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端午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端午节专题

[刘魁立]话说端午
——忠孝观念的维护与建构
  作者:刘魁立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6-09 | 点击数:2655
 

  传统节日对于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这些特殊时刻,人们会用一种非常态的心理看待和对待自己的生活、看待和对待周围的人、看待和对待我们置身其中的社会环境以及自然环境。

  如果说,有些民族的节日体系是以宗教纪念日作为核心的话,那我们的民族传统节日,其重要特征在于,这些节日是以协调人们和自然的关系为核心而建立的。所谓和谐,其前提就是要心情舒畅,这里边包括三个层面的关系建构:一是与自己内心的关系,二是与周围人的关系,三是与自然的关系。只有这三种关系都建构在亲密、和谐的基础之上,我们才可以说,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里是快乐的、幸福的,我们才有了前进的内驱力。

  社会是动态前进的,节日的涵义亦是如此。比如端午节,从最初的天人对话、趋利避害,到包含忠孝道德观念内涵的祭奠行为,以及不断附着其身的种种理念,无不反映人们对自身、对周围人和对生活环境的美好诉求。

  严格地说,端午节也许最早并不是一个人文性的节日,而是人类同自然对话的契机。根据中国传统的哲学理念,阴阳交替贯穿整个自然运行的进程:在整个季节的变化过程中,当阳气发展到极致的时候,阴气即开始萌生。五月的夏至正是阴阳交替的重要时候,五月五日午时是交节的确切时分,这当口一定会发生某些矛盾或者斗争。《礼记·月令》有明确的记载: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故此,五月又被称为恶月。

  如何才能平顺地度过阳发展到极致、阴开始萌生的关口,智慧的先人们选定了一些相应的活动来面对、契合这个重要关口。这些活动就带有些巫术的味道。比如端午节时,人们要戴五彩线、挂艾蒿、喝雄黄酒、制五毒符、吃五毒菜等等。人们进行这些活动,其良好愿望就是为了让阴气在萌生之时,留住和发扬一切祥瑞,避免一切不好的事物发生。这即是端午节的最初生发渊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早期的端午节无疑是人们发现自然变化的阴阳交替、并假以各种活动来平顺度过这个关口的一个时间节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处于现实生活的人们不断进行生活秩序的维护和重新建构。随着社会的动态前行,人们会思考,如何处理随之而出现的诸多从宏观到微观的问题。比如,怎样对待自己的民族?怎样对待自己的国家?怎样对待周围的人们和生存环境?怎样完善自己的自己世界?

  在人与社会不断契合的进程中,端午节随之还被赋予了两个重要的道德观念——“忠”与“孝”。

  提到这个“忠”的观念,便要说到先人屈原的故事。作为战国末期楚国重要的政治家,屈原满怀才学与抱负,从建功被重用,到遭小人嫉恨,再到不得志被流放,最终在五月五日投汨罗结束自己的生命,屈原的一生矢志忠于自己所属的家国。他所做的一切,紧紧围绕一个“忠”字。而人们选择在端午这个阴阳交替的时节,来祭奠屈原,反映的也是一个“忠”的道德观念。这个观念通过端午这个节日得到了极好的彰显。

  另一个附着在这个节日上的重要道德观念就是——孝。孝附着于端午或始于曹娥的故事。曹娥是历史上有名的孝女,会稽上虞人。她的父亲曹盱是个巫祝,负责祭祀方面的工作,东汉汉安二年(143)五月五日,曹盱驾船在舜江中迎潮神伍子胥,不幸掉入江中,生死未卜,数日不见尸身。那时曹娥年仅14岁,她昼夜沿江哭寻父亲。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二十二日这一天她也投了江,五日后她的尸体抱父亲的尸体浮出水面。这个故事在《后汉书·列女传》中有详细记载。且不论人们对故事本身作何评价,重要的是,循着这个动人的故事,借节庆之机彰显了一个特别重要的、被人们特别关注的道德观念——孝。至此,端午这个节日,也便增益为一个“孝”的节日。

  当然还有其它一些内容和理念,也附会在这个节日里,并让这个节日变得十分丰满,充盈着无穷的韵味。对于我们来说,节日不再仅仅是一个消闲的、喜庆的、或者是祭祀的时机,它同时还是一种社会关系重建和道德观念提升的载体。

  传统节日作为一种载体和复合性的文化表现形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诸多事象中,占据重要的乃至核心的地位,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粹都附丽在、展现在完整的节日活动之中。更重要的是,节日以其悠远的渊源和丰富的内涵,深入人心,长盛不衰,是民族历史的记忆,是民族情感的寄托,是人们无尽的欢乐和永恒的向往,同时也是人们建构和谐社会的重要依托。

  人们怀着美好向善的情愫、居于康健和谐的环境之中,节日成为我们生活之树上的鲜艳夺目的花朵,节日成为社会群体及其每一个成员心中永远唱不完的美妙的歌。

(本文转载自中国乡愁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民俗中华 2016-06-09)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敏之】

上一条: ·[周晓波 王晓东]论中国端午习俗的韩、日传播及其流变
下一条: ·[萧放]端午节俗的传统要素与当代意义
   相关链接
·[张湘蓉]怀化市部分县区“双端午节”习俗特征形成的缘由及其意义·[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2023嘉兴端午民俗研讨会举行·[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
·[郑青]中日端午民俗中菖蒲文化流变考察略·[叶涛]在“端午与美好生活”2022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端午与美好生活”2022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在嘉兴召开·“端午与美好生活”2022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文入选名单
·“端午与美好生活”2022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稿启事·[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
·[黄晔 万登峰]试论端午节民俗文化促进孝感地方旅游经济发展之策略·[何彬]端午节历史数据的可视化探索
·《王者荣耀》特色主题展现身秭归峡谷内外共度端午节·抗疫背景下,凸显端午民俗特殊文化意义
·“端午与文明生活”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在嘉兴举行·“端午与文明生活”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文入选名单
·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王倩倩]危机与抉择:透视疫情影响下的非遗与民俗
·[徐金龙]屈原故里端午节俗的传承困境及发展思路·[常睿]新冠疫情下的端午香囊节俗消费考察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