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间信仰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

[黄景春]古代小说的民间信仰经卷功能
  作者:黄景春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6-28 | 点击数:5388
 


  说起中国民间信仰,学者们一般都认为它没有教团、没有经卷,主要在下层民众中流传,现在看来这些说法都是值得商榷的。就没有经卷这一点来说,民间信仰虽主要借助于口头和身体传承,但它也重视从佛教、道教、儒家以及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中寻找文献依据。这里不说其他,主要就古代小说在民间信仰中扮演的角色做一番讨论。

  中国古代“小说”在古典目录学家那里是介于子部与史部之间,有观点却没有子部深刻,有史料却没有史部确凿的驳杂之作。此“小说”不具有独立的文体特性。然而,在文学创作中,小说作为叙事文学之一种,其文体特性逐渐显现。宋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说东京的瓦肆勾栏里的说书艺人,演绎宗教经文和历史故事,也讲唱平民的生死离合。吴自牧《梦梁录》说:“且小说名‘银字儿’,如烟粉、灵怪、传奇、公案、朴刀、杆棒、发迹变泰之事。”当时讲经、讲史还自成一类,不包括在小说内。到明代,无论章回小说还是话本小说,都把讲经、讲史包含其中了。这种文学性的小说,与古典目录学家的“小说”不是一回事。近代西学东渐,日本人用“小说”翻译英语的story、novel、fiction等概念,后来也为中国学者所袭用。至此,小说“虚构的叙事文学”的文体特性得到确立,而它接榫的正是唐传奇、宋元话本、明清章回小说等文学性小说。本文讨论的也是这种文学性小说。

  民间信仰对古代小说的影响早已为学界所重视,而古代小说对民间信仰巨大的反作用,学界一直估计不足。其实,小说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小说人物经常被附会上某种超自然力,具备一定的神格特性,在多神崇拜的宗教观念作用下,这样的小说人物会被转化为信仰对象。以唐传奇《柳毅传》为例,小说讲述柳毅为落难的洞庭龙女传书、龙女以嫁报恩、柳毅终成水仙的故事,塑造了柳毅刚正不阿的儒生形象。柳毅完全是李朝威虚构的人物,但后世却出现了柳毅信仰,宋代有官本杂剧《柳毅大圣乐》,把柳毅称作“大圣”,即可见其端倪。南宋杭州有艺人说《柳毅传书遇洞庭水仙女》,罗烨《醉翁谈录》把它归在“神仙嘉会类”,可见当时已经把柳毅、龙女当做神仙了。

  古代小说大多有民间故事或艺人说唱的根底,人物和故事有原型,但经过文人创作的提升,小说人物的经历被传奇化,能力被夸大,形象也更加精彩。这些人物会被读者(或听众)“当真”,甚至被当做神仙加以崇拜。经过这样一个神仙化过程,小说人物就成了民间信仰的对象。于是,小说不期然而然地承担起了创造、传承民间信仰这个额外的文化功能。《西游记》塑造了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形象,我国多个地方都有大圣庙、猴王庙,主祀的都是孙悟空。很显然,《西游记》是孙悟空信仰的文本依据。当然,这部小说对天上神仙国度、玉帝朝廷格局的描写,模塑了中国民众基本的天国想象。

  对民间信仰影响最大的古代小说,是被称作“民间神谱”的《封神演义》。这部小说大部分篇幅描写阐截二教助周、助纣的冲突,战死神人无数,最后姜子牙奉元始天尊敕命,分封他们为“正神”。明清时期民间行业神崇拜喜欢从这些“正神”当中筛选信仰对象,民间神庙和道观塑立神像时,也经常以《封神》描写为依据。当然,还有一些古神被《封神》人物取代了名号,如民间把财神称作赵公明,把东岳大帝称作黄飞虎,把太岁神称作殷郊,把灵宝天尊称作通天教主,乃至于道教把观音菩萨称作慈航道人,都源自此书。直到当代,民间崇拜《封神》人物的现象仍普遍存在。

  民众对小说人物的信仰是实用性的,但也不乏虔信。清末罗惇曧《拳变余闻》记载的义和团出征《请神咒》,所请之神都用来护身保命,应该说态度是比较虔诚的。其咒曰:“天灵灵,地灵灵,奉请祖师来显灵。一请唐僧猪八戒,二请沙僧孙悟空,三请二郎来显圣,四请马超黄汉升,五请济颠我佛祖,六请江湖柳树精,七请飞标黄三太,八请前朝冷于冰,九请华佗来治病,十请托塔天王、金咤、木咤、哪咤三太子率领天上十万神兵。”义和团所请之神都来自《西游记》、《封神演义》、《三国演义》、《济公全传》、《吕祖全传》、《三侠五义》、《绿野仙踪》等小说。

  需要指出的是,古代小说对民间信仰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民间神灵被小说改变的不仅是外形、名号,还有他们的履历、职司、神格,以及神灵之间的关系。托塔天王原本是佛教的护法神毗沙门天王,受到《西游记》、《封神演义》等小说(也有一些戏曲)的影响,他的名字变成了李靖,而且成了玉帝殿前的兵马大元帅。太上老君被奉为道教鼻祖,宋代以前他丝毫不关炼丹之事,与天帝也没有关系,但经过明清小说的描写,他成了善于炼丹的神仙,跻身灵霄宝殿充作玉帝的首辅大臣。小说是一种叙事文学,讲故事总比宣讲教义更有吸引力,因而小说对民众宗教观念的影响有时候比经书更大。

  (作者为上海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文章来源:文汇报 2014-05-13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王健]近年来民间信仰问题研究的回顾与思考:社会史角度的考察
下一条: ·[张志刚]民间信仰:最真实的中国宗教文化传统
   相关链接
·赵昕毅主编:Chinese Popular Religion in Text and Acts·[于晓雨]岱阴后石坞信仰空间中的代际传承及历史叙事
·[叶泽强]地方村落保护神的建构与重构过程·[徐慧丽]多元身份:浙南杨府爷信俗嬗变及文化心理
·[王晟聪 李浩昇]民间信仰组织的村庄治理参与机制·[王海娜]葛洪信仰与葛洪题材木版年画初探
·[马梦洁]明清民间信仰中国家力量与地方社会的互动·[马兰]中国民间信仰的研究模式
·[吕树明]造神:当代民间车神信俗的实践逻辑·[刘扬]从地仙到宗教正神:民间信仰空间的多种面向
·[刘师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野下的昆明官渡古镇土主信仰研究·[李承柳]试论汉代民间信仰的实用性特点
·[赖伟鸿]“香火”的隐忧:从身体实践到数字民俗的仪式变迁·[黄俊杰]“天灶地设”:大理古城南门城隍庙中灶的符号象征意义
·[刁统菊]当下后土文化的传播与影响·[陈思涵]潮汕地区祭祀仪式中的性别秩序
·[林旻雯]民俗生活中的掷筊实践与衍变·[段友文 贾安民]民间信仰谱系的生成演进逻辑
·[张佳伟]不同性质宝卷中的叙事方式及其功能定位·[刘伟波]牡丹江流域萨满文化的研究现状及其保护开发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