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施爱东]民俗学的“变”
——《歌谣》周刊创刊九十周年纪念七人谈
  作者:施爱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4-07 | 点击数:3952
 


  “五四”前后,整个知识界都在提倡“新”概念,新教育、新思想、新文学、新学术等等,了解和唤醒民众也逐渐成为知识界的一种时尚风潮。从这个角度看,现代民歌的征集活动可以看做是一件必然会发生的“新”事件。

  说到北京大学的歌谣运动,许多人以为那些学术先驱们做的就是歌谣的研究,其实不是。所谓“歌谣”只是一个由头,是民间文化研究的入手角度、着力点。这个由一班文学家们发起的歌谣征集活动,其原始动机不过是想为如火如荼的新文化运动提供点新鲜货色作为参考,本意似乎并不在于歌谣本身。当歌谣研究会逐渐由搜集工作转向研究工作的时候,多数同人统一了“研究歌谣,是为民俗学立一基础”的认识,这种认识直接导致了歌谣搜集向民俗研究的“转变”。

  无论民俗学还是民间文学,总体上来说,都是一种研究文化“变异”的学问,或者在时间的长河中把握其变异,或者在空间的流布上把握其变异,从变异的过程和规律中把握人的存在方式,以及社会、文化的存在方式。民间文学的集体性、口头性、传承性,归根结底,都是落实在“变异性”之上。

  民间文学是一种不断变异的文学形态,相应的,民间文学研究也应该是一种不断变异的研究范式,可是,我们的学术眼光和研究方法却往往跟不上这种变化。顾颉刚曾经批评古代学者总是执着于史官或儒家的眼光,“看故事时没有变化的观念而有‘定于一’的观念,所以闹得到处狼狈”,而五四新文化运动者们正是用了“变化”的新眼光和新思路来重审历史、重审文化,才得以洞开一个新天地。可是,时间过去一百年,如果我们抛开搜集整理的成果不论,单就民俗学的研究成果或研究方法来说,看不出这一百年间有多少实质性的进步。之所以如此,恰恰是因为我们将五四新文化运动者们的学术范式当成了“定于一”的学术范式,未能用“变化”的眼光,在新时代新现象面前提出新问题、开拓新范式。

  传统民俗学的研究对象,那些相对凝滞的民俗事项,往往较好地保存于偏僻的乡村,可是,如今的世界变化快,偏僻乡村人口越来越少,各地城镇化趋势日益明显,我们的研究对象也日渐萎缩。我们的大多数民俗学者显然难以适应这个变化,他们由忧虑而惶恐,由学者而变身文化保护主义者,顽强地试图抗拒着这种变化。许多民俗学者热衷于“原生态”的乡村文化特色,热衷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说穿了,与其说是为了保护文化遗产,不如说是为了维护既定研究对象的稳定性,为了维护既定研究范式的有效性,为了维护民俗学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中的话语权。

  五四新文化运动者们关注歌谣,创立民俗学,目的是为了借力民间文化,打破旧的封建文化,建设新的启蒙文化,是为了“变”而有所作为。今天的民俗学者似乎倒过来了,他们关注传统民俗,热爱原生态民俗文化,挥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面旗帜,目的是为了维护一些旧的生活方式,是为了“拒绝变化”而有所作为。相反,面对日新月异的乡村都市化、全球一体化、生活现代化、社交网络化等新兴的现实文化现象,我们的民俗学者往往熟视无睹,或者说束手无策。

  当然,作为有责任的知识分子,坚守一定的文化理想,冷静地对过热的经济发展提出批评,也是应该的,但如果民俗学只是发出一些批评的声音,而没有对社会之“变”的理解、关注、研究,就会将民俗学拖累成一个纯粹的“守旧派”,这不应该是民俗学的惟一选项,甚至不应该是民俗学的主流选项。

  五四新文化运动者创立民俗学,是为了打破旧文化,建设新文化,而今天的许多民俗学者维护民俗传统,却是为了维护旧文化,拒绝新文化,这大概是一百年前与一百年后的民俗学者最大的差别。民俗学期待着新的变革。唯有“求变”,融入新时代、关注新现象、提出新问题、建立新范式,才是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研究的新出路。

 

  施爱东(1968- ),江西信丰人,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间文学室副主任,研究员。

 

  文章来源:《民间文化论坛》2012年第6期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吕微]民间文学需要统一的学术目的
下一条: ·[陈建宪]野性的歌谣
   相关链接
·[张宝元]汪玢玲三台东北大学的思想经历与其民间文学教材编纂的学术史意义·[孙宇飞]1952-196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民间文学出版史
·[刘雪瑽]科学与妖怪 :学术史视角的井上圆了妖怪学·[李盛]文艺现代性的中国实践
·[杨玉蝶]民间文献研究的新视域·[毛巧晖]董均伦民间文学搜集整理之研究
·[程梦稷]从“新国风”到“歌谣学” ·“学科史读与写”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
·[姚小凡]基于高被引视角的近二十年中国民间传说研究综述·[王渭清]"非遗"保护视野中的宝鸡民间歌谣
·[王敏琪]民间文学视野下歌谣的比较研究法·[曾越洋]喝彩的“污秽”和认知构建
·[岳永逸]为了忘“缺”的记忆:社会学的民俗学·[湛晓白 赵昕昕]清末来华西人歌谣收集活动的文化史考察
·[刘春艳]近百年中国傻女婿故事研究述评·[程梦稷]是谁作此预言签:民间文学视野中的古代谶语歌谣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史考释·[刘建波]呈现民间文学百花争妍的图景——回望云南民族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工作
·[王均霞]眼光向下的性别回应:中国现代早期民俗学研究中的歌谣与妇女 ·[张志娟]西方世界的中国“歌谣运动”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