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位教育与招生信息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高校民俗学课程与教材
   民俗与中小学乡土教材
   民俗学学位论文题录
   全国民俗学研究生暑期学校
   公开课(MOOCS)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首页民俗与教育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2016年华东师范大学“性别与民俗”研究生暑期学校招生简章
  作者: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5-06 | 点击数:5504
 

 


  一、 主办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二、 举办宗旨
  1. 促进国内民俗学领域里的性别研究的发展,培养民俗学专业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2. 拓展民俗学专业研究生的学术视野,为其搭建国际交流的平台,为民俗学学科的发展积蓄力量。
 
  三、 举办时间
  2016年7月4日~7月10日
 
  四、 举办地点
  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
 
  五、 课程简介
  性别问题在当代中国日益成为一个必须得面对的问题,这些问题中的许多问题,诸如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问题、妇女儿童拐卖问题等,在根本上都无法绕过传统的民俗观念问题。在民俗学的研究中切入性别视角有助于民俗学专业的学生将研究的视野转向当下,关注社会问题。而且,性别视角已成为国际范围内民俗学相关问题研究中不可忽视的视角。性别视角在每年美国民俗学会讨论议题中有着重要位置,它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明确关注的视角。
  基于此,本课程将围绕“性别与民俗”这一主题,1)邀请中外民俗学者就民俗学研究领域里的性别研究为学生授课,以使学生能够整体地认识该研究领域在国内外民俗学界的发展轨迹并学习如何在具体的研究领域中切入性别视角。同时,2)主办方也将围绕学者共同关注的女性民俗研究热点话题安排相关学者展开深度对谈。另外,3)配合本次暑期课程,我们还特别设计了一次女性民间手艺展,届时将邀请暑校师生共同参观该展并邀请民间手艺人到场与暑校师生进行深度对话与交流。
  本课程的授课由来自海内外的7位学者共同完成,设置学科前沿课程3门和实践创新课程1门,授课共36课时,2个学分,历时7天。考核方式为课题报告。具体课程将涉及以下主题:
  (一) 国内外女性主义民俗学研究的历史、理论与方法(12课时)
  (二) 女性的日常生活实践研究(9课时)
  (三) 民间文学与性别研究(9课时)
  (四) 田野调查实践:女性民间手艺人及其手艺调查(6课时)
 
  六、 师资简介:
       Diane Tye: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Memorial University of Newfoundland)民俗学系教授;原加拿大民俗学会主席,现为美国民俗学会理事;《Digest》杂志联合编辑。著有《作为传记的烘焙:食谱中的个人生命故事》(Baking as Biography: A Life Story in Recipes),并与Pauline Greenhill合编了《未解之假设:传统、性别与累赘》(Unsettling Assumptions. Tradition, Gender, Drag)等。 
  李靖:2004年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获民俗学博士学位,师从国际著名民俗学者Roger Abrahams、 Regina Bendix等。现为葛底斯堡学院(Gettysburg College )副教授,亚洲研究系共同系主任(Co-chair),原美国民俗学会亚洲分会主席。迄今为止,已经发表了《美国女性主义民俗学研究的理论之路——20世纪70至90年代》、《爱情故事、女性形象和性别政治:中国的民间故事电影》等论文十余篇。
  杨利慧: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女娲的神话与信仰》、《女娲溯源:女娲信仰起源地的再推测》、《现代口承神话的民族志研究》(与张霞等合著),与安德明合译《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等。
  田兆元: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教授,著有《神话与中国社会》、《神话学与美学论集》等。 
  康丽: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迄今为止发表了《中国巧女故事中的类型》、《角色置换与利益代言——从社会性别角色解读中国巧女故事》等论文十数篇。
  刁统菊: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副教授,《民俗研究》杂志副主编。迄今为止发表了《回娘家习俗与嫁女身份的转变——兼论民俗文化的协调功能》、《女性与龙牌:汉族父系社会文化在民俗宗教上的一种实践》等论文40余篇。
  王均霞: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讲师。论文有《从“事象”到“情境”:中国女性民俗研究的范式转换与目标生成》、《“以女性民俗实践者为中心的情境研究”探索》等。
 
  七、 报名要求与学员录取
  (一) 凡中国大陆、港澳台及海外高校以及相关研究机构的研究生(硕士、博士)皆欢迎报名。
  (二) 报名者请于6月20日之前提交报名表(见附件),并发送至 shuxiaoecnu@163.com,邮件请注明“暑期学校报名”。
  (三) 主办单位组织专家评审、选拔优异者,确定录取名单。录取名单将在中国民俗学会网站及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微信公号发布。
  本次暑校将招收正式学员30名(华东师范大学校内20名,校外10名),并于6月27日之前发录取通知书。
  (四) 学员被录取后,需全程参与,并于课程结束后一个月内提交课程报告。
 
  八、 费用说明
  本次暑期学校不向学员收取费用,学员往返交通费、生活费、住宿费自理。主办方为外校正式学员提供30元/天的生活补助,并协助联系校内招待所住宿(注:华东师大校内招待所每天住宿所需费用为60元/天)。
 
  九、 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上海市东川路500号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
  邮政编码:200241
  联系人:刘慧 温小兴
  联系电话:18217186072 15317050370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
2016年5月6日

 

 

  下载附件:2016年“性别与民俗”(Gender and Folklore)暑期学校报名表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
【本文责编:张倩怡】

上一条: ·第四届海上风都市民俗学论坛征文与创意产品征集启事
下一条: ·第三期中美民俗影像记录田野工作坊:录取名单公示
   相关链接
·[陶立璠]忆民间文艺学家马学良先生·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民俗研究》:2024年第2期目录·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1-2月受理)
·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艺术与民俗》:2023年第4期目录
·《民俗研究》:2024年第1期目录·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11-12月受理)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39期活动预告(2024年1月6日上午9:00)·[张士闪]钟敬文艺术民俗学思想探析
·中国民俗学会:会费缴纳清单 (2023年4月14日至2023年11月30日)·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9-10月受理)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民俗研究》:2023年第6期目录·《艺术与民俗》:2023年第3期目录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叶涛]庆祝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