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广西用现代技术手段抢救少数民族濒危语言
  作者:蒋雪林 董兴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12-12 | 点击数:3252
 


  中新社南宁11月13日电 (蒋雪林 董兴生)拥有壮、汉、苗等12个世居民族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正采取现代技术手段抢救少数民族濒危语言。

  广西教育厅13日提供的信息显示,广西将采用现代技术手段,通过真人朗读单词、词组、讲故事、日常对话等形式,实地采集并建立真实语音及其转写文本的语料库,并进行科学整理加工,长期保存少数民族濒危语言。

  广西壮族自治区语委办主任、教育厅语工处处长范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广西将在2016年前完成“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广西库”的建库工作。

  范纯介绍,广西将进一步加强壮汉双语文教学、壮语文水平考试;科学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开展世居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濒危语言的调查、抢救和保护工作;加强广西少数民族典籍的翻译和研究工作,传播广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

  范纯说,广西还将建立壮语文水平考试网上报名、网上查询和监控系统。广西还将利用有声数据库资源,应用三维动漫的方式,建立在线展示平台,结合本地的地理、民俗文化,综合展示广西各地的语言,以生动活泼的小故事,动漫的方式,结合在线互动功能,提高民众对广西语言文化的兴趣。另外,广西还要吸纳双语、多语人才,建设全区语言能力人才资源库和语言志愿者人才库。

  广西少数民族语文学会副会长黄桂秋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壮语的传承确实不容乐观。“现在很多农村的年轻人都进城读书、打工,在城里安家,壮语语言环境没有了。有些农村的小孩,在家里也很少使用壮语。”黄桂秋说,现在广西还讲壮话的县城不足10个,不少壮语方言面临传承困境。

  黄桂秋是壮族人,从事少数民族文学、语言学等研究多年,他建议,广西各级政府应该重视壮语教学,可以尝试在机关、部门、门店招牌上使用双语,并在民族中小学尽可能推行双语教学。

  黄桂秋认为,壮语的传承不好也会影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在的非遗项目,基本上都是靠本民族语言即母语来传承的。文学、神话传说、故事歌谣、传统节日的仪式风俗哪一样都离不开本民族语言。”(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3年11月13日 13:36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珠算入选非遗 非遗传承别总盯着课堂
下一条: ·《格萨尔》史诗藏译汉项目2018年完成
   相关链接
·[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
·[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邱婧]20世纪50年代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改编与重构
·[邵文苑]《奢香夫人》演变的启示·[陈传志 米高峰]“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动漫化发展策略探析
·[巴莫曲布嫫]走向新时代的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毛巧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与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发展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学术研讨会·[杨李贝贝]副文本中的文艺边疆
·[孙立青]新媒体语境下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媒介呈现的问题与对策·[普泽南]1950年代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电影放映述略
·[段淑洁]云南少数民族孤儿娶妻故事的类型研究·[毛巧晖]承续与超越: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神话研究
·[罗婷]我国少数民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保护现状及云传承机制研究·[高健]神话王国的探寻者 ——李子贤神话研究评述
·[张小军]鬼与灵:西南少数民族族群的“鬼”观念与传统帝国政治·[刘大先]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七十年
·[高健]神话王国的探寻者·《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20)》 征稿启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