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一个社会学派的兴盛与潜行
  作者:记者 刘惠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1-09 | 点击数:8156
 

    1928年,怀抱着医学救国的理想,费孝通进入东吴大学学习医学。
但是在那个国家内忧外患风云激荡的时代,他很快意识到“很多问题医学不能解决

费孝通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田野调查

  法治周末记者 刘惠生

  1928年,怀抱着医学救国的理想,费孝通进入东吴大学学习医学。但是在那个国家内忧外患风云激荡的时代,他很快意识到”很多问题医学不能解决,要解决人的问题“。

  两年后,他转学到燕京大学。那时候学生少,时任燕大社会学系系主任的许仕廉很赏识费孝通,接待他时力劝他改学社会学:医生只能医个人的病,社会学医的是社会的病。看到这样说还不能完全打动费孝通,许仕廉又加了一句:”冰心你知不知道?“

  ”知道知道,景仰已久。“费孝通眼睛发亮。

  ”冰心多厉害啊,她丈夫,在我们系当老师。“许仕廉说。

  费孝通心里想,冰心的丈夫,那得多厉害啊。于是,他选择了社会学。冰心的丈夫就是当时燕京大学社会学的领军人物——吴文藻。

  这是费孝通先生1995年讲的一个故事。在接受法治周末采访时,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王建民教授向法治周末记者再次聊起了这个故事。

  2012年,这一年,诸多高等院校迎来了60年的校庆。而这一年,距离久负盛名的燕大社会学系的创建,整整90年。著名历史学家胡绳提起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时曾说该系”在一个长时期内被认为是中国各大学中最强的一个社会学系“。燕大社会学系成为”名系“,皆因以吴文藻、费孝通所开创的一个中国社会学派——”燕京学派“。在海外,该学派亦被称为”吴费学派“。

  至1952年,随着高校社会学系的停办,该学派在学界沉寂了30年。1979年,”社会学“出现在大学课程表上,费孝通以惊人的毅力在中国社会学学科的重建过程中,延续和发展了”燕京学派“的精神及研究视野。

  燕京学派

  中国自己的社会学派

  在近代中国,最早从学理上介绍社会学的是严复和章太炎。严复1903年翻译的《群学肆言》被视为西方社会学整体理论体系传到中国的发轫之作。

  中国第一个社会学系,应归属1913年的上海沪江大学。9年后的1922年秋,在美国普林斯顿-北京基金会(后改为普林斯顿-燕京基金会)派到燕京大学教授社会学的步济时(J.S.Burgess)的主持下,北平基督教男女青年会与燕京大学合作建立了社会学系。

  也因此,早期燕大社会学系只有美国教师6人,多数为青年会的干事。仅有的10余门课程侧重于宗教服务、社会工作和社会调查,讲授英文版美国教材,非常西化。后来有了外界的资助,步济时开始逐渐聘用中国教员。

  1926年,著名社会学家许仕廉接替步济时出任系主任,他倡导讲授中国的社会学。为了加强教学实力、扩大教学队伍,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增聘著名社会学家来系任教。吴文藻、张鸿钧、严景耀、雷洁琼、杨开道等后来名动一时的学者陆续来到燕大社会学系任教。

  截至1929年,燕大社会学系只能算处于草创阶段。在以后的日子里被作为燕京社会学派特色的社会调查也较少开展,7年时间里只有6篇社会调查,且基本上都采用了问题表形式,论文内容则是调查结果统计和简单介绍、罗列了表格和数字,很少有分析和说明。此时的燕大社会学尚不注重对社会学理论的研究。

  但是另一方面,1928年底时,全系的15名教授中已经有中国教授11名,”燕京学派“开始形成。1929年前后是个值得注意的时间节点,这一年,”燕京学派“的灵魂人物吴文藻来到了燕大任教。

  对于民国时期社会学的派别,历来存在着不同的说法。王建民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他倾向于将之分为三派:即以吴文藻、费孝通、林耀华等为代表,强调理论应用、分析社会问题、以社区调查为特色的中国功能学派;以凌纯声、杨成志、林惠祥等为代表,强调文献使用、关注文化发展历程、侧重对一个或几个民族或区域进行研究的中国历史学派;以及以孙本文为代表,以文化研究来搭建一个平台,重视理论架构搭建、把各种理论和方法综合起来来创建中国人类学的中国文化学派。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谢立中教授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当时中国社会学存在马克思主义派、学院派、乡村建设学派。其中,学院派中又有以孙本文为代表的和以吴文藻为代表的一南一北两个学派。无论从什么角度划分,吴文藻都是一定会出现的名字。北大社会学系博士生胡炼刚对法治周末记者说:”‘燕京学派’是与吴文藻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

  吴文藻是”社会学中国化“的倡导者。在他任教燕大的10年间,为燕大社会学派的形成完成了奠基性的工作。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法治周末 2012-10-23 22:15:0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白中林]家的神圣与失落
下一条: ·[乔治忠]王国维“二重证据法”蕴义与影响的再审视
   相关链接
·[高鹏程]廖泰初的教育社会学·[刘晓春]人的历史比学科更长久
·[林海聪]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早期社会调查与社会服务实践·[施爱东]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与共同体意识
·[刘冰倩]县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空间中集体记忆的建构·[康丽]公共危机时刻的学科实践与学者自觉
·[岳永逸]为了忘“缺”的记忆:社会学的民俗学·[施爱东]中国民俗学的学派、流派与门派
·[康丽]公共危机时刻的学科实践与学者自觉·[施爱东]中国民俗学的学派、流派与门派
·[岳永逸]Folklore和Folkways:中国现代民俗学演进的两种路径·[张亚辉 庄柳] 从乡土工业到园艺改革:论费孝通关于乡村振兴路径的探索
·[弗里德曼]论中国宗教的社会学研究·[张浩]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
·[吉国秀 李晓林]西塔的变迁:一个空间社会学的视角·[王玉冰]何乐益与中国岁时节日研究
·[王新艳]公共空间与群体认同: 海神庙重建的社会学意义探讨·[赵旭东]费孝通的十个文化洞见
· [郁喆隽]“佛系”是对“单通道社会”的暧昧抵抗·周锦章:《传统·自我·实践:转型期传统民俗文化的变迁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