文化,时间大约距今6000年至3000年。
 
  上海当时虽然是一个不大的地方,但以地名命名的古文化就有两个:崧泽文化和马桥文化,这是十分突出的文明积淀,一般地区没有这样的深厚传统。而介于二者之间的广富林文化,以更为丰富的文化遗存,昭示着上海地区历史上曾经的区域文化中心的特质。
 
  标准龙图案曾在这里流行
 
  作为中国文化代表的龙文化,一般被认为主要起源于北方地区、中原地区。所谓濮阳之龙、红山文化之龙,都有五六千年的历史。而凤文化则被认为起源于东南方,河姆渡文化的双凤朝阳牙雕配饰距今7000多年了。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确认一种文化的代表,并不全是根据年代。比如,关于我国文化遗产的代表形象,并没有选择河姆渡文化的双凤朝阳器型,而是选择了比河姆渡文化晚几千年的成都金沙遗址中的四鸟绕日图案。所以,出现时间相对较晚却也有6000年历史的上海文化,也可说是中国龙文化的故乡。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在这里做一些具体分析。
 
  在上海地区古文化中,有自我独特属性的崧泽文化受到浙江地区文化的辐射,具有丰富的鸟文化特征。但另一方面,龙文化在距今5000多年左右的上海也有着鲜明的表现。良渚文化是上海乃至长江三角洲地区史前文明的高峰,在青浦福泉山遗址已经发现了两处良渚文化权贵墓地。墓葬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玉器、象牙器、陶器等,反映了当时上层的生活状况。我们看到良渚文化的出土文物,龙文化形象很精美。如1984年出土的良渚文化蟠螭纹镂空足带盖陶鼎,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这件带盖的陶鼎,镂空的足间有龙,而盖上、腰身上的龙纹更加精彩。后来青铜器上的龙纹,可以视为这种陶鼎龙纹的摹本。
 
  龙虽然起源于北方与中原等地,但曾经的标准龙图案在上海及其周边地区强势存在并流行,这是过去为人们所忽视的。其中的双龙纹,如交龙纹、蟠龙纹和一头二身、二身一头、S纹,都是后来常用并延续到今天的典型龙纹。
 
  龙凤融合背后的文化传统
 
  距今4000多年前,东南沿海地区曾经发生过一件大事。《史记·孔子世家》是这样记载的——吴伐越,堕会稽,得骨节专车。吴使使问仲尼:“骨何者最大?”仲尼曰:“禹致群神于会稽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节专车,此为大矣。”
 
  学者一般认为,这是夏文化对东南防风氏王国的一次征服,也是一次龙文化与凤文化的交流。代表龙文化的夏族进入东南文化地区,开始了龙在东南文化的新征程。这是上海地区龙文化产生的重要背景。由此,上海地区开始了由凤的文化世界向龙凤交流的文化形态转变,龙与凤在上海及东南地区开始走向融合。我们看到,上海地区4000年前的陶器图案上,龙凤融为一体者开始出现。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融合性图案可以视为上海的一种古老传统:文化讲究融合,海纳百川早早就开启了。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讲到历史上有过龙凤之间的冲突,即夏的龙文化与商的凤文化经过很长时间的磨合。到了周代,这种冲突才整体上消失。但在个别地区,如荆楚之地,这种冲突还有。最典型的是马山楚墓出土丝绸上的花纹图案,龙凤在激烈争斗。直到战国、秦汉时期,这种融合才全面完成。
 
  学术界有一种说法,即中原的夏商文化是东南地区良渚文化北上西进的结果。如果结合浙江地区玉器图案与中原青铜器的关系来看,这种说法基本上是可以成立的。由此,关于良渚文化的去向,事实上不是消失了,而是在中华文明中持续地生存发展。那时的海侵灾难及洪水神话,也为这种文化传播提供了一个认识依据。可以这样认为,龙文化在很多地方都有发生,但上海和东南地区是龙文化走向成熟的重要区域之一,此后龙文化进一步扩展为全民族的图腾和标识。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2017年03月21日
【本文责编:商小琦】

上一条: ·民俗学的转型之路
下一条: ·松尾恒一《从明清时代欧洲列强进入东亚及中日关系再构建来看妈祖信仰》的讲座
   相关链接
·[余张妍]都市民俗学视野下对“故乡”的再检省·[孙宇飞]1952-196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民间文学出版史
·[李易坪]民俗观念与仪式表达:山东微山W村龙文化研究·[刘德增]入乡随俗与故乡记忆:明清以来中国移民的文化选择
·[程鹏]从都市民俗学到现代民俗学:上海都市民俗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吴昉]近代都市商业氛围中的上海邑庙民间工艺研究
·[关志和 Ms Kate, Kwan Chi Wo 关伟铭]世纪疫情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澳门“鱼行醉龙节”的影响与挑战·[赵李娜]社会变迁与风俗书写:晚清居沪知识分子的上海风俗关注与撰述表达
·[范长风]上海大都市的第三空间与文化活力·[伍华娟]松江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文化定位
·“端午与神话”学术工作坊在上海大学文学院举行·[雷伟平]非遗资源图谱视域下的上海三官神话变迁研究
·[徐赣丽]当代都市消费空间中的民俗主义 ·第二届中华创世神话上海论坛暨中华创世神话现代传承与联盟构建学术研讨会综述
·陈志勤:重塑“小世界”的“大上海”·第二届中华创世神话上海论坛暨中华创世神话现代传承与联盟构建学术研讨会召开
·第二届中华创世神话上海论坛暨中华创世神话的现代传承与联盟构建学术研讨会·[郁喆隽]江南庙会的现代化转型:以上海金泽香汛和三林圣堂出巡为例
·第二届创世神话上海论坛暨中华创世神话联盟构建与现代传承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徐赣丽]当代都市消费空间中的民俗主义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