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中国实践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实践

索南努日:田野调查背后的理论支撑
  作者:索南努日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9-12 | 点击数:2179
 

  田野调查被称为人类学“压箱底的看家功夫”,其本身是有一套或者一系列人类学理论作为行动支撑、指导的。那么对于非遗田野工作而言,同样也必须有一套或者一系列理论作为实践的指导和支撑。作为一个人类学专业的硕士毕业生,我更偏向于从人类学的视角去探讨非遗田野调查背后的理论支撑。

  首先,人类学对于抢救性记录工作的指导最重要的是人本观。这不仅要以传承人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灵活地采取记录工作,而且还应关照那些围绕在传承人周围,听他讲述、吟唱、舞蹈、实践操作的为数众多的社区成员。我们在做藏族碉楼营造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果洛折求的抢救性记录时,由于传承人年事已高,工作组就尝试着在访谈、实践、传承教学这三者之间进行一定的调整。对于拍摄记录地点靠近传承人居住地的,尽量请传承人到现场开展实践和教学。对于距离较远的,则由工作组详细记录碉楼营造的各个步骤、细节,同时在访谈的过程中将上述拍摄记录的内容作为重点,向传承人进行详细的提问。这样既没有给传承人带来过多的负担,同时也满足了抢救性记录工作的拍摄记录要求。对于拍摄过程中涉及的社区成员,我们会详细告知其拍摄记录的目的、赠送小礼品,以及为其分担一些家务劳动等,充分赢得其信任,以配合拍摄记录工作。

  其次,是收集地方观点。在做田野工作之前,要对项目和传承人等情况有较为充分的了解,但更要虚心听取和记录传承人和当地人对于所持有技艺的介绍与看法。这背后涉及田野实践中的一个概念——“主位”与“客位”。比如,工作组事先了解到果洛折求的技艺特色和碉楼营造技艺本身的步骤、方法等,但来到当地经过传承人和他的徒弟、家人的介绍,发现该传承人并非只掌握碉楼营造技艺,其本身就是个能工巧匠,会缝制藏袍、藏靴,对于这些内容也应该详细记录。

  最后,在田野工作中要有一个整体观。就单个项目而言,非遗田野工作的视野不仅要涵盖项目、传承人,更要囊括与其相关的社会、自然等一系列环境的变迁,等等。因此,访谈内容就必须将传承人生活地区的自然、历史、人文等内容作为重点,由传承人进行详细讲述。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6年9月9日第8版
【本文责编:博史伊卓】

上一条: ·推动抢救性记录工程向纵深发展
下一条: ·[甘而可]作为手艺人, 我们感恩这个时代
   相关链接
·[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
·[王晓宇 潘思薇]新疆面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彭田菲]仪式操演与身体建构:基于鄂西土家族“撒叶儿嗬” 丧葬仪式的田野调查
·[靳思怡]西方经典民族志中的田野经验·[黄景春]民间文学研究向田野要什么?
·[黄涛]语境理论视野下民俗志书写范式的适度革新·[张宏赡 栾莺]白俄罗斯伊万·库帕拉节田野调查手记
·[李吉安 李羕然]乡村民间信仰的调查与探索·[陈岱娜]自我经营、性别与边界:社区语境下的非遗传承人现状探析
·李扬主编:《走进田野——民俗文化调查札记》·[杨文]知识生产与制度赋权:中国非遗传承人制度的当代实践
·[杨镕]国家级非遗环县道情皮影戏的田野调查报告及反思·[孙鹏飞 赖晓平]荆楚民歌秧田号子《啰啰咚》的田野调查与研究
·[孙立青]新媒体语境下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媒介呈现的问题与对策·[张佳伟]再论民间文学的基本特性与田野作业方法
·[刘春艳]疫情下的田野调查:对民俗学研究方法的再反思·[许琳琳]河北省保定市易县马头村“网红庙宇”的田野调查报告
·[王秋萍 陈胜祥]民间信仰对当前农村殡葬改革的影响·[罗婷]我国少数民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保护现状及云传承机制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